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分布式共享的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苗苗 李文庆 +3 位作者 王文彦 刘世萱 王晓燕 苗斌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8-18,共11页
针对海洋时空监测数据分布式共享中的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式编码与实时压缩的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建立了面向服务的海洋时空数据分布式共享框架,采用GML、KML、Geo JSON实现了海洋监测数据的编码式表达,采用压... 针对海洋时空监测数据分布式共享中的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式编码与实时压缩的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建立了面向服务的海洋时空数据分布式共享框架,采用GML、KML、Geo JSON实现了海洋监测数据的编码式表达,采用压缩算法实现了数据实时高效传输。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设计和部署了面向海洋应用的分布式GIS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eo JSON和Deflate-6/GZIP建立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在分布式共享与集成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和较突出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数据 分布式共享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数据表达 数据实时压缩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和ASP.NET的海洋监测无人艇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健 吕成兴 +1 位作者 刘海林 张文霞 《智能机器人》 2019年第5期81-85,共5页
为实现对无人监测船搭载的海水水质监测传感器以及船体运动姿态数据的远程查询和显示,重点介绍了海面无人监测船WEB软件关键技术的实现,采用B/S模式的五层体系结构,基于C#和ASP.NET开发了WEB软件,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对... 为实现对无人监测船搭载的海水水质监测传感器以及船体运动姿态数据的远程查询和显示,重点介绍了海面无人监测船WEB软件关键技术的实现,采用B/S模式的五层体系结构,基于C#和ASP.NET开发了WEB软件,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对采集数据进行存储。无人船所采集的数据直接回传至用户服务器,建立数据库,图形化的数据展示便于用户查看、分析,用户无需安装专用软件,利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在计算机或手机对传感器数据的远程查询和综合显示,软件界面直观,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ASP.NET 水面无人监测船 WEB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无人船视觉检测
3
作者 佟剑峰 于雨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针对无人船视觉检测算法准确率低及水界线检测困难的问题,构造自定义数据集并提出改进Mask R-CNN网络模型的无人船视觉检测算法。改进后的算法以Mask R-CNN网络模型为检测框架,将骨干网络由ResNet50替换成ResNeXt50并加入SENet注意力机... 针对无人船视觉检测算法准确率低及水界线检测困难的问题,构造自定义数据集并提出改进Mask R-CNN网络模型的无人船视觉检测算法。改进后的算法以Mask R-CNN网络模型为检测框架,将骨干网络由ResNet50替换成ResNeXt50并加入SENet注意力机制模块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中加入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模块(inception模块),提高特征图的融合效果;加入多尺度锚框(anchors),提高模型对于多尺度目标的检测效果;通过直方图均衡化、调整对比度的方式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优化输入图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ask R-CNN网络模型相比于原始的网络模型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提高了8.86%,交并比为0.5条件下的平均精度(IOU=0.5 average precision,AP 50)提高了9.39%;在实例分割任务中mAP提高了4.55%,AP 50提高了4.63%。相关改进,提高了无人船视觉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视觉 Mask R-CNN网络模型 骨干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VI二次开发的高光谱推扫图像拼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盖颖颖 盖志刚 +3 位作者 禹定峰 刘恩晓 李辉 秦胜光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推扫式成像光谱仪获取的狭带影像需要经过几何校正才能拼接形成空间二维影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ENVI二次开发的高光谱推扫图像拼接技术。基于单应映射建立光谱仪倾斜状态下与正射状态下图像上的二维点之间的关系,校正由姿态变化引起... 针对推扫式成像光谱仪获取的狭带影像需要经过几何校正才能拼接形成空间二维影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ENVI二次开发的高光谱推扫图像拼接技术。基于单应映射建立光谱仪倾斜状态下与正射状态下图像上的二维点之间的关系,校正由姿态变化引起的图像畸变;结合GPS数据修正因飞行速度变化引起的狭带重叠,将校正后的狭带影像拼接起来;在ENVI二次开发平台上进行技术集成,实现了推扫高光谱狭带影像的自动校正拼接。对河北保定郊区高光谱影像的校正拼接实验证明,该方法与光谱仪自带拼接软件校正结果接近,经纬度坐标差均在1 m以内,均方根误差约为0.738 9,能够满足一般高光谱遥感应用中的地理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扫成像 单应映射 图像拼接 ENVI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Android操作系统快速倒车启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鼎 陈艳 +2 位作者 盖志刚 郭凤祥 曹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第10期81-83,共3页
