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纤维腺瘤小切口娩出术术式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郗杰 陈益定 +2 位作者 董勇 解磐磐 董丽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娩出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及其与常规手术对比的优点。方法将3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手术组与小切口手术组(各18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大小、患者满意率、再发或复发率以... 目的探讨小切口娩出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及其与常规手术对比的优点。方法将3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手术组与小切口手术组(各18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大小、患者满意率、再发或复发率以及对乳头感觉影响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对乳头感觉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3年以上的门诊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瘢痕长度及患者满意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娩出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与常规手术切除比较疗效相同,而且手术瘢痕较小,符合年轻女性对美观的需求,而且容易在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外科学 瘢痕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噬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
作者 任博 李琳 唐延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4,269,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自噬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完善其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颈动脉斑块分级将12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三组(Ⅰ级、Ⅱ级、Ⅲ级),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颅动脉狭窄支数和程度。并抽取空腹肘静脉...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自噬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完善其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颈动脉斑块分级将12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三组(Ⅰ级、Ⅱ级、Ⅲ级),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颅动脉狭窄支数和程度。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丹酰戊二胺染色观察自噬体;同时提取外周血总蛋白,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测定自噬相关因子LC-Ⅱ/LC-Ⅰ及Beclin-1水平。结果不同斑块分级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血管狭窄数及狭窄程度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Ⅱ级和Ⅲ级相关指标明显高于Ⅰ级,且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超薄切片中,可见双层膜延伸包裹的自噬体和自噬性凋亡细胞;丹酰戊二胺染色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显绿色荧光的自噬体。不同斑块分级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Ⅱ级和Ⅲ级明显高于Ⅰ级,且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经相关性分析,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性(R2=0.75和0.79)。结论自噬能够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级情况,可能为其介导该病发病和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自噬 颅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黄艳红 王建民 王艳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新方法,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年龄39~58岁、无生育要求、经反复清宫效果差而又不愿行子宫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新方法,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年龄39~58岁、无生育要求、经反复清宫效果差而又不愿行子宫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米非司酮12.5mg/d,持续3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量、月经周期、有无痛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闭经30例,点滴样出血18例,2例经量较术前少;术后12个月闭经20例,点滴样出血26例,2例少于月经量,1例因合并黏膜下肌瘤月经量较多,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后24个月闭经18例,平均年龄48.5岁,点滴样出血27例,2例少于月经量,2例月经量多,其中1例合并黏膜下肌瘤、1例年龄小于40岁,另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行子宫切除。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年有效率98%,2年有效率90%,其中闭经6个月占60%,2年占36%,表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罔绝经期功血中治疗效果很好,在年龄选择上大于45岁又无合并症者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血 宫腔镜子宫黏膜电切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激光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廷卫 李守斌 +7 位作者 朱峰 焦涛 赵爱玲 何峥峰 李建波 段崇峰 段元猛 孙金刚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7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3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54例,共287个椎间盘。结果随访4个月-5年,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85例,良39例,差11例,优良率95.3%。结论接触式激光刀能量释放精确,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和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慧贞 刘丽娟 陈秀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7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HSP60和TSG... 目的:探讨血浆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7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HSP60和TSGF水平,分析两个指标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HSP60和TSGF表达在甲状腺癌组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60和TSGF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的0.899和0.846。甲状腺癌患者HSP60及TSGF水平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HSP60与TSGF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热休克蛋白-6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亓高超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用度洛西汀联合模拟r TMS治疗。观察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用度洛西汀联合模拟r TMS治疗。观察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3、4、6周末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后第1、2、3、4周末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周末,两组HAMD入睡困难、总睡眠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入睡困难、总睡眠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头晕或头皮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早期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度洛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0例行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的患者,并根据胃窦幽门部变形情况对不同的疾病所表现出来的...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0例行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的患者,并根据胃窦幽门部变形情况对不同的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胃窦变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患者的疾病可以按照发病部位分为胃脏疾病与胃外疾病两种,其中胃窦炎11例、胃窦溃疡23例、胃结核5例、十二指肠球溃疡31例、胃窦癌9例、胆囊炎9例、胰腺炎3例、右半结肠癌2例、术后感染6例、胰腺癌1例。结论通过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对胃部疾病的判断以及良恶性鉴别有一定难度,要结合临床经验才能对不同的胃窦变形做出准确的判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变形 X线 气钡双重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谭家明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0期17-17,共1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全新 吴霞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4期64-64,共1页
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对照组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结果CSII组能够较好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无明显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 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对照组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结果CSII组能够较好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无明显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能够较好的控制神经重症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神经重症患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烧伤病人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慧贞 苏玉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20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依据,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431例烧伤感染创面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本组自烧伤创面共分离...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依据,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431例烧伤感染创面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本组自烧伤创面共分离出细菌462株(31例分离出2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12株(45.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革兰阴性菌240株(52.14%),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真菌9株,占1.9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及氨苄西林等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青霉素、头孢唑林钠、氨苄西林、磷霉素等耐药。结论:烧伤感染创面分离细菌耐药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抢救DHC
