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猛禽调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邱富财
亢富德
郭世俊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
出处
《山西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22-26,共5页
-
文摘
1993年—1995年采用访问调查、路线调查和标图法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猛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猛禽28种,其中留鸟6种,夏候鸟6种。比1986年的调查结果多了10种,占现有鸟类的19.05%。在本区繁殖的猛禽有11种,营巢于悬崖峭壁、树冠上以及土壁洞穴中,多有利用旧巢的习性。产卵期多在3月—5月,每窝卵数多为2枚~6枚,孵化期为20d~39d。
-
关键词
芦芽山
猛禽
种类
种群密度
迁徙
繁殖生物学
-
Keywords
Luyashan,bird of prey,composition,migrate,breeding
-
分类号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862.2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补遗
- 2
-
-
作者
杜爱英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4期168-168,共1页
-
文摘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补遗杜爱英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宁武036007刘焕金、张俊等(1982)对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曾作过专项调查,共采录到鸟类12目32科116种。此后,刘焕金等(1986)对该地区鸟类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将本区鸟...
-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鸟纲
山西芦芽山
-
分类号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Q959.70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金雕的繁殖习性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邱富才
张龙胜
刘焕金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
出处
《山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17-19,共3页
-
文摘
1995年—1997年每年的3月—9月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金雕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其巢营建于悬崖峭壁的平台或凹处,呈扁盘状,巢高60.19(40~98)cm,巢深16.25(13~25.5)cm,内径52.00cm×31.20cm,窝卵数多为1枚~3枚,卵的大小为76(71~79)mm×60(57~63)mm,卵重149(140~152)g,孵卵期35d,孵化率为83.33%,雏鸟在巢内有相残现象。
-
关键词
金雕
繁殖
芦芽山
栖息地
-
Keywords
Aquila chrysaetos ,breeding,Luyashan
-
分类号
Q959.724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红嘴山鸦的种群结构及食物组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邱富才
谢德环
温毅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3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红嘴山鸦(Pyrrhocoraxpyrrhocorax)是山西的留鸟。1994—1996年,我们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其种群结构及食物组成作了考查检验,结果如下。1概况与观察方法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本省吕梁山北部,地处东经111°50′—...
-
关键词
芦芽山保护区
红嘴山鸦
种群结构
食物组成
-
分类号
Q959.739
[生物学—动物学]
Q958.15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雀鹰繁殖习性
- 5
-
-
作者
肖文
李运生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雀鹰繁殖习性肖文,李运生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宁武0360072.山西省生物研究所雀鹰(Accipiternisus)已被列入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于1992—1994年3—10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雀鹰的繁殖习性进...
-
关键词
雀鹰
繁殖习性
自然保护区
芦芽山保护区
-
分类号
Q959.705
[生物学—动物学]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栩的生态
- 6
-
-
作者
马生祥
郭青文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山西省管涔林局马家庄林场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1,共3页
-
文摘
993-1995年,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BuboBubo)的生态进行了调查,在本地区栖于山地疏林、岩石灌丛及丘陵农田。每年3-6月繁殖,3月下旬产卵、每隔2-3d产卵一枚,每窝产卵2-4枚、孵卵期39d、孵化率8889%。雏鸟被亲鸟抚育70d后离巢。本区食物以农林鼠类为主。
-
关键词
ChiXiao
生态
自然保护区
芦芽山保护区
-
分类号
Q959.733
[生物学—动物学]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普通翠鸟生态记述
- 7
-
-
作者
邱富才
谢德环
温毅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
-
关键词
翠鸟
生态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山西省
-
分类号
Q959.737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山西芦芽山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研究
被引量:30
- 8
-
-
作者
张国钢
郑光美
张正旺
郭建荣
王建平
宫树龙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2-95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3 0 3 3 0 0 5 0 )~~
-
文摘
1998~2 0 0 0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的越冬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4种空间尺度(10 m、10 0 m、30 0 m和距离尺度) ,对影响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立了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逻辑斯谛回归模型。在30 0 m尺度上,活动点和非活动点的生境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草丛等。活动点周围针叶林面积显著高于非活动点(F=- 3.116 ,P=0 .0 0 2 ) ,虽然针阔混交林在两者中的面积比例都较小,但活动点周围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明显地低于非活动点(F=- 2 .2 5 5 ,P=0 .0 2 4 ) ,在灌木林和草丛的面积上两者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褐马鸡在30 0 m尺度上喜欢活动于针叶林较多的地域,由于冬季针阔混交林不如针叶林能提供很好的隐蔽条件,褐马鸡避免选择针阔混交林;在10 0 m尺度上,活动点和非活动点的生境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丛,无灌木林生境,活动点的针叶林面积明显地高于非活动点(F=- 2 .931,P=0 .0 0 3)。这表明褐马鸡在10 0 m尺度上虽然倾向于选择针叶林,但对其它类型的生境如针阔混交林和草丛是可以利用的,这可能与其广泛取食活动有关。褐马鸡大尺度上的隐蔽条件满足以后,在小尺度上主要是为了获取更为丰富的食物。在距离尺度上活动点距居民点的距离、距道路的?