系统启动时间长是Android车载倒车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比较目前几种常见Android车载倒车系统快速启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通过测量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 系统启动时间长是Android车载倒车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比较目前几种常见Android车载倒车系统快速启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通过测量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的启动时间,获得延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Android车载倒车系统的特点,优化设计了耗时的关键点。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显著降低Android倒车系统的启动时间,有效提高了倒车系统的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内核 BOOTLOADER 启动优化 根文件系统 ANDR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资料浮标的单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柴辉 刘野 +3 位作者 张继明 郑良 刘世萱 赵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8-1403,共6页
海洋资料浮标通常利用太阳能对其搭载的海洋监测仪器提供电能。为提高其供电能力,基于浮标的结构和运动特点,提出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由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单摆和将机械能定值输入到发电机的储能机构组成。基于势流理论... 海洋资料浮标通常利用太阳能对其搭载的海洋监测仪器提供电能。为提高其供电能力,基于浮标的结构和运动特点,提出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由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单摆和将机械能定值输入到发电机的储能机构组成。基于势流理论建立含有发电装置浮标的水动力学方程,在求解水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分析单摆运动规律及能量转换性能。研究表明,利用该发电装置能够将波浪能高效而周期性地转换为电能,增加储能弹簧的刚度,可有效提升浮标的供电能力。该研究为海洋资料浮标利用波浪能供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海洋资料浮标 发电 单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气象仪通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初伟先 张赟 +1 位作者 漆随平 王东明 《山东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提出了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气象仪通信功能的设计方案。将S3C2440A与DM9000AE两种芯片结合使用,设计了船舶气象仪通信板。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船舶气象仪和其他船载设备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完全满足船舶气象仪对以太网通信的要求。
关键词 船舶气象仪 以太网技术 S3C244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E-Engine Studio的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遥感监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卞晓东 禹定峰 +5 位作者 刘东升 任芳 李恒 于雨 高皜 杨雷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卫星遥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重访周期短、覆盖面大等优势,遥感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遥感数据,对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遥感云服务平台依托其海量遥感数据和强大算力,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基于PIE-Engine S... 卫星遥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重访周期短、覆盖面大等优势,遥感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遥感数据,对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遥感云服务平台依托其海量遥感数据和强大算力,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基于PIE-Engine Studio平台对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计算进行研究,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得到研究区1984—2021年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a在黄河三角洲外围海域存在一个半环形的清洁水体区域,在莱州湾内呈现片状分布;由近岸向离岸方向透明度逐渐增加,最小透明度分布于黄河入海口近岸区域,其他区域呈扩散式分布;悬沙浓度较高的区域集中于黄河三角洲外围,其他区域呈扩散式分布,且黄河入海口南北两岸呈现出不同的数值和趋势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云服务平台 水质参数 PIE-Engine Studio Landsat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射性现场探测谱仪的机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现东 张云燕 +2 位作者 张颖颖 吴丙伟 侯广利 《山东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提高海洋放射性现场探测NaI(Tl)谱仪的探测性能,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和统计计算方法,研究和分析谱仪封装、材料和尺寸等机械设计对探测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伽马射线衰减和密封、耐压及耐腐蚀等要求,开展谱仪的机械优化设计和海上现... 