11
作者 张全新 吴霞 +2 位作者 吴庚平 周菁 刘萍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胰岛素 大剂量 抢救 糖尿病史 输液治疗 阿奇霉素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8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吴霞 张全新 周菁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并肺部感染 老年糖尿病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不典型 并发 感染部位 糖尿病患 诊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菁 张全新 张倩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5期24-25,共2页
骨质疏松症(OP),1997年中国发生率为839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6%,到2010年约为11040万人,8.2%。文旨在观察降钙素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降钙素 治疗 发生率 人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
14
作者 杜慧贞 史慧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常用剂量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西洛他唑50mg,一天两次,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周、4周、8周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斜率的变化.结果 与服药前相比,西洛他唑用药前和用药后血小板聚...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常用剂量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西洛他唑50mg,一天两次,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周、4周、8周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斜率的变化.结果 与服药前相比,西洛他唑用药前和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有显著性下降,而用药后2周、4周、8周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西洛他唑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西洛他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雷夫斯病患者介入栓塞疗法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
15
作者 杜慧贞 蔺建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4期128-128,共2页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诊断和监测充血性心衰的一个灵敏、特异标志物已经达成国际共识[1-2],其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灵敏变化也日益受到关注[3].格雷夫斯病是一种常见而又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诊断和监测充血性心衰的一个灵敏、特异标志物已经达成国际共识[1-2],其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灵敏变化也日益受到关注[3].格雷夫斯病是一种常见而又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之势,近年国内外少数学者开展了介入栓塞治疗格雷夫斯病的临床研究,为格雷夫斯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来评价其在格雷夫斯病介入栓塞术前后的监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患者 栓塞疗法 血清 NT-PROBNP水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NT-PROBNP水平 介入栓塞治疗 甲状腺功能状态 脑钠肽前体 电化学发光 充血性心衰 血浆 临床研究 监测价值 国际共识 新途径 术前后 国内外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及细菌培养法应用于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靳红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0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PCR法及细菌培养法在应用于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该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方便收集该院产科收治疑似B族链球菌感染产妇共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对比研究PCR法及细菌培养法在应用于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该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方便收集该院产科收治疑似B族链球菌感染产妇共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应用PCR法以及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准确度以及特异性差异。结果应用PCR法对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的准确度为97.37%(74/76),特异性为95.83%(23/24),应用细菌培养法对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的准确度为81.58%(62/76),特异性为70.83%(17/24)。两组对比,PCR法用于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准确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应用PCR法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具有准确度高、特异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感染 孕妇 PCR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胸腰椎骨折X线、CT诊断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振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 目的探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术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测定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分为两组,即高GEDVI组(GEDVI... 目的探讨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测定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分为两组,即高GEDVI组(GEDVI≥700 mL/m3,32例),低GEDVI组(GEDVI<700 mL/m3,28例),观察两组心率(HR)、血压(BP)、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指数(C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相关的动力学参数,以及Scr和Lac等参数。结果高GEDVI组患者的HR、CI、Lac和SVRI以及MAP与CVP分别为(102.3±22.4)次/min、(2.8±0.7)L/(kg·m2)、(2.8±2.2)mmol/L、(2011.4±646.4)dyn/s·cm5、(78.3±15.6)mmHg、(10.3±4.6)mmHg;低GEDVI组的HR、CI、Lac和SVRI以及MAP与CVP分别为(97.5±21.6)次/min、(2.9±0.6)L/(kg·m2)、(2.6±2.3)mmol/L、(1997.3±673.2)dyn/s·cm5、(79.3±14.8)mmHg、(11.2±3.2)mmHg,两组HR、CI、Lac和SVRI以及MAP与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GEDVI组GEDVI为(813.5±89.6)mL/m2,明显高于低GEDVI组(589.5±79.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GEDVI组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87.5%(28/32),明显高于低GEDVI组发生率57.1%(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很容易增加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临床中应充分掌握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变化,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靳红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7期104-106,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实施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方便收集该院妇产科在该时间段内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妇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B族链球菌带菌者。根据...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实施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方便收集该院妇产科在该时间段内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妇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B族链球菌带菌者。根据治疗情况进行分组,将接受预防性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组内根据预防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A组(n=30例)以及观察B组(n=30例),另将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各组患者在母婴妊娠结局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各组母婴妊娠结局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以及产褥感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00%(6/30)、16.67%(5/30)、16.67%(5/30)、16.67%(5/30)、以及13.33%(4/30),均显著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在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以及产褥感染事件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有积极效果,预防性治疗最佳时机为临产或胎膜早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B族链球菌 预防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士建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非感染患者50例,体检健康者50例,分别设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健康组,分别给予电化学发光法与散射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非感染患者50例,体检健康者50例,分别设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健康组,分别给予电化学发光法与散射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84.00%,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2.00%和健康组的6.00%;感染组的hsCRP检测阳性率为90.00%,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34.00%和健康组的24.00%(P<0.05)。联合PCT、hs-CRP诊断灵敏度92.00%和特异度86.00%较单独检测显著高(P<0.05)。结论 PCT联合hs-CRP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的上呼吸道感染诊断,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能够为临床使治疗提供参考,避免滥用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上呼吸道感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