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龙 张刚 白泽虹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7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心血管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59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术...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心血管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59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术中、术后)、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术中、术后)、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效果显著,临床效价比较芬太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 心血管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楠 丁智斌 +5 位作者 杨婷 侯苗苗 韩红霞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HMGB1作为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因子,广泛参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靶向HMGB1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变性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思考
3
作者 王元 毕雪斐 +2 位作者 王智云 魏首栋 邓勇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S蛋白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大量消耗ACE2,使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失衡,过多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导致肺部炎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S蛋白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大量消耗ACE2,使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失衡,过多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导致肺部炎症细胞浸润、肺纤维化,并增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肺损伤。肺损伤后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病患者原有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β受体阻滞剂作为心血管病患者的一线用药,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抑制RAS活性,发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降血压及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等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总死亡率。但是,β受体阻滞剂同时选择性抑制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可能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痉挛,对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血管病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肺损伤。笔者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的获益得失,阐述心血管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何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原文传递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4
作者 刘虎子 张鑫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9期141-143,共3页
目的 了解山西省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的特点,为预防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提供借鉴。方法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收集、整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与本研究相关的28个案例(2012年1月~2016年4月),侧重分析医疗机构被起诉... 目的 了解山西省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的特点,为预防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提供借鉴。方法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收集、整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与本研究相关的28个案例(2012年1月~2016年4月),侧重分析医疗机构被起诉的原因、过错参与度、赔偿金额等情况。结果 山西省医疗纠纷起诉案件主要发生在太原和山西省南部;医疗机构等级越高,其在案件中的过错参与度越低,赔偿金额越高,起诉到判决耗费的时间越长;二甲医院被起诉的主要原因是误诊,三甲医院被起诉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不足;以死亡为结局的患者获得的赔偿较以伤残为结局的患者多。结论 二甲医院应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三甲医院通过总结经验、制定处理预案,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权利,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特点 起诉案件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易损斑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林源 邓勇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776-781,共6页
心脏成像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使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成为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一线诊断工具。以往医生在CCTA上通过视觉定性评估诊断易损斑块,而影像组学从C... 心脏成像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使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成为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一线诊断工具。以往医生在CCTA上通过视觉定性评估诊断易损斑块,而影像组学从CCTA上提取大量肉眼不能识别的像素纹理信息,能够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更为准确的判定。本文对易损斑块在CCTA上的传统评估方法以及CCTA影像组学评估斑块相关风险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CT造影 易损斑块 影像组学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缺血性脑卒中的胶质瘢痕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婷 丁智斌 +5 位作者 江楠 韩红霞 侯苗苗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主要的致死及致残性疾病之一,经血管再通获益的患者数量极其有限,故探索有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以星形胶质细胞为主所形成的胶质瘢痕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是阻碍脑卒中后期轴突再生和神经修复...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主要的致死及致残性疾病之一,经血管再通获益的患者数量极其有限,故探索有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以星形胶质细胞为主所形成的胶质瘢痕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是阻碍脑卒中后期轴突再生和神经修复的主要原因。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瘢痕形成的病理过程、关键的信号调节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干预星形胶质细胞瘢痕形成以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脑卒中后康复提供新策略。方法:全面检索2010-2022年在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瘢痕、胶质增生、星形胶质细胞增多症”,英文检索词:“Ischemic stroke,Brain ischemi*,Cerebral ischemi*,Astrocyt*,Astroglia*,Glial scar,Gliosis,Astrogliosis”,经筛选后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星形胶质细胞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由于脑缺血部位损伤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其活化呈现从肿胀、增殖到胶质瘢痕形成的动态变化。②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发生增殖和迁移,是形成胶质瘢痕的主要细胞来源,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脑实质局部神经胶质抗原2(NG2)和室管膜细胞前体细胞也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素1(ET-1)、水通道蛋白4(AQP4)、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缝隙连接蛋白参与了此过程;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同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形成致密的胶质瘢痕屏障,阻碍了轴突的极化和延伸。③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迁移及促炎作用所涉及的关键信号分子的激活或者抑制调节了胶质瘢痕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和JAK/STAT3是经典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相关通路,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K)是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而关于Smad泛素化相关因子2(Smurf2)和白细胞介素17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胶质瘢痕形成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深入探索。④以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增殖调控蛋白和炎症因子为靶点的药物有效抑制了缺血性脑卒中后胶质瘢痕的形成,其中临床常用药物如褪黑素和丙戊酸调节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已被发现,这使得通过抑制胶质瘢痕形成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成为可能。⑤然而,胶质瘢痕在脑卒中急性期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干预时机,以在保持胶质瘢痕发挥保护作用的同时促进局部微环境中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增殖 炎症 再生 信号通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红芳 刘鹏 +3 位作者 曹露 徐一君 陈志强 温文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6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抵抗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使用不含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培养24h进行同步化,各组分别用抵抗素(50μg/L)和二甲双胍(2mmol/L)处理细胞,... 目的研究抵抗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使用不含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培养24h进行同步化,各组分别用抵抗素(50μg/L)和二甲双胍(2mmol/L)处理细胞,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骨桥蛋白(OPN)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信号通路蛋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磷酸化(p-AMPK、p-mTOR)表达水平,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抵抗素(Res)组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加;α-SMA基因表达降低,OPN基因表达升高;p-AMPK表达降低,p-mTOR及CyclinD1表达增加(P<0.05)。与抵抗素组比较,经二甲双胍预处理后(Res+Met组)可以逆转以上变化。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促进细胞进入S期,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二甲双胍可减轻抵抗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有潜在抑制冠脉移植血管增殖、重塑及减轻狭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TA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易损斑块中的价值
