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建平 王克芳 +4 位作者 吕宝玉 肖海云 闫荣 赵沁 李芝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健康坚韧性评定量表修订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组成。结果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3.75%,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得出影响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上游因素为:家庭成员中有无医疗卫生工作者、户口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中游因素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健康价值观、外源性健康控制观、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下游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结论: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比较普遍,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时就医,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模型 食管癌 就医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干预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飞 李海芹 李春红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老年矽肺病患者为对照组,运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的方式记录患者的卡介... 目的探讨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老年矽肺病患者为对照组,运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的方式记录患者的卡介苗接种史、文化程度、接尘工龄、年龄等基础资料,并在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和治疗后10 d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抑郁症状。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矽肺期别、吸烟量、结核接触史是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矽肺期别、吸烟、结核接触史是矽肺并发肺结核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以及精神病性、恐怖、敌对性、偏执、强迫、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拒绝治疗、轻生念头、对社会不满、抑郁加重是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抑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拒绝治疗、轻生念头、对社会不满、抑郁加重是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抑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拒绝治疗、轻生念头、对社会不满、抑郁加重是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抑郁危险因素,临床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矽肺病 肺结核 抑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洪刚 冯建钦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地榆炭膏治疗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0例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榆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消肿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以... 目的探讨复方地榆炭膏治疗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0例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榆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消肿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以及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地榆组术后给予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软组织肿胀。治疗2 w后,对2组患者疼痛积分、肿胀等级以及白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地榆组疼痛积分显著降低;消肿治疗有效率高,肿胀等级下降幅度大;血液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力度强(P〈0.05)。结论复方地榆炭膏可以有效的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消除水肿,抑制炎性出血及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地榆炭膏 闭合性骨折 软组织 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伟华 徐长庆 李聪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小剂量尿激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小剂量尿激酶,试验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NIHS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小剂量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华 李振兴 李聪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天。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24h尿量、MAP、心率均较前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24h尿量、MAP及心率,提高临床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参麦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伟华 李振兴 徐长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观察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AMI)的疗效。方法:208例患者随机分组,口服促灌保心颗粒剂和静脉溶栓为治疗组,与单纯静脉溶栓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溶栓治疗3 h后,两组STR≥50%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AMI)的疗效。方法:208例患者随机分组,口服促灌保心颗粒剂和静脉溶栓为治疗组,与单纯静脉溶栓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溶栓治疗3 h后,两组STR≥50%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TR≥70%者在3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在3个月时比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好,为目前无急诊PCI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AMI) 促灌保心颗粒剂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洪刚 杨国春 王其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683-683,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a,MCP-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48h内进行手术治疗,虽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但是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缓解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急性肠梗阻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肝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8
作者 陈洪刚 王其霞 杨国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闭合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3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闭合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3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数据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钾(K+)、血红蛋白(Hb)、收缩期血压(S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细胞比容(HCT)、腹膜刺激征、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与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96.2mmhg、血清K+<3.6mmol/L、腹膜刺激征、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是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BP<96.2mmHg、血清K+<3.6mmo1/L、腹膜刺激征、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为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肝损伤 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肿瘤晚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炎性指标变化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 张建超 李伟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48-5351,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肿瘤晚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炎性指标变化的意义,为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89例晚期肿瘤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患者感染... 目的分析急诊肿瘤晚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炎性指标变化的意义,为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89例晚期肿瘤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患者感染分泌物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对患者入院时血样本中炎症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89例感染患者共检出9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3株占56.4%;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脂多糖(LPS)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急诊肿瘤晚期合并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炎症指标变化均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密切的监测及有效的诊治,以提高感染的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肿瘤晚期 感染 病原菌分布 炎性指标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癌结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洪雁 李云峰 +1 位作者 陈洪刚 杨国春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癌结节的形成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脉管侵犯有关。癌结节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不利预后因素,增加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概率。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评估预后的价值大于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 癌结节的形成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脉管侵犯有关。癌结节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不利预后因素,增加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概率。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评估预后的价值大于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癌结节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癌结节分期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洪雁 李强 +5 位作者 杨国春 杨之斌 蔡昕怡 陈洪刚 潘定国 李云峰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寻找更恰当的癌结节分期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肠癌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并行肠癌根治手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统... 目的寻找更恰当的癌结节分期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肠癌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并行肠癌根治手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癌结节阳性时的预后明显差于无癌结节患者(51.3%vs 74.9%,P=0.007)。多因素分析发现癌结节、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癌结节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形成新n N分期和TNM分期(n N)中各分期有明显的预后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n N)仍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而第七版TNM分期已不是;将癌结节阳性患者按照癌结节检出1个、2个、3个为临界值分别分为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只有按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1来分组两组具有显著的预后差异(31.2%vs 61%,P=0.018)。结论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第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并不恰当,将癌结节纳入转移淋巴结计数形成的TNM分期评估预后的价值优于七版TNM分期标准,且较七版TNM分期标准更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分期 癌结节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刚 贾洪刚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清VEGF与Ang-2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微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中的VEGF、Ang-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