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
1
作者 赵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98-98,10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观...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占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近期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近期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优化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优化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3
作者 高雁翎 程立新 高秀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对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投币随机分组对照进行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对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投币随机分组对照进行观察,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按1989年济南全国儿科会议。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重度窒息18例,轻~中度窒息8例。对照组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药物疗法 纳络酮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立新 闫玉荣 +2 位作者 刘文帅 苏春花 张伟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早期复苏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EGDT法和常规液体治疗法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脏器功能受损情况(APACHE II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早期复苏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EGDT法和常规液体治疗法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脏器功能受损情况(APACHE II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A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 h轻度脏器功能受损早期复苏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中度和重度水平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液体复苏能较显著地减轻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感染性休克 APACHE II评分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泉 李贵双 +3 位作者 李海德 谭秀岭 张玉红 王琼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变(AVD)的危险因素。方法336例因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AVD组和非AVD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清...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变(AVD)的危险因素。方法336例因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AVD组和非AVD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颈动脉硬化(CAS)情况,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CAS等因素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逻辑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LDL—C、CAS是A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年龄、糖尿病、LDL—C、CAS是AVD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AVD和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有着共同的易患因素和发病基础,相似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危险因素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吉凤 张伟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均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柴银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结果治疗3 d... 目的探讨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均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柴银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柴银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降低发热患儿的体温,改善患儿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柴银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伟丹 王吉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率为30%,显著进步率为45%,显效率为75%,有效率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出血并发症。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立新 苏春花 +1 位作者 张伟丹 王世军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26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给予氧疗、平喘、祛痰、抗感染、抗凝、强心利尿、降低心脏负荷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26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给予氧疗、平喘、祛痰、抗感染、抗凝、强心利尿、降低心脏负荷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率:Ⅰ组29.8%,Ⅱ组59%(P<0.01);总有效率:Ⅰ组61.8%,Ⅱ组7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病死率:Ⅰ组19.8%,Ⅱ组5.2%(P<0.05)。因呼吸衰竭病死率:Ⅰ组16%,Ⅱ组3.73%(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Ⅱ组(12±8.8)h,Ⅰ组(30±7.5)h(P<0.01)。结论加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盐酸戊乙奎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春玲 王荣喜 刘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455-456,共2页
重症脑出血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做好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8例创伤性血气胸的早期救治 被引量:7
10
作者 廉英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9期1060-1061,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 早期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春花 王世军 +1 位作者 吕凤华 韩洁 《青岛医药卫生》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卡马西平 中毒抢救 肺呼吸音 湿性罗音 水电平衡 急诊科 光反应 无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燕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0%,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及合理用药
13
作者 王吉凤 王兰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 支气管哮喘 治疗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0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相应的急救护理能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急救 护理
原文传递
临床常规用药致锥体外系反应情况分析
15
作者 刘文帅 孟凡清 王吉凤 《青岛医药卫生》 2008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锥体外系反应 临床分析 常规用药 常规应用 胃复安 氯丙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注射器巧利用
16
作者 李风霞 李莉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8期623-623,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卧床反复输液的病人,血管不好找而需穿刺手指静脉,但常因手指关节不易固定而致穿刺失败。我们尝试应用废弃的10ml、20ml一次性注射器的空针管轴冲洗干净,剪(或烧)去1/2或1/3,修整好边缘,使之...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卧床反复输液的病人,血管不好找而需穿刺手指静脉,但常因手指关节不易固定而致穿刺失败。我们尝试应用废弃的10ml、20ml一次性注射器的空针管轴冲洗干净,剪(或烧)去1/2或1/3,修整好边缘,使之成“U”形槽。静脉穿刺成功固定好后,根据手指粗细选择合适的“U”形槽,从掌面套在手指上,用胶布固定,使手指不发生弯曲,避免了移位走针。该法取材简单,固定效果好,减少了病人再次穿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注射器 临床工作 长期卧床 手指静脉 穿刺失败 手指关节 10ml 穿刺成功 胶布固定 固定效果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甲状腺集体中毒17例报告
17
作者 刘文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 集体中毒事件 急诊科 气管 软骨 病人 误食 出售 山东 近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拔尿管的新方法
18
作者 殷秀梅 李风霞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70-70,共1页
留置导尿管在临床护理中非常普遍,传统拔尿管的方法为排空膀胱后用注射器抽出注入气囊内的液体或气体再拔管。在临床工作中,排空膀胱后我们用剪刀直接剪断尿管,可起到与注射器同等的效果。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尤其适合社区及... 留置导尿管在临床护理中非常普遍,传统拔尿管的方法为排空膀胱后用注射器抽出注入气囊内的液体或气体再拔管。在临床工作中,排空膀胱后我们用剪刀直接剪断尿管,可起到与注射器同等的效果。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尤其适合社区及家庭使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尿管 新方 临床工作 留置导尿管 家庭使用 注射器 膀胱 排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病人的心理护理
19
作者 赵杰 崔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834-835,共2页
百草枯是联吡啶类速效触灭型除草剂,随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中毒和死亡病例也呈现上升趋势。百草枯经口致死量为30~40mg/kg.经皮肤或呼吸道吸收所致中毒一般症状较轻,重度中毒多见于口服中毒,且常表现为脏器功能损伤或衰竭,... 百草枯是联吡啶类速效触灭型除草剂,随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中毒和死亡病例也呈现上升趋势。百草枯经口致死量为30~40mg/kg.经皮肤或呼吸道吸收所致中毒一般症状较轻,重度中毒多见于口服中毒,且常表现为脏器功能损伤或衰竭,其中肺的损害常见而突出,病程变化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其中毒机制是机体吸收后,高浓度的百草枯蓄积于肺细胞,在肺内产生多量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损害组织、细胞,造成肺出血、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由于服药者多有自杀倾向,故应加强心理疏导,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增强生活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心理护理 肺损害 呼吸窘迫综合征 膜脂质过氧化 呼吸衰竭 呼吸道吸收 特效解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惊厥150例急救与护理
20
作者 孟凡清 李静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444-445,共2页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均发病突然,同时伴有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与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的抽动等,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接诊150例...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均发病突然,同时伴有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与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的抽动等,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接诊150例,经抢救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厥 症候群 临床表现 症状 急救措施 护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