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斌 韩琪 +1 位作者 赵文娟 刘桂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良性病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4~10月10例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与同期20例常规腹腔镜妇科手术进行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脐轮正中做一纵切口,穿刺插入有3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Triport),建立...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良性病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4~10月10例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与同期20例常规腹腔镜妇科手术进行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脐轮正中做一纵切口,穿刺插入有3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Triport),建立气腹,压力为12~13 mm Hg。Triport的3个孔道插入腹腔镜探头及操作器械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同常规腹腔镜。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3.5±10.6)min显著长于常规腹腔镜组(38.2±8.1)min(t=4.399,P=0.000);单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16.7)ml与常规腹腔镜组(36.0±16.8)ml无显著差异(t=-0.693,P=0.494);单孔腹腔镜组排气时间(34.1±5.9)h与常规腹腔镜组(34.3±6.4)h无显著差异(t=-0.693,P=0.494);单孔腹腔镜组住院时间(3.1±0.6)d与常规腹腔镜组(3.2±0.9)d无显著差异(t=0.317,P=0.754);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病率(2/10,20%)与常规腹腔镜组(3/20,15%)无显著差异(Z=-0.173,P=0.862)。2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30例随访1~6个月,均无切口疝、出血、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有一定难度,手术时间延长,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对患者体表创伤更小,安全可行,美容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经脐入路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宋菁华 李斌 刘桂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11月,采用诺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25例,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5例均完成手术过程,NovaSure治疗... 目的探讨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11月,采用诺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25例,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5例均完成手术过程,NovaSure治疗时间78~122 s,(98.4±9.2)s,术中出血<10 ml。术后1、3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25/25)、96%(24/25)和96%(24/25);闭经率分别为76%(19/25)、64%(16/25)和56%(14/2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诺舒操作简单且安全,疗效好,适用于多种良性疾病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舒 子宫内膜切除 异常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丽君 申灵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通过开展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临产后给产妇持续的生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帮助,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以顺利完成分娩。方法选择791例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缩短了第一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因精神因素主动要求... 目的通过开展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临产后给产妇持续的生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帮助,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以顺利完成分娩。方法选择791例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缩短了第一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因精神因素主动要求剖宫产为零,产后出血率有所下降。结论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大大提高产科质量及满意度,减少了对自然分娩的干扰,降低了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使产程缩短,产后出血减少,使产妇及家属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助产士 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心监护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初林 张丽玲 +3 位作者 吕羽 高勇杰 谢雨洋 黎伟禧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为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提供一种具有胎儿宫内状态自动评分功能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提高胎心监护结果判读分析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方法:系统可以对当前胎监记录的任何一段数据进行分析,专业算法更准确地运算出胎心率基线、胎动、宫缩... 目的:为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提供一种具有胎儿宫内状态自动评分功能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提高胎心监护结果判读分析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方法:系统可以对当前胎监记录的任何一段数据进行分析,专业算法更准确地运算出胎心率基线、胎动、宫缩、各种胎心率加、减速等特征参数,使分析结果更趋准确。系统的评分方式支持自动、手动评分两种方式,包括了Krebis、Fischer、改良Fischer评分法和ACOG三级分类法。结果:通过在医院的临床试验,系统的分析和评分结果与产科专家人工判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计算机辅助分析为胎心监护分析提供一种额外的辅助方法,提高了妇产科医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胎心监护 胎心宫缩图 胎心率基线 宫缩 胎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秀艳 张丽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39-739,共1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妊娠结局及肌瘤剔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9例,分别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及剖宫产术中的处理。结果早孕期4例行人工流产术;中孕期2例引产、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妊娠结局及肌瘤剔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9例,分别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及剖宫产术中的处理。结果早孕期4例行人工流产术;中孕期2例引产、2例流产;晚孕期9例早产、16例分娩、76例剖宫产,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3例。产后出血2例,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妊娠期有1/2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妊娠结局良好;无产道梗阻、无剖宫产指征可以阴道试产;剖宫产术中要根据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性质等决定是否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妊娠结局 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治疗产后子宫内翻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燕 陈初林 +1 位作者 郭晓丽 李海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第6期584-585,F0004,共3页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子宫部分或全部至宫颈翻出的病变,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国内报道发病率约为0.15‰~0.50‰[1].一旦发生,可引起大出血、休克、感染,如未及时诊治,患者可在3~4 h死亡.故子宫内翻早...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子宫部分或全部至宫颈翻出的病变,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国内报道发病率约为0.15‰~0.50‰[1].一旦发生,可引起大出血、休克、感染,如未及时诊治,患者可在3~4 h死亡.故子宫内翻早期识别和积极处理、正确复位对降低产妇死亡风险至关重要.本文报道2例产后子宫内翻病例均在腹腔镜下联合阴式手法复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翻 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会诊干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致会阴侧切口软组织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白佳利 王慧 宋雯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92-196,共5页
