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赋权模型的泰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1
作者 于小鸽 王舒钧 +1 位作者 李岩 钱丽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泰安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迫切需要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为此,选取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构建以主观权重计算为主、客观权重修正为辅的G1-C-OWA-CPA组合赋权模型,使指标影响权重更具客观性,并基于获得的组合权重值,构建模糊... 泰安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迫切需要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为此,选取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构建以主观权重计算为主、客观权重修正为辅的G1-C-OWA-CPA组合赋权模型,使指标影响权重更具客观性,并基于获得的组合权重值,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最终确定泰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等级为Ⅰ级;岱岳区、宁阳县、新泰市和肥城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等级为Ⅱ级;东平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等级为Ⅲ级。研究结果为今后泰安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G1-C-OWA法 CPA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以泰安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森 王普 +2 位作者 徐鲁波 王俊杰 唐玉敏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年第6期29-35,65,共8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泰安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例,介绍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简述实现平台数据自动抓取、实时推送、即时更新的关键技术,分析平台的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泰安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例,介绍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简述实现平台数据自动抓取、实时推送、即时更新的关键技术,分析平台的建设目的、框架结构、功能模块、优势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平台提供创新服务、精准服务、按需服务的资源共享新模式,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资源共享 数据挖掘 精准服务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水上含陷落柱构造煤层底板渗流路径研究
3
作者 董绪峰 《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了确定底板含陷落柱构造底板的突水条件及重点防治区域,从采动影响、陷落柱构造及承压水水压共同作用角度分析,并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得出了渗流裂隙的起裂条件和抗渗强度的判断依据,应用弹性力学半无限板集中载荷和均匀条形载荷传... 为了确定底板含陷落柱构造底板的突水条件及重点防治区域,从采动影响、陷落柱构造及承压水水压共同作用角度分析,并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得出了渗流裂隙的起裂条件和抗渗强度的判断依据,应用弹性力学半无限板集中载荷和均匀条形载荷传播的原理,推导得出了采动应力与承压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含陷落柱构造煤层底板的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和剪切应力表达式,利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得出底板渗流裂隙的扩展规律曲线图。运用COMSOL软件进行模拟验证底板承压水的渗流路径,结果表明,底板陷落柱构造的存在影响了底板渗流路径的扩展方向,对于含陷落柱的底板,渗流路径主要沿着陷落柱顶呈现“倒八字”型扩展,裂隙扩展至底板27 m处与采动裂隙贯通并形成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表达式 COMSOL 裂隙扩展 渗流路径 陷落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孔聚能装置间隔装药在光面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清标 王涛 +5 位作者 田成林 孙永 魏祥 李中辉 王旭 李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验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提出“聚能装置+数码电子雷管”新型联合起爆技术,将其应用于高原某隧道,通过与原始的“导爆索+数码电子雷管”联合起爆技术的爆破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原始技术,新技术炸药单耗降低了0.2 kg/m^(3),半孔留痕率提高了5%,平均装药时间由原来的1.3 h降为1.0 h,稳定循环进尺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耗材费用,提高了隧道光面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光面爆破 间隔装药 联合起爆技术 聚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联采巷道交错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朋强 孙钺奇 徐立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时采出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探究巷道交错布置方式及下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在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中的应用,以山西晋保煤矿12#、13#煤层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巷道采...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时采出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探究巷道交错布置方式及下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在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中的应用,以山西晋保煤矿12#、13#煤层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巷道采用交错布置时下煤层巷道的围岩变形与矿压变化,得到巷道交错式布置时上下煤层巷道的水平错距应大于7.98 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矿方原始支护方案与新支护方案下煤层巷道顶板的垂直位移变化规律,确定对下煤层巷道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的分区支护方案。