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时期的医院药剂科管理
1
作者 于树玲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8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医院药剂科 医院药剂人员 计划经济 医院药剂工作 临床用药安全 思想政治工作 医院药学 理化性质 职业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油软胶囊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洪欣 赵秀香 +2 位作者 张侃 张宪党 李大力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大蒜油抗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细胞DNA减少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辐射对照组、大蒜油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辐射前后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和骨髓细胞DNA数量的改变。结果照射前三天,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目的探讨大蒜油抗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细胞DNA减少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辐射对照组、大蒜油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辐射前后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和骨髓细胞DNA数量的改变。结果照射前三天,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照射后第三天,对照组白细胞数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辐射损伤模型成立。照射后第14天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受试样品中、高剂量组与辐射模型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总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蒜油具有对抗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细胞DNA减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油 辐射 白细胞 DN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从容 李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数量虽然是上升趋势,但随着国家药品降价,以...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数量虽然是上升趋势,但随着国家药品降价,以及加强了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比例逐年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习惯经验用药。应切实落实已制订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加强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位置不同的环糊精硫酸酯对多西紫杉醇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香 段康颖 林秀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723-1729,共7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多西紫杉醇-环糊精硫酸酯(6-S-β-CD,2-S-β-CD及随机取代的S-β-CD)包合物,并考察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硫酸酯之间的包合机制、构成摩尔质量比及包合常数。方法应用圆二色谱法研究不同浓度环糊精硫酸酯对DTX圆二色性的影响... 目的制备和鉴定多西紫杉醇-环糊精硫酸酯(6-S-β-CD,2-S-β-CD及随机取代的S-β-CD)包合物,并考察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硫酸酯之间的包合机制、构成摩尔质量比及包合常数。方法应用圆二色谱法研究不同浓度环糊精硫酸酯对DTX圆二色性的影响,并测定了包合常数;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DTX-S-β-CD包合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摩尔连续递变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例,相溶解度法测定DTX在25,37,4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浓度6-S-β-CD,2-S-β-CD,S-β-CD水溶液中的包合稳定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常数。结果多西紫杉醇的正性带和负性带强度都随着环糊精硫酸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DTX与环糊精硫酸酯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摩尔包合比均为1∶1,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表观稳定常数K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和熵变(ΔS)均为负值。S-β-CD对DTX的增溶作用强于6-S-β-CD和2-S-β-CD,且DTX-S-β-CD包合物的稳定常数高于DTX-6-S-β-CD,DTX-2-S-β-CD包合物。结论DTX与环糊精硫酸酯可以自发形成可溶性包合物,且低温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和稳定。S-β-CD对DTX的增溶作用及与DTX形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均高于6-S-β-CD和2-S-β-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取代位置不同的环糊精硫酸酯 包合比 包合常数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玻璃酸钠为媒介对布洛芬体外释放及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琦 王凤山 +1 位作者 凌沛学 张天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研究以玻璃酸钠为媒介对布洛芬释放的影响因素和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的布洛芬溶液,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药物的体外渗透速率。结果:增加溶液的黏度能减慢布洛芬的释放速率,其释放速率随着玻璃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目的:研究以玻璃酸钠为媒介对布洛芬释放的影响因素和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的布洛芬溶液,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药物的体外渗透速率。结果:增加溶液的黏度能减慢布洛芬的释放速率,其释放速率随着玻璃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布洛芬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玻璃酸钠在水溶液中能抑制布洛芬的透皮吸收。结论:布洛芬的释放速率与溶液的黏度和药物浓度有关,玻璃酸钠是一种良好的外用药物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布洛芬 药物释放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对氯霉素溶液在眼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琦 王凤山 +1 位作者 凌沛学 张天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7-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对氯霉素溶液在眼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溶液滴眼后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血浆氯霉素浓度均低于0.4μg/mL。滴眼后30 min内,含玻璃酸钠的氯霉素溶液的血浆药物浓度更低。结论玻璃酸...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对氯霉素溶液在眼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溶液滴眼后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血浆氯霉素浓度均低于0.4μg/mL。滴眼后30 min内,含玻璃酸钠的氯霉素溶液的血浆药物浓度更低。结论玻璃酸钠可延缓氯霉素溶液滴眼后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玻璃酸钠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产的3种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香 齐永秀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2-363,37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泰山产的3种丹参根、茎、叶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应用RP-HPLC方法测定泰山产的3种丹参根、茎、叶部位中的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丹参根中脂溶性成分含量较多;丹参叶中丹参素的... 目的:分析比较泰山产的3种丹参根、茎、叶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应用RP-HPLC方法测定泰山产的3种丹参根、茎、叶部位中的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丹参根中脂溶性成分含量较多;丹参叶中丹参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有效成分 含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生物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洪欣 《齐鲁药事》 2007年第6期355-358,共4页
蚕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甲壳素、糖类、多种蛋白激素、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营养保健,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护肝作用和雄性激素样作用等。作为药膳同源的传统中药... 蚕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甲壳素、糖类、多种蛋白激素、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营养保健,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护肝作用和雄性激素样作用等。作为药膳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具用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蚕蛹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综合利用及药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为蚕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Α-亚麻酸 复合氨基酸 雄性样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炎了就要吃抗生素吗
