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贺志花 徐义荣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能否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7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21级临床病理实验技术专业本科学生134名(4个小班)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抽取其中2个小班为对照组(n=66),另外2个小班为... 目的 探讨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能否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7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21级临床病理实验技术专业本科学生134名(4个小班)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抽取其中2个小班为对照组(n=66),另外2个小班为试验组(n=6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待理论与实验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比较2组的病理学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成绩、实验成绩、理论成绩为(90.40±7.59)分、(89.72±2.76)分、(85.66±6.5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25±8.75)分、(82.75±3.70)分、(82.45±7.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试验组88.2%的学生认为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可提高复习效率、节约组织学复习时间,92.6%的学生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病理实验的兴趣。结论 采用组织数字切片库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可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数字切片库 组织学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图技能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婧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绘图技能的重要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校2017年1—6月需学习组织胚胎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A班(43例)和B班(40例),A班采取常规教学教学法,B班注重培养学生绘图技能,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 目的探讨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绘图技能的重要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校2017年1—6月需学习组织胚胎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A班(43例)和B班(40例),A班采取常规教学教学法,B班注重培养学生绘图技能,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B班理论成绩为(79.2±13.4)分,实验成绩为(17.2±3.2)分均高于A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绘图技能十分重要,可增强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图技能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海兵 张广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4(CDK4)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缺血组在缺血40min再分为再灌注3h、5h... 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4(CDK4)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缺血组在缺血40min再分为再灌注3h、5h、12h、1d、3d和5d组,组织化学显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规律,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12h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增多,缺血再灌注3d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5d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持续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I表达缺血再灌注1d达高峰,3d和5d时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降。CDK4表达在缺血再灌注3d达高峰,5d后开始下降。结论: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不同步,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可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4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甲酸盐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肾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石静 白慧健 梁勇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甲酸盐(PDTC)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甲酸盐(PDTC)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DTC干预后心衰大鼠心、肾组织TNF-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PDTC干预组相比,PDTC干预心衰大鼠后,大鼠心、肾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DTC可使心衰大鼠心、肾组织TNF-α蛋白表达减少,从而改善心衰大鼠心、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甲酸盐 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