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胶东半岛产区不同葡萄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刘杰 周鹏辉 +4 位作者 李进 李泽福 郑明朋 闫浩 高大威 《酿酒科技》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了研究山东胶东半岛产区不同葡萄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性,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产自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的雷司令、霞多丽、小芒森、马瑟兰、小味尔多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进行检... 为了研究山东胶东半岛产区不同葡萄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性,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产自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的雷司令、霞多丽、小芒森、马瑟兰、小味尔多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香气成分总量最多的是小味尔多,最少的是霞多丽;酯含量最多的是小芒森,最少的是马瑟兰;高级醇含量最多的是小味尔多,最少的是雷司令;脂肪酸含量最多的是雷司令,最少的是小味尔多;萜烯含量最多的是马瑟兰,最少的是霞多丽;醛酮含量最多的是雷司令,最少的是小味尔多。不同葡萄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总量以及不同种类香气成分含量的不同,造成了其香气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葡萄酒 香气成分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2
作者 刘杰 周鹏辉 +4 位作者 李进 李泽福 郑明朋 邱虎 高大威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90-95,99,共7页
为研究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设置三种发酵方案,分别是单独接种从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筛选得到的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单独接种商业酿酒酵母SY18,和非酿... 为研究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设置三种发酵方案,分别是单独接种从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筛选得到的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单独接种商业酿酒酵母SY18,和非酿酒酵母与商业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来酿造“小芒森”葡萄酒,并对发酵完成之后的酒样进行香气检测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与商业酿酒酵母相比,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能够提高葡萄酒中甘油、酯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含量,明显提升了乙酸苯乙酯的含量,增强了葡萄酒玫瑰花、刺槐花的香气特征;混菌发酵的方式,提高了葡萄酒香气总量,增加了香气物质种类,增强了葡萄酒的香蕉、柑橘、玫瑰花、刺槐花的香气特征强度。因此,采用混菌发酵的方法,可以提高‘小芒森’葡萄酒的香气浓郁度,同时可以增加香气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香气 山东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优良抗逆葡萄酒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酿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浩楠 唐雅利 +4 位作者 邱子轩 赵雨竹 管雪强 刘树文 石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17,I0001,共10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与风土特征,但其产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待开发,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处于自然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葡萄酒为来源,筛选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良抗逆葡萄...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与风土特征,但其产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待开发,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处于自然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葡萄酒为来源,筛选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良抗逆葡萄酒乳酸菌。通过胁迫酸性番茄(acid tomato juice medium,ATB)培养基筛选及种属特异性PCR鉴定得到乳酸菌,对这些乳酸菌进行苹果酸降解试验、菌株安全性分析及酿造试验,分析其苹果酸代谢能力及对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最终获得8株具有优良抗逆性及安全性的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其中O.oeni XMN18和BM68代谢苹果酸的速率显著快于O.oeni 31-DH与SD-2a,在发酵的第3天完成MLF,酒样中的残糖、挥发酸等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O.oeni XMN18发酵酒样的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菌株。所筛选的菌株均可完成MLF且具有安全性,尤其是O.oeni XMN18对葡萄酒的香气品质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菌株筛选 酒类酒球菌 苹乳发酵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五个产区‘赤霞珠’和‘美乐’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征差异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游蕴竹 张亚蕾 +6 位作者 杨薇熹 张波 范雪梅 李进 石英 段长青 兰义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和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MS/MS)联用技术分析中国西部河西走廊产区、天山北麓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和东部胶东半岛产区、碣石山产区共5个产区的‘赤霞...