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NE7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紫奇 葛少华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钙磷脂结合蛋白Ⅶ(calcium phospholipid⁃binding proteinⅦ,CopineⅦ,CPNE7)作为Copine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除了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外,在口腔组织再生方面的更多作用相继被发现。CPNE7除了能够诱导牙源性/非牙源性细胞向... 钙磷脂结合蛋白Ⅶ(calcium phospholipid⁃binding proteinⅦ,CopineⅦ,CPNE7)作为Copine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除了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外,在口腔组织再生方面的更多作用相继被发现。CPNE7除了能够诱导牙源性/非牙源性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促进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形成牙本质以外,还具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骨形成的作用。该文就CPNE7在口腔组织再生及肿瘤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从而为组织再生和相关疾病诊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NE7 牙本质再生 牙周组织再生 骨再生 肿瘤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2
作者 孙兆泽 刘双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80-686,共7页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导向分子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引导轴突沿特定的路径生长延伸。随着对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神经导向分子不仅能引导轴突生长,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血管生成、骨再生甚至是口腔组织...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导向分子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引导轴突沿特定的路径生长延伸。随着对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神经导向分子不仅能引导轴突生长,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血管生成、骨再生甚至是口腔组织的发育和再生。这为研究和发展口腔疾病的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发现的4类主要的神经导向分子(Slit、Semaphorin、Netrin和Ephrin)在组织再生尤其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相关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向分子 组织再生 口腔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抗菌性修饰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崔雅婷 马保金 葛少华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37-741,共5页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常被用作理想敷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及全身皮肤创面的修复中。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可促进创面愈合,但其本身不具备抗菌性。通过不同的抗菌性修饰赋予SF材...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常被用作理想敷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及全身皮肤创面的修复中。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可促进创面愈合,但其本身不具备抗菌性。通过不同的抗菌性修饰赋予SF材料抗菌性能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对SF抗菌性修饰材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介绍,为今后开展SF抗菌性支架材料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抗菌性修饰 皮肤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亲水抗菌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雪娇 李健新 +2 位作者 蒋凤 周传健 吴峻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1-548,共8页
目的合成兼具亲水及抗菌性的新型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并探讨相关性能,为其在牙科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型硅橡胶的基本配方,并以6%聚醚改性硅油作为润湿剂赋予其良好的亲水性。将自行合成的碘... 目的合成兼具亲水及抗菌性的新型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并探讨相关性能,为其在牙科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型硅橡胶的基本配方,并以6%聚醚改性硅油作为润湿剂赋予其良好的亲水性。将自行合成的碘代长链烷基季铵盐修饰的纳米抗菌SiO2无机填料,按0%、1%、2%、3%、4%及5%的比例添加至亲水硅橡胶印模材料中,以期赋予其抗菌性,并以商品化的硅橡胶产品作为对照。测量各组硅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润湿性、细节再现性、尺寸稳定性及调和时间;同时通过薄膜密着法与CCK-8法检测硅橡胶材料的抗菌性与细胞毒性;扫描电镜(SEM)观察新型硅橡胶的微观形貌。结果当抗菌填料含量超过4%时,新型硅橡胶力学性能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组别在不同时间节点接触角、细节再现性完好且线性尺寸变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抗菌填料的加入不会对调和时间产生影响(P>0.05)。当加入4%抗菌填料时,抗菌率可达95.26%,展现出良好的抗菌性;所有组别细胞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硅橡胶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硅橡胶试样断面SEM观察显示填料与硅橡胶基体的相容性良好,在基体内部分布均匀。结论含6%聚醚改性硅油的亲水性硅橡胶中加入4%的抗菌无机填料可以获得兼具亲水与抗菌性能的新型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这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印模材料 亲水性 抗菌性 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在组织工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玲 葛少华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组织工程的理想目标是利用生长因子、干细胞、支架系统维持、改善和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神经调节蛋白-1 (neuregulin-1, NRG-1)是一种内源性的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ErbB)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受体。在... 组织工程的理想目标是利用生长因子、干细胞、支架系统维持、改善和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神经调节蛋白-1 (neuregulin-1, NRG-1)是一种内源性的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ErbB)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受体。在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中NRG-1与ErbB结合可以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抗凋亡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有助于神经和心血管组织的再生。该文就NRG-1/ErbB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从而为组织工程的发展及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酪氨酸激酶受体 信号通路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热休克蛋白27基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震坤 王羽裳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长效沉默热休克蛋白(Hsp)27基因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实验分为3组:高滴度pLenti-shRNA-Hsp27慢病毒颗粒长效转染入UM-SCC-22B细胞为实验组(shHsp27组),常规培养UM-SCC-22B细胞(ctrl组)为空白对照,UM-SC... 