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
1
作者 邹岩 孟春晖 +2 位作者 李艳 徐梦丹 马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金属导丝法,B组选取30例行盐水柱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计算植入长度。比较3组导管尖端位置正常、最佳及异位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际操作过程中,正常心电图波形和腔内心电图诱导出现的特异性P波;采用导线线径>2 mm时信号衰减明显,线径<1.5 mm的线材能在普通心电监护仪上诱导成功,其中效果最好的是PICC适用鳄鱼夹线。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可通过选用适宜的导线和溶液介质,在无需额外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完成术中导管定位,且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乳腺甲状腺外科 颈内静脉输液港 生理盐水柱法 导丝导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A9和LRP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
作者 董超鹏 徐婷婷 +3 位作者 周群 董唯一 徐梦丹 朱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1期1306-1312,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同源盒基因A9(HOXA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表达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15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TC组),另以同期100例甲状腺瘤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同源盒基因A9(HOXA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表达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15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TC组),另以同期100例甲状腺瘤患者术中切除的组织为对照(腺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HOXA9、LRP6蛋白表达,分析HOXA9、LRP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HOXA9、LRP6蛋白表达与生存率关系。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利用COX回归模型。结果TC组HOXA9阳性表达率(72.67%vs 16.00%)、LRP6阳性表达率(68.67%vs 14.00%)明显高于腺瘤组(P<0.05)。经卡方检验以及GEPIA数据库检索发现,甲状腺癌组织HOXA9与LRP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HOXA9、LRP6阳性表达者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细胞低分化者占比高于HOXA9、LRP6阴性表达(P<0.05)。HOXA9阳性表达总生存率(72.48%vs 92.68%)、LRP6阳性表达总生存率(71.84%vs 91.49%)低于HOXA9阴性表达、LRP6阴性表达(χ^(2)=6.829、6.508,P=0.009、0.011)。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HOXA9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LRP6阳性表达是甲状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HOXA9、LRP6呈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用于评估甲状腺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同源盒基因A9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BRAF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传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BRA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120例PT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诊治的非PCT甲状腺癌患者57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BRAF...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BRA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120例PT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诊治的非PCT甲状腺癌患者57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BRAF蛋白表达,并分析BRAF蛋白阳性表达与PTC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BRAF蛋白阳性率为74.17%,阴性率为25.83%;对照组患者BRAF蛋白阳性率为7.02%,阴性率为92.9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TNM分期为Ⅲ~Ⅳ期的PTC患者的BRA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6.43%、82.35%、95.65%,明显高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TNM分期为Ⅰ~Ⅱ期的67.39%、63.46%、6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PTC甲状腺癌患者,PTC患者BRAF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和肿瘤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蛋白 免疫组化法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上肢淋巴结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勇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7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保留上肢淋巴结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T1~3 No Mo期70例乳腺癌患者,依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为术前以纳米炭混... 目的研究保留上肢淋巴结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T1~3 No Mo期70例乳腺癌患者,依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为术前以纳米炭混悬液行经上臂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组(观察组)和行经典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1、4周及6个月患侧比健侧上肢臂围增加的百分比为(1.8±0.8)%、(1.8±0.7)%、(1.0±0.3)%,较对照组的(4.7±1.2)%、(4.5±1.1)%、(3.0±0.8)%减少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的优良率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观察组对于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情况评分由(63.2±11.4)分改善至(87.3±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上肢淋巴结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结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清扫术 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孝伟 郑默然 +3 位作者 张玉英 朱培 李艳 董超鹏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化疗,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化疗,3周为1个周期,2组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以及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30/40)比52.5%(21/40)](χ^(2)=4.381,P=0.036)。治疗前,2组患者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周期后,对照组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Ki-67、VEGF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22.5%(9/40)比57.5%(23/40),42.5%(17/40)比77.5%(31/40)],且均低于对照组[45.0%(18/40)、65.0%(26/40)](均P<0.05),Her-2阳性表达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结论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可抑制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Ki-67和VEGF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且与单用多西他赛比较并未增加化疗毒副作用,治疗前Her-2阳性可能影响化疗效果,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欣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6月作为观察时间段,方便选取此时间段内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80例,分为参照组(甲状腺癌根治术)和联合组(在参照组上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6月作为观察时间段,方便选取此时间段内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80例,分为参照组(甲状腺癌根治术)和联合组(在参照组上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及参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15 6,P=0.000 0);术后半年组间比较(t=20.446 3,P=0.000 0);联合组短暂性发生率10.42%、参照组发生率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 2,P=0.025 2);联合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7.50%低于参照组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9 4,P=0.003 0)。