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俊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软疣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猫狗毛皮屑致敏特点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艳蕾 普晓瑜 +3 位作者 陈俊 王晓艳 王洪田 王学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猫狗毛皮屑的致敏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PT)对2017-2019年自报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猫狗毛皮屑过敏原检测。皮肤指数(SI)2+及以上判断为SPT阳性,其中SI2+为轻度致敏,SI3+为中度致敏,SI4+为重度致敏。...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猫狗毛皮屑的致敏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PT)对2017-2019年自报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猫狗毛皮屑过敏原检测。皮肤指数(SI)2+及以上判断为SPT阳性,其中SI2+为轻度致敏,SI3+为中度致敏,SI4+为重度致敏。分析猫狗毛皮屑致敏率差异,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间猫狗毛皮屑致敏率差异,分析猫狗毛皮屑致敏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16 426例2~86岁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完成SPT,并纳入研究。(1)猫毛皮屑致敏率显著高于狗毛皮屑(11.8%vs 6.0%,P<0.001);猫毛皮屑重度致敏率显著高于狗毛皮屑(5.9%vs 1.7%,P<0.001),而二者的轻度致敏率无显著差异。(2)猫毛皮屑致敏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狗毛皮屑(P<0.001);未成年人猫狗毛皮屑致敏率均显著高于成年人(20.2%vs 10.9%,P<0.001;8.1%vs 5.7%,P<0.001);13~18岁组猫狗毛皮屑的致敏率最高(27.3%vs 9.9%,P<0.001),其次为7~12岁组(26.0%vs 9.2%,P<0.001);男性猫毛皮屑的致敏率显著高于女性(13.7%vs 10.7%,P<0.001),而狗毛皮屑的致敏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6.2%vs 5.8%,P=0.411)。(3)595例(3.6%)患者对猫狗毛皮屑共同致敏,1733例(10.6%)对猫毛或狗毛皮屑过敏;单一猫毛皮屑致敏率高于单一狗毛皮屑(8.2%vs 2.3%,P<0.001);猫狗毛皮屑致敏率具有相关性(r=0.386,P<0.001)。(4)2017-2019三年间,狗毛皮屑致敏率由7.4%下降为4.6%,变化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298,P<0.001);而猫皮屑致敏率变化趋势不显著,但2019年较2017和2018年仍呈上升趋势。结论:猫毛皮屑致敏率更高,且以重度致敏为主;猫狗毛皮屑致敏高峰年龄为青少年。随着时间变化,猫毛皮屑致敏率逐渐上升,狗毛皮屑致敏率逐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毛皮屑 狗毛皮屑 致敏率 皮肤点刺试验
原文传递
儿童与青少年牛奶致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力嘉 陈俊 +4 位作者 何思楠 普晓瑜 王晓艳 王洪田 王学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牛奶过敏原致敏阳性率,探讨牛奶致敏的年龄、疾病分布特征和致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的818例疑诊食物过敏的未成年患者。采用ImmunoCA... 目的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牛奶过敏原致敏阳性率,探讨牛奶致敏的年龄、疾病分布特征和致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的818例疑诊食物过敏的未成年患者。采用ImmunoCAP荧光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进行牛奶sIgE检测,定义sIgE 1级为轻度致敏,2~3级为中度致敏,4~6级为重度致敏。并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牛奶致敏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及多重致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牛奶致敏率为25.7%(210/818)。0~3岁组婴幼儿患者牛奶致敏率为39.2%、牛奶sIgE水平[0.93(0.52,2.62)kU/L]、中重度致敏患者比例23.5%,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牛奶致敏率及致敏程度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牛奶致敏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50.0%),其次是呼吸道(38.9%)和胃肠道症状(36.1%)。0~3岁组以皮肤症状最常见(47.3%),4~6岁和7~18岁组以呼吸系统症状多见(58.7%,56.0%)。中重度牛奶致敏患者的多重致敏率达74.1%,其中70.4%合并其他食物过敏原致敏,31.5%合并其他吸入性过敏原致敏。结论18岁以下人群中,婴幼儿患者牛奶致敏率高、致敏程度严重,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牛奶致敏患者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致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