目的观察长效沉默热休克蛋白(Hsp)27基因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实验分为3组:高滴度pLenti-shRNA-Hsp27慢病毒颗粒长效转染入UM-SCC-22B细胞为实验组(shHsp27组),常规培养UM-SCC-22B细胞(ctrl组)为空白对照,UM-SCC-22B细胞转染pLenti-shRNA-ctrl慢病毒颗粒(shctrl组)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中Hsp27的表达,采用MTS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各组Hsp27表达抑制后UM-SCC-22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hHsp27组的Hsp27表达明显降低;MTS细胞增殖实验可见,细胞培养24、48 h后,shHsp27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与ctrl组和shctrl组无明显差异;划痕实验表明,划痕产生72 h后,ctrl组细胞迁移能力为shHsp27组的4.38倍;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ctrl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为shHsp27组的2.03倍。结论长效转染慢病毒颗粒pLentishRNA-Hsp27能够高效、特异地沉默高转移潜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UM-SCC-22B的Hsp27基因表达,并能显著抑制其体外侵袭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 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转移 慢病毒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牙周生物型特征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洁 郭倩倩 +2 位作者 李麒 隋岩军 姜宝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与唇侧牙槽骨厚度,通过口内及模型测量牙冠宽长比、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缘曲度,分析各牙周生物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位牙周健康的青年志愿者,运用牙周探诊法预先判断受试牙位的牙龈厚... 目的运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与唇侧牙槽骨厚度,通过口内及模型测量牙冠宽长比、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缘曲度,分析各牙周生物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位牙周健康的青年志愿者,运用牙周探诊法预先判断受试牙位的牙龈厚薄,运用锥形束CT间接显影方法测量受试者上颌前牙区唇侧釉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以及牙槽嵴顶根方1、3、5 mm处牙槽骨厚度,通过口内及模型测量牙冠宽长比、附着龈宽度及游离龈缘曲度。结果牙周探诊法区分的厚龈型与薄龈型间牙龈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厚龈型(牙龈厚度≥1 mm)与薄龈型(牙龈厚度<1 mm)相应的牙周生物型特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与牙槽骨厚度呈正相关(r=0.293,P=0.001),与牙冠宽长比呈正相关(r=0.273,P=0.003),与角化龈宽度呈正相关(r=0.291,P=0.001),与游离龈缘曲度呈正相关(r=0.290,P=0.001)。结论牙周探诊法可用于对牙龈厚薄的快速判断,不同牙周生物型在软硬组织厚度及形态上有差异,相对于厚龈型,薄龈型治疗的美学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生物型 牙龈厚度 牙槽骨厚度 口腔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8
作者 徐庚池 李兰 +3 位作者 李德水 翟明锐 任慧颖 魏福兰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501-504,共4页
2015年国家发布《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1]。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关于... 2015年国家发布《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1]。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文件指出医学教育要主动适应新要求,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生 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制备微弧氧化钛表面氧化镁涂层及其生物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佳恒 范鑫丽 +4 位作者 肖东琴 尹一然 李忠 贺葵 段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1-1448,共8页
骨科钛内置物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开发具有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表面涂层。通过电泳沉积15、30、45、60s在微弧氧化(MAO)的钛表面制备了4组纳米氧化镁(MgO)涂层。MgO颗粒在MAO表面形成均匀涂层,覆盖率随电泳时间延长。... 骨科钛内置物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开发具有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表面涂层。通过电泳沉积15、30、45、60s在微弧氧化(MAO)的钛表面制备了4组纳米氧化镁(MgO)涂层。MgO颗粒在MAO表面形成均匀涂层,覆盖率随电泳时间延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6 h后, 4组样品抗菌率分别为1%、69%、83%、84%;共培养24h后抗菌率分别为81%、86%、89%、98%。显微观察发现MgO沉积样品表面黏附细菌密度、活细菌比例均随沉积时间延长而减少。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1d后,4组样品存活率(相对空白孔板中所接种细胞)分别为108%、89%、53%、27%,5d后分别为139%、117%、112%、66%。荧光显微观察发现MAO样品表面未见死细胞,而MgO沉积样品表面死细胞比例随沉积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在实验周期(5d)内均<5%。本研究表明电泳沉积30 s制备的MgO涂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物 抗菌 微弧氧化 氧化镁 电泳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修饰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伊明 李娜 +1 位作者 禹文茜 陈磊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650-654,共5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OSCC患者就诊时往往疾病已发展到晚期阶段并出现肿瘤转移,导致预后不佳。OS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早期有效监测OSCC发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分...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OSCC患者就诊时往往疾病已发展到晚期阶段并出现肿瘤转移,导致预后不佳。OS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早期有效监测OSCC发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分子靶点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当前的研究显示,各种组蛋白修饰改变了染色质结构,进而影响相关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在OSCC的生物学检测、病理分级与分期、预后判断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等修饰在OS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组蛋白修饰 标志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
11
