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体系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鹏 沈阳洋 +3 位作者 潘志峰 李庞 崔凯 李胜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1期73-74,共2页
本文从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临床操作能力、考核原则及综合素质的培养5方面总结了培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外科 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临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中染色体9p21区段抑癌基因簇表达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唐启彬 石雪涛 +2 位作者 衣龙海 孙华文 邹声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23-525,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位于 9号染色体短臂 2 1段的抑癌基因簇所包含的 3个抑癌基因 p14 /ARF、p15 /INK4B和p16 /INK4A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 ,探讨这 3个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 研究位于 9号染色体短臂 2 1段的抑癌基因簇所包含的 3个抑癌基因 p14 /ARF、p15 /INK4B和p16 /INK4A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 ,探讨这 3个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肝外胆管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胆管炎组织的石蜡切片中p14、p15和 p16蛋白的表达。 结果 肝外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胆管炎组织中 p14 /ARF、p16 /INK4A两个基因表达缺失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 p15 /INK4B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个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在伴有淋巴结转移 /局部浸润的病例中缺失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p14 /ARF、p16 /INK4A基因表达异常早期参与了肝外胆管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染色体 抑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自强 赵文华 +3 位作者 张波 于文胜 石学涛 李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情况。采用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术7例、单纯胆管癌栓取出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情况。采用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术7例、单纯胆管癌栓取出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切除加癌栓取出术10例。术后均行胆管引流及TACE。结果术前行TACE的10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45.2±12.5)ml,明显少于未行TACE者(90.5±10.5)ml,差异显著(P<0.05)。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2(2~54)个月。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7例,平均生存(21.5±2.8)个月;术前TACE、2周后行肝叶切除加癌栓取出10例,平均生存(28.5±3.1)个月;单纯癌栓取出3例,平均生存(4.1±0.5)个月,术前行TACE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并清除胆管癌栓,配合术前术后TACE术,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 肝切除 肿瘤循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VEGF-C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雨 费立明 +6 位作者 王长亮 赵文华 张波 周武元 于文胜 仲伟霞 李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30...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30例胰腺癌、癌旁、正常胰腺和胰周淋巴结组织中CXCL12、CXCR4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CXCL1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组织均呈中等表达状态(P<0.01),RT-PCR结果也证实此结果,与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高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RT-PCR结果同样证实。经Spearman检验,胰腺癌组织中CXCR4与VEGF-C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38)。结论:CXCR4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对胰腺癌中微淋巴管的生成可能起促进作用。胰腺癌组织中CXCR4与VEGF-C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对胰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XCL12 CXCR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和外周血中AFP mRNA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5
作者 温培娥 石学涛 +3 位作者 崔树龄 张玲 周伟 顾洪涛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AFPmRNA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基因表达 ,探讨AFPmRNA相对定量值作为HCC微转移指标的可能性 ,建立HCCAFPmRNA相对定量分析法。方法 :建立敏感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体系 (N... 目的 :通过检测AFPmRNA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基因表达 ,探讨AFPmRNA相对定量值作为HCC微转移指标的可能性 ,建立HCCAFPmRNA相对定量分析法。方法 :建立敏感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体系 (Nested RT PCR) ,对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AFPmRNA进行相对定量值分析。结果 :在 49例HCC及其癌旁和远癌组织、12例非肝肿瘤组织和 8例正常肝组织中AFPmRNA相对定量值阳性分别为 3 5例 ( 71 4% )、2 0例 ( 4 0 8% )、3例 ( 6 1% )、0例、0例 ;3 5例肝癌患者中有2 3例术前外周血AFPmRNA相对定量值为阳性 ( 65 7% ) ,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 ;HCC患者外周血术后 72hAFPmRNA相对定量值的阳性率 2 2 9% ( 8/3 5 )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肝组织和外周血中AFPmRNA相对定量分析可提高HCC阳性诊断率 ,并可作为HCC微转移的早期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病理学 肝肿瘤/病理学RNA 信使/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相对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18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李胜 樊立 +3 位作者 李占元 衣龙海 马道新 刘洁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L 18(rhIL 18)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从外周血细胞扩增得到IL 18的cDNA并测定其核酸序列。将扩增产物酶切后克隆到pORF5质粒的NcoⅠ /NheⅠ酶切位点 ,转化大肠杆菌JM1... 目的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L 18(rhIL 18)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从外周血细胞扩增得到IL 18的cDNA并测定其核酸序列。将扩增产物酶切后克隆到pORF5质粒的NcoⅠ /NheⅠ酶切位点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筛选阳性重组子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ORF5 hIL 18。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pORF5 hIL 18在大肠杆菌JM10 9表达 ,能够诱导PBMC合成GM CSF ,具有协同rhIL 2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能力。结论 :重组表达的rhIL 18具有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序列 基因表达 基因重组 IL-18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Syk和VEGF-D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辉 周武元 +2 位作者 吕丽红 仲伟霞 张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8/8)和77.8%(7/9)...