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工作探析
1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8-33,共6页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突出"大统战""大文化"视角下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政治功能、培训任务的拓展变化使得中华文...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突出"大统战""大文化"视角下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政治功能、培训任务的拓展变化使得中华文化教育培训日益重要。中华文化教育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要挖掘中华文化资源,深化政治共识、文化共识,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文化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教育培训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永昌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5-69,共5页
在文明对话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要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前提,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为引领,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为保障,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为载体,发展企业主体、壮大文化产业为动力,不断增强中华文... 在文明对话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要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前提,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为引领,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为保障,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为载体,发展企业主体、壮大文化产业为动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为目标,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和平发展增加助力、减少阻力、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中华文化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浸润基督教问题初探
3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6-22,共7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宗教,对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以文化认同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接受中华文化浸润、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到位、人才培养不到位、推进措施不到位...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宗教,对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以文化认同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接受中华文化浸润、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到位、人才培养不到位、推进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解决方法:一是内化于心,以中华文化为母体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在内在思想上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二是外化于行,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表达信仰,在外在形式上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三是道化于人,以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培养教牧人才,在教职人员培养上推进基督教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化 中华文化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4
作者 陈立明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1-17,共7页
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阐述是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逻辑,深刻认识协商民主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推进国家治... 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阐述是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逻辑,深刻认识协商民主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和完善协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杨帆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104,共9页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是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之根、和睦之魂。中华文化认同是由各民族文化自觉升华萃取而来的,深蕴在全体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是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之根、和睦之魂。中华文化认同是由各民族文化自觉升华萃取而来的,深蕴在全体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中华文化认同的共同性弥合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逻辑理路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中华文明智慧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6
作者 李静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张岂之、陈来、成中英(美)、辛意云(中国台湾)、贝淡宁(加)、李瑞智(澳)等2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与... 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张岂之、陈来、成中英(美)、辛意云(中国台湾)、贝淡宁(加)、李瑞智(澳)等2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会并作主题演讲。来自美国、加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共同价值 智慧 人类 中华文化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 知名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7-73,共7页
文化心态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极为丰厚,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大一统观念、德行文化、爱国精神、和而不同等理念以及齐鲁大地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共... 文化心态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极为丰厚,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大一统观念、德行文化、爱国精神、和而不同等理念以及齐鲁大地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维明儒商思想与促进山东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4-72,共9页
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构建新型商业文化和商业道德伦理。杜维明将“儒商”定位于追求“大义之利”,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文明进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界公众知识分子,这一界定不仅符合... 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构建新型商业文化和商业道德伦理。杜维明将“儒商”定位于追求“大义之利”,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文明进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界公众知识分子,这一界定不仅符合我国现阶段对于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要求,也是激发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基础。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在传承弘扬儒商精神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以固有文化传统为根基,以杜维明儒商思想为参考,在民营经济领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企业家以国际视野自觉追求“大义之利”,对于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儒商 民营经济 两个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4-52,共9页
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既是各宗教传播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我国新时期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根本路径。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度融合,积极引... 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既是各宗教传播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我国新时期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根本路径。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得拒绝交易规则的保护模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为切入点
10
作者 杨帆 梁瑛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确立了在信息主体拒绝或者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其额外信息的情形下的不得拒绝交易规则,该规则分为主体赋权保护模式和行为规制保护模式。其中,行为规制保护模式是指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确立了在信息主体拒绝或者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其额外信息的情形下的不得拒绝交易规则,该规则分为主体赋权保护模式和行为规制保护模式。其中,行为规制保护模式是指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管来约束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行为以平衡双方的持续性不平等关系。采用行为规制保护模式,一方面能够保障信息主体在拒绝提供额外信息的情况下获得公平、自由交易的利益,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关系,有利于维护基于社会本位理念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公共治理,从而构建良好治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不得拒绝交易 行为规制 申诉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当代启示
11