作者 袁文秀 王旭霞 +3 位作者 张丽娜 苏玉然 杨帆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灌服蛇床子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7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高浓度(40 mg/kg)、低浓度(20 mg/kg)蛇床子素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灌服蛇床子素溶液和等量溶剂,加力7、14、2... 目的:探讨灌服蛇床子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7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高浓度(40 mg/kg)、低浓度(20 mg/kg)蛇床子素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灌服蛇床子素溶液和等量溶剂,加力7、14、21、28 d后分批处死,获取包含上颌磨牙的上颌骨,测量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分别采用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及对破骨细胞进行计数,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力后7、14、21、28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逐渐增大。加力第7天,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牙移动距离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张力侧成骨细胞出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压力侧破骨细胞计数于加力第7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多,且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14天,3组均减少,实验组仍较对照组多,有显著差异(P<0.05),高、低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1 d和28 d时继续减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灌服蛇床子素能加快正畸牙移动,在早期阶段增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加快牙周组织改建,其作用受剂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牙周组织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牙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曦 姚烁 +1 位作者 周传健 吴峻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有效克服高分子材料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微裂纹,延长使用寿命,合成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基于微胶囊模型的外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并在牙科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本文从自修复高分子... 为有效克服高分子材料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微裂纹,延长使用寿命,合成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基于微胶囊模型的外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并在牙科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本文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微胶囊自修复材料的合成、自修复效果的评估、自修复材料在牙科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牙科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微裂纹 自修复 微胶囊 牙科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疣状黄瘤伴口腔扁平苔藓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婷婷 张达 +2 位作者 戚向敏 王彩娇 颜世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疣状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黏膜皮肤病变,而口腔扁平苔藓则是口腔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国外已有文献报道,疣状黄瘤与口腔扁平苔藓可以存在伴发现象。由于疣状黄瘤的低发病率,两病共存的情况较为罕见,目前,对于两种疾病... 疣状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黏膜皮肤病变,而口腔扁平苔藓则是口腔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国外已有文献报道,疣状黄瘤与口腔扁平苔藓可以存在伴发现象。由于疣状黄瘤的低发病率,两病共存的情况较为罕见,目前,对于两种疾病伴发的内在机制尚无定论。本文报道了1例口腔疣状黄瘤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探讨两种疾病伴发的临床分类、病理分型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黄瘤 口腔扁平苔藓 病理分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小鼠下颌骨骨再生及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亚楠 吴旋 +4 位作者 贾婷婷 冯瑶 刘世岳 徐欣 张东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2-650,共9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小鼠下颌骨骨再生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小鼠下颌骨缺损建模当天(0 d)和术后7、14、28 d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小鼠下颌骨骨再生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小鼠下颌骨缺损建模当天(0 d)和术后7、14、28 d检测空腹血糖。于两组小鼠下颌骨缺损建模后7、14、28 d,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下颌骨缺损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下颌骨缺损内碱性磷酸酶(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叉头框蛋白P3(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PTPN2)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T2DM组小鼠的下颌骨缺损范围内新生骨的数量明显少于NC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成骨相关蛋白ALP和RUNX2的表达在T2DM组的骨缺损内明显降低;另外,2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缺损范围内的RORγt阳性细胞数量增加,Foxp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TPN2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可以显著地抑制小鼠下颌骨骨再生过程,PTPN2的下降以及Treg-Th17向偏移可能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再生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普黄酮对大鼠正畸牙复发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书林 王旭霞 +3 位作者 乜福娇 崔群 韩媛媛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异普黄酮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复发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异普黄酮组(IP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首先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后复发模型,连续加力10 d后去除加力装置。加力装置移除后... 目的:探讨异普黄酮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复发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异普黄酮组(IP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首先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后复发模型,连续加力10 d后去除加力装置。加力装置移除后,IP组给予10 mg/(kg·d)异普黄酮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后0、1、3、7、10 d,局麻下制备2组大鼠上颌印模,灌注石膏模型,测量、评估复发距离。药物灌注10 d后,收集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利用Image-Pro 6.0软件分析染色切片吸光度值,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拆除矫治器后10 d内,2组正畸牙移动均有明显复发,IP组的复发距离显著小于对照组,第10天时仍显著小于对照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体内对照组相比,IP组的牙周组织中有更多的新骨形成和更多的BMP-2表达。结论:在正畸牙移动复发过程中,异普黄酮能促进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促进牙周组织骨改建,有效降低正畸牙移动复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普黄酮 正畸治疗 复发 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自修复微胶囊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烁 张晓冉 +1 位作者 秦露丹 吴峻岭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66-169,187,共5页
