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肖忠坤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1期1107-1108,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7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入院后行阴道彩超及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结果。结果:117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106例(90.6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7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入院后行阴道彩超及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结果。结果:117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106例(90.60%)经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病变,11例(9.40%)患者子宫内膜正常。阴道超声、宫腔镜、二者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炎方面较阴道超声准确高;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率方面高于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方面均高于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灵敏度、阳性预测值方面,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高于单纯阴道超声或宫腔镜检查。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特异性好、准确率高,阴道超声检查无创、简单,二者结合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治疗中采用奥硝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92例,按照1∶1比例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治疗中采用奥硝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92例,按照1∶1比例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2.6%(P<0.05);观察组痊愈时间为(5.0±1.2)d,短于对照组的(7.2±0.9)d(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奥硝唑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手术治疗 厌氧菌盆腔感染 奥硝唑 替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鉴别其与胰腺癌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民 刘凤霞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1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鉴别其与胰腺癌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0例,另选取3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患者,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比诊...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鉴别其与胰腺癌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0例,另选取3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患者,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受累、总胆管扩张、及胰胆管扩张少于胰腺癌患者,胆囊壁或胆管壁增厚及脾大多于胰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方式在特异性(86.67%)、敏感性(90.00%)及准确性(90.00%)高于单项检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腺病变初筛查手段中,常规超声检查较为重要,但对不典型局灶性胰腺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不高,超声造影对鉴别胰腺病变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母婴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巧荣 《系统医学》 2021年第6期137-139,146,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母婴结局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初产妇1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比...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母婴结局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初产妇1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VAS评分(3.18±0.53)分、剖宫产率14.44%、总产程(296.35±62.18)min及产后2 h出血量(175.26±15.18)mL,明显低于对照组(7.69±0.74)分、30.00%、(428.14±73.52)min、(241.52±18.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06,χ^(2)=6.300,t=12.985、26.491,P<0.05),分娩控制感评分(191.36±4.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6.17±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70,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能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减轻产痛,提高分娩控制感,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自由体位 产痛 母婴结局 分娩控制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阑尾炎误诊1例
5
作者 陈保民 孙卓群 靳建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右侧卵巢 巨大 蒂扭转 压痛 正常 囊肿 阑尾炎 大小 发现 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学正常性交后出血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6
作者 王玉丽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学正常性交后出血患者发生宫颈病变的几率。方法:选择细胞学正常的性交后出血患者8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宫颈活检。随机选择同期就诊的细胞学正常,因宫颈糜烂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8... 目的:探讨细胞学正常性交后出血患者发生宫颈病变的几率。方法:选择细胞学正常的性交后出血患者8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宫颈活检。随机选择同期就诊的细胞学正常,因宫颈糜烂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80例细胞学正常性交后出血患者阴道镜图像正常者49例,异常者31例。对31例异常者进行宫颈活检,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例,其中CIN1 7例,CIN2 5例,CIN3 2例,无宫颈浸润癌;对照组发现CIN5例,其中CIN1 4例,CIN21例,无CIN3,无宫颈浸润癌。性交后出血组CIN及高级别CIN(≥CIN2)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学正常的性交后出血患者宫颈肿瘤的发生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性交后出血 细胞学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帆状附着脐血管前置破裂胎死宫内1例
7
作者 陈宝民 孙卓群 +1 位作者 刘洁 靳建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385-1385,共1页
关键词 脐带/血液供给 破裂 死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翠平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0期124-126,共3页
目的:调查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对存在情绪障碍的孕妇群体能够尽早识别和及时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单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的98例妊娠晚期抑郁孕妇,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为两组... 目的:调查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对存在情绪障碍的孕妇群体能够尽早识别和及时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单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的98例妊娠晚期抑郁孕妇,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为两组,其中SAS评分<50分为单一抑郁组,SAS评分≥50分为抑郁合并焦虑组。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情况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合并抑郁的总发生率为29.59%(29/98)。单一抑郁组和抑郁合并焦虑组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在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SSRS评分及SCSQ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SSRS评分及SCSQ评分是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晚期抑郁孕妇合并焦虑情绪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主要与家庭收入、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因此,产检期间针对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合并焦虑高风险患者应尽早识别,给予人文关怀并通过科学的干预方法改变其应对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孕妇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素菊 刘凤霞 +1 位作者 刘卫艳 赵艳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人蛋白酶活化受体(PAR)-2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0例(正... 目的探讨人蛋白酶活化受体(PAR)-2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0例(正常妊娠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的PAR-2的表达,进行其灰度值分析(灰度值越大阳性越弱,灰度值越小阳性越强)。结果 PAR-2阳性表达的灰度值在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均<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PAR-2阳性表达的灰度值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PAR-2表达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相关,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子痫前期的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蛋白酶活化受体-2
原文传递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感染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启云 张凤 王玉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108-4109,4112,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无保护性自然分娩与常规分娩对产后感染的影响,明确主要感染部位,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常规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无保护性自然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比较无保护性自然分娩与常规分娩对产后感染的影响,明确主要感染部位,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常规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无保护性自然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感染部位和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对策,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产妇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对照组产妇感染75例,感染率为7.5%,试验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感染部位均以宫腔、会阴伤口为主,感染率分别为24.00%、18.42%和40.00%、36.5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妇有并发症、未严格消毒、侵入性操作、徒手宫腔操作等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无保护性自然分娩比常规分娩产后感染率低,自然分娩后要加强对产妇会阴感染的预防,规范化操作,以减少产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无保护性自然分娩 常规分娩 感染原因 对策
原文传递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亚庆 和光宇 王为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确诊的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确诊的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凝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显效率(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投药和剂量 血栓溶解疗法 肝素/投药和剂量 妊娠并发症/治疗 产褥期疾病/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9期2989-299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单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选作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作两组。对照组为单号80例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单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选作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作两组。对照组为单号80例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为双号80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8.46±10.31)min、术中出血量(86.24±7.65)mL、切口大小(25.36±1.28)m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6.81、7.66,均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24.16±3.81)h、肛门排气时间(18.29±4.36)h、下床活动时间(11.38±2.06)h、住院时间(4.63±1.51)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5、7.38、7.70、6.27,均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6.25%)和术后镇痛率(11.25%)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3、9.07,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较对照组的25.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术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2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来丽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1期68-69,共2页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在查体时发现,有时可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有时可发生癌前病变甚至癌变.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在查体时发现,有时可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有时可发生癌前病变甚至癌变.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绝经后 临床分析 阴道异常流血 妇科疾病 临床症状 良性病变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亚庆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IgG、CD3^+和CD4^+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IgG、CD3^+和CD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