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衰老细胞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鹏 满振涛 李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519-525,共7页
细胞衰老是指一种永久性的细胞周期终止状态,能够影响机体的发育及动态平衡。它和许多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有关,比如骨关节炎。目前关于衰老细胞与骨关节炎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能够清除衰老细胞或选择性阻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以... 细胞衰老是指一种永久性的细胞周期终止状态,能够影响机体的发育及动态平衡。它和许多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有关,比如骨关节炎。目前关于衰老细胞与骨关节炎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能够清除衰老细胞或选择性阻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以阻止疾病进展的药物疗法。随着对细胞衰老和SASP新机制以及其靶点的探索,潜在的治疗方法将不断增加。本文将探讨细胞衰老的相关机制,并讨论针对每个靶点的治疗方案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软骨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撕裂修补后再撕裂的非手术性影响因素
2
作者 黄子帅 王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914-5923,共10页
背景:目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已经成为治疗肩袖撕裂的主要方法。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后肩袖再次发生撕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发生再撕裂是当前研究热点。目前针对术后肩袖再撕裂非手术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综述较少。目的:探究导致肩... 背景:目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已经成为治疗肩袖撕裂的主要方法。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后肩袖再次发生撕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发生再撕裂是当前研究热点。目前针对术后肩袖再撕裂非手术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综述较少。目的:探究导致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后肩袖再撕裂的非手术性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减少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发生。方法:第一作者在2023年5月进行检索,并在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补充文献。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关于关节镜修复后肩袖再撕裂的非手术危险因素的观察性对比研究,检索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01-01/2024-07-01。结果与结论:①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采纳7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②此文综述了肩袖修补术后再撕裂的各种非手术因素,包括人口与社会因素、解剖因素、肩袖质量、术后康复、肩袖撕裂类型、手术时机等;③年龄增长与肩袖退化性变化相关,增加再撕裂的可能性;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可通过影响局部血液供应和组织质量间接影响修复质量和稳定性;④临界肩角和关节盂倾斜度被认为是影响再撕裂风险的关键解剖学参数,临界肩角>35°的患者再撕裂风险显著增加,关节盂倾斜度较大会改变肩部的生物力学环境,增加撕裂风险;⑤肩袖肌腱的质量,如脂肪浸润和肌肉回缩及撕裂类型(例如大的或复杂的撕裂形状)也影响再撕裂率;⑥术后康复对再撕裂也有显著影响,包括康复的时间和方式,适度的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腱愈合,但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增加撕裂风险,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在预防肩袖再撕裂中具有重要作用;⑦虽然手术技术对肩袖修复的成功至关重要,但这些非手术因素同样影响术后结果和再撕裂风险,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袖再撕裂 非手术因素 肩峰形态 肩袖撕裂类型 术后康复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常见退行性骨骼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
作者 钱琨 李子卿 孙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5-1295,共11页
背景:常见的退行性骨骼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椎间盘退变,其具体的发病分子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内质网应激。目前,关于内质网应激在这些常见骨骼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系统作用和相关治疗进展的研究较为有限。目的:综述内质网... 背景:常见的退行性骨骼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椎间盘退变,其具体的发病分子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内质网应激。目前,关于内质网应激在这些常见骨骼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系统作用和相关治疗进展的研究较为有限。目的:综述内质网应激在常见的退行性骨骼疾病中的作用,深入探讨这些疾病的分子机制并提供新的防治思路和视角。方法:检索2000-2024年相关文献,以“内质网应激,骨骼疾病,未折叠蛋白反应,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变,自噬,凋亡,铁死亡,焦亡”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bone disease,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osteoarthritis,osteoporosis,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autophagy,apoptosis,ferroptosis,pyropt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排除重复和较陈旧的文献,共11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①内质网应激在细胞生理调节中具有双重效应。轻度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促进成骨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然而持续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则会导致细胞死亡。②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自噬、凋亡等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③衰老、药物不良反应、代谢紊乱、钙平衡失调、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可导致内质网应激的长期激活,从而引起骨重塑紊乱、软骨损伤、髓核细胞死亡等病理表现,最终导致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和椎间盘退变的发生。④对引发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机制进行干预,有望在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椎间盘退变等常见退行性骨病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骨骼疾病 未折叠蛋白反应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微环境与骨衰老的相互作用及治疗策略
4
作者 王建旭 董恣豪 +2 位作者 黄子帅 李思颖 杨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509-6519,共11页