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下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处于可控范围内,交错式巷道布置方式以及巷道分区支护方案较为合理,能够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近距离煤层的开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交错式巷道布置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沿空掘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韧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宏俊 丁杰 +1 位作者 于梦涵 吴新华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城市韧性建设进入人们视野,成为规划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城市韧性建设进入人们视野,成为规划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保障。充分把握城市更新的机遇,增强城市“韧性”,不仅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该文利用NVivo软件对大量期刊文献和现有政策文本等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旨在对城市韧性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66个城市韧性指标因子进行系统梳理,聚焦于城市基本功能韧性、运行适应韧性以及未来拓展韧性这三个关键维度,形成一个全面而有机的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为未来城市更新行动中韧性水平的提升提供具体、全面的指导,也可为城市韧性评价等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韧性 扎根理论 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施城市微更新行动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宏俊 于梦涵 吴新华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随着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的落地和不断强化,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有机更新模式以及微改造方式备受关注。微更新、微改造盘活公共空间,焕发街区活力,共享生活区域,提升邻里温度,提高城市空间韧性。但在推进城市微更新行动中,仍存在较... 随着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的落地和不断强化,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有机更新模式以及微改造方式备受关注。微更新、微改造盘活公共空间,焕发街区活力,共享生活区域,提升邻里温度,提高城市空间韧性。但在推进城市微更新行动中,仍存在较多阻碍因素及问题。该文从城市微更新角度,多方面探究微更新行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微更新的效率和质量,为未来城市发展与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更新 城市治理 问题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与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小鸽 王世超 +1 位作者 李岩 钱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84-3996,共13页
蒸发量是水文特征里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科学准确地分析及预测泰安市蒸发量的特点和走势,利用泰安市黄前水库、东周水库、大汶口和戴村坝4个代表性水文观测站1985—2021年的调查数据,通过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检测其突变特征后... 蒸发量是水文特征里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科学准确地分析及预测泰安市蒸发量的特点和走势,利用泰安市黄前水库、东周水库、大汶口和戴村坝4个代表性水文观测站1985—2021年的调查数据,通过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检测其突变特征后,使用R/S分析法预测未来蒸发量变化趋势。使用泰安站2005—2022年蒸发量日值观测数据,通过Neural-Prophet算法耦合Optuna算法建模进行蒸发量的预测,并与其他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做出比较。结果表明:泰安市年及各季的蒸发量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大部分区域都将延续这样的发展态势。模型给出的预测数据准确率很高,符合要求,可以利用到日常生产及科研指导中,为蒸发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突变检验 滑动t检验 R/S分析法 NeuralProphet算法 Optun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CAD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家友 杜灿鹏 陈玉婷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CAD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CAD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包括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等六个方面,最后说明了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CAD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关键词 土木工程CAD课程 实践教学 OBE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背景下的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再探讨
10
作者 刘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2期28-30,共3页
土木工程是专业性极强的工程类专业,同时又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双高的专业特点。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涉及到社会和千家万户的家庭安定和幸福,因此高校的工程类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中国已... 土木工程是专业性极强的工程类专业,同时又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双高的专业特点。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涉及到社会和千家万户的家庭安定和幸福,因此高校的工程类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中国已步入建筑业大国之列,然而我国的土木工程教育还相对落后,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直接相关,因此提高我国土木工程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教育 发展方向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方法与路径研究——以驻泰高校为例
11
作者 李德鑫 赵雪涵 +3 位作者 邢泽璞 李琰 马金叶 于翔 《活力》 2021年第24期16-18,共3页
