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
作者 孟庆坤 《山东教育》 2024年第17期59-61,共3页
重组单元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抓住“主干”、突出“局部”、设计有效学习活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下面以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谈一谈在“非线性”模式理念下,如何重组教学内容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 鲁教版 有效学习活动 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被引量:2
2
作者 齐文欣 王连斌 《学周刊》 2019年第13期146-146,共1页
小学生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我们要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不要错过最佳时期。
关键词 行为习惯 示范引领 重复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在初中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光平 王均霞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年第14期60-60,共1页
英语在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现阶段国内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受到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任务之一,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 英语在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现阶段国内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受到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任务之一,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样家庭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国内家庭教育在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影响,探讨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初中生英语 学习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阅读文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4
作者 王清伟 张宗叶 《中学生英语》 2021年第20期42-42,共1页
1.引言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人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但是,众所周知,阅读是读者与语篇的互动和重新建构(张庆宗,2012)。在新的阅读素养的概念下,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过后,不仅仅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文本,而且要求他们... 1.引言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人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但是,众所周知,阅读是读者与语篇的互动和重新建构(张庆宗,2012)。在新的阅读素养的概念下,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过后,不仅仅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文本,而且要求他们能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思维的重新整合,建构起新的知识和语言输出,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我,对文本进行二度的加工创造,输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读写结合的新的教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素养 读写结合 阅读文本 理解文本 文本信息 教学方向 英语写作教学 语言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网络图在初中生物复习中的作用
5
作者 李向君 朱时录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第2X期167-167,139,共2页
生物复习课对学生来说,知识已经学过,如果干巴巴地去罗列知识,复习就显得枯燥无味,了无生机,学生也会厌烦无奈。怎样让复习课不再是残羹冷炙,激发学生浓厚的复习兴趣,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需要切切实实地动一番脑筋。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知识网络图 复习课 生物学科 高中生物 发散思维能力 概念教学 概念图 概念同化 康奈尔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6
作者 尚玉 朱霞 《教育艺术》 2019年第7期8-8,共1页
作为教师,我们有过精心设计相同内容的课在不同班级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差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讲课.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 作为教师,我们有过精心设计相同内容的课在不同班级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差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讲课.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反思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失败的讲课需要反思,成功的讲课更需要反思,通过反思教学中失败和成功之处,促使我们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追求更高的教学成绩,实现高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长 教学反思 班级教学 接受能力 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
7
作者 郑香花 朱化凤 《教育艺术》 2019年第8期4-4,共1页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总看到一些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怒不可遏,气愤异常。静心想想,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中,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在一个美国教育学博士家里,孩子正在错误百出地做游戏,父母坦然地作壁上观,问他们为...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总看到一些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怒不可遏,气愤异常。静心想想,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中,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在一个美国教育学博士家里,孩子正在错误百出地做游戏,父母坦然地作壁上观,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育教学 教育学 孩子 教师 博士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愿意改变自己的人——谈教师的成长
8
作者 朱化柱 徐继霞 《教育艺术》 2018年第7期7-7,共1页
有人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改变只能改变愿意改变的人。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梦,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就要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应从何处入手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有人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改变只能改变愿意改变的人。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梦,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就要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应从何处入手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权作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成长 抛砖引玉 教育家 名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9
作者 吴爱红 徐灵恩 《写作(中)》 2018年第4期44-44,共1页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 枯燥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营造出轻松、 愉悦的学习环境, 充分的发挥...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 枯燥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营造出轻松、 愉悦的学习环境, 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趣味性 提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林德 朱化凤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数学课堂应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创造性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设计策略,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 数学课堂应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创造性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设计策略,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效益.本文就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难求全面,权作引玉之砖.一、编制情境性问题代替直接设问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过程 课堂效益 托尔斯泰 创造性教学 设问 有效性 教学效果 变式 切线方程
原文传递
生活处处有数学
11
作者 闫孔全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13年第27期25-,共1页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中考、高考的分数比例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圆的神奇——生活走不出的圆 从锅碗瓢盆到桌椅灯扇,从达芬奇画蛋到马路上飞滚的车轮,从小小的乒乓球到高尔夫球、篮球,有谁的生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中考、高考的分数比例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圆的神奇——生活走不出的圆 从锅碗瓢盆到桌椅灯扇,从达芬奇画蛋到马路上飞滚的车轮,从小小的乒乓球到高尔夫球、篮球,有谁的生活可以离得了这些圆家伙?谓予不信,再看以下实例. 1.井盖的奥妙.马路上的排水井、管道井的井盖一般是圆的,设计师为什么把它设计成圆的呢?试想,若把它设计成方(矩)形的,则井盖就容易沿井口对角线方向掉下去,若设计成三角形,则井盖也容易以三角形井盖的高平行于地面的姿势沿三角形井口的某一边掉下去,很不安全.首先,圆形井盖安放在直径小于盖的支座环上,无论怎么移动都掉不下去,是最安全的设计.其次,井盖要有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以承托汽车的行驶,因此一般采用钢铁或陶纤制品;同时,重量大的圆形井盖比其他形状的滚动起来方便.第三,圆形井盖井筒与人体结构相似,便于人进入井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悬索结构 荷载能力 体形系数 围护结构 散热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