背景:骨骼微环境中富含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它们与骨细胞紧密联系形成了相互影响的网络,因此,骨骼的衰老不单单是由骨细胞衰老导致,免疫系统衰老同样会加速骨衰老过程。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以及骨微环境... 背景:骨骼微环境中富含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它们与骨细胞紧密联系形成了相互影响的网络,因此,骨骼的衰老不单单是由骨细胞衰老导致,免疫系统衰老同样会加速骨衰老过程。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以及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年龄相关变化,强调免疫微环境在骨衰老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免疫治疗在骨衰老治疗中的潜力。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关于骨骼细胞衰老与免疫细胞衰老相互作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Osteocytes,Bone aging,Immune microenvironment,Immune cells,Cytokines,Immunosenescence,Immunotherapy”,中文检索词为“骨细胞,骨衰老,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衰老,免疫治疗”。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衰老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以多种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为特征,其中免疫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失衡会加速骨衰老进程。抗细胞衰老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为骨衰老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包括清除衰老的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靶向药物、炎症细胞因子靶向治疗、免疫细胞调节疗法、干细胞治疗及分子治疗等。为了更有效且合理地清除衰老细胞,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衰老细胞的机制,这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衰老细胞。免疫治疗在骨衰老治疗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前途,但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人体的遗传信息和免疫状态,制定更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骨衰老 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衰老 免疫治疗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逸凡 孙水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4284-4290,共7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退行病变,其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赘的形成为特征。关节进行性疼痛、活动度降低,且晚期伴有关节畸形,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提示,其与肥...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退行病变,其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赘的形成为特征。关节进行性疼痛、活动度降低,且晚期伴有关节畸形,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提示,其与肥胖、性别、年龄、职业以及膝关节长期慢性损伤密切相关。其中,肥胖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病因、发病机制、手术治疗三方面探讨肥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响的研究进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肥胖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6
作者 李昊阳 孙水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765-2771,共7页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行性改变和软骨下骨骨重塑为特征的常见骨关节疾病。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人数也不断攀升。并且疾病早期的疼痛、晨僵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发展为活动障碍,乃至残疾。对于晚期症状严重的...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行性改变和软骨下骨骨重塑为特征的常见骨关节疾病。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人数也不断攀升。并且疾病早期的疼痛、晨僵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发展为活动障碍,乃至残疾。对于晚期症状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对于中早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案值得考虑,但是非手术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及有效性问题仍需解决,因此非手术治疗方案的应用频次、强度、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等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药物疗法、关节内注射等非手术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及医疗工作者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非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1L,治疗骨关节炎的新靶点
7
作者 逯爱梅 孙水 于辰曦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605-608,共4页
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是一种组蛋白H3第79位赖氨酸(H3K79)甲基转移酶,参与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近来研究发现,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基因在生长板(growth plate)和关节软骨中广泛表达,并... 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是一种组蛋白H3第79位赖氨酸(H3K79)甲基转移酶,参与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近来研究发现,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基因在生长板(growth plate)和关节软骨中广泛表达,并参与维持关节软骨稳态。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结果显示,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增加欧洲人和中国汉族髋、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病风险。功能学实验证实,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可下调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uin-1,SIRT1)在关节软骨的表达,进而控制关节软骨内Wnt信号通路过度活化从而对关节产生保护作用;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缺失可诱发小鼠和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样改变。由此推断,调控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Wnt信号通路网络可能是保护关节软骨、阻滞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将在简述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结构特点与活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OT1L)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系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璠 孙水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399-6405,共7页
重症膝关节炎患者的最终治疗通常会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增加。尽管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是一项很成熟的手术,但临床医生始终在追求着更准确的假体位置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重症膝关节炎患者的最终治疗通常会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增加。尽管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是一项很成熟的手术,但临床医生始终在追求着更准确的假体位置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并从各方面改进手术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是一种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有多个类型的机器人辅助系统被应用于临床中,研究表明均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改善假体位置的准确性以及术后下肢力线,但目前缺乏关于长期预后指标的研究。目前,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机器人系统及其相关手术流程仍存在着巨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假体位置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琨 于辰曦 孙水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由于过度机械负荷、炎症、代谢和衰老等因素导致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骨赘形成、滑膜增生等病理改变,引起患者出现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等症状[1-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由于过度机械负荷、炎症、代谢和衰老等因素导致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骨赘形成、滑膜增生等病理改变,引起患者出现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等症状[1-3]。当前全球约有2.5亿人罹患KOA,我国KOA患病率约为8.1%,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有所差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运动处方 数字健康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炎症调控蛋白在骨-血管轴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丁屹甲 满振涛 李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两种疾病。骨骼中的钙丢失增加而血管壁中的钙沉积增多,骨骼与血管壁中就产生了钙化矛盾。而炎症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两种疾病。骨骼中的钙丢失增加而血管壁中的钙沉积增多,骨骼与血管壁中就产生了钙化矛盾。而炎症在此过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在主要发病机制方面可能存在共性,即炎症因子机制。本文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视角下深入探索炎症在骨质疏松及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总结了近年来基于炎症角度出发针对骨血管轴的可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冠心病 骨血管轴 炎症 调控蛋白