作者 刘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复杂严峻的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复杂严峻的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制度设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指南——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永昌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17,共6页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了党百年统战发挥的重要法宝作用,分析了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重要思想概括为“十二个必须”,明确了新时代统一战线所处...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了党百年统战发挥的重要法宝作用,分析了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重要思想概括为“十二个必须”,明确了新时代统一战线所处的历史方位,指出了新时代统一战线承担的基本任务、创新要求、原则方法。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逻辑框架、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贯彻好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统一战线 重要思想 统战工作会议
原文传递
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统一战线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16,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性推进和历史性变革进行了总结,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等方面展示了统战工作的新成就、新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性推进和历史性变革进行了总结,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等方面展示了统战工作的新成就、新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新部署。新时代统一战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继续发挥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统一战线 新任务 新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国家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立明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3-72,共10页
经过几千年多元交融、伦理教化、制度实践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体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特征。"大一统"的法权内涵是完整统一,政体内涵是中央集权,治理内涵是礼法合治,道义内涵是文化本位。"... 经过几千年多元交融、伦理教化、制度实践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体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特征。"大一统"的法权内涵是完整统一,政体内涵是中央集权,治理内涵是礼法合治,道义内涵是文化本位。"大一统"的基本制度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史官制度等。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发展,深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夷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好方针。过去几千年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是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和以辽、金、元、清等政权为代表的内亚"边疆"帝国体制反复撞击与整合的过程。如果没有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对创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贡献,就不会有今天版图规模的现代中国。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需要维系国家统一或政治的"大一统",也需要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中华民族是在多元一体的结构基础上建构民族"大一统"的,这种民族的"大一统"以承认并尊重民族差异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中国 国家建构 多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与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
基督教中国化不仅要探索普遍有效的实践路径,还要建立客观全面的效果评价体系。本研究从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3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包括3个评价维度、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从实践效果来... 基督教中国化不仅要探索普遍有效的实践路径,还要建立客观全面的效果评价体系。本研究从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3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包括3个评价维度、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从实践效果来看,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认识误区。建议强化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增进中华文化浸润、深化神学思想建设、规范教职人员培养、推进依法民主办教,夯实基督教中国化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神学基础、人才基础和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化 效果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策略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16
作者 崔文静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城镇化背景下信教群众数量增多,信众结构更加多元,宗教的社会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日益扩大.各宗教与社会发展相伴生或同构的一些问题及宗教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引导宗教界适应当前社... 城镇化背景下信教群众数量增多,信众结构更加多元,宗教的社会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日益扩大.各宗教与社会发展相伴生或同构的一些问题及宗教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引导宗教界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妥善处理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布局,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宗教的基本认知,对促进宗教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宗教事务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儒商精神笔谈
17
作者 杨朝明 杨卫敏 +1 位作者 王建均 孟令标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3-65,共13页
中华商道的内涵包含人本精神、尚义精神、家国天下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实干创新精神。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但当前企业家精神培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培育企业家精神关键在于培育正确价值观,提升企业家... 中华商道的内涵包含人本精神、尚义精神、家国天下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实干创新精神。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但当前企业家精神培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培育企业家精神关键在于培育正确价值观,提升企业家精神境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亲”就是爱,“清”就是敬,爱中有敬,敬中有爱。商道在儒学中是做人之道,政商关系是双向的,双方应换位思考;政商之间是一体的,这个一体就是国家的繁荣兴盛。传承创新新时代儒商精神要坚守内核、注重特质,紧贴时代、与时俱进,传承发扬、培育新人,内外兼修、多管齐下。与浙商相比,齐鲁文化浸润下的鲁商需要更多关注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商关系 儒家 商道 鲁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繁森精神对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发展,进而带动和影响更大规模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衡量指标可以从经济融合、社会融入、空间互嵌、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 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发展,进而带动和影响更大规模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衡量指标可以从经济融合、社会融入、空间互嵌、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孔繁森精神作为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价值。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全方位互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繁森精神 少数民族 融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五观”教育 提高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主动性自觉性
19
作者 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5-60,共6页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新时代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国宗教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民族利益的重大战略。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并主动融入和推...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新时代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国宗教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民族利益的重大战略。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并主动融入和推动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关键在于帮助宗教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国家观、法治观,提高行动主动性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五观” 主动性 自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研究
20
作者 陈立明 王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8-71,共4页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积极作用,以民主团结的作用助力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以凝心聚力的作用助力奠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织基础,以协商民主的作用助力加强国家治理体...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积极作用,以民主团结的作用助力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以凝心聚力的作用助力奠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织基础,以协商民主的作用助力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以人才荟萃的作用助力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力支持,以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助力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资源要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国家治理 现代化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