为提高海洋放射性现场探测NaI(Tl)谱仪的探测性能,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和统计计算方法,研究和分析谱仪封装、材料和尺寸等机械设计对探测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伽马射线衰减和密封、耐压及耐腐蚀等要求,开展谱仪的机械优化设计和海上现场检测实验。优化谱仪达到了对40K最小探测活度约0.30 Bq/L,现场测量相对误差为0.45%。该研究对海洋放射性现场探测谱仪的性能优化设计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监测 伽玛谱仪 蒙特卡罗计算 优化设计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浮游生物显微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海宽 张述伟 +5 位作者 吴宁 褚东志 曹煊 孔祥峰 马然 刘凤庆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43,共5页
为满足海洋浮游生物的观测,设计了大相对孔径、水下浮游生物观测专用变焦显微光学系统。该系统利用Zemax软件实现,物距模拟海水介质,采用平面水密隔窗,设计像面尺寸为8.8 mm×6.6 mm CCD感光板,显微成像系统倍率变化范围为1.0~4.0... 为满足海洋浮游生物的观测,设计了大相对孔径、水下浮游生物观测专用变焦显微光学系统。该系统利用Zemax软件实现,物距模拟海水介质,采用平面水密隔窗,设计像面尺寸为8.8 mm×6.6 mm CCD感光板,显微成像系统倍率变化范围为1.0~4.0。变倍过程中数值孔径为0.15,物方线视场范围为8 mm×6 mm^2 mm×1.5 mm。最大视场下,奈奎斯特频率50 lp/mm处近轴视场和1视场的光学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成像系统的畸变控制在3%以内。该显微成像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满足较小尺寸的浮游生物成像,为浮游生物的分析及浮游生物种群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水下显微成像 海洋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海洋盐度传感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明霞 张学宇 +1 位作者 柴旭 盖志刚 《海洋技术学报》 2022年第2期12-19,共8页
针对目前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存在的电极材料易脱落、结构不稳定、抗生物附着能力差等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导率传感器。本文从七电极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出发,结合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特点,详细介绍了金刚石薄膜... 针对目前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存在的电极材料易脱落、结构不稳定、抗生物附着能力差等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导率传感器。本文从七电极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出发,结合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特点,详细介绍了金刚石薄膜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的探头制备,然后概述了电导池的研究设计过程,以及电导率传感器的定标和拟合、数据的误差分析,最后验证了本传感器达到了稳定可靠、测量精度较高的测量效果。该电导率传感器的电极具有电化学窗口宽、机械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力强等优异的特性,可提高海洋盐度传感器的测量效果和稳定性,对增强我国海洋传感技术的研究创新能力,满足海洋研究与开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 金刚石薄膜 七电极 电导池 海洋盐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角度的全自动海洋光谱采集控制系统研究
12
作者 杨雷 王章军 +2 位作者 禹定峰 盖颖颖 邓伟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第2期15-21,共7页
针对海洋水色反演进行人工光谱采集时所存在的采集不连续、数据量少、覆盖海域面积小等问题,研究完成了一种基于太阳角度的全自动海洋光谱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接收模块接收的位置、时间、角度信息进行太阳角度的精准计算,... 针对海洋水色反演进行人工光谱采集时所存在的采集不连续、数据量少、覆盖海域面积小等问题,研究完成了一种基于太阳角度的全自动海洋光谱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接收模块接收的位置、时间、角度信息进行太阳角度的精准计算,依据得到的太阳角度实时自动调整仪器观测平面的位置和光纤探头的指向角度,并根据光谱采集要求自动控制光纤探头转动,实现对天空光下行辐亮度、参考板上行辐亮度和海水上行辐亮度的采集,实现了海洋光谱采集的全自动控制。仿真分析了中国近海海域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中国近海海域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保证了仪器观测平面位置调整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 光谱采集 太阳角度 全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体监测采样与增氧的水面无人艇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13
作者 袁健 张文霞 《变频器世界》 2020年第7期81-85,共5页