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8/8)和77.8%(7/9);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7.5%(11/40),大多数呈中等或弱阳性表达,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2和0.0079;Syk蛋白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TNM分期有关,Ⅰ~Ⅱ期组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组,P=0.0245。胰腺癌组织中VEGF-D蛋白阳性率为55%(22/4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VEGF-D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P=0.0253。Syk和VEGF-D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Syk缺失后,VEGF-D表达增加,胰腺癌淋巴转移和浸润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孙睿 席跃 +1 位作者 沈阳洋 李胜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织与肝硬化组织拉曼光谱峰位的峰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拉曼峰强低于肝硬化组织;在1642 cm^(-1)处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峰强高于肝硬化组织(P均<0.05)。在1377 cm^(-1)和1586 cm^(-1)拉曼峰位附近可观察到原发性肝癌组织所特有的显著特征峰强,而肝硬化组织则未出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1642 cm^(-1)峰位附近,拉曼光谱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组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5、531.0、773.5、249.5 counts,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P均<0.05)。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和1642 cm^(-1)等关键峰位附近可有效鉴别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肝组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技术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手术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振丹 赵文华 李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总结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和循环肿瘤微栓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循环肿瘤微栓"等为关键词,检... 目的:总结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和循环肿瘤微栓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循环肿瘤微栓"等为关键词,检索2004-01-2013-06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循环肿瘤细胞概述;2)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3)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影响;4)循环肿瘤微栓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影响。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的文献20篇。结果: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评估预后及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众多,各有其优缺点,特别是上皮间质转化和循环肿瘤微栓2种现象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有着重要影响。结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将在临床肿瘤诊治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更高效、更经济和更快速的检测方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技术 上皮间质转化 循环肿瘤微栓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125)I粒子体内植入治疗胰腺癌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静 张慧芳 +2 位作者 金翠香 王春英 王秀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3-1404,共2页
关键词 ^125I粒子 晚期胰腺癌 护理体会 植入治疗 体内植入 病情观察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胜 王俊 +1 位作者 高杰 蔡从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37-1440,共4页
早在1869年,Ashworth[1]在1例因癌症死亡的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细胞类似于尸检发现的肿瘤细胞,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概念。目前CTC定义为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过程中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 早在1869年,Ashworth[1]在1例因癌症死亡的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细胞类似于尸检发现的肿瘤细胞,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概念。目前CTC定义为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过程中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大部分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后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但是少量肿瘤细胞会获得新的特征而在血液中存活,这些细胞即是CTC,其通过迁移、黏附、相互聚集形成微小癌栓,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应用 检测技术 CELLS 外周血循环 操作过程 免疫系统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CR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斌 赵文华 +5 位作者 王长亮 张波 周武元 张红雨 仲伟霞 李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9,213,共6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和胰周淋巴结组织中SLC和CCR7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和胰周淋巴结组织中SLC和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SLC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在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中等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5/30)、43.3%(13/30)、46.6%(14/30)和76.7%(23/30)。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也证实SLCmRNA表达与SLC蛋白相同。CCR7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高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阳性率分别为76.7%(23/30)、66.7%(23/30)、70.0%(/30)和30.0%;同时还发现CCR7蛋白在胰腺静脉平滑肌和淋巴结外脂肪组织也有阳性表达情况。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也证实CCR7mRNA表达与CCR7蛋白相同。结论SLC在胰腺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双重作用,既发挥抗肿瘤作用,又通过趋化CCR7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促进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CCR7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CCR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表达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长亮 费立明 +5 位作者 赵文华 张波 周武元 于文胜 仲伟霞 李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1771-1775,1791,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CX-CL12、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PCR技术检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和胰周淋巴结中CXCL12、CXCR4的表达。结果:CXCL12在正常胰腺、癌旁组织和淋巴结中等表达(阳性率56.7%、...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CX-CL12、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PCR技术检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和胰周淋巴结中CXCL12、CXCR4的表达。