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继芳 刘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观察组,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定,... 目的:观察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观察组,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定,分别检测血清IFN-γ、IL-4的含量。并设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二者比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IL-4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且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与患者症状、体征呈负相关(r症状=-0.608,P<0.01;r体征=-0.394,P<0.01),IL-4水平与患者症状、体征呈正相关(r症状=0.777,P<0.01;r体征=0.620,P<0.01)。结论: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IFN-γ、IL-4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l/Th2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下鼻甲 地塞米松 IFN-Γ IL-4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麻春林 赵沁丽 李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cl-2蛋白(Bcl-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山西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cl-2蛋白(Bcl-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山西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31.12±5.08)岁,年龄范围为23~75岁;联合治疗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30.28±5.43)岁,年龄范围为22~75岁。单药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癫痫改善情况(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癫痫积分)、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O2)、血清IGF-1、Bcl-2、NSE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3%(36/39)]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66.7%(28/42)];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癫痫积分[(0.39±0.12)次、(1.98±0.41)min、(0.97±0.20)分]均低于单药治疗组[(1.76±0.51)次、(2.84±0.53)min、(2.63±0.52)分];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6.39±1.32)次/180 s、(3.46±0.58)]均低于单药治疗组[(11.51±2.30)次/180 s、(5.97±0.96)];血清NSE水平[(34.40±4.97)μg/L]低于单药治疗组[(42.09±6.67)μg/L]、血清IGF-1、Bcl-2水平[(147.08±43.32)μg/L、(36.45±4.18)pg/ml]高于单药治疗组[(118.49±40.72)μg/L、(30.82±3.53)pg/ml];AHI水平(22.47±6.35)低于单药治疗组(36.86±9.63),LSO2、MSO2水平[(80.73±21.24)%、(89.75±9.75)%]均高于单药治疗组[(70.07±16.32)%、(83.23±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可调节神经元细胞表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丙戊酸钠 癫痫 睡眠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