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和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MS/MS)联用技术分析中国西部河西走廊产区、天山北麓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和东部胶东半岛产区、碣石山产区共5个产区的‘赤霞珠’和‘美乐’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分析其挥发性组分的差异,并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东西产区干红葡萄酒香气轮廓差异明显,主要差异香气物质是萜烯、降异戊二烯、呋喃酮和内酯。通过综合分析香气物质含量和气候因子相关性发现,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量总体呈现出东部产区高、西部产区低的特征,与东部产区较高的降水量和平均温度以及较低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光照和昼夜温差相关;而内酯、呋喃酮类物质含量总体呈现出西部产区高、东部产区低的特征,与西部产区较高的光合有效辐射、光照和昼夜温差以及较低的降水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香气特征 风土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酵母防治葡萄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钟轲 李蕊蕊 +4 位作者 荆晓姝 汤晓宏 李志宇 管雪强 孙玉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灰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会造成大规模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损失。传统上常采用化学杀菌剂防治灰霉病,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诸多危害。利用拮抗酵母进行生物防治作为化学杀菌剂的替代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为了提供有效的防治... 灰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会造成大规模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损失。传统上常采用化学杀菌剂防治灰霉病,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诸多危害。利用拮抗酵母进行生物防治作为化学杀菌剂的替代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为了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介绍了葡萄生长过程中灰霉病的症状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拮抗酵母的来源和种类,总结了拮抗酵母防治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讨论了拮抗酵母的应用,为提高拮抗酵母的生物防控效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灰葡萄孢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香型鲜食葡萄细胞色素P450编码基因CYP76F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6
作者 孙行杰 陶亦菲 +4 位作者 迟军利 唐美玲 管雪强 SHI Matthew 宋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从3种不同香型‘奥利文’(玫瑰香型)、‘京秀’(中性香型)和‘金星无核’(草莓香型)葡萄中克隆CYP76F 14基因,分析其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并揭示决定其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表明,‘奥利文’果实中的芳樟醇含量在整个... 从3种不同香型‘奥利文’(玫瑰香型)、‘京秀’(中性香型)和‘金星无核’(草莓香型)葡萄中克隆CYP76F 14基因,分析其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并揭示决定其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表明,‘奥利文’果实中的芳樟醇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时期均显著高于‘京秀’和‘金星无核’,且随着葡萄果实的不断发育而持续上升,在转色期达到峰值并持续到成熟期;CYP76F 14的表达水平与芳樟醇含量呈现正相关性,即‘奥利文’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京秀’和‘金星无核’;玫瑰香型CYP76F14蛋白中含有12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获得氨基酸残基定点突变的CYP76F14-SMs,体外酶活测定表明,CYP76F14-E378G和CYP76F14-T380A定点突变蛋白的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蛋白CYP76F14,E378和T380是决定玫瑰香型CYP76F14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香型 芳樟醇 细胞色素P450 氨基酸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白玉霓’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建萍 刘万好 +5 位作者 李记明 阮仕立 王根杰 陈景辉 唐美玲 沙玉芬 《烟台果树》 2022年第3期23-24,共2页
以酿酒葡萄品种‘白玉霓’新梢为试材,对离体快繁的灭菌时间、激素浓度及种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玉霓’进瓶最佳灭菌时间为9 min,最佳初代及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0+IBA 0.1+KT 0.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1.0... 以酿酒葡萄品种‘白玉霓’新梢为试材,对离体快繁的灭菌时间、激素浓度及种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玉霓’进瓶最佳灭菌时间为9 min,最佳初代及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0+IBA 0.1+KT 0.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1.0+IBA 0.1+IAA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白玉霓’ 离体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东半岛产区不同酿酒葡萄中酚类物质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程军 李进 +5 位作者 周鹏辉 蹇木栋 董雅雯 王天庆 武峰 邱虎 《食品工程》 2022年第1期71-75,80,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山东胶东半岛产区马瑟兰、小味儿多、小芒森、玛尔维萨4种酿酒葡萄果皮与籽中15种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含量以马瑟兰最高,小芒森和玛尔维萨中含量相差不大,并列最低;15种酚类物质总量则以小味儿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山东胶东半岛产区马瑟兰、小味儿多、小芒森、玛尔维萨4种酿酒葡萄果皮与籽中15种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含量以马瑟兰最高,小芒森和玛尔维萨中含量相差不大,并列最低;15种酚类物质总量则以小味儿多为最高,马瑟兰次之,玛尔维萨最低;整体来看,红色酿酒葡萄品种酚类物质含量高于白色酿酒葡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葡萄酒 酚类物质 白藜芦醇 玛尔维萨 马瑟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IRT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