结果:CXCL12在正常胰腺、癌旁组织和淋巴结中等表达(阳性率56.7%、46.7%和50.0%),其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XCR4高表达于胰腺癌、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阳性率80.0%、70.0%和73.3%);其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者CXCR4均表达阳性。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均证实上述结果。结论:CXCR4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CXCL12-CXCR4轴在其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胰腺肿瘤/代谢 趋化因子 CXC/代谢 受体 CXCR4/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LOX/COX-2抑制剂DHDMBF30对胰腺癌细胞Capan-2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公伟 张波 +3 位作者 李胜 刘军 梁飞 吕丽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研究5-LOX/COX-2抑制剂DHDMBF30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MTT、FCM和电镜检测DHDMBF30对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DHD-MBF30明显抑制Capan-2细胞增殖,IC50(50%的细胞失去活性时所... 目的:研究5-LOX/COX-2抑制剂DHDMBF30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MTT、FCM和电镜检测DHDMBF30对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DHD-MBF30明显抑制Capan-2细胞增殖,IC50(50%的细胞失去活性时所需要的药物浓度)为12μmol/L,减弱5-LOX、COX-2和VEGF的表达。Capan-2经DHDMBF30处理后凋亡峰明显升高(27.67±0.52)%,P<0.001。结论:DHDMBF30能够抑制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胰腺肿瘤 环氧合酶-2 5-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杰 于法常 +2 位作者 崔凯 张波 李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27-331,共5页
肿瘤细胞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并为最终形成临床转移灶提供可能。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有助于对肿瘤转移机制的了解,可为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将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循环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肿瘤转移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5-LOXmRNA和COX-2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丽红 张波 +1 位作者 曾庆东 徐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5脂氧合酶(5-LO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环氧合酶2(COX-2)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5-LOXmRNA和COX-2mRNA基因在3 5例胰腺癌新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LOXmRNA和COX-2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 4.3%及8 0.0%。两者... 目的研究5脂氧合酶(5-LO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环氧合酶2(COX-2)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5-LOXmRNA和COX-2mRNA基因在3 5例胰腺癌新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LOXmRNA和COX-2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 4.3%及8 0.0%。两者无协同作用(P>0.0 5)。5-LOXmRNA与胰腺癌的TNM分期有关,III,IV期5-LOXmRNA表达明显高于I,II期(P<0.0 5)。结论5-LOXmRNA和COX-2mRNA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有关。两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诊断 RNA 信使/遗传学 5脂氧合酶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胆管癌的CT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裕 房俊飞 +3 位作者 付政 吴玉芬 衣龙海 李胜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3期313-314,共2页
对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癌病例进行CT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发现该组病例均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 ,肝门区胆管狭窄、壁厚 ,向轮廓线外突出 ,或呈软组织密度肿块 ;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大肿块内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坏死区。研究提示在... 对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癌病例进行CT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发现该组病例均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 ,肝门区胆管狭窄、壁厚 ,向轮廓线外突出 ,或呈软组织密度肿块 ;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大肿块内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坏死区。研究提示在胆管癌的病例中 ,以肝总管区发病率最高 ,其次左支高于汇合区及右支 ,CT检查对术前定位及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电子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5-FC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18
作者 苏新友 王春英 +3 位作者 周武元 王兴武 衣龙海 李胜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胞嘧啶脱氨基酶 (CD) /5 -氟胞嘧啶 ( 5 FC)系统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胰腺癌细胞形成转化细胞系 ,对转化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实验 ,包括 :1)转化细胞在前...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胞嘧啶脱氨基酶 (CD) /5 -氟胞嘧啶 ( 5 FC)系统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胰腺癌细胞形成转化细胞系 ,对转化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实验 ,包括 :1)转化细胞在前体药物 5 FC作用下的细胞生长抑制率 ;2 )MTT法检测旁观者效应。结果 :体外实验 5 FC的有效浓度 >2mmol/L时 ,就表现出杀伤作用 ,当 5 FC的有效浓度 >6mmol/L时 ,几乎未见细胞生长 ,PA3 17/CD与TD2混育比例在 90 %时 ,杀伤作用最大 ,相同药物浓度下 ,混育 96h杀伤作用明显高于 2 4h。结论 :CD/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基因转移 胞嘧啶脱氨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k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玉琴 周武元 +5 位作者 赵文华 张波 于文胜 吕丽红 仲伟霞 李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77.8%;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7.5%,...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77.8%;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7.5%,大多数呈中等或弱阳性表达,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2和0.0079;Syk蛋白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NM分期有关,Ⅰ+Ⅱ期组表达明显高于Ⅲ+Ⅳ组期(P=0.0245)。结论:Syk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粘液瘤1例报道
20
作者 王长亮 崔凯 +1 位作者 张波 李胜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53-54,共2页
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以大量黏液胶状物质分散种植于腹腔腹膜或大网膜表面为特征的临床少见肿瘤性疾病,来源多为阑尾肿瘤、黏液腺瘤、交界性黏液腺瘤或腺癌。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假粘液瘤 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