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洪智 李明 +1 位作者 孙书海 孙煜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8~2003年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病人36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除3例完全性截...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8~2003年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病人36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除3例完全性截瘫病人以外,其他病人均有Frankle分级Ⅰ级以上恢复。[结论]经后正中入路可以有效地实现椎管前方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骨折 胸椎 腰椎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东潭 臧洪敏 徐光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韧带损伤33例。其中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0例;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同时损伤6例;部分损伤1例。结果本组全部得到随访。前抽屉试验阳性: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韧带损伤33例。其中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0例;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同时损伤6例;部分损伤1例。结果本组全部得到随访。前抽屉试验阳性:术前27膝,术后2膝。后抽屉试验阳性:术前12膝,术后2膝。Lachman征阳性:术前26膝,术后2膝。全部患者主动屈曲达全范围为6~18周,平均12周。Lysholm评分单纯前交叉韧带组术前平均48.6分,术后89.5分,优良率95%。单纯后交叉韧带组术前平均35.8分,术后81.2分,优良率83%。前后交叉韧带组术前平均26.7分,术后69.1分,优良率83%。结论关节镜下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内损伤韧带是治疗膝关节内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同种异体韧带 重建 膝关节内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原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承锋 孙洪亮 赵乃昊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滑动加压鹅头钉 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后 髋内翻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45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隋象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2097-2098,共2页
关键词 尿潴留/穴位疗法 新斯的明/治疗应用 足三里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对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李方国 王磊 +5 位作者 张鑫鑫 姜晓锐 金丹 江汕 赵培冉 裴国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血清对体外培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将体外第3代h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分为胎牛血清组(对照组)、AB血清组和自体血清组。对比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结节染色...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血清对体外培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将体外第3代h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分为胎牛血清组(对照组)、AB血清组和自体血清组。对比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结节染色。诱导培养后4、7、14 d和21 d,各血清组分别进行钙黄绿素法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矿盐沉积,检测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成骨基因(ALP)、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的表达。[结果]ALP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与自体血清(AS)组、胎牛血清(FBS)组相比,AB血清(ABS)组明显提高了hBMSCs的染色阳性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诱导21 d的hBMSCs,ABS组较FBS组、AS组呈现更多的钙盐沉积。ALP活性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ABS组的ALP活性均明显高于FBS组和AS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在7、14 d和21d,ABS组ALP、OPN和OCN成骨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FBS组、AS组,其中,ALP基因表达在7 d出现峰值,OPN基因表达在14 d出现峰值,OCN基因表达在21 d出现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S对hBMSCs成骨分化作用较FBS、AS明显增强。ABS有望替代FBS建立符合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要求的体外hBMSCs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AB血清 自体血清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丹 裴国献 +2 位作者 刘永刚 姜晓锐 王义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建立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综合评价其对骨折诊疗与教学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中国数字人男一号数据及多组正常成人骨骼64排CT扫描数据,依据目前国际常用的骨折分型,通过Mimics、UG等建模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复杂骨折的三维数... 目的建立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综合评价其对骨折诊疗与教学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中国数字人男一号数据及多组正常成人骨骼64排CT扫描数据,依据目前国际常用的骨折分型,通过Mimics、UG等建模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复杂骨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重点模拟一些临床不易鉴别的骨折分刊(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骨盆骨折的Tile分型、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和踝关节骨折的Lange-Hansen分型等),各骨折块采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对骨折模型进行截图保存,并输出影片格式。由10名骨科医生和20名无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学生对平面示意图和三维数字化模型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综合评价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对复杂骨折诊疗的指导意义。结果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从任意的方位和角度观察和截图,相对应的影片可以360。旋转观看骨折情况。8名骨科陕生认为依据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更有利于判断骨折的具体类型,19名医学生认为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具有形象、逼真、直观等特点,容易理解。结论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具有直观、立体、逼真、动态等特点,有利于骨折临床教学、诊断与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数字化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