9
作者 郑秋玲 王建萍 +6 位作者 肖慧琳 史圣朋 宁友峥 杜远鹏 管雪强 唐美玲 宋志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3-921,共9页
为揭示葡萄铁素吸收与转运的分子机制,明确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vIRT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烟酿1号为材料,分离并克隆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IRT,分析IRT基因分布... 为揭示葡萄铁素吸收与转运的分子机制,明确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vIRT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烟酿1号为材料,分离并克隆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IRT,分析IRT基因分布、结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保守基序等特征;设置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烟酿1号IRT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葡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10个VvIRT基因(VvIRT1~VvIRT10),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质均含有Fe^(2+)转运蛋白或锌/铁转运体(PF02535),属于典型的铁调节蛋白。VvIRT1、VvIRT2、VvIRT4、VvIRT5、VvIRT8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蛋白质,而其他5个蛋白质属于酸性蛋白质。VvIRT5蛋白和VvIRT8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他8个蛋白为稳定蛋白。VvIRT7蛋白主要定位于液泡膜,其他蛋白质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VvIRT7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水平都是最高的,其次为VvIRT9和VvIRT6,而VvIRT1、VvIRT3、VvIRT5、VvIRT8和VvIRT10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无表达。叶面喷施铁肥处理下,韧皮部中VvIRT7表达量和果实及韧皮部中VvIRT9表达量在花后35 d(幼果期)至70 d(转色期)明显增加,而在花后85 d(第2次膨大期)至115 d(成熟期),韧皮部和叶片中VvIRT7和VvIRT9表达量明显减少。因此,葡萄VvIRT基因对叶面喷施铁肥的响应特征与果实发育时期及器官类型密切相关,VvIRT7、VvIRT9基因编码蛋白质是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2个重要的铁调节转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铁调节转运蛋白 铁肥 VvIR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嘉华 陈可钦 +4 位作者 郑秋玲 蒋鑫 刘旭 房玉林 张克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4,共14页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常见鲜食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精准调控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为试材,以体积分数0.1%乙醇+体积分数0.1%吐温-80水溶液为对照(CK),...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常见鲜食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精准调控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为试材,以体积分数0.1%乙醇+体积分数0.1%吐温-80水溶液为对照(CK),于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外源0.1,0.4和1.6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R),采集成熟期果实测定总酸、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单宁、总黄烷-3-醇等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EBR对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的葡萄果实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对于鲜食葡萄户太8号而言,1.6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9.28%,28.06%,37.92%,37.93%和14.86%;户太8号属于酯香型品种,1.6 mg/L EBR处理后其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CK提高了23.38%。对于鲜食葡萄巨玫瑰而言,0.1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10.52%,15.62%,35.17%,18.65%和9.74%;巨玫瑰属于玫瑰香型品种,0.1 mg/L EBR处理后其萜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于CK提高了46.26%。对于酿酒葡萄赤霞珠而言,0.1 mg/L EBR对其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14.80%,17.08%和18.63%;1.6 mg/L EBR对其总类黄酮、单宁和总黄烷-3-醇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25.35%,42.14%,9.22%。