9
作者 王从容 陆宗基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7期8-8,共1页
“我今天喉咙痛,还一直打喷嚏,可能感冒了。”“那得赶紧吃点消炎药啊!”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咽痛或扁桃体发炎的情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发炎吃消炎药”也已成了生活常识。但到底什么是... “我今天喉咙痛,还一直打喷嚏,可能感冒了。”“那得赶紧吃点消炎药啊!”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咽痛或扁桃体发炎的情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发炎吃消炎药”也已成了生活常识。但到底什么是炎症?什么是消炎药?哪些炎症需要吃消炎药?其实很多人对此都有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发炎 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 生活常识 消炎药 打喷嚏 感冒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2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活性及炎性因子水平介导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香 刘文俊 +1 位作者 曲春晓 易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蛋白家族中NOD2蛋白是否参与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及相关机制。方法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MI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梗死时间假手术组、手术组梗死区、手术... 目的探讨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蛋白家族中NOD2蛋白是否参与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及相关机制。方法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MI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梗死时间假手术组、手术组梗死区、手术组非梗死区NOD2的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测定梗死28 d心肌组织NOD2的蛋白表达。采用NOD2-/-基因敲除小鼠建立MI模型,实验分为4组:野生/假手术组(WT/Sham组)、NOD2基因敲除/假手术组(NOD2-/-/Sham组)、野生/MI组(WT/MI组)和NOD2基因敲除/MI(NOD2-/-/MI组)。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重构指数并判断心功能,Masson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程度及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梗死心肌组织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心肌组织裂解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活性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I后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成心肌成纤维细胞情况。结果与WT/Sham组相比,WT/MI组非梗死区和梗死区NOD2 m 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 <0. 05),其中梗死区NOD2的m 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最高。超声心动图提示,NOD2缺失能减轻MI后心功能障碍和心室重构的程度; Tunel和Masson染色显示,NOD2-/-/MI组的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降低(均为P <0. 05)。NOD2缺失还能降低MI区炎性因子水平、炎性细胞的浸润及MMP-9的活性(均为P <0. 05)。结论 NOD2通过调控MMP-9蛋白及活性、炎性介质水平和炎性细胞浸润来介导MI后心室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重构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参与龙生蛭胶囊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咏 王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58-2863,共6页
目的:研究龙生蛭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并对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AS)、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LSZ-LD,0.75 g/kg)、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LSZ-MD,1.5 g/kg)、龙生... 目的:研究龙生蛭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并对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AS)、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LSZ-LD,0.75 g/kg)、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LSZ-MD,1.5 g/kg)、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LSZ-HD,3.0 g/kg)和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5.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大鼠使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他组均使用高脂饲料外加注射维生素D3构建AS大鼠模型。4周后,进行给药干预。8周后,采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TNF-α和IL-6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动脉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Notch胞内结构域(NICD)和转录因子He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内皮损伤严重,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龙生蛭胶囊各组的主动脉内皮损伤得到改善,血清中TC、TG、LDL-C、TNF-α和IL-6水平降低,而HDL-C升高;血清NO含量也得到明显升高(P<0.05),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P<0.05);NICD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可明显抑制AS大鼠模型的血脂水平及炎症反应,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抗AS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生蛭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NOTCH信号通路 血脂 内皮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药物载体——脂质体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康颖 王从容 李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4-866,共3页
目的:综述脂质体的特点以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脂质体有着靶向、缓释、低毒等独特的作用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用于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等多种药物的载体。... 目的:综述脂质体的特点以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脂质体有着靶向、缓释、低毒等独特的作用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用于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等多种药物的载体。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靶向性只集中在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器官,对其他器官则靶向性不明显,它对某些水溶性的药物包封率太低,用常规方法制得的脂质体易聚集,有效期太短,有些脂质体制备工艺较复杂,无法大规模生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药物载体 脂质体
原文传递
29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药物热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从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334-2337,共4页
目的: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由药物引起的发热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由临床上报的41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进行筛选,挑选出发热病例共29例,其中23例发热在38.5℃以上... 目的: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由药物引起的发热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由临床上报的41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进行筛选,挑选出发热病例共29例,其中23例发热在38.5℃以上。对这29份病例从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处理方式、转归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9份病例有20份是男性、9份是女性,年龄在30~70岁之间,连续用药时间超过5 d以上容易引起大于38.5℃的高热,大多数伴有寒战或恶寒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BCR、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正常或不变或下降,一般都会给予退热药对症处理,停药后1~2 h体温逐渐下降,2~24 h降至正常,寒战或恶寒症状会随着体温好转而消失,换用其他药物不会再出现发热。结论:性别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无明显规律,但青少年较少;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与用药时间、累积天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用药时间、参考实验室指标判断是药物热还是继发性感染。临床医师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治疗情况及时停药或更换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药物热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