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患者短暂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事件少,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甲状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培 李艳 +1 位作者 张玉英 洪伟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5.23±0.91)d和手术时间(68.12±7.0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46±6.46)d、(90.23±9.11)min,术中出血量(84.33±9.67)ml和术后引流量(126.23±5.11)ml均少于对照组的(202.78±22.34)、(300.23±3.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为(2.73±0.28)、(4.11±0.38)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64±0.39)、(6.52±0.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5.5±11.7)、(86.4±19.3)、(82.4±19.5)、(83.5±11.3)、(89.2±16.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6.5±12.9)、(75.5±19.2)、(70.9±22.1)、(71.6±17.4)、(76.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崔爱萍 《系统医学》 2019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该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共计选择2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139例接受常规肿物切除术的参照组与139例接受麦默通微... 目的探究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该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共计选择2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139例接受常规肿物切除术的参照组与139例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手术用时分别为(54.37±8.34)min、(17.25±5.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6,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52±3.47)mL、(13.54±4.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187,P<0.001);术后瘢痕分别为(27.05±5.1)mm、(2.73±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04,P<0.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0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8,P=0.018)。结论良性乳腺结节患者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和瘢痕小,并发症少,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效果尤其优于常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物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肿物切除术 手术效果 瘢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双极电凝辅助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岩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0期42-44,4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并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原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并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对照组采用超声刀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术后1 d的血清钙及PTH变化,统计两组3个月内低血钙及低PTH发生率,比较两组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 d血清钙(t=4.01、6.05,P<0.05)及PTH(t=3.97、4.35,P<0.0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0.84、0.68,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低血钙发生率(χ~2=6.261,P<0.05)、低PTH发生率(χ~2=5.167,P<0.05)以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χ~2=6.817,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双极电凝精细解剖,有助于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双极电凝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手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石臣磊 郭勇 +5 位作者 吕一辰 南丁阿比雅思 高文超 石铁锋 秦华东 刘绍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251例PTC患者中,PTMC 169例,大PTC(肿瘤直径〉1 cm) 82例。结果PTMC和大PTC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分别为65.1%(110/169)和78.0%(6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2/169)和27.2%(46/169),大PT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9%(13/82)和46.3%(3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MC和大PTC的随访时间分别为(45.6±3.6)个月和(45.0±3.4)个月(P〉0.05)。PTMC和大PTC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EDF表达和复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危因素PTMC患者的复发率为1.6%(2/122),大PTC患者的复发率为4.9%(4/82)。结论腺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MC复发的高危因素,合并高危因素的PTMC应考虑采取与大PTC相同的治疗策略。对于出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PTMC,更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对于具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高细胞亚型的PTMC患者,初次手术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以降低潜在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4
11
作者 崔雪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6期-,共4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OSAHS患者116例,将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OSAHS患者116例,将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睡眠呼吸参数情况、临床症状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7±4.5)、(48.2±5.4)分,对照组为(51.4±5.2)、(56.3±6.6)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5、7.234,均P<0.01)。观察组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为(0.94±0.04)、(0.86±0.04)、(31.4±2.8)s,优于对照组的(0.88±0.06)、(0.78±0.04)、(40.5±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0、11.423、9.544,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55%(56/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7,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OSAHS患者效果显著,明显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患者心理素质,改善患者睡眠呼吸情况,更加符合患者需求,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呼吸 睡眠 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