本文以国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党史学习为背景,在调查泰安市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驻泰高校及国内其他高校党史学习活动的开展现状,梳理当前党史学习的有益经验,总结现存问题与不足,从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多个角度探索新时代... 本文以国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党史学习为背景,在调查泰安市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驻泰高校及国内其他高校党史学习活动的开展现状,梳理当前党史学习的有益经验,总结现存问题与不足,从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多个角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新方法,从而助力高校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改革,提高各大高校党史学习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史学习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Side的时序InSAR处理可视化及形变监测实验
12
作者 于志刚 张光辉 +2 位作者 张晨晰 张卓普 王清标 《测绘工程》 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
基于PySide等Python开源扩展包设计了时序InSAR处理可视化软件,用于实验教学。软件集成了影像搜索、像对组合、干涉解缠、时序处理、结果展示等功能。以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城区地表沉降监测为例,进行实验处理,并与PSDS-InSAR方法进行精... 基于PySide等Python开源扩展包设计了时序InSAR处理可视化软件,用于实验教学。软件集成了影像搜索、像对组合、干涉解缠、时序处理、结果展示等功能。以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城区地表沉降监测为例,进行实验处理,并与PSDS-InSAR方法进行精度对比。相较于传统命令行操作方式,该可视化软件极大地简化数据处理的复杂性,软件处理结果与PSDS-InSAR所得结果的相关性为0.9866。软件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难度,改善了实验效果,结果精度表明该软件也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时序InSAR 形变监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13
作者 王普 高尚宇 +1 位作者 于秀慧 秦广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5期244-246,共3页
高校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对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稳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疫情特征与安全角度,每一个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都可能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而高校作为“小社会、大集体”的一种特殊场所,... 高校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对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稳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疫情特征与安全角度,每一个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都可能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而高校作为“小社会、大集体”的一种特殊场所,人员密集、师生交集频繁、人员地区来源广泛、迁移时间密集,给“围追堵截”疫情、保障师生健康与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本文从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辨识,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维度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进而提出了疫情对未来高校发展的影响趋势,为高校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矿房柱法开采铲车道矿柱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李洪 张雯婧 +1 位作者 张雨婷 赵思龙 《采矿技术》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了改善采房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能力,汶阳石膏矿决定采用铲车装车的开采工艺代替耙斗机装载,为此改革了房柱法开采的区段巷道布置,在区段巷道的两侧增加了铲车道。结合铲车道的布置方式,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铲车道保护矿... 为了改善采房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能力,汶阳石膏矿决定采用铲车装车的开采工艺代替耙斗机装载,为此改革了房柱法开采的区段巷道布置,在区段巷道的两侧增加了铲车道。结合铲车道的布置方式,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铲车道保护矿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铲车道采用连续穿柱布置方式时,保护矿柱内部承受的应力较大,稳定性较差;而铲车道采用间隔穿柱布置方式时,保护矿柱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采用间隔穿柱的铲车道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房柱法 铲车道布置 矿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A-CNN-LSTM算法的超长钢板桩围堰变形预测
15
作者 王萍 施振跃 +1 位作者 张振 刘影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10期12-21,共10页
为预测钢板桩围堰在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中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以及长短期... 为预测钢板桩围堰在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中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以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多因素围堰桩水平变形预测的方法。以苏州金鸡湖湖底隧道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VMD-SSA-CNN-LSTM模型对I-WD23测点的围堰桩水平位移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所提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MAE、RMSE和MAPE分别为0.26、0.31和7.11,均低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了模型在钢板桩围堰水平变形预测问题上的有效性。另外,选取I-WD10测点的围堰桩水平变形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VMD-SSA-CNN-LSTM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变形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丰莉 郭文建 杨树杰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370-376,共7页