8
作者 王林源 熊鑫 +1 位作者 杨坤 邓勇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41-45,49,共6页
目的 建立并验证基于CCTA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在鉴别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102例共108个斑块的临床资料,其中易损斑块35个,稳定斑块73个。以8∶2比例... 目的 建立并验证基于CCTA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在鉴别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102例共108个斑块的临床资料,其中易损斑块35个,稳定斑块73个。以8∶2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87)及测试集(n=21)。在CCTA图像中手动勾画斑块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结合临床特征和Radscore构建列线图模型。最后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8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cure, AUC)分别为0.999、0.929。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益处。结论 结合CCTA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鉴别易损斑块,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决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易损斑块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与老年人低认知功能的剂量-反应关系
9
作者 高蓉 栗卓倩 +4 位作者 王敏 高变芳 徐玥 韩彦青 余红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 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膳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与老年人低认知功能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数据库,选取年龄≥60岁且具有完整... 目的 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膳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与老年人低认知功能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数据库,选取年龄≥60岁且具有完整认知功能测试的老年人群。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评估膳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与老年人低认知功能的关联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2 695名研究对象,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1 629例,低认知功能组1 066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低认知功能组年龄在70~<80岁和≥80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明显较高,糖尿病及中风发生比例也明显增高,此外,膳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以及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总摄入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显示,以性别分层,随着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总摄入量的持续增加,男性和女性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均呈近似“L”形的非线性变化(P非线性<0.01),但是在同样“L”形趋势的情况下,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总摄入量是男性认知功能下降的易感因素。结论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总摄入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呈近似“L”形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玉米黄质 认知功能 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接触获取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康瑞龙 邓勇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04-408,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通过重建血运通道的方法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是目前治疗CAD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物来自左胸廓内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通过重建血运通道的方法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是目前治疗CAD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物来自左胸廓内动脉(LIMA)和大隐静脉(LSV)。但LSV术后仍有较高的闭塞率。因此,提高LSV的通畅率成为目前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接触获取术(No-touch)获取LSV是一种通过保留血管外膜等血管周围组织,同时避免因使用注射器进行手动灌注导致高压扩张静脉而损伤其内膜的获取技术。目前使用该技术获取的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通畅率,但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实,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不接触获取术 桥血管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抵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王家璞 张晓娟 +3 位作者 介希 许慧玉 王科 朱宗凤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抵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术后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压力超负荷手术组(AAC组)、AAC+小檗碱组、AAC+小檗碱+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 目的观察小檗碱抵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术后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压力超负荷手术组(AAC组)、AAC+小檗碱组、AAC+小檗碱+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组。术后观察4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测心功能,蛋白质印迹实验测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因子2蛋白(bcl-2)和凋亡蛋白(bax)表达、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信号通路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AAC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4.80±0.32)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97±0.18)mm、bax/bcl-2比值为(1.31±0.06)、p-mTOR/mTOR比值为(1.20±0.07),均高于sham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0.90±1.71)%、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为(34.87±0.45)%,均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eclin1/GAPDH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AC组相比,AAC+小檗碱组的LVESD为(4.33±0.10)mm、LVEDD为(4.91±0.55)mm、bax/bcl-2比值为0.81±0.07、p-mTOR/mTOR比值为1.07±0.03,均低于AAC组,LVEF为(56.32±1.44)%、LVFS为(40.71±0.94)%、beclin1/GAPDH比值为1.59±0.04,均高于A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C+小檗碱组相比,AAC+小檗碱+3MA组的LVEDD为(5.82±0.19)mm、bax/bcl-2比值为(1.28±0.04),均高于AAC+小檗碱组,而LVEF为(52.44±0.57)%、LVFS为(37.14±0.34)%、beclin1/GAPDH比值为(1.32±0.08),均低于AAC+小檗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自噬增强来抵抗AAC大鼠心肌肥厚,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其机制与抑制mTO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心肌肥厚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下调内质网应激抵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研究
12
作者 王家璞 张晓娟 +2 位作者 杨资鉴 许慧玉 张晓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调节内质网应激和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压力超负荷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术(AAC)组]、AAC+Ber...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调节内质网应激和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压力超负荷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术(AAC)组]、AAC+Ber组。术后观察4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测心功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B型利钠肽(BNP)mRN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AAC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 mRNA、GRP78增大,LVEF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C组相比,AAC+Ber组的LVESD、LVEDD、BNP mRNA、GRP78减低,LVEF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er下调内质网应激,抵抗AAC大鼠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小檗碱 压力超负荷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固脱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冀宏玉 白子良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83-85,102,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固脱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脱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益气固脱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脱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于治疗前1周和治疗30 d后分别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6 min步行距离、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峰值的比值(E/e′值)、左心房容积指数、侧壁e′速度、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室间隔e′速度、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E/e′值、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室间隔e′速度、侧壁e′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脱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良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固脱中药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盐酸咪达普利片 呋塞米 螺内酯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运动康复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0
