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均文 刘春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59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0岁.因双下肢无力、呕血、便血4 h,于2004年3月11日收入院.患者于2004年3月11日18时活动中突发双下肢无力,遂摔倒在地,继之出现呕血、便血、腰部痛.无头痛及发热,无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服药治疗.查体:T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0岁.因双下肢无力、呕血、便血4 h,于2004年3月11日收入院.患者于2004年3月11日18时活动中突发双下肢无力,遂摔倒在地,继之出现呕血、便血、腰部痛.无头痛及发热,无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服药治疗.查体:T 35.6℃,BP 70/40mmHg,P 90次/min,R 24次/min.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略苍白.心率90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胀,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明显,轻微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上肢肌张力、肌力及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低,肌力减退,痛、温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上消化道大出血 主要症状 双下肢无力 高血压病史 收缩期杂音 min 临床资料 无外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曙光 李曙晖 +1 位作者 陈鹏 徐大恒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81-787,共7页
目的:探究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冬皂苷D低剂量组、麦冬皂苷D高剂量组和麦冬皂苷D高剂量+H-89(cAMP抑制剂)组。检测大鼠质量和大鼠结肠长度;酶联... 目的:探究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冬皂苷D低剂量组、麦冬皂苷D高剂量组和麦冬皂苷D高剂量+H-89(cAMP抑制剂)组。检测大鼠质量和大鼠结肠长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IL-6、IL-10、TNF-α、cAM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Bax、Bcl-2以及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损伤,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IL-10、cAMP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Bcl-2、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麦冬皂苷D低、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减轻,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IL-10、cAMP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Bcl-2、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89可部分逆转麦冬皂苷D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麦冬皂苷D可降低IBD大鼠炎症反应和结肠组织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D cAMP/PKA/CREB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炎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阿司匹林对胃肠粘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范传玲 赵逢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 口服药 发病机理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荣莲 李红卫 +1 位作者 柴同海 张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年龄超过80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等方法进行内镜下治...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年龄超过80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等方法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89例患者均耐受内镜治疗。除7例内镜下治疗失败转手术治疗外,82例内镜下治疗成功,成功率92.1%。其中一次完成EST+网篮取石+ENBD治疗者21例(23.6%);12例乳头括约肌电切时发生渗血,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后出血停止;4例并发术后轻症胰腺炎,1例并发重症胰腺炎,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内镜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高龄 内镜治疗 ERCP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枣庄地区消化门诊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春安 柴同海 +2 位作者 刘红军 时均文 王慎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年第6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IBS 门诊 便秘 流行病学调查 腹泻 常见 趋势 解释 地区
原文传递
黄柏 滑石 冰片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的初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娟 张蕾 赵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0期990-991,共2页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是发生在婴儿臀部的凸面、肛门周围、阴囊(或阴唇)及股内侧等部位的局限性皮肤病。初期这些部位皮肤为单纯性红斑,经及时清洗、更换尿布并适当外涂婴儿尿湿粉多数可治愈。但当天气炎热、婴儿腹泻时,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是发生在婴儿臀部的凸面、肛门周围、阴囊(或阴唇)及股内侧等部位的局限性皮肤病。初期这些部位皮肤为单纯性红斑,经及时清洗、更换尿布并适当外涂婴儿尿湿粉多数可治愈。但当天气炎热、婴儿腹泻时,尿布皮炎可继续发展,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我们将黄柏、滑石、冰片混合组成的三合粉外涂于尿布皮炎,初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尿布皮炎 初期效果 冰片 滑石 黄柏 局限性皮肤病 治疗 肛门周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春安 李德洋 +2 位作者 柴同海 李诗海 盛春永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AS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胃黏膜的损伤。方法: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SA治疗组(负荷量/维持量,mg):150/50、300/100、450/150及对照组,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48h、14d临床症状、大便潜血试验、胃镜下胃黏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AS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胃黏膜的损伤。