原文传递
骨重塑在关节假体松动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丛晔昊 孙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9-643,共5页
假体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AL)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临床并发症。目前认为其生物学方面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人工关节在长期的机械力和生物作用下产生磨损碎片,这些碎片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调节骨-假体界面免疫环境;此外... 假体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AL)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临床并发症。目前认为其生物学方面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人工关节在长期的机械力和生物作用下产生磨损碎片,这些碎片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调节骨-假体界面免疫环境;此外,磨损颗粒和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胞调节骨重塑的过程,最终导致骨吸收的增加和AL的发生。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文献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骨重塑 无菌性松动 炎症 假体周围骨溶解
原文传递
运动处方在膝骨性关节炎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琨 于辰曦 +1 位作者 李毅 孙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773-1777,共5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个体健康并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沉重负担。运动是防治KOA的重要方法,但受体质差异、运动方式和强度等因素影响,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导致KOA加剧。相比之下,运动处方可在...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个体健康并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沉重负担。运动是防治KOA的重要方法,但受体质差异、运动方式和强度等因素影响,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导致KOA加剧。相比之下,运动处方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运动的治疗优势。运动处方是基于患者病情和体质评估、结合个人生活方式制定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在KOA的治疗中发挥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等作用,但仍有部分内容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运动处方在KOA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运动处方
原文传递
同期行股骨远端截骨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例年轻骨关节炎患者的保膝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来波 孙水 +2 位作者 李伟 王健 王先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已经成为治疗年轻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根据畸形的来源,可以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2-3])、股骨远端截骨术(distal femur osteotomy,D...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已经成为治疗年轻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根据畸形的来源,可以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2-3])、股骨远端截骨术(distal femur osteotomy,DFO)^([4])、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ibial condylar valgus osteotomy,TCVO)^([5])和双水平截骨术(double level osteotomy,DLO)[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股骨远端截骨 前交叉韧带重建 同期手术 保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的载药钛纳米管及其缓释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薛志瑞 满振涛 +1 位作者 陈海峰 李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1-625,共5页
钛及其合金以其优良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物中。由于其生物惰性,不能有效抵御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是植入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进行表面修饰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钛表面纳米化有利于成骨细胞... 钛及其合金以其优良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物中。由于其生物惰性,不能有效抵御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是植入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进行表面修饰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钛表面纳米化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促进骨整合,二氧化钛纳米管(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TNT)不仅能够抵抗细菌的黏附,还可携带多种药物实现杀菌效果。因此,TNT成为了一种高效、理想的载药平台。同时,可对TNT进行生物学修饰实现药物的缓释,实现理想的抗菌效果。该文对钛表面纳米化载药及其缓释进行综述,为构建抗感染的骨科植入物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 载药 缓释
原文传递
生物传感器早期诊断假体周围关节感染
15
作者 柴啟浩 李伟 +2 位作者 满振涛 徐海伦 徐显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05-1208,共4页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由于血清学诊断和关节液生物标记物检测等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略显不足,PJI的早期诊断仍面临巨大挑战。在PJI的...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由于血清学诊断和关节液生物标记物检测等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略显不足,PJI的早期诊断仍面临巨大挑战。在PJI的早期诊断上,细菌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检测迅速、特异性高等优点在细菌检测领域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对关节置换术后PJI的诊断进行文献分析,并探讨目前生物传感器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提出其在PJ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早期诊断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关节置换术 细菌检测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检测法诊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布氏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来波 孙水 +1 位作者 李伟 王先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0-1341,共2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布鲁氏杆菌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术后感染的诊断有时候比较困难,尤其是病原菌的培养阳性率低,可能对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延误。我们将介绍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宏基因组检测(mNGS)确定病原菌为布氏杆菌,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布鲁氏杆菌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术后感染的诊断有时候比较困难,尤其是病原菌的培养阳性率低,可能对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延误。我们将介绍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宏基因组检测(mNGS)确定病原菌为布氏杆菌,后行假体取出旷置以及翻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布氏杆菌