-
关键词
褐马鸡
栖息地
越冬期
尺度
逻辑斯谛回归
-
Keywords
brown-eared pheasant
habitat
wintering
scales
logistic regression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山西省宁武天池水禽调查
- 9
-
-
作者
赵柒保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44,共4页
-
文摘
1992年和1993年的3—11月,对宁武天池水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现有旅鸟36种,夏候鸟11种,分别占76.6%、23.4%。苍鹭、黑鹳迁来的最早(3月中旬),而迁离的则最晚(10月底);黄斑苇、栗苇迁来的最晚(5月上、中旬),而迁离时则最早(8月下旬)。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种、二级4种。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中日和中澳共同保护候鸟,前者27种,后者9种。
-
关键词
水禽
稀有动物保护区
山西宁武
-
分类号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山西斑翅山鹑繁殖的新资料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赵柒保
杜爱英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
-
关键词
斑翅山鹑
分布区
繁殖参数
山西
-
Keywords
Daurian partridge, Distribution, Breeding parameters, Shanxi.
-
分类号
S86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 11
-
-
作者
张国钢
郑光美
张正旺
郭建荣
王建平
宫树龙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330050)
-
文摘
1998-2000年冬季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选择车道沟和梅洞 2个研究地,就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 (Cros soptilonmantchuricum)越冬种群密度和集群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χ2 检验,针叶林是褐马鸡冬季经常利用的栖息地类型。对 2个研究地的栖息地结构比较发现,车道沟适宜栖息地的面积较梅洞大,连接性也较好,褐马鸡种群有更为广阔的取食空间和更多的隐蔽场所,而且活动的阻碍也较小;而梅洞栖息地的取食空间较小,隐蔽场所较少,其活动时受到的阻碍也较大。从 2个研究地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并结合褐马鸡越冬期栖息地选择来看,树高和高层盖度对褐马鸡在 2个栖息地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车道沟乔木较粗大,不但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可提供较好的夜宿条件;高层盖度越大,栖息地的隐蔽条件越好,能吸引更多的褐马鸡个体取食和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结构连接性、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人为干扰是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关键词
种群密度
集群行为
褐马鸡
特征对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隐蔽场所
结构特征
2000年
X^2检验
栖息地选择
栖息地结构
集群大小
结构比较
隐蔽条件
研究结果
人为干扰
连接性
微生境
车道
针叶林
取食
越冬期
冬季
空间
-
Keywords
brown eared pheasant, flock size, Luyashan, habitat suitability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释放大唼蜡甲控制红脂大小蠹技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8
- 12
-
-
作者
赵建兴
杨忠岐
李广武
魏建荣
郭建荣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农学院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编号2000-04019(01))
中国-比利时合作项目"Biological control Dendroctonus valensin China"
-
文摘
利用引进的天敌大唼蜡甲经过室内的繁殖,2003年6月底至7月初,在山西省的3个试验林地,采用"接种法",按照释放成虫和成虫与幼虫混放2种释放方法进行红脂大小蠹的初步防治试验。天敌被释放后的68~74d调查显示,各试验地受害树的当年红脂大小蠹新坑道中,害虫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在各试验点被剖检坑道里都发现了大唼蜡甲。2004年42 566头大唼蜡甲大量释放后,2005年在多个释放点找到了定居的大唼蜡甲。结果表明,大唼蜡甲在山西省红脂大小蠹发生区已经初步定殖成功。
-
关键词
大唼蜡甲
红脂大小蠹
天敌释放技术
生物防治
效果评价
-
Keywords
Rhizophagus grandis
Dendroctonus valens
release technique of natural enemy
biologicalcontro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滹沱河湿地假苇拂子茅群落生物量调查
被引量:6
- 13
-
-
作者
邱富才
张峰
上官铁梁
温毅
谢德环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
-
出处
《山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26-28,共3页
-
基金
山西省留学基金
山西省湿地资源调查项目
-
文摘
调查了山西省滹沱河河漫滩湿地假苇拂子茅群落的结构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假苇拂子茅群落的总生物量为745.4kg/hm2,其中,地上部分(叶、茎等)为448.1kg/hm2,地下部分(根)为297.3kg/hm2。建群种假苇拂子茅的生物量为545.4kg/hm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73.17%。此外,还讨论了生物量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
关键词
滹沱河
湿地
假苇拂子茅群落
生物量
群落结构
-
Keywords
Hutuo river, wetland, 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 community,biomass, structure
-
分类号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长耳鸮冬季生态的观察?
被引量:7
- 14
-
-
作者
马生祥
萧文
-
机构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2期78-79,共2页
-
文摘
长耳^冬季生态的观察马生祥,萧文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宁武县036007长耳鸦(血bOI。)是昼伏夜出而以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的猛禽,素有“灭鼠能手”之称。我们于1992——1994年每年10月至翌年的4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长耳籍冬季生态进行...
-
关键词
长耳XIAO
鸟纲
生态观察
-
分类号
Q959.733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