14
作者 任斌 刘达瑾 +2 位作者 孔永梅 候书贤 毕雪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并已行PCI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选时和运动治疗6月后心肺运动试... 目的评价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并已行PCI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选时和运动治疗6月后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的相关指标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6个月运动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max)、氧脉搏(O2pulse)、最大运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AQ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运动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肺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宁 王敬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314-316,共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vndromes,ACS)以往临床治疗方案主要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相联合以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是,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它必须经过肝脏代谢才能起效,起效较为缓慢,而且亚洲人群CYP2C19基因...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vndromes,ACS)以往临床治疗方案主要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相联合以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是,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它必须经过肝脏代谢才能起效,起效较为缓慢,而且亚洲人群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从而造成对氯吡格雷反应性低或者抵抗,抗血小板疗效不能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抗炎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与小檗碱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瑶 任毅 +1 位作者 王建红 杨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7期2943-2946,共4页
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发现、功能及他汀类药物和小檗碱对PCSK9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PCSK9是脂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有效靶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小檗碱会对机体循环PCSK9浓度及肝... 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发现、功能及他汀类药物和小檗碱对PCSK9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PCSK9是脂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有效靶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小檗碱会对机体循环PCSK9浓度及肝脏中PCSK9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包括正向调控和负向调控,进而对降脂药物发挥降脂疗效产生阻碍或协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他汀类 小檗碱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鹏 邓勇志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蛋白激酶,可感知并调节细胞能量状态,是细胞能量代谢的“调节器”。活化的AMPK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肌肥...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蛋白激酶,可感知并调节细胞能量状态,是细胞能量代谢的“调节器”。活化的AMPK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肌肥大有抑制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就AMPK的结构和功能、调节及与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腺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坤 邓勇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心力衰竭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主要改变为心肌病理性肥厚。近几年由于芯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到心肌肥厚的调控中,本文就近来年lncRNA在心肌肥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寻找有效... 心力衰竭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主要改变为心肌病理性肥厚。近几年由于芯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到心肌肥厚的调控中,本文就近来年lncRNA在心肌肥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寻找有效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长链非编码RNA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瑞骅 李小明 +1 位作者 马英 宋俊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80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室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高龄老年非瓣膜性...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80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室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各50例,达比加群组使用110 mg,2次/d,利伐沙班组使用10 mg,1次/d,华法林组将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至2.0~2.5,比较3组间的出血、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华法林组、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组间比较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及利伐沙班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达比加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指标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药前[(34.25±0.59)s]、用药后3 d[(44.73±2.60)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利伐沙班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用药前[(14.94±0.31)s]、用药后3 d[(18.05±0.58)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结论 (1)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NOACs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安全性优于华法林。(2)使用NOACs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当应用于特殊人群(如高龄老年患者)怀疑出血风险升高或出现轻微出血时,使用达比加群患者将APTT、使用利伐沙班患者将PT血药浓度谷值时升高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作为安全性指标之一,且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并在用药前计算肌酐清除率。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随访观察时间短,需增加样本量及观察时间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心房颤动 老年人 80以上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障碍专病门诊的功能性运动障碍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金涛 马莎 +21 位作者 王含 巴茂文 陈先文 胡兴越 刘艺鸣 承欧梅 王玉凯 周凡 许顺良 沈岳飞 陈伟 窦荣花 刘学东 韩彦青 王华龙 丁岩 潘小玲 黄卫 陈蕾 卢宏 徐刚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基于国内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初步总结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纳入2023年8-9月国内22个临床医学中心运动障碍专病门诊新诊断的593例运动障碍患者,其中功能性运动障碍37例(6.24%),器质性运动障碍556例(93.76%)... 目的基于国内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初步总结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纳入2023年8-9月国内22个临床医学中心运动障碍专病门诊新诊断的593例运动障碍患者,其中功能性运动障碍37例(6.24%),器质性运动障碍556例(93.76%)。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χ^(2)=4.217,P=0.040)和合并精神心理症状(χ^(2)=18.694,P=0.000)比例高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年龄(t=3.757,P=0.000)、发病年龄(t=3.720,P=0.000)和高血压比例(χ^(2)=4.736,P=0.030)低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震颤(χ^(2)=3.955,P=0.047)和肌阵挛(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1)比例高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帕金森综合征(χ^(2)=8.491,P=0.004)和步态障碍(χ^(2)=5.028,P=0.025)比例低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结论我国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血压、精神心理症状、震颤、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和步态障碍比例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运动障碍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