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重症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动态变化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子坤 位新红 田金静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8期13-15,共3页
目的评价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动态结果变化分析对于ICU重症感染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重症下呼吸道或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观察患者抗感染治疗前... 目的评价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动态结果变化分析对于ICU重症感染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重症下呼吸道或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观察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动态变化。结果 76例ICU重症感染老年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率为55.26%,患者患者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73.68%、85.53%,97.37%,治疗第4周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0%。早期痰培养主要以假丝酵母菌属、铜绿假单细胞菌、革兰阳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后期中常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在抗感染治疗后,假丝酵母菌属、革兰阳性球菌清除率较高。结论随着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的延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非发酵菌为主要致病菌,为了预防各种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一步了解痰培养观察在重症监护病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感染 抗感染 痰细菌培养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血清丙二醛、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王文涛 闫春林 +1 位作者 王力明 王传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微孔穿刺引流术(对照组)联合尿激酶(UK)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血清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82例,根据不... 目的观察微孔穿刺引流术(对照组)联合尿激酶(UK)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血清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8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对照组联合UK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学指标MDA、MMP-9和ICAM-1。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GO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死亡情况]。结果术后14天,观察组的周围脑水肿体积为(14.76±2.39)ml,低于对照组的(16.87±2.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12±1.96)分,低于对照组的(11.96±1.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MDA、MMP-9、ICAM-1水平分别为(8.65±1.16)nmol/ml、(96.17±19.34)ng/ml和(624.31±32.76)μ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4±2.16)nmol/ml、(120.47±21.32)ng/ml和(661.24±35.21)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1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内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4.03±0.92)分、(71.21±1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1.12)分、(62.98±15.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病人应用对照组联合UK治疗可有效控制脑水肿,下调MDA、MMP-9、ICAM-1水平,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穿刺引流术 尿激酶 脑出血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2-5p靶向NFIL3基因促进脂多糖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秀 夏天 康寿磊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miR-32-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30μg/ml的脂多糖刺激A549细胞为LPS组,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NG)组;设置miR-con组、miR-32-5p组、anti-miR-con组、anti-miR-32-5p组、L... 目的探讨miR-32-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30μg/ml的脂多糖刺激A549细胞为LPS组,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NG)组;设置miR-con组、miR-32-5p组、anti-miR-con组、anti-miR-32-5p组、LPS+anti-miR-con组、LPS+anti-miR-32-5p组、LPS+pcDNA-con组、LPS+pcDNA-NFIL3组、LPS+anti-miR-32-5p+si-con组、LPS+anti-miR-32-5p+si-NFIL3组,转染均采用脂质体法。qRT-PCR检测miR-32-5p和NFIL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荧光活性。结果脂多糖可抑制NFIL3的表达,促进miR-32-5p的表达。miR-32-5p低表达和高表达NFIL3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降低IL-6、TNF-α的水平,抑制cleave-caspase-3的表达。miR-32-5p靶向调控NFIL3的表达,敲减NFIL3可以部分逆转miR-32-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miR-32-5p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其机制与上调NFIL3及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2-5p NFIL3 肺上皮细胞 凋亡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大剂量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MODS 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清岳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年第3期184-185,共2页
本院于2014年10月成功救治1例因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胆系血流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经给予联合应用大剂量阿米卡星后患者感染得以成功控制,各器官功能迅速好转,最终痊愈出院。经查阅相关资料,多重耐药铜绿假单... 本院于2014年10月成功救治1例因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胆系血流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经给予联合应用大剂量阿米卡星后患者感染得以成功控制,各器官功能迅速好转,最终痊愈出院。经查阅相关资料,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继发MODS后,治疗难度更大,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联合阿米卡星是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常用方法,常规剂量临床效果不佳。本研究联合大剂量阿米卡星成功治愈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临床治疗 阿米卡星 大剂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文献复习 感染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胺培南输注时间治疗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金秀 夏天 《系统医学》 2017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临床以亚胺培南治疗,不同输注时间疗效的差异及用药安全性情况。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ICU病房出现严重病原菌感染的86例患者,按病床末位数字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一般组(42例)、... 目的探究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临床以亚胺培南治疗,不同输注时间疗效的差异及用药安全性情况。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ICU病房出现严重病原菌感染的86例患者,按病床末位数字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一般组(42例)、观察组(44例)。患者感染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用药亚胺培南,一般组行常规给药(30 min),观察组行延长输注(3 h),评估患者感染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病菌治疗效果为91.7%,明显高于一般组79.2%,观察组临床病菌控制效果优于一般组(P<0.05);观察组ICU治疗时间为(5.27±1.08)d,一般组为(8.41±2.35)d,观察组ICU治疗时间较一般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与一般组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严重病菌感染者以亚胺培南延长输注,不仅能达到理想抗菌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在ICU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ICU 感染 疗效 亚胺培南 不同输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产气荚膜梭菌败血症合并严重血管内溶血1例
6
