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胡筱玙 吕静静 崔永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8,共10页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效率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8日—2024年4月16日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效率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8日—2024年4月16日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以2021年10月26日为干预点,收集同一患者在DRG实施前(2021年1月28日—2021年10月25日)和DRG实施后(2021年10月26日—2024年4月16日)的病案首页信息,并通过间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分析DRG实施前后医疗资源利用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报销费用、自付费用、放化疗次数、靶向及免疫治疗次数、护理检查次数)和医疗质量指标[包括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major 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MCC)、并发症或合并症(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CC)发生次数、30 d再入院次数]的变化。结果共纳入944例患者,其中男性占比49.4%,女性占比50.6%;65岁以下患者占比67.1%,65岁及以上患者占比32.9%。DRG实施后住院天数(β_(2)=-3.235,P<0.001)、住院费用(β_(2)=-5155.900,P<0.001)、报销费用(β_(2)=-2120.350,P=0.020)、自付费用(β_(2)=-3035.555,P<0.001)均显著减少;放化疗次数、靶向免疫治疗次数、护理检查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MCC/CC发生次数显著增加(β_(2)=3.011,P<0.001);30 d再入院次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DRG支付方式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但可能增加MCC/CC,影响医疗质量,需关注DRG改革对医疗质量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医疗质量 医疗资源利用 D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2
作者 秦畅 胡筱玙 +2 位作者 祝健彪 刘晓璇 崔永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13-919,共7页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来源。方法采用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HDx)数据库数据,分性别、年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情况。采用Joinpoint法分...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来源。方法采用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HDx)数据库数据,分性别、年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情况。采用Joinpoint法分析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1990-2019年中国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平均每年变化-3.28%(-3.61%,-2.95%),死亡率平均每年变化-3.29%(-3.53%,-3.05%),DALY率平均每年变化-3.29%(-3.52%,-3.05%),均P<0.001;各指标整体趋势均被分为6个区段。发病率下降6.58%、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下降22.89%,低于全球总体下降幅度;死亡率下降62.17%、DALY率下降62.04%、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LL)率下降60.7%,下降幅度均高于全球总体水平。中国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死亡率和DALY率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各年龄组中0~28 d组疾病负担各指标值均为最高,且各指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疾病负担指标存在性别差异。中国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均是白血病,儿童肿瘤发病率顺位具有性别差异。结论1990-2019年中国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过早死亡是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疾病负担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变化趋势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认知情绪调节在癌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差异分析
3
作者 胡筱玙 吕静静 +3 位作者 秦畅 刘晓璇 祝健彪 崔永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在癌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比较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在其中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4-01-01-2024-02-28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76例经历癌痛的癌症患者。通过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在癌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比较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在其中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4-01-01-2024-02-28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76例经历癌痛的癌症患者。通过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疼痛、认知情绪调节以及生活质量数据。使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中介路径系数检验,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认知情绪调节在癌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276例患者中,男160例(57.97%),女116例(42.03%);40~60岁的患者146例(52.90%);呼吸系统肿瘤和消化系统肿瘤占比最多,分别为36.96%和38.0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与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呈负相关(r=-0.276,P<0.001),而与非适应认知情绪调节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0.100,P=0.098)。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与躯体功能(r=0.493,P<0.001)、角色功能(r=0.436,P<0.001)、认知功能(r=0.207,P=0.010)和社会功能(r=0.150,P=0.013)呈正相关。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与情绪功能(r=-0.373,P<0.001)和认知功能(r=-0.223,P<0.001)呈负相关。中介效应路径系数检验显示,疼痛负向影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B=-0.129,P<0.001),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正向影响躯体功能(B=13.084,P<0.001)和角色功能(B=10.527,P<0.001)。疼痛对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影响不显著(B=0.016,P=0.167),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负向影响情绪功能(B=-19.765,P<0.001)和认知功能(B=-11.166,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对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62%和17.23%。结论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减少患者非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并提供适应性认知情绪训练,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认知情绪调节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