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婷 《天津教育》 2019年第35期95-96,共2页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授课的任务导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授课的任务导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得到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教育行业同样如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应该与信息化教学相融合,实现教学课堂效率最大化、教学目标最优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视野 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能力培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玲 《求知导刊》 2020年第36期16-17,共2页
逆向教学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可量化的动词为评估证据,能细化教学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逆向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较大的挑战... 逆向教学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可量化的动词为评估证据,能细化教学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逆向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较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对逆向教学设计实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教学设计 百分数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趣作文:让写作变得如此轻松
3
作者 吴健 《教育家》 2016年第12期89-,共1页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写作方法。笔者在作文教学时,除了课堂上的作文指导,还设计了图文并茂的"童趣作文"系列作业,以此来辅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作文变得...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写作方法。笔者在作文教学时,除了课堂上的作文指导,还设计了图文并茂的"童趣作文"系列作业,以此来辅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作文变得不再枯燥。学法引路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课标》指出,作文训练点应放在"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训练 写作方法 不拘形式 课堂作文 多元评价 修辞方法 外貌描写 自我评价 写作手法 小试牛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环境立德树人 培养崇德向善时代新人
4
作者 管彦莉 赵菁婕 王艳 《山东教育》 2023年第1期14-15,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岛湖岛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体系,通过强阵地助力培根铸魂,抓活动引航健康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岛湖岛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体系,通过强阵地助力培根铸魂,抓活动引航健康成长,立品牌激励崇德向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德向善 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 宣传教育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就好课,我们一起来!——“三点梳理整合阅读”的行动研究
5
作者 马晖 《山东教育》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通过课题引领,带动尽可能多的老师,改善语文课堂生态,成就一群教师,促进学生成长,这是我——一个校长的梦想。作为青岛市市北区语文学科'区域推进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整体提升的研究'的实验学校.
关键词 梳理整合 读写结合 拓展阅读 关键词句 评价任务 本体性教学内容 训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游记
6
作者 张雅雯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第11期29-29,共1页
那里景色优美,连绵起伏的草原一望无垠(yín),如地毯一般铺在我们面前,直通天边.湛(zhàn)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宛(wǎn)如棉花糖一般,触手可及.雪白的蒙古包星罗棋布地镶嵌(qiàn)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既壮观又美丽.穿着"... 那里景色优美,连绵起伏的草原一望无垠(yín),如地毯一般铺在我们面前,直通天边.湛(zhàn)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宛(wǎn)如棉花糖一般,触手可及.雪白的蒙古包星罗棋布地镶嵌(qiàn)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既壮观又美丽.穿着"黑白相间"衣服的奶牛,有的安静地卧在草地上,好像睡得正香;有的站立于天地之间,好似不受惊扰;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仿佛在窃窃私语……向远处眺望,那一群群绵羊如珍珠一般洒落在草原上.静卧在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宛如一条长丝带,静静地流淌着,像母亲一样哺育着草原上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糖 在草原上 天地之间 黑白相间 连绵起伏 蒙古包 游记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永远的六年级二班
7
作者 宋平 《环球慈善》 2020年第9期174-174,共1页
暑假里的七月二十三日,晚上九点半,挂上学生家长询问如何跟青春期有些提前的孩子交流的电话;看着依次闪烁着的学生好友们的QQ头像,与他们交流近况,分享心声,我恍惚着——我的六年级二班,真的毕业了吗?
关键词 暑假 毕业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随文动识真意 识读共进促双赢——小学语文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华 《中华少年》 2015年第21期42-,共1页
在小学语文的低段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传统角度来说教学得都比较刻板,这是因为有不少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的方法也比较刻板、机械。所以我结合低段学生的特点,创设... 在小学语文的低段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传统角度来说教学得都比较刻板,这是因为有不少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的方法也比较刻板、机械。所以我结合低段学生的特点,创设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开展研究:扬"本"提"趣":促进自主识字愿望的形成;循"序"优"节",促进随文识字的成效;致广大而尽精微——验"果"重"评",优化学生识读共进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段识字教学 随文识字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基于“生活教学”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9
作者 吴丽丽 《环球慈善》 2021年第5期104-104,共1页
一切的文学创作都源于生活,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和提炼的。小学语文习作也属于文学创作,是学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世界的桥梁,也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要想让学生有话可写,并且写的富有真情实感,我认... 一切的文学创作都源于生活,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和提炼的。小学语文习作也属于文学创作,是学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世界的桥梁,也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要想让学生有话可写,并且写的富有真情实感,我认为应积极将生活教学思想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写作,写作水平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个更好的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谈如何将生活教学思想合理科学应用其中,旨在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开的花儿也芳香——为“随班就读生”撑起一片天空
10
作者 王淑珍 《中华少年》 2019年第18期95-95,共1页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由此我们想到了教师神圣的职责,感到责任重于泰山。通过对'随班就读生'小强的教育教学管理,我明白了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教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学习的意识、学习品质...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由此我们想到了教师神圣的职责,感到责任重于泰山。通过对'随班就读生'小强的教育教学管理,我明白了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教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学习的意识、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反复性,只靠单纯地灌输、训斥,往往欲速则不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班就读生 爱心 责任心
原文传递
用爱打开孩子的心门
11
作者 周娜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年第10期00116-00116,共1页
三年前,刚刚接过一年级新班的我,发现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那是开学的第一节课,铃声一响,我习惯地拿起课本走向教室,刚到教室门口,我愣住了,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个头挺高的小男孩尖叫着,时而自言自语,时而还莫名其妙地大笑,这是我执... 三年前,刚刚接过一年级新班的我,发现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那是开学的第一节课,铃声一响,我习惯地拿起课本走向教室,刚到教室门口,我愣住了,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个头挺高的小男孩尖叫着,时而自言自语,时而还莫名其妙地大笑,这是我执教四年从未见过的事,同学们也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我忍住气,走到他身边,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请你坐好,不要发出声音,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了。”谁知他竟然毫不理会,依然我行我素,他的异常行为严重影响了上课秩序。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