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孕酮联合β-HCG、TSH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颖 高艳珠 张月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9期113-115,1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促甲状腺激素(TSH)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山西医学科学院就诊的100例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妊娠组)、80例继续妊...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促甲状腺激素(TSH)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山西医学科学院就诊的100例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妊娠组)、80例继续妊娠患者(继续妊娠组)和80例难免流产患者(难免流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的P、β-HCG、TSH值。结果 P、β-HCG、TS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02、0.776、0.468,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血清P、β-HCG、TSH预测活胎与难免流产的cut-off值分别为12.90 ng/ml、10 258 m IU/ml、2.5 m IU/L。将各项激素的cut-off值设定为临界值,得出难免流产组的P、β-HC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TSH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P均〈0.05);3项激素中,β-HCG的阳性率(68.00%)最高;P、β-HCG、TSH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8.75%,特异度为71.50%,阳性预测值为51.56%,阴性预测值为72.36%,各指标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单项激素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价值不高。P、β-HCG、TSH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难免流产的诊断性能和早期检出率,3项激素联合检测是预测难免流产较理想的标志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的子宫内膜癌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琦蓉 刘二袅 +2 位作者 武红琴 刘晓阳 刘小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662-2669,共8页
目的:通过587例TCGA子宫内膜癌(EC)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55例临床病理样本,寻找EC相关的基因,便于进一步研究。方法:对TCGA中587例EC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进行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确定EC发生发展的候选基因。采用edgeR和DE... 目的:通过587例TCGA子宫内膜癌(EC)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55例临床病理样本,寻找EC相关的基因,便于进一步研究。方法:对TCGA中587例EC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进行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确定EC发生发展的候选基因。采用edgeR和DESeq筛选差异基因,随后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构建PPI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生存分析,筛选Hub基因。最后使用55例临床病理样本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617个差异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细胞黏附、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癌症通路、cAMP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53等,生存分析显示BUB1、BUB1B、CCNA2、CDCA8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临床样本验证这4个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筛选出4个生存相关的Hub基因,分别为BUB1、BUB1B、CCNA2、CDCA8可能与EC发生发展相关,可为之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TCGA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婷 张月莲 黄雅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_2)、孕酮(P)、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探讨AHR与复发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山西医学科学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30例... 目的分析不同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_2)、孕酮(P)、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探讨AHR与复发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山西医学科学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30例RSA患者为研究组,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取每例患者的外周血、绒毛、蜕膜组织,检测每例患者血清中的AHR、HCG、E_2、P水平,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ER、P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绒毛、蜕膜中的AH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A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CG、P、E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ER、P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AHR与HCG、P、E_2无相关性,绒毛及蜕膜组织中AHR与相应部位ER、PR无相关性。结论人体中AHR的增高可能会导致RSA,尤其是局部组织绒毛及蜕膜中AHR的升高,ER、PR的表达量减少也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但AHR的升高与ER、PR之间无联系,AHR升高既不会通过ER、PR影响妊娠结局,ER、PR也不会影响AHR的升高,AHR可能直接或者通过其他路径影响着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绒毛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与IL-8在宫颈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婷婷 吴素慧 尚海霞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4期500-501,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症相关的CXC趋化因子IL-8在人子宫颈癌细胞株Siha、CaSk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两种宫颈癌细胞(未转移的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宫颈癌肠转移细胞株CaSki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SV两步法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症相关的CXC趋化因子IL-8在人子宫颈癌细胞株Siha、CaSk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两种宫颈癌细胞(未转移的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宫颈癌肠转移细胞株CaSki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SV两步法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中NF-κB及IL-8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上清液中IL-8的表达情况,同法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的蛋白提取液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及IL-8在Siha、CaSki两种宫颈癌细胞中均高表达,且两者在肠转移的CaSki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的宫颈癌细胞Siha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及IL-8在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转移及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细胞株 NF-ΚB IL-8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乾乾 白桦 +1 位作者 王梦欣 吴素慧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688,689-692,共6页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目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我国子宫颈癌手术前或放疗前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子宫颈癌的肿瘤异质性和患者对化疗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存...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目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我国子宫颈癌手术前或放疗前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子宫颈癌的肿瘤异质性和患者对化疗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NACT治疗中获益。若能借助简单易行的手段及时且有效预测患者对NACT的化疗敏感性,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对NACT不敏感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或放疗机会。文章从子宫颈癌组织病理学、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患者来源的癌症类器官模型等方面介绍其对子宫颈癌NACT敏感性预测的研究进展,有利于甄别患者是否会从NACT中获益,对不同敏感性患者进行精准分层,促进子宫颈癌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敏感性 预测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情况早产发生率及T-bet ghr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田俊华 吴素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9期2007-2010,共4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情况、早产发生率及对T-bet、ghr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山西医学科学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情况、早产发生率及对T-bet、ghr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山西医学科学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孕期均接受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常规措施。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母婴结局、血清T-bet、ghrelin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51.67%,早产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T-bet、ghrel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bet均低于治疗前,血清ghrelin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bet低于对照组,血清ghr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浮肿、口干、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8.33%、8.33%、11.67%,对照组患者为3.33%、5.00%、5.00%、8.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血清T-bet、ghrelin水平,降低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硝苯地平 拉贝洛尔 T-BET ghrelin
原文传递
超声在胎盘植入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亚丹 祝梦霞 +1 位作者 贾晓慧 于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5期3652-3655,共4页
胎盘植入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am, PAS)是指[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自发地从子宫壁分离的一种病理情况,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穿透。临床研究发现,PAS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其发病率从0.12%增加... 胎盘植入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am, PAS)是指[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自发地从子宫壁分离的一种病理情况,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穿透。临床研究发现,PAS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其发病率从0.12%增加到0.31%,报告的死亡率约7.0%[2],且75%与大量输血、尿路损伤、子宫切除、多脏器功能衰竭、入住重症监护室及长期住院等有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超声征象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吕慧敏 金姗姗 +1 位作者 杨琳 吴素慧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随着微创理念及精准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正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系统性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往往会出现下肢淋巴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 随着微创理念及精准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正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系统性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往往会出现下肢淋巴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所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需进行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淋巴结切除范围一直以来都是妇科肿瘤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前哨淋巴结(SLN)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SLN技术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外阴癌中的应用现状、检测方法、检测效果及目前仍存在的争议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SLN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示踪技术 生殖器肿瘤 女性
原文传递
开腹和微创手术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9
作者 王宇娟 宋世静 +1 位作者 杨文静 李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00009-00015,共7页
运用Meta分析对比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Databases、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 2021 年 5月止,收集比较微创... 运用Meta分析对比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Databases、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 2021 年 5月止,收集比较微创与开腹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术后观察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中英文文献18篇,涉及172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IIA期及以下)。Meta 分析结果显示: 在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中,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MD =13.59,95% CI( -1.43,28.61),P<0.00001]、术后排气时间[MD =-0.65,95% CI( -1.61,0.31),P<0.00001]及住院时间[MD =-3.61,95% CI( -4.75,-2.46),P<0.00001], 且微创组(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比开腹组(Open)术中出血量少[MD =-158.88,95% CI( -217.87,-99.90),P<0.00001];两组盆腔淋巴结切除数[MD =0.74,95% CI( -1.21,3.89),P=0.6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0.55,95% CI( 0.23,1.32),P=0.18],但微创组(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比开腹组(Open)术后并发症少[OR=0.42,95% CI( 0.26,0.68),P =0.0004]。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无明显差别,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