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轨道交通信息化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娄飞鹏 刘海东 +2 位作者 李罡 郑雷 安俊峰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为了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设备(软、硬件)在地铁领域的集成测试,进而为新技术在正线应用提供可行性技术依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筹划搭建基于智慧城轨云平台的信息化与智能装备实验室测试平台... 为了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设备(软、硬件)在地铁领域的集成测试,进而为新技术在正线应用提供可行性技术依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筹划搭建基于智慧城轨云平台的信息化与智能装备实验室测试平台(以下简称“测试平台”)。以云平台为底座,对城轨运营核心业务系统包括全自动运行系统(以下简称“FAO”)进行测试,开展FAO系统架构与云平台的兼容性测试及研究,以适应当前城轨智慧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轨道交通 信息化 全自动运行
原文传递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劣化钢筋混凝土机理及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衣军勇 刘玲 +1 位作者 王晓晖 王丰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93-196,共4页
杂散电流对地铁结构的危害极大,本文总结了杂散电流腐蚀钢筋混凝土的机理,讨论了杂散电流强度、腐蚀量、环境三大主要影响因素,以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防”“排”“测”抑制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认为增强混凝... 杂散电流对地铁结构的危害极大,本文总结了杂散电流腐蚀钢筋混凝土的机理,讨论了杂散电流强度、腐蚀量、环境三大主要影响因素,以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防”“排”“测”抑制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认为增强混凝土构筑物自身性能与外部绝缘性可有效抑制杂散电流腐蚀钢筋混凝土,提出了利用改变溶液中离子活度来改变电极电动势的方法,这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抑制杂散电流腐蚀措施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钢筋混凝土 腐蚀 机理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近接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以济南某邻近地铁基坑开挖工程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冬冬 王腾 +3 位作者 李芳 孙连勇 代长顺 黄永亮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2期312-319,共8页
基坑开挖过程中,扰动、地层损失和固结沉降等会引起地层产生移动和变形,随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对临近地铁区间结构的影响,结合临近济南地铁3号线某深基坑工程,选取大型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M... 基坑开挖过程中,扰动、地层损失和固结沉降等会引起地层产生移动和变形,随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对临近地铁区间结构的影响,结合临近济南地铁3号线某深基坑工程,选取大型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系列GTS NX作为数值计算平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临近区间盾构隧道和风井的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区间隧道及风井进行影响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经验,对地铁保护区内作业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近接施工 数值模拟 盾构隧道 区间风井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中洞室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
4
作者 许勇 王健 《价值工程》 2021年第29期137-139,共3页
为确保地下工程中洞室群开挖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利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软件FLAC3D进行分析,在拟定的三种开挖方案基础上,探究不同开挖顺序下地下洞室群围岩位移场和塑性区体积的差异,对比分析得到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确保地下工程中洞室群开挖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利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软件FLAC3D进行分析,在拟定的三种开挖方案基础上,探究不同开挖顺序下地下洞室群围岩位移场和塑性区体积的差异,对比分析得到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同类型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位移场 塑性区体积 开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与边缘修正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莹莹 刘新根 +1 位作者 黄永亮 李明东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4,共11页
针对隧道衬砌图像背景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快速筛查与裂缝区域定位,并针对裂缝多存在网状形态以及毛刺形分叉区域的特点,提出基于二叉树与曲线拟合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网格化区域划分与卷积神经网络进... 针对隧道衬砌图像背景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快速筛查与裂缝区域定位,并针对裂缝多存在网状形态以及毛刺形分叉区域的特点,提出基于二叉树与曲线拟合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网格化区域划分与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区域类别判断,实现海量图片快速筛查与裂缝区域大致定位。对检出的裂缝区域通过Zhang-Suen细化算法获得裂缝原始骨架。根据裂缝点间的关联信息构建裂缝骨架二叉树,采用最大距离化的节点筛查规则修正裂缝骨架,并根据修正结果进行裂缝边缘修正,保留裂缝网状形态的同时,实现裂缝短小分叉和结节等不合理区域的剔除。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修正裂缝轨迹,结合二叉树节点信息对裂缝轨迹断裂部分进行连接从而获取完整轨迹。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准确筛除98.73%不包含裂缝的衬砌图像;采用基于二叉树的边缘修正提高了裂缝的分割精度,并通过轨迹修正确保了裂缝轨迹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裂缝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二叉树 曲线拟合 Zhang-Sue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桩对不同埋深隧道邻近高铁桥桩的保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邢慧堂 王健 +2 位作者 黄永亮 刘昆龙 李成虎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济南轨道交通R1线、R2线4条高低叠落盾构隧道在同一工点下穿京沪高铁桥梁,为减小盾构施工对高铁桩基造成的影响,区间结构与桥桩间打设钻孔灌注桩与旋喷桩咬合形成隔离桩。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隔离桩对不同埋深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保护... 济南轨道交通R1线、R2线4条高低叠落盾构隧道在同一工点下穿京沪高铁桥梁,为减小盾构施工对高铁桩基造成的影响,区间结构与桥桩间打设钻孔灌注桩与旋喷桩咬合形成隔离桩。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隔离桩对不同埋深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保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新建盾构隧道与邻近高铁桥桩之间施作隔离桩,可以有效减小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减小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桩的影响;在邻近桥桩的桩长范围内,隧道埋深越大,隧道施工对其影响越大,隔离桩对其保护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桩 盾构隧道 埋深 邻近桩基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