赤霞珠属于非芳香型葡萄品种,不同质量浓度EBR处理后其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酯类、醛酮类、高级醇类、萜烯类及苯类衍生物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有助于增加不同香型葡萄品种的特征香气类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24-表油菜素内酯 果实品质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VvMET1-1基因在葡萄和拟南芥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风霞 丁亭亭 +7 位作者 刘蕙萍 李科 杨国伟 李傲 张庆田 Chebukin Pavel 任凤山 王鹏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DNA甲基化修饰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而MET1是植物中重要的甲基转移酶,能维持植物的CG位点甲基化修饰。为了研究葡萄MET1基因的功能及对植物发育的影响,将葡萄VvMET1-1基因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和拟南芥中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35S... DNA甲基化修饰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而MET1是植物中重要的甲基转移酶,能维持植物的CG位点甲基化修饰。为了研究葡萄MET1基因的功能及对植物发育的影响,将葡萄VvMET1-1基因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和拟南芥中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35S::VvMET1-1-GFP表达载体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后检测到明显的GFP信号,且该胚性愈伤组织能被成功诱导为体细胞胚,表明VvMET1-1首次被成功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中并且不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育和分化。VvMET1-1被转入拟南芥中发现,该基因能影响拟南芥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但是不影响植株形态和种子发育;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许多逆境胁迫、生长素、种子萌发、果实成熟、脱落酸和茉莉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甲基化组结果显示,拟南芥过表达VvMET1-1后CG和CHH位点甲基化水平分别发生了明显的上调和下调,且DNA甲基化差异区(DMR)的类型主要是CG和CHH型,因此推测VvMET1-1可能通过调控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拟南芥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胚性愈伤组织 VvMET1-1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葡萄添加量对果啤香气、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樊玉婷 李智昊 +8 位作者 李月垣 张俊霞 张李一如 王璐 周鹏辉 李进 陈可钦 房玉林 张克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4-172,共9页
为探究不同葡萄品种在葡萄啤酒酿造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啤酒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品种葡萄添加量对果啤香气、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分别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体积分数30%、40%的西拉葡萄醪和美乐葡萄醪,对比不同添加量葡萄醪... 为探究不同葡萄品种在葡萄啤酒酿造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啤酒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品种葡萄添加量对果啤香气、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分别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体积分数30%、40%的西拉葡萄醪和美乐葡萄醪,对比不同添加量葡萄醪对香气、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同时结合感官品评确定品质更优的葡萄啤酒。结果表明,西拉和美乐均提高了啤酒中的酚类物质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以及铜离子还原能力,同时显著提高了啤酒的酸度和乙醇体积分数;香气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30%西拉和40%美乐葡萄醪组的香气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90.55%和152.65%;感官品评分析表明,添加体积分数30%西拉葡萄醪组酿造的啤酒口感最好。总体来看,不同品种的葡萄醪添加对提高啤酒品质及香气有积极作用,可成为未来多元化啤酒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啤酒 多酚 抗氧化活性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地对‘赤霞珠’葡萄酚类物质积累及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军 李进 +5 位作者 刘晶晶 赵新节 杨阳 孙玉霞 管雪强 丁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探讨土壤质地对酿酒葡萄品质及葡萄酒储藏过程中色泽稳定性的影响,以‘赤霞珠’为试材,在蓬莱产区砂壤土和粘壤土葡萄园中进行采样,对葡萄果实中总酚、类黄酮、花色苷以及陈酿过程中颜色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壤土产‘赤霞... 为探讨土壤质地对酿酒葡萄品质及葡萄酒储藏过程中色泽稳定性的影响,以‘赤霞珠’为试材,在蓬莱产区砂壤土和粘壤土葡萄园中进行采样,对葡萄果实中总酚、类黄酮、花色苷以及陈酿过程中颜色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壤土产‘赤霞珠’葡萄果实中总酚、类黄酮以及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粘壤土;砂壤土产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粘壤土,而且陈酿过程中聚合指数更高,颜色氧化衰败速率相对较低,更有利于陈酿期间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提高。总之,砂壤土土质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更有利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酚类物质的积累,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相对更好,也更耐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土壤质地 总酚 黄酮类 花色苷 色泽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基因VvIRT1的克隆、表达与功能