方法: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SA治疗组(负荷量/维持量,mg):150/50、300/100、450/150及对照组,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48h、14d临床症状、大便潜血试验、胃镜下胃黏膜表现及胃黏膜病理学指标,采用放免法测定了胃液前列腺素E_2(PGE_2)和血浆血栓素B_2(TXB_2)水平。结果:ASA450/150mg组服药后48h大便潜血阳性率、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及胃黏膜病理学指标均显著高于300/100mg、150/50mg组及对照组(P值均<0.01),而胃液PGE_2水平较后三组显著降低(P值均<0.001),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ASA负量300mg,每日维持量100mg能显著降低血浆TXB_2水平,对胃黏膜近期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胃黏膜损伤 阿司匹林 AMI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焕明 陈春云 张晶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阿奇霉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165-166,共2页
肝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疾病之一,因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其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可使肝癌局部得到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较周围静脉给药疗效高、副反应轻;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并发症 TACE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非手术治疗 中晚期肝癌 护理 周围静脉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凝乳酶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焕明 陈辉 陈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辅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组(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复合凝乳酶350mg,3次/d,共7d。B组(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辅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组(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复合凝乳酶350mg,3次/d,共7d。B组(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7d。结果 A组(治疗组)HP根除率91.76%,B组(对照组)79.52%(P<0.05);溃疡总有效率治疗组95.29%,对照组9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溃疡愈合率相当,但复合凝乳酶提高了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焕明 张爱琴 张智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8Z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羟基喜树碱、康艾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即分2组,我们对于治疗组,采用中药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联合少量化学药物对癌灶进行灌注化疗、栓塞,在术后应用康艾注... 目的探讨中药羟基喜树碱、康艾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即分2组,我们对于治疗组,采用中药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联合少量化学药物对癌灶进行灌注化疗、栓塞,在术后应用康艾注射液,在此治疗上,为了达到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对照组单纯应用化学药物介入治疗,观察分析2组在治疗后WBC、肝功能方面、瘤体大小的不同变化、以及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应用中医药为主的治疗组术后WBC、肝功能、生存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直径大小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肝动脉 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囊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
12
作者 侯贺斌 段纪成 +1 位作者 陈鹏 岳海燕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62-64,共3页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inaMPC)是指同一个体内单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等。临床上,MPC极易和转移癌混淆而被误诊。
关键词 肝癌 胆囊癌 多原发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多环食管静脉结扎术后早期再发大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军梅 冀明 +1 位作者 张莉 周焕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胃出血 食管静脉结扎术 肝硬化 EVL术 食管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内镜下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焕明 徐立峰 刘春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丹参 锡类散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致锥体外系反应六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春安 柴同海 郝清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抗病毒药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药源性疾病 拉米夫定 锥体外系反应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梅 张殿红 +1 位作者 张凤苹 廉德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9期3489-349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7例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接受内镜治疗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视听训练干预,术中音乐疗法干...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7例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接受内镜治疗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视听训练干预,术中音乐疗法干预及术后体位训练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呼吸频率为(23.6±3.4)次/min,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19.24±3.67)h,取石成功率97.10%,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28.9±3.7)次/min,(24.62±4.81)h,86.76%,16.1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2,7.35;X^2=4.96,5.03;P〈0.05)。