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莉 赵敏 丁亚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索本文研究病例采取低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达到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3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15,低剂量利妥昔单抗)与对照组(n=15,吗替麦考酚酯... 目的探索本文研究病例采取低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达到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3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15,低剂量利妥昔单抗)与对照组(n=15,吗替麦考酚酯)。对比两组治疗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血清AQP4-IgG水平、年复发率(ARR)、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E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FF水平以及血清AQP4-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R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BAFF水平和AQP4-IgG水平,预防病情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贵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组,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组,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活动主题,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执行,对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组(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品管圈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出错发生情况少于实施品管圈前,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护理操作合格情况均高于实施品管圈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神经内科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采取精细化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艳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对促使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状况提升构成的影响价值。方法将2018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参比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采用常规化管理...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对促使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状况提升构成的影响价值。方法将2018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参比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采用常规化管理干预措施,将2019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选择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统计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相比于参比组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参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采取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俊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1期16-17,20,共3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参考双盲法将样本进行分组,样本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例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参照组收入的2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收入的25例行人性化护理管理,...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参考双盲法将样本进行分组,样本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例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参照组收入的2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收入的25例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计算两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相关数据指标对比,实验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心、风险意识、护理水平与参照组有关数值对比(P<0.05),表明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检验意义。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患者中得到显著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病房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凡 曲方 +2 位作者 陈团芝 宋福林 杨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周边区6h后仅有少量的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3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可诱导大鼠神经元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阿司匹林上调缺血后NRG-1的存活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阿司匹林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军 孙义华 杨霞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免疫间隔时间为每20天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结果动物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神经节苷脂滴度在免疫后逐渐增加,在40天左右达到高峰。结论Th1和Th2类细胞反应参与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蛋白类载体参与了Th1和Th2类细胞反应,而多糖类抗原也参与Th2类细胞反应。蛋白载体在GM1抗体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孟庆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69-71,128,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HI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改良Rankin评分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能够促进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21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义华 夏章勇 杨霞峰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39例神经梅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1例误诊。其中,5例被误诊为脑卒中,4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被误诊为颈椎病、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脊髓血管病,...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39例神经梅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1例误诊。其中,5例被误诊为脑卒中,4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被误诊为颈椎病、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脊髓血管病,2例被误诊为视神经炎,1例被误诊为癫痫,1例被误诊为偏头痛,1例被误诊为附睾炎,1例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被误诊为老年性痴呆。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强重视,全面查体,对疑似病例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卓 王云超 王春一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2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Hc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I、RI低于对照组(P<0.05),PSV、EDV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可减轻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自理能力,可能与降低CRP、Hcy表达和促进脑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宗劲 王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5.8%,高于对照组81.3%,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能够使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得到提升,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优化改善,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ICU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菲 刘鸿雁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ICU护士道德困境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19年8月—10月从我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选取212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护士道德困境的现状,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ICU护士道德困境的因...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ICU护士道德困境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19年8月—10月从我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选取212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护士道德困境的现状,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ICU护士道德困境的因素。结果ICU护士的道德困境问卷评分为(43.96±24.53)分,处于轻度水平。其中,个体责任维度、价值冲突维度、未维护患者最大利益维度、损害患者利益维度评分分别为(12.81±12.27)分、(15.63±8.69)分、(10.73±5.24)分、(4.65±4.39)分,道德困境频率平均得分为(1.49±0.49)分,道德困境强度平均得分为(1.67±0.6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编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职业价值感、工作中是否感到快乐对ICU护士道德困境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业价值感、学历是ICU护士道德困境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综合医院ICU护士道德困境处于低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对影响护士道德困境的因素给予更多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护士道德困境、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道德困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周立涛 武霄达 宋田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9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阶段性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阶段性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偏瘫 阶段性康复训练 高压氧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Kennedy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小民 路莉莉 +3 位作者 唐北沙 朱梅佳 鲍梦馨 唐吉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Kennedy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5例Kennedy病患者(来自2个家系和1例散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8.2岁。均缓慢起病,表现全身肌无力、肌萎缩、肌肉跳动,进行性加重;... 目的研究Kennedy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5例Kennedy病患者(来自2个家系和1例散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8.2岁。均缓慢起病,表现全身肌无力、肌萎缩、肌肉跳动,进行性加重;出现性功能障碍4例,轻度乳腺发育1例。血清肌酶轻度升高2例,雄激素轻度升高1例。5例患者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均有突变,其AR基因第1外显子CAG重复数分别为48次、43次和44次。结论 Kennedy病的临床特点为中年男性出现进行性延髓和脊髓性肌无力、肌萎缩,伴有不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其AR基因第1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数显著增多为基因突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nedy病 临床表现 雄激素受体基因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一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宫殿荣 吴曙晖 于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403-3404,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DEACMP患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用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DEACMP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害 慢性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卓 陶伟 +1 位作者 孟庆玲 李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4期420-421,43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双抗治疗组各40...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双抗治疗组各40例,阿加曲班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及氯吡格雷治疗,双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疗效、化验指标、出血事件等指标。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双抗治疗组(t=7.656,P<0.05),BI评分显著高于双抗治疗组(t=3.900,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2.50%明显高于双抗治疗组62.50%(χ2=4.103,P<0.05),血小板计数(PL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高于双抗治疗组(t=9.869、5.136、5.710,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3
16
作者 潘伟 王永红 常万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4-165,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在中国已经超过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1])。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轻则增加患者痛苦,重则导致患者死亡([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在中国已经超过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1])。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轻则增加患者痛苦,重则导致患者死亡([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白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守社 任鸿雁 +3 位作者 夏章勇 赵敏 许晓第 刘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4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8名正常对照者(NC组)的血清sCD40L、IL-18水平,并对脑梗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4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8名正常对照者(NC组)的血清sCD40L、IL-18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腔梗组及脑梗死组血清sCD40L及IL-18显著升高(均P<0.01);且脑梗死组显著高于腔梗组(均P<0.01)。中、重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CD40L及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脑梗死患者(P<0.05~0.01)。与内膜正常患者比较,有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sCD40L及IL-1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内膜增厚患者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内膜增厚患者比较,有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和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sCD40L及IL-1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sCD40L及IL-18水平显著高于有稳定斑块的患者(均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29,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水平显著升高,并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脑梗死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MOL 白介素-18 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继君 孟范文 +2 位作者 彭玉华 林峰 王新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5-,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疱疹性 水痘 缠腰火丹 痘疹 脊髓疾病 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继君 孟范文 +6 位作者 彭玉华 王新强 林峰 代怀静 霍贵玲 赵凤霞 张云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MRA、TCD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颈动脉MRA异常12例(28.6%),脑MRA异常32例(76....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MRA、TCD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颈动脉MRA异常12例(28.6%),脑MRA异常32例(76.2%),其中8例二者均异常,大多为颈动脉轻~重度狭窄;TCD异常30例(71.4%)(此30例脑MRA均异常);颈动脉超声异常16例(38.1%)(其中颈动脉MRA异常12例).结论 MRA、TCD和颈动脉超声3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对颈动脉系统TIA的病因及诊断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的支架置入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冠增 焦力群 +8 位作者 凌锋 尹国阳 李慎茂 缪中荣 朱凤水 吉训明 谌燕飞 王亚冰 马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岁.其中CAS后再狭窄9例,CEA后再狭窄10例,均经DSA确诊,并行CAS治疗再狭窄,术前及术后第2天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对1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未出现并发症,残余狭窄率均〈20%.术后患者自觉神经缺损症状消失.术后各时间点随访均未发现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事件.随访终点时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未显示再狭窄.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预后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