14
作者 宋志忠 徐维华 +4 位作者 肖慧琳 唐美玲 陈景辉 管雪强 刘万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240,共7页
克隆酿酒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基因VvIRT,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果树铁素吸收与高效利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酿酒葡萄VvIRT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及其在转录水平对不同铁素... 克隆酿酒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基因VvIRT,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果树铁素吸收与高效利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酿酒葡萄VvIRT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及其在转录水平对不同铁素供应水平的响应特征,借助酵母异源表达系统分析其转运Fe^(2+)的功能。从二倍体酿酒葡萄‘马瑟兰’中分离和鉴定了1个铁调节转运蛋白VvIRT1,系统发育树表明VvIRT1与芸香科柑橘Cs IRT1和锦葵科陆地棉GhIRT1的遗传距离较近。VvIRT1在5年生成年树体新生根和组培幼苗根中特异表达;缺铁处理显著诱导了VvIRT1在组培幼苗全部组织(根、茎和叶)中表达,而高铁毒害显著抑制了VvIRT1在组培幼苗根中的表达。此外,酵母功能互补试验表明,VvIRT1能够恢复酵母突变菌株DEY1453的正常生长,VvIRT1具有转运外界Fe^(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铁吸收与转运 铁调节转运蛋白 酵母功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耐盐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自果 韩燕 +1 位作者 李颖芳 马玉姣 《落叶果树》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葡萄是中国重要的果树,但土壤盐渍化制约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盐碱胁迫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耐盐碱砧木及葡萄耐盐碱性;中国对耐盐碱葡萄资源的研究现状;从渗透调节物质、离子稳态、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植物激素等反面论述了葡萄... 葡萄是中国重要的果树,但土壤盐渍化制约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盐碱胁迫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耐盐碱砧木及葡萄耐盐碱性;中国对耐盐碱葡萄资源的研究现状;从渗透调节物质、离子稳态、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植物激素等反面论述了葡萄耐盐碱机理,提出了今后葡萄耐盐碱性研究的问题与建议,为葡萄耐盐碱育种及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耐盐碱性 耐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酸调控‘品丽珠’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合成的研究
16
作者 王俊芳 姜凯凯 +2 位作者 杨东岳 孙玉霞 管雪强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研究在‘品丽珠’葡萄始熟期前10 d左右进行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外源ABA对葡萄果实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外源ABA处理能... 本研究在‘品丽珠’葡萄始熟期前10 d左右进行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外源ABA对葡萄果实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品丽珠’葡萄果实提前成熟,采收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约5%,Res含量增加约33%;氟啶酮处理可以延缓葡萄果实成熟,采收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约20%,Res含量降低约44%;且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Res合成受转录水平的调控,外源ABA处理后ABA合成基因VvNCED1和VvNCED2表达升高,Res合成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VvSTS、VvMyb14及VvMyb15)表达升高,而氟啶酮处理均表现降低。进一步证明外源ABA有利于葡萄果实Res的合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脱落酸 品丽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钟轲 肖建 +5 位作者 汤晓宏 丁燕 李志宇 李蕊蕊 韩晓梅 孙玉霞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该研究从奉节脐橙自然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发酵能力、产香优良且耐受性较高的非酿酒酵母菌株,并将其与商业酿酒酵母BV818混合发酵制备脐橙果酒,评估其酿造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15株非酿酒酵母,编号为A1~A15,依据发酵能力及产香能力... 该研究从奉节脐橙自然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发酵能力、产香优良且耐受性较高的非酿酒酵母菌株,并将其与商业酿酒酵母BV818混合发酵制备脐橙果酒,评估其酿造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15株非酿酒酵母,编号为A1~A15,依据发酵能力及产香能力筛选出2株优良菌株A1和A2。菌株A1、A2分别鉴定为泽普林假丝酵母(Starmerella bacillaris)及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菌株A1能耐受葡萄糖500 g/L、果糖500 g/L、乙醇体积分数14%;菌株A2能耐受葡萄糖400 g/L、果糖400 g/L、乙醇体积分数12%;菌株A1和A2均能耐受KCl 1.2 mol/L、SO_(2) 500 mg/L、温度12~38℃、pH 3。菌株A1和A2分别与菌株BV818混菌(10∶1,V/V)发酵制备脐橙果酒中共检测出35种香气化合物,基于香气活度值(OAV)筛选出11种关键香气化合物(OAV>1)。菌株A1与菌株BV818混菌发酵制备的脐橙果酒总酯含量提高177.95%;总酚、总黄酮、甘油含量、感官评分、抗坏血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487.92 mg/L、565.88 mg/L、7.39 g/L、84.54分、642.31 mg/L及86.85%。综上,菌株A1具有应用于脐橙果酒工业生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耐受性 脐橙果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理化指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液体肥对‘夏黑’葡萄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秋玲 刘军鹏 +8 位作者 郑媛媛 王建萍 卢建声 肖慧琳 刘万好 唐美玲 陈景辉 徐维华 孙行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9,36,共8页