设计一种采用曝气泵、光伏供电、远程物联网监测技术的自主控制的移动式水质监测、采样与增氧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水域近表面不同深度水体的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和温度的移动监测,可搭载于小型无人艇监测平台上,结合GPS定位与自... 设计一种采用曝气泵、光伏供电、远程物联网监测技术的自主控制的移动式水质监测、采样与增氧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水域近表面不同深度水体的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和温度的移动监测,可搭载于小型无人艇监测平台上,结合GPS定位与自主控制功能,通过在上位机组态软件或手机APP地图上设定系列监测点,实现自主供能、自动巡航监测、定量水样采集、自动启停曝气的功能。采用4G DTU实现多个移动监测平台的组网监测,利用上位机组态软件的多终端支持功能,可以实现多个移动监测平台的监测任务调度和监测,实现大范围水体的水质监测、水样采集和曝气增氧,可应用于大范围水域的水质监测、大面积水产养殖增氧等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监测采样 水面无人艇 远程物联网 自主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推进器运行状态故障诊断的实验装置
14
作者 袁健 张浩 +1 位作者 刘海林 张文霞 《智慧工厂》 2020年第9期60-64,共5页
为了实现对小型水下推进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水下推进器运行状态故障诊断的实验装置。通过对某小型水下机器人使用的推进器相关参数的研究,研制了一款水下推进器仿真平台,并研发了一套控制器硬件及其上位机和下位机监控软... 为了实现对小型水下推进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水下推进器运行状态故障诊断的实验装置。通过对某小型水下机器人使用的推进器相关参数的研究,研制了一款水下推进器仿真平台,并研发了一套控制器硬件及其上位机和下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对推进器电气参数的采集和存储。实验表明,该套系统能够对小型推进器调速和正反转功能实现模拟,达到了系统的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推进器 故障诊断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I(Tl)伽马谱仪的反演分析法在海水放射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海杰 张颖颖 +2 位作者 吴丙伟 冯现东 石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7,共9页
伴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海洋放射性环境安全监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探测效率高等优点,NaI(Tl)伽马谱仪成为海洋放射性自动连续监测主要应用的仪器。但是,该谱仪探测分辨能力尚存在不足,导致核素甄别和... 伴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海洋放射性环境安全监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探测效率高等优点,NaI(Tl)伽马谱仪成为海洋放射性自动连续监测主要应用的仪器。但是,该谱仪探测分辨能力尚存在不足,导致核素甄别和定量检测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该困难,本研究采用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和实验测量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反演分析的海水伽马能谱处理分析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实验中经过反演分析法计算的重构谱线的分辨率得到大幅改善,与仿真能谱中核素的道址和活度的参考值相比,重构谱线的^(134)Cs、^137Cs、^(60)Co和^(40)K核素峰的道址误差在2道以内,活度计算误差在4%以内。在位于青岛的海洋科学实验站进行的海水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反演分析法对_(40)K核素的活度分析结果为1.218×10^(4) Bq·m^(-3)。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NaI(Tl)伽马谱仪探测分辨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准确的海水放射性核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放射性监测 NaI(Tl)伽马谱仪 反演分析 响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技术在海洋微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楠 孔祥峰 +2 位作者 刘岩 高杨 吕婧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粒级在5 mm以下的微塑料,其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对海洋环境带来持久性污染。近海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分布在表层海水、海滩与岸滩以及近海沉积物中,其在洋流作用下... 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粒级在5 mm以下的微塑料,其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对海洋环境带来持久性污染。近海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分布在表层海水、海滩与岸滩以及近海沉积物中,其在洋流作用下长距离迁移,最终主要汇集在深海区域。目前海洋微塑料的检测以实验室分析为主,常规的操作流程一般依赖于手动操作,无法达到自动原位在线监测海洋微塑料的目标。本文全面综述了现国内外已采用的仪器分析技术在海洋微塑料采集、预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各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条件,并提出了今后微塑料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期为海洋微塑料长期自动化监测提供方向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海洋污染 仪器分析 分子光谱
