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政党法治文明引领国家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然状态 |
吉秀华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
2015 |
0 |
|
2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构建特色鲜明的参政党文化 |
吉秀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1 |
0 |
|
3
|
私营企业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孙传军
|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1 |
0 |
|
4
|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士政治思想引导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林国华
|
《新丝路(下旬)》
|
2016 |
4
|
|
5
|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的典范——范文澜的民族史研究 |
林国华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6
|
政治文明与公民社会的成长 |
陈立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3 |
1
|
|
7
|
对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 |
赵光珍
赵波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3 |
0 |
|
8
|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陈立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7 |
0 |
|
9
|
试论增强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 |
吉秀华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0
|
参政党组织发展趋势探析 |
张瑞琨
吉秀华
程芳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1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范式与生态文明建设 |
冯永昌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4 |
5
|
|
12
|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
吉秀华
|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3
|
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 |
陈立明
|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4 |
3
|
|
14
|
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 |
陈立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2 |
3
|
|
15
|
关于做好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考 |
吉秀华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6
|
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研究 |
冯永昌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7
|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 |
林国华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8
|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探索 |
林国华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9
|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 |
林国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9 |
1
|
|
20
|
对工商联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 |
孙运军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