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路径研究 |
宋甜
|
《大学(思政教研)》
|
2024 |
0 |
|
2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青年标签化的生成及破解进路 |
林燕
魏晓娟
|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核心目标及实现路径——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视角 |
邵西梅
|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
2020 |
1
|
|
4
|
“青运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四维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
李维才
王慧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5 |
0 |
|
5
|
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
温永慧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6
|
当代青年网络社交流变特点分析 |
李勃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7
|
政党青年组织扁平化设计——基于网络思维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
刘丙元
张涛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8
|
思政课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目标的策略研究 |
曹亮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9
|
构建新时代青年“强国一代”的集体记忆:生命历程视角 |
权福军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1 |
3
|
|
10
|
略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
段微晓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文化建构与网络时代政党青年组织的适应性变革 |
刘丙元
张涛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基于实践哲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逻辑 |
刘丙元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3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
曹亮
|
《高校辅导员》
|
2019 |
2
|
|
14
|
基于建构主义的“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为视角 |
于瑶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5
|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方法论研究 |
刘丙元
|
《北京青年研究》
|
2021 |
1
|
|
16
|
青年切己性的思政课教学话语及其设计策略 |
袁一苇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7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存论意义及其实现路径 |
刘丙元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8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价值意蕴、关键着力点和基本路径 |
刘璐
岳倩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9
|
论“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及其培育 |
刘丙元
|
《广东青年研究》
|
2022 |
1
|
|
20
|
周恩来民主党派建设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
袁一苇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