原文传递
专案改善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萍 邵娟 +2 位作者 张丽 黄玲 芦凤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6期3604-3609,共6页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以专案改善实施前的5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改善前组,专案改善实施后的58例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以专案改善实施前的5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改善前组,专案改善实施后的5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改善后组,应用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分别从制订并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标准化方案、完善集束化疼痛管理策略、完善科室引流管管理执行标准等方面进行改善。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专案改善实施后,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至(21.49±4.94)h,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缩短至(32.10±11.48)h、屈膝90°时间缩短至(23.08±5.93)h,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至(4.12±1.03)d,与改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6、-5.37、-6.88、-10.37;P<0.01)。专案实施前后伤口渗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7.9%(10/56)下降至3.4%(2/58),患者术后直立不耐受由改善前5.4%(3/56)上升至20.7%(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8、4.36;P<0.05)。结论专案改善的实施,缩短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便秘发生率,加快膝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早期下床 膝关节功能 专案改善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松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黄子帅 张树昂 +3 位作者 王建旭 杨光 王健 丰浩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ECRB)松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ECRB)松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0例。根据患者意愿,10例采用关节镜下ECRB松解联合PRP注射治疗(PRP组),10例采用单纯关节镜下ECRB松解(松解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performance score,MEP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S),以及术后重返工作的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MEPS评分、ASE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静态VAS评分[(0.40±0.70)vs.(0.60±0.52)]和动态VAS评分[(0.40±0.52)vs.(0.80±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RP组的MEPS评分[(94.40±0.52)vs.(92.90±0.88)]和ASES-S评分[(90.60±0.70)vs.(89.60±0.84)]均显著优于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PRP组术后重返工作时间显著早于松解组[(2.52±0.23)周vs.(3.08±0.40)周,P<0.05]。结论关节镜下ECRB松解联合PRP注射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可获得满意疗效,有效改善肘关节疼痛症状及功能,同时提前复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桡侧腕短伸肌腱 关节镜 富血小板血浆 松解术
原文传递
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近期疗效观察
19
作者 王建旭 彭晓辉 +5 位作者 丰浩田 安森博 董恣豪 黄子帅 刘喆 杨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3期22-27,35,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关节科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患者42例。所有患者以自体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关节科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患者42例。所有患者以自体半腱肌作为移植物,股骨和胫骨端可调节袢钛板双悬吊固定,股骨端钛板穿入高强缝合线或线带,自胫骨端拉出后使用无结锚钉在胫骨骨皮质固定。通过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拉赫曼试验、轴移试验评估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并获6~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9.7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未出现感染、韧带再断裂等并发症。Lysholm评分和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分别由术前(50.10±3.19)分和(51.42±4.52)分恢复至末次随访(82.38±2.86)分和(84.89±3.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拉赫曼试验术前均为阳性(Ⅱ度17例,Ⅲ度25例),末次随访仅1例阳性(Ⅰ度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轴移试验末次随访均阴性,显著少于术前42例(正常2例,Ⅰ级12例,Ⅱ级28例,Ⅲ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内支撑技术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 内支撑技术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强直髋全髋置换术的医疗团队资源管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环 李登举 +2 位作者 逯爱梅 于辰曦 李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ement,TRM)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强直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关节外科2018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37例... [目的]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ement,TRM)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强直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关节外科2018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37例(45髋)AS强直髋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0例(23髋)住院期间给予TRM干预(TRM组);17例(22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医疗护理干预(常规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临床与血检验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TRM组麻醉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TRM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TRM组(P<0.05),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TRM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TRM组Hb、Hct均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间CRP及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强直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TRM可以提升术前准备的工作效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髋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团队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