作者 刘清岳 孙甲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180-1182,共3页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内,为条件致病的厌氧杆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容易导致暴发性感染,导致患者迅速死亡,病死率达70%~100%[1-2]。本院抢救1例肝癌介入术后产气荚膜梭菌暴发性感染并严重血管内溶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内,为条件致病的厌氧杆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容易导致暴发性感染,导致患者迅速死亡,病死率达70%~100%[1-2]。本院抢救1例肝癌介入术后产气荚膜梭菌暴发性感染并严重血管内溶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既往身体健康。因食欲不振2个月余,确诊肝癌7 d,于2022年1月5日入院。上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肝癌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胆总管结石、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败血症 严重血管内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位新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ICU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常医护共同查房法(发现问题,医护、护护口头交接,需医嘱执行的问题被动等待医嘱);将本科室2018年1—2月收治...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ICU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常医护共同查房法(发现问题,医护、护护口头交接,需医嘱执行的问题被动等待医嘱);将本科室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ICU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每天医护共同查房时,应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查房中发现的护理需关注的问题、医师特别嘱托的问题、重要阳性指标,并查看上一班记录情况和完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前后医护满意度和护理存在的问题情况。结果应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后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62.5%提高到了100%,护士满意度由原来的63.6%提高到了95.5%,实验组护理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共同查房记录表可提高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促进医护有效沟通,提高医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共同查房 记录表 ICU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者生活护理中施行人文关怀的意义探析
8
作者 潘亦博 《时尚育儿》 2019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生活护理中施行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试验组(138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162例,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生活护理中施行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试验组(138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162例,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生理不适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不适感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的8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生活护理中施以人文关怀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不适感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生活护理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临床常开展的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指标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亚霖 康寿磊 许光霞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第5期367-372,共6页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一致残病因,其发病年内病死率高达21%~27%,存活者中约15%~30%致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类型,约占CVD...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一致残病因,其发病年内病死率高达21%~27%,存活者中约15%~30%致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类型,约占CVD的70%。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评价,可以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措施,更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判断指标 早期 临床 脑血管病 致残病因 致死病因 常见类型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金秀 夏天 潘童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结合替加环素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ICU收治的108例痰培养证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结合替加环素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ICU收治的108例痰培养证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4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细菌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观察治疗第7、28天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vs 61.11%,P<0.01);观察组患者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vs 38.8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WBC、PCT、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WBC、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在第7天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8天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81%vs 44.44%,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能较好地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泛耐药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脑出血术后急性右心房血栓并大面积肺栓塞紧急手术取栓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清岳 孙甲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687-687,共1页
患者女,51岁。突发意识不清1h。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长期口服药物治疗。颅脑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40ml,脱水、降颅压对症处理,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应用脑保护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神志好转。
关键词 右心房血栓 脑出血术后 手术取栓 肺栓塞 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穿刺引流术 面积 急性
原文传递
外伤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瘤并肠系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清岳 张倩 +1 位作者 宋子坤 孙甲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8-59,共2页
患者 男性,30岁. 因"外伤后肠修补术后8 d、大量便血2 h"于2017 年6 月16 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8 d 因腹部刀刺伤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探查小肠贯通伤、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损伤并出血及横结肠系膜损伤,给予小肠创口修补、肠... 患者 男性,30岁. 因"外伤后肠修补术后8 d、大量便血2 h"于2017 年6 月16 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8 d 因腹部刀刺伤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探查小肠贯通伤、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损伤并出血及横结肠系膜损伤,给予小肠创口修补、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及横结肠系膜修补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d后肠鸣音恢复,进流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瘤 修补术后 外伤后 动静脉瘘 剖腹探查术 腹部刀刺伤 肠系膜损伤 横结肠系膜
原文传递
发热 意识不清 抽搐
13
作者 李晨华 赵梅 刘清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7期74-76,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主因发热2d、意识不清伴抽搐6h人院。患者于2d前受凉后发热,最高体温达37.8℃,口服抗感冒药物及退热药物体温恢复正常。入院前6h因“劳累”而出现意识不清、烦躁、言语混乱;无发热、恶心、呕吐、晕厥以及...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主因发热2d、意识不清伴抽搐6h人院。患者于2d前受凉后发热,最高体温达37.8℃,口服抗感冒药物及退热药物体温恢复正常。入院前6h因“劳累”而出现意识不清、烦躁、言语混乱;无发热、恶心、呕吐、晕厥以及肢体运动障碍。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在行头颅CT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癫痫样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不清 发热 抽搐 肢体运动障碍 抗感冒药物 病毒性脑炎 癫痫样发作 体温恢复
原文传递
沟槽状胰腺炎一例
14
作者 汪可 刘丽娟 姜文营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92-393,共2页
患者男,43岁。因上腹部疼痛1年,加重半月入院。1年前患者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隐痛不适,曾按“胃炎”治疗。近半月患者腹痛较前加重,伴恶心,无发热。既往有脂肪肝病史5年,吸烟史30年,约20支/d,饮酒史20年,约500ml/d。
关键词 胰腺炎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隐痛 患者 进食后 肝病史 吸烟史 饮酒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