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皓 张玉英 +2 位作者 李瑞梅 王廷涛 杨林青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9期722-723,共2页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收治的 2 1例产科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获早期诊断 ,经改善微循环、应用肝素、去除病因等综合治疗 ,抢救成功 ;未及时诊断死亡 ...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收治的 2 1例产科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获早期诊断 ,经改善微循环、应用肝素、去除病因等综合治疗 ,抢救成功 ;未及时诊断死亡 2例。结论 早期诊断 ,积极改善微循环、合理应用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治疗 DIC 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病因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硝酸咪康唑治疗孕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及垂直传播情况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 汤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769-377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不同时间的效果及妊娠期VVC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将21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咪康唑1200mg/d治疗1天(1日组)和硝酸咪康唑400mg/d治疗3天(3日组),于治疗后第2、7天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不同时间的效果及妊娠期VVC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将21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咪康唑1200mg/d治疗1天(1日组)和硝酸咪康唑400mg/d治疗3天(3日组),于治疗后第2、7天进行疗效评价。对分娩前50例孕期未治疗VVC孕妇和210例孕期治疗的VVC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皮肤进行真菌及菌种鉴定。结果:两组治疗完成后第2、7天的治愈率3日组分别为82.86%、87.62%,1日组分别为45.71%、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未治疗VVC孕妇及210例治疗后VVC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皮肤携带的真菌菌种与其母体相同,新生儿真菌感染率分别为66.00%及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VVC采用硝酸咪康唑400mg/d治疗3天效果最好,孕期存在真菌母婴垂直传播,未治疗者妊娠VVC新生儿真菌感染率高于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外阴阴道 念珠菌病 咪康唑 新生儿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干预及其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秀 张巧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干预 产妇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3例催产素引产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刘玉洁 孙秀芹 吴北生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8年第4期153-157,共5页
为探讨近2年在引产前促宫颈成熟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催产素引产的效果。对1995~1996年的583例足月引产孕妇在引产原因、分娩方式及合并症方面与同期头位自然临产2192例孕妇进行对照性分析;并对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引产组... 为探讨近2年在引产前促宫颈成熟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催产素引产的效果。对1995~1996年的583例足月引产孕妇在引产原因、分娩方式及合并症方面与同期头位自然临产2192例孕妇进行对照性分析;并对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引产组的引产适应症前三位依次为孕≥41周(24.69%)、胎膜早破(24.36%)、妊高征(12.35%),与临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四种促宫颈成熟方法合理使用前后的宫颈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1)。两组分娩方式无差别(P>0.05)。提示:引产组母儿合并症较临产组高,但分娩结局无差别。引产前的促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5
作者 张玉英 王靖雯 刘宏侠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344-344,共1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109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109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元显著性(P〉0.05)。6位患者需要进一步肌瘸手术术后,2位患者最终子宫摘除,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瘸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上)
6
作者 王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03年第11期1066-1067,共2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十余年来,由于血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增强,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临床妇科医师在早期已能作出确诊,为临床上选择保守性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保守性治疗方式包括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剖腹或腹腔镜...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十余年来,由于血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增强,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临床妇科医师在早期已能作出确诊,为临床上选择保守性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保守性治疗方式包括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剖腹或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由于这些治疗方法创伤微小,避免了手术并发症,减少了治疗费用,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目前成为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妊娠病 保守治疗 宫外孕 人输卵管 MTX 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产后出血56例分析
7
作者 王艳萍 刘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6期3964-3964,共1页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6例晚期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依次为宫内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宫腔感染等,病因不同治疗与转归不尽相同。...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6例晚期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依次为宫内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宫腔感染等,病因不同治疗与转归不尽相同。结论晚期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如能及早诊断及早处理,绝大部分经积极保守治疗可治愈,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病因学 产后出血/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