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肿瘤幸存者重返校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崇 程方方 +3 位作者 尚美美 沈婷婷 林欢 葛洪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24,共4页
世界肿瘤流行病学资料[1]显示,每年约有30万名15岁以下儿童罹患肿瘤,其中大部分为学龄儿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可达80%[2],我国儿童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也接近60%~70%[3],这意味着越来越多... 世界肿瘤流行病学资料[1]显示,每年约有30万名15岁以下儿童罹患肿瘤,其中大部分为学龄儿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可达80%[2],我国儿童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也接近60%~70%[3],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儿童肿瘤幸存者(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CCSs)将带病或无病生存。CCSs被定义为自诊断开始到其生命结束,生存时间超过3~5年且无疾病迹象的14周岁及以下肿瘤患者[4]。对于学龄期CCSs,重返校园标志着其从病态回归到积极的学校生活,是衡量疾病康复并成功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但肿瘤确诊及治疗对CCSs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造成消极影响[6],使其在重返校园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国外对CCSs重返校园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对CCSs重返校园进行概述,并总结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幸存者 重返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名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崇 葛洪霞 +2 位作者 程方方 沈婷婷 林欢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6,共6页
目的调查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4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肿瘤科的220名癌症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育内疚感量表、心理适应量表、压力... 目的调查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4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肿瘤科的220名癌症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育内疚感量表、心理适应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总分为(51.37±9.1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数量、孕期健康状况、心理适应、压力知觉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总变异的47.9%。结论本组癌症患儿父母养育内疚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子女数量、孕期健康状况、心理适应、压力知觉是养育内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压力应对等措施,减轻癌症患儿父母的养育内疚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儿父母 养育内疚感 心理适应 压力知觉 领悟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PRRT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对看护者和公众的外照射辐射剂量研究
3
作者 孙莹莹 左迪 +4 位作者 郑菲 王涵 杨昊 刘宇轩 孙晓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估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接受^(177)Lu-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对看护者和公众的辐射剂量,并确定接触限制的时间,为相关的辐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6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接受... 目的估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接受^(177)Lu-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对看护者和公众的辐射剂量,并确定接触限制的时间,为相关的辐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6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治疗的18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资料。给药后1、4、24、48和96 h,分别于距患者0、0.1、0.5、1和2 m处使用X、γ辐射剂量仪测量患者空气吸收剂量率。利用HERMES软件绘制全身感兴趣区,随后利用双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曲线回归拟合,结合假设社交接触时间,估算看护者和公众与患者接触而接受的有效剂量。此外,使用MIM软件勾画全身感兴趣体积得到全身病灶总体积,使用皮尔森或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空气吸收剂量率与临床指标及病灶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177)Lu-DOTATATE给药剂量均值为(4353.42±1451.51)MBq。患者均于^(177)Lu-DOTATATE给药后24 h出院。患者出院时体内总药量清除为(76.70±3.99)%。出院时距患者0.1、1和2 m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32.74±6.98)、3.68(3.01,4.70)和(1.22±0.51)μSv/h。出院后,2~5岁和5~13岁的儿童对看护者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47±1.80)和(0.88±0.47)mSv。患者与家庭成员夜间睡眠接触限制期为2 d,与其他儿童接触限制期为1 d。出院当天,患者应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间限制在4 h内,不需要限制私人交通。结论为确保有效剂量控制在现行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有必要对患者家庭成员和公众进行接触限制。实施预防措施后,^(177)Lu-DOTATATE是一种安全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辐射剂量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接触限值 ^(177)L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