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营养支持治疗腹部复合伤并发低位肠瘘一例
- 1
-
-
作者
孙宝友
刘海珍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临床营养科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1011-1012,共2页
-
文摘
1病例介绍
患者 男,39岁,2005年4月因腹部外伤行小肠部分切除,降结肠造瘘术后肠瘘1个月以“肠瘘、腹腔感染、切口裂开”入院。查体:体温39.5℃、血脉130/80mm Hg、心率90次/min,急性病容,气管切开,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
关键词
肠外瘘
营养支持
腹部损伤
多出创伤
-
分类号
R574.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肿瘤患者如何远离便秘
- 2
-
-
作者
王淑敏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健康世界》
2024年第S1期60-61,共2页
-
文摘
便秘,是一种像发烧一样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比如排便费时费力、排便有排不尽的感觉、直肠肛门阻塞感、需要辅助排便,总之,怎一个难字了得;再有就是排便的次数减少,每周排便<3次或者3天以上不排便。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便秘的发生率远高于常人。便秘如斯恐怖,那肿瘤患者应该如何知己知彼,战胜便秘、远离便秘?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正题。
-
关键词
便秘治疗
肿瘤患者便秘
大便干硬
排便困难
辅助排便
-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结直肠癌术后怎么吃
- 3
-
-
作者
唐宁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健康世界》
2024年第S1期58-59,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根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所公布的最新全球肿瘤负担统计,我国2020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6万例,跃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胃肠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患者进食不佳、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因此,结直肠癌术后更需要注意饮食摄入的种类、数量、方式等,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
关键词
进食不佳
饮食
结直肠癌
胃肠功能
-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宝友
刘海珍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
文摘
正常人的小肠为3~5m,有人认为,切除小肠70%或更多才会出现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1],但如果剩余肠道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克隆病或缺血,其代偿能力将降低,因此出现SBS时切除小肠的长度因人而异。
-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外科手术
肠道代偿
-
分类号
R656.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尿素循环障碍病人的营养治疗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刘海珍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1251-1253,共3页
-
文摘
尿素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或krebs-hengeleit循环,主要在肝脏内完成,其功能是将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从而避免高氨血症的发生。该循环包括6个步骤的系列生化反应,有6种酶参与,其中任何一种酶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都会影响尿素合成而形成高氨血症,严重者出现发作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此为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
-
关键词
尿素循环障碍
高氨血症
营养治疗
-
分类号
R589.3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单纯性肥胖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王娟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98-99,共2页
-
文摘
目的调查单纯性肥胖患者对单纯性肥胖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的方式,2012年4月至7月对常住居民总共5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该500例患者对单纯性肥胖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对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肥胖与脂肪和糖的关系的完全知晓率依次为3.8%、35.6%、28.6%和26.2%;在预防措施中,对控制进食总量和增加运动量的知晓率较高(100%),其他预防措施知晓率较低;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单纯性肥胖所带来的并发症及肥胖产生病因的知晓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对肥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提示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肥胖对身体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这对减缓肥胖发生的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肥胖
单纯性
问卷调查
知晓率
-
分类号
R181.37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