原文传递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长华 张曙伟 +8 位作者 王旭 万晓正 贾思洋 赵环宇 王春晓 刘野 齐勇 范秀涛 刘世萱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在我国近海海域渔业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为实现具有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特征的近海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剖面水体数据的需求,通过借鉴目前我国近海广泛使用的10 m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的优点,在结构和稳性方面进一步优化,... 在我国近海海域渔业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为实现具有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特征的近海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剖面水体数据的需求,通过借鉴目前我国近海广泛使用的10 m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的优点,在结构和稳性方面进一步优化,设计完成直径15 m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该平台通过在浮标中间预留中央透水井,使用绞车上下驱动多参数观测设备实现水体剖面的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观测,并通过三锚式锚泊方式有效避免了剖面观测设备与固定锚系的缠绕问题,同时还具有智能判断、远程监控等功能,是一种新型的近海水体剖面观测平台。经过在我国东海海域一年的试验性观测表明,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取得大量的水体剖面观测数据,在我国近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剖面观测 三锚式 浮标观测 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波浪参数遥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石磊 朱洪海 +6 位作者 于雨 崔晓 惠力 初士博 杨立 杨书凯 周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为了减少测量仪器本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提高海洋波浪测量仪器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提出了一种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目标海域海洋波浪参数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作为采集平台,包含视... 为了减少测量仪器本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提高海洋波浪测量仪器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提出了一种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目标海域海洋波浪参数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作为采集平台,包含视频获取、视频图像处理、波浪参数反演等主要模块,反演间隔为0.5 s、共2 048帧的波浪变化视频得到目标海域海洋波浪的波高、波周期与波向参数,参数测量精度满足波高量程为0~20 m、测量波高最大误差为10%、周期精确度0.5 s、波向±10°的要求,依据该方法的测量系统可无接触式测量目标海域的波浪参数,系统布放与维护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波高与波周期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跨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能器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文杰 史宏达 +2 位作者 刘鹏 蒋庆林 于慧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4-170,共7页
针对基于蓄能器的波浪能发电系统中液压能到电能转换环节的效率问题,设计一种蓄能与电力系统的物理试验模型,该模型将波浪不规则往复运动能量收集存储,通过对蓄能器的释放进行控制,将波浪能转换成稳定、连续的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 针对基于蓄能器的波浪能发电系统中液压能到电能转换环节的效率问题,设计一种蓄能与电力系统的物理试验模型,该模型将波浪不规则往复运动能量收集存储,通过对蓄能器的释放进行控制,将波浪能转换成稳定、连续的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对基于蓄能器的液压蓄能式发电系统的发电特性、蓄能器工作特性、系统压力分布特性展开试验研究,发现降低蓄能器的初始压力、提高发电系统的释放压力可提高发电效率;蓄能器出现压力不能完全释放的现象,并且充气压力、负载电阻越大现象越明显;提出蓄能器充气压力、释放压力的选择方法,得到提高蓄能器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探讨蓄能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案,为基于蓄能器的发电系统的资源配置、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波浪能转换 液压传动 试验研究 蓄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海水DOC微弱信号去噪处理的小波多阈值算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敏 刘岩 +1 位作者 马然 王昭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尚无海水溶解性有机碳(DOC)现场自动化分析仪器的现状,本文基于臭氧氧化有机物发光的原理,针对光电检测过程中噪声信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多阈值的微弱信号去噪处理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改进型的阈值函数,通过... 针对目前国内尚无海水溶解性有机碳(DOC)现场自动化分析仪器的现状,本文基于臭氧氧化有机物发光的原理,针对光电检测过程中噪声信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多阈值的微弱信号去噪处理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改进型的阈值函数,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灵活设置软硬阈值进行信号去噪。经过分析测试系统长期海试数据表明,该方法测量数据与实验室测量数据的相关性可达78.5%,证明了该方法稳定可靠、具备在线分析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海水DOC 化学发光 小波基 小波阈值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