自修复微胶囊材料是一种能够自我识别并修复微裂纹的智能材料,将其加入到牙科树脂材料中能够对抗微裂纹的产生,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本文概述了自修复微胶囊材料,并从自修复微胶囊材料与其他改性材料的联合应用,自修复微胶囊的硅烷化处... 自修复微胶囊材料是一种能够自我识别并修复微裂纹的智能材料,将其加入到牙科树脂材料中能够对抗微裂纹的产生,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本文概述了自修复微胶囊材料,并从自修复微胶囊材料与其他改性材料的联合应用,自修复微胶囊的硅烷化处理,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动态力学、疲劳及老化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对牙科自修复微胶囊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材料 微裂纹 自修复微胶囊牙科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考分离的口腔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化试题库的建设与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芹 黄海云 +1 位作者 刘峰 李敏启 《教育进展》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标准化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推进教考分离,提高口腔课程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口腔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不断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对口腔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减轻教师... 标准化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推进教考分离,提高口腔课程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口腔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不断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对口腔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人工组卷和阅卷的工作量,我们课题组建设了口腔基础课程标准化试题库。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标准化题库建设中的实际工作,对口腔基础课程的标准化题库建设的作用、意义和应用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题标准化题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基础课程学 标准化题库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相关基因建立和验证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延旭 马川 +3 位作者 朱勇 黄晟栋 赵华强 张风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43-353,共11页
目的:构建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s,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生存率。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检索差异表达的ARGs,通过Co... 目的:构建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s,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生存率。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检索差异表达的ARGs,通过Cox回归分析及套索(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确定预后的ARGs,构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风险评分模型。根据中位风险评分将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GEO)数据库中所有病例归类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K-M)法分析高、低风险组的OS,通过描述高、低风险组患者风险评分分布、生存状态分布和基因表达模式论证风险评分模型的准确性。构建列线图定量估计OSCC患者的生存率。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分析探讨该模型预测OSCC预后的潜在机制。结果:筛选出37个差异表达的ARGs,构建了由6个预后ARGs(BID、DDIT3、VEGFA、FADD、BIRC5和NKX2-3)组成的OSC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可作为OSCC潜在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患者OS,校准曲线以图形方式验证了实际生存率与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之间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和列线图可以为预测OSCC患者预后提供参考,并且这有助于理解自噬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自噬 预后 风险评分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组织缺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晓露 魏福兰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肿瘤、炎症等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一些炎性过程如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学反应也是缺血缺氧的过程,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有效监测组织氧含量对于细胞组织进行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几种评... 肿瘤、炎症等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一些炎性过程如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学反应也是缺血缺氧的过程,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有效监测组织氧含量对于细胞组织进行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几种评估氧含量的方法,包括:极谱氧电极测定、近红外线光谱成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缺氧相关标志物的检测、缺氧敏感性荧光探针等;每一种方法将从原理、特点、应用等着手,将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横向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组织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胰蛋白酶敏感性不同的口腔黏膜角化细胞活性的探讨
20
作者 赵厚明 刘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4期1877-1882,共6页
目的:探讨对胰蛋白酶敏感性不同的口腔黏膜角化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活性的不同,筛选最具增殖能力的口腔黏膜角化细胞。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传代过程中使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针对作用时间在4 min、5 min、6 min后脱离... 目的:探讨对胰蛋白酶敏感性不同的口腔黏膜角化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活性的不同,筛选最具增殖能力的口腔黏膜角化细胞。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传代过程中使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针对作用时间在4 min、5 min、6 min后脱离培养皿的细胞进行收集后分为A组、B组、C组,分别进行传代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细胞集落数;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B组最快到达生长对数期,细胞增殖能力最强,且细胞集落形成率最高,与其他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传代过程中,0.25%胰蛋白酶消化时间5 min后进行接种培养可获得活性较强的角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口腔黏膜角化细胞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