为探究液体肥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施用液体肥后‘夏黑’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液体肥后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和... 为探究液体肥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施用液体肥后‘夏黑’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液体肥后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土壤细菌OTU归类到36门97纲230目359科700属,葡萄根际土壤中门水平上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Atescibacteria丰度比常规肥处理分别增加了9.53、0.87、0.12、1.99、0.61、1.12个百分点;葡萄根际土壤中属水平上的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RB41、Candidatus Udaeobacter、黄色杆菌科及其两个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28、0.22、0.46、0.22、0.51、0.11、0.10个百分点。施用液体肥后,土壤真菌OTU归类到7门25纲145目145科277属,葡萄根际土壤中毛葡孢属、镰刀菌属、短柄菌属、Gibellulopsis、盘菌属的相对丰度比常规肥处理分别增加了8.08、2.70、1.50、1.24、0.62个百分点。综合分析,施用复合液体肥改变了葡萄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液体肥 葡萄园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铁还原酶FRO基因的克隆、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19
作者 王建萍 刘万好 +4 位作者 隋永超 唐美玲 李进 徐维华 宋志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4期32-40,共9页
以自主创新品种‘烟酿1号’葡萄为材料,筛选并克隆葡萄FRO家族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为研究果树铁素营养与吸收利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同源克隆法从‘烟酿1号’中克隆和鉴定了6个FRO家族基因,命名为VvFRO1~VvF... 以自主创新品种‘烟酿1号’葡萄为材料,筛选并克隆葡萄FRO家族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为研究果树铁素营养与吸收利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同源克隆法从‘烟酿1号’中克隆和鉴定了6个FRO家族基因,命名为VvFRO1~VvFRO6,属于典型的植物铁还原酶编码基因;10种不同科、属植物FRO蛋白的氨基酸水平一致性约为43.66%,分为2个亚族(Group Ⅰ和Ⅱ),其中,VvFRO1~VvFRO3属于Group I,VvFRO4~VvFRO6属于Group Ⅱ;系统进化树表明VvFRO倾向于与资阳香橙和小金海棠的同源蛋白紧密聚在一起;VvFRO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均含有10~11个跨膜区;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VvFRO3在‘烟酿1号’葡萄不同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水平最高,VvFRO3和VvFRO2在成年树体叶片和幼苗叶片中高量表达,VvFRO5在硬核期和膨大期果实中高量表达,而VvFRO1、VvFRO4和VvFRO6的整体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此外,葡萄FRO家族基因在根部易受缺铁、200 mmol/L NaCl和10%PEG6000(w/v)处理的诱导而显著增加,但对低温(4℃)和热(45℃)胁迫变化不敏感,VvFRO3在根部的表达量受ABA处理显著诱导而上调,但受50μmol/L高铁毒害显著抑制而降低。本研究可为解析葡萄铁的吸收与转运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铁吸收 铁还原酶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植物激素对‘赤霞珠’葡萄冬芽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鸿雁 陈莉 +7 位作者 屈嘉燕 李少华 曾青青 张鹏 管雪强 张克坤 房玉林 陈可钦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8,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激素信号对葡萄冬芽萌发的影响,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用生长素(ICA)、赤霉素(GA_(7))、脱落酸(ABA)、2,3,5-三碘苯甲酸(TIBA)、多效唑(paclobutrazol)、氟啶酮(fluridone)分别处理冬芽,以清水处理...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激素信号对葡萄冬芽萌发的影响,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用生长素(ICA)、赤霉素(GA_(7))、脱落酸(ABA)、2,3,5-三碘苯甲酸(TIBA)、多效唑(paclobutrazol)、氟啶酮(fluridone)分别处理冬芽,以清水处理(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葡萄萌芽率、芽发育形态以及8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冬芽休眠解除过程中,ICA处理组的生理指标成分含量与CK接近;多效唑与氟啶酮处理组生理指标成分含量接近;TIBA处理提高了H_(2)O_(2)含量,使超氧阴离子含量显著下降,SOD酶活性和淀粉含量上升,果糖含量下降,冬芽萌芽率上升;GA_(7)处理下,H_(2)O_(2)和果糖含量下降,SOD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冬芽的萌发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表明,TIBA对葡萄冬芽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GA_(7)对冬芽的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相关结果为深入挖掘葡萄冬芽萌发调控的关键路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植物激素 冬芽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