治疗后干预组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鼻胆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Et康复,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直肠静脉曲张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安 靳西凤 +2 位作者 王静 孟赛 李曙晖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患者女,75岁,因“反复便血2年,加重2 d”于2012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呈鲜红色,量100~500 ml。入院体检:贫血面容,颈部及上胸部可见散在蜘蛛痣,腹壁静脉显露,肝脏未触及,脾肋下3 cm,肠鸣音亢进,... 患者女,75岁,因“反复便血2年,加重2 d”于2012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呈鲜红色,量100~500 ml。入院体检:贫血面容,颈部及上胸部可见散在蜘蛛痣,腹壁静脉显露,肝脏未触及,脾肋下3 cm,肠鸣音亢进,肝掌(+),其他无异常发现。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6年,无烟酒嗜好,无手术史,无肛肠疾病及其他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8 g/L,白细胞3.09&#215;109/L,中性粒细胞比0.736,血小板87&#215;109/L;谷丙转氨酶22 U /L,谷草转氨酶15.3 U /L,白蛋白36.3 g/L,球蛋白26.6 g/L,总胆红素17.5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4.5 s;大便潜血强阳性,高倍镜下红细胞密布视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甲胎蛋白2.06μg/L。腹部超声: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入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下消化道出血(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后嘱禁食,予静脉补液、注射用血凝酶2 U 静脉滴注(2次/d)、生长抑素0.1 mg 皮下注射(每6小时1次)等治疗,2 d 后便血停止。2012年 11月15日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轻度曲张,红色征(-),胃底静脉无明显曲张。同日电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略苍白,距肛门10 cm 至齿状线见2条静脉显著曲张,宽约1.5 cm,红色征(+)(图1)。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曲张静脉套扎治疗,自曲张静脉近端至齿状线间隔1~2 cm 螺旋式套扎6发,术中无明显渗血(图2)。术后患者未再便血,一般情况好转,7 d 后出院。2013年8月8日电子结肠镜复查:距肛门6 cm 至齿状线见2条静脉轻度曲张,宽约0.8 cm,红色征(-)(图3)。再次行曲张静脉套扎,共套扎4发,术中无渗血。2014年3月28日电子结肠镜复查示直肠曲张静脉消失(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静脉曲张 肝硬化失代偿期 套扎治疗 电子结肠镜检查 曲张静脉套扎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术后患者 反复便血
原文传递
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梅 樊梅 +1 位作者 张殿红 廉德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6期3158-316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接受ESD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ESD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式ESD治疗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术前互...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接受ESD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ESD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式ESD治疗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术前互动式支持疗法,术中联合支持疗法及术后穴位按摩疗法为一体的治疗性护理支持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呼吸频率为(23.7±3.2)次/min,平均动脉压(91.5±2.2)mmHg,对照组分别为(27.9±3.5)次/min,(93.8±2.7)mmH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20,4.789;P〈0.01);干预组治疗后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82±0.15)分,腹胀缓解时间为(7.65±1.32)h,住院时间为(7.52±1.51)d,对照组分别为(1.07±0.18)分,(11.75±1.58)h,(10.95±1.78)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37,14.441,10.655;P〈0.01);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7.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65,3.518;P〈0.05)。结论治疗性护理支持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内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护理支持 胃肠道黏膜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一种鼻引导管取出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梅 李曙晖 范传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24期2967-2967,共1页
消化内镜介入治疗的很多项目均涉及口鼻转换的应用,如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放术、上消化道狭窄营养管置放术等。传统的口鼻转换方式是在鼻中插入鼻引导管,然后操作者将手指插入口腔至后咽部,抓取鼻引导管的前端并将... 消化内镜介入治疗的很多项目均涉及口鼻转换的应用,如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放术、上消化道狭窄营养管置放术等。传统的口鼻转换方式是在鼻中插入鼻引导管,然后操作者将手指插入口腔至后咽部,抓取鼻引导管的前端并将其拉出口腔。在操作过程中,当操作者的手指到达咽喉部时,患者会有强烈的恶心和呕吐感,甚至会无法控制地咬操作者的手。此外,如果操作者的手指粗短,则成功掏出鼻引导管的机会较低。针对这种隋况,笔者研制了鼻引导管取出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820018998.8)。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引导管 取出
原文传递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鹏 侯贺斌 李曙晖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MBM组(22例)与SMR组(18例),比较两组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灶切...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MBM组(22例)与SMR组(18例),比较两组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MBM组完全切除率为95.45%,SMR组完整切除率为94.44%,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手术时间[(31.35±4.0)min]明显短于SMR组[(47.2±4.5)min](P〈0.05);MBM组出血率(9.0%)明显低于SMR组(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食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MBM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