浅层地热勘查中,岩土体的热物性是区域评价和工程应用的重要参数。为提高热物性参数测定的准确性,建立了具有单项因素误差影响计算功能的传热模型,分别研判岩土体热物性测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温度的泥浆,成孔停待10d后,热导率... 浅层地热勘查中,岩土体的热物性是区域评价和工程应用的重要参数。为提高热物性参数测定的准确性,建立了具有单项因素误差影响计算功能的传热模型,分别研判岩土体热物性测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温度的泥浆,成孔停待10d后,热导率值基本稳定;加载功率波动时,可根据波动周期规律选择合适的加载时间与数据舍弃时间,以减少求解误差;如加载过程出现中断,运用线热源简化法计算的热导率有较大误差,中断开始时间越晚、中断时间越长,误差越大;无负荷循环测试时,15min的观测时间可得到岩土体初始平均温度;岩土体温度受四季气温影响深度主要在15m以内,最低平均温度在2、3月份,最高平均温度在8、9月份,均较当地气温约滞后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岩土体 热物性参数 数值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聚能装置对乳化炸药引爆距离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刘忠磊 王旭华 +6 位作者 王应魁 李中辉 梁龙 孙永 田成林 王涛 王旭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8,共8页
为研究“聚能装置+乳化炸药”在隧道光面爆破中实现周边孔空气间隔装药的可行性以及聚能装置对炸药引爆距离的改良效果,在高原某地区开展了实地试验。采用无缝钢管模拟隧道周边孔进行两节及多节“乳化炸药+聚能装置”的引爆及2#岩石乳... 为研究“聚能装置+乳化炸药”在隧道光面爆破中实现周边孔空气间隔装药的可行性以及聚能装置对炸药引爆距离的改良效果,在高原某地区开展了实地试验。采用无缝钢管模拟隧道周边孔进行两节及多节“乳化炸药+聚能装置”的引爆及2#岩石乳化炸药的殉爆试验研究,通过多组实验得出最大稳定引爆及殉爆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缝钢管内,长度15 cm的聚能炸药和2#岩石乳化炸药的最大稳定引爆和殉爆距离分别为230 cm和115 cm,多节聚能炸药最大稳定引爆距离达到80 cm。由于聚能装置对爆轰波的径向约束作用,同时前端的圆锥形金属药型罩爆炸所形成的聚能射流大大增加了轴向上的冲击波能量,使得乳化炸药在无缝钢管中的引爆距离显著增加,应用于隧道周边孔可代替导爆索实现空气间隔装药,增强光面爆破效果,节约成本节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聚能装置 引爆距离 无缝钢管 聚能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隧道爆破方案优化及掌子面处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18
作者 王贺 田成林 +5 位作者 王清标 孙永 刘忠磊 魏元津 梁龙 毕元甲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高瓦斯隧道在开挖爆破后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及通风对瓦斯浓度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瓦斯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通风和未通风两种工况下的掌子面附近瓦斯扩散运移特征,获得了掌子面附近... 为研究高瓦斯隧道在开挖爆破后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及通风对瓦斯浓度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瓦斯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通风和未通风两种工况下的掌子面附近瓦斯扩散运移特征,获得了掌子面附近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研究表明:当爆破预计进尺为1.2 m,不耦合系数设定为0.76时,炮孔残留率和炮孔利用率均在90%以上,超挖控制效果较好;数值模拟表明,未通风条件下,隧道掌子面处拱顶和拱腰附近瓦斯积聚现象严重,瓦斯浓度接近30%,瓦斯状态稳定后距离掌子面7 m范围内瓦斯浓度较高,7 m以外的区域瓦斯浓度变化梯度较小;在通风30 s左右瓦斯浓度均可降到安全范围内,但风筒异侧的拱脚和拱腰处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现象,尤其是拱脚处的瓦斯积聚现较明显,瓦斯浓度接近20%,风筒同侧的拱脚处存在通风盲区,瓦斯小范围积聚,浓度在5%左右,应该加强对上述区域的监测和防治;现场实测瓦斯浓度分布及瓦斯影响范围与模拟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瓦斯隧道爆破施工及通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爆破优化 数值模拟 瓦斯运移 通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GM模型的矿井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颖 刘郑秋 +3 位作者 李成帅 白锦琳 杨文杰 赵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54-157,共4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预测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苇子沟煤矿为例,前期采用比拟法、水平廊道法等传统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误差较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采用GM(1,1)灰色模型和时间序列ARIMA模型分别对首...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预测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苇子沟煤矿为例,前期采用比拟法、水平廊道法等传统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误差较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采用GM(1,1)灰色模型和时间序列ARIMA模型分别对首采区涌水量进行预测,通过平均相对误差确定权重进而建立ARIMA-GM组合模型,对比分析涌水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矿井涌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RIMA-GM组合模型预测首采区涌水量时,涌水量预测值为28.45 m^(3)/h,历年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91%,模型拟合优度较好,预测精度较高。ARIMA-GM模型可以满足矿井涌水量短期预测的需要,并为苇子沟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井涌水量 灰色系统理论 时间序列 ARIMA-G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胶结充填二级搅拌机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20
作者 王壮 尉炳夫 刘锋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针对连采连充矸石胶结充填系统在长城六矿的工程应用中,二级搅拌机的出浆口时常堵塞的问题,采用Fluent欧拉多相流模型和可实现性k-ε湍流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法对搅拌机中的固液两相流进行了瞬态模拟,并根据输出结果分析了堵塞原因,确定... 针对连采连充矸石胶结充填系统在长城六矿的工程应用中,二级搅拌机的出浆口时常堵塞的问题,采用Fluent欧拉多相流模型和可实现性k-ε湍流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法对搅拌机中的固液两相流进行了瞬态模拟,并根据输出结果分析了堵塞原因,确定了优化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转速、叶片倾角、叶轮直径和叶轮数对搅拌效果的影响,发现:提高转速、在45°以内增大叶片倾角、适当增加叶轮直径和叶轮数有助于改善搅拌效果,缓解堵塞现象,最终将二级搅拌机的优化方案确定为转速75 r/min、叶片倾角34°、叶轮直径1.3 m和5层叶轮,有效降低了罐底固液两相流的密度,提高了出浆口处灰浆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 二级搅拌机 折叶桨式叶轮 固液两相流 Fluent瞬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