为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用药指导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针对罕见致病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致会阴侧切口软组织感染,通过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2011-2021年,关键词:少动鞘氨醇单孢菌)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药敏结果,治疗少动鞘... 为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用药指导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针对罕见致病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致会阴侧切口软组织感染,通过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2011-2021年,关键词:少动鞘氨醇单孢菌)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药敏结果,治疗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合产妇病情变化及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协同医师商榷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给予用药指导,经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产妇痊愈出院。临床药师发挥专业优势,成功对罕见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用药监护和干预治疗,提高了产妇的治疗依从性和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同时,为临床药师参与罕见病例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临床药师 软组织感染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运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46例。这些患者不孕原因均排除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结果70例患者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8例(40... 目的运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46例。这些患者不孕原因均排除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结果70例患者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8例(40%),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20%),卵巢囊肿5例(7.1%),多囊卵巢6例(8.5%),子宫畸形7例(10%),子宫内膜息肉4例(5.7%),正常盆腔2例(2.8%),盆腔结核2例(2.8%),宫腔粘连2例(2.8%),复通成功率为70%,妊娠率为6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不孕原因,并处理子宫及盆腔疾病,增加不孕症妇女的妊娠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宫腹腔镜 盆腔炎性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分析
9
作者 王秀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487-3487,共1页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 米索前列醇 手术质量 静脉全麻 四种方法 初孕妇 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张灵芝 张晓红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0年第12期66-66,共1页
目的:是提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病情发展凶险,6例患者中有3例切... 目的:是提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病情发展凶险,6例患者中有3例切除子宫,失去生育功能,占50%,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杀胚治疗,占33.3%。结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容易误诊,对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患者常规B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治疗极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妊娠三种引产方法的比较观察
11
作者 王秀艳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808-809,共2页
目的 探索三种引产方法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足月妊娠引产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引产方法,即阴道后穹隆上米索前列醇、口服蓖麻油炒鸡蛋、静滴低浓度催产素。结果 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两种引产方法成功率高,引产效果好于蓖麻油。结... 目的 探索三种引产方法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足月妊娠引产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引产方法,即阴道后穹隆上米索前列醇、口服蓖麻油炒鸡蛋、静滴低浓度催产素。结果 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两种引产方法成功率高,引产效果好于蓖麻油。结论米索前列醇引产适用于宫颈评分低者。催产素引产作用快、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米索前列醇 蓖麻油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常见并发症风险评估和护理对策
12
作者 崔娥萍 原培芳 秦瑞敏 《中外妇儿健康》 2011年第8X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在我科分娩(不包括剖宫产)的产妇1582例作为观察组,入院后全部进行产后并发症风险评估并采取护理对策,对照组为2008年1月—12月在我科分娩的产...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在我科分娩(不包括剖宫产)的产妇1582例作为观察组,入院后全部进行产后并发症风险评估并采取护理对策,对照组为2008年1月—12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不包括剖宫产)1567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进行产后并发症风险评估并采取护理对策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产后常见并发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策,可以达到减少产后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并发症 风险评估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月星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选取了120例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地屈孕酮口服治... 目的:观察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选取了120例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我院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孕酮水平、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曹韶娟 郭丽莲 +2 位作者 呼亚清 郭晓丽 任雪英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探究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的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认知程度... 目的 探究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的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和居住地等一般资料。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0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194例患者中,71例(占36.60%)用药依从性中等,123例(占63.40%)用药依从性良好。单因素分析发现,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和居住地是影响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程度(OR=1.915,95% CI:1.141~3.213)、家庭人均月收入(OR=2.273,95% CI:1.200~4.306)、家庭支持程度(OR=1.761,95% CI:1.094~2.835)、疾病认知程度(OR=2.641,95% CI:1.194~5.841)、药物不良反应(OR=1.548,95% CI:1.036~2.314)和居住地(OR=2.236,95% CI:1.117~4.475)是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和居住地是更年期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此类患者及时开展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提高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更年期 代谢综合征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10
15
作者 孙智晶 朱兰 +12 位作者 郎景和 张业武 刘桂芝 陈晓春 冯嵩芝 张菊新 姚宇红 张洁 苏园园 房桂英 杨梅 刘娟 马志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0-427,共8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中国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起全国12家医疗单位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产后6周开始进行电刺激+生...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中国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起全国12家医疗单位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产后6周开始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在家自行进行盆底肌训练。在产后6周、产后6个月、产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以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生命质量)、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截止于2013年6月共入组324例产妇,其中对照组124例,治疗组200例。产后6个月和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I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及以上所占的比率,治疗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41.5%(83/200)和40.5%(81/200)分别提高到76.3%(145/190)和79.5%(151/190),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80.6%(58/72)和80.6%(58/72),对照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66.1%(78/118)和56.8%(67/118)分别提高到71.8%(84/117)和78.7%(92/117),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73.3%(33/45)和80.0%(36/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POP.Q分度Aa指示点在盆底康复锻炼后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产后6周时分别为(-2.2±0.7)、(-2.4±0.6)cm,在产后1年时分别为(-2.5±1.1)、(-2.7±0.6)c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指示点两组间无差异(P〉0.05)。PFIQ-7评分和PISQ-12评分在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早期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1年内可明显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并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盆底疾病 电刺激疗法 生物反馈 心理学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桂芝 李斌 简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031-3032,共2页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inside-outtension-freeurethral suspension,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7月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inside-outtension-freeurethral suspension,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7月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SUl32例。结果: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5±3)min;术中出血量10~20ml,平均(15±2)ml。32例均治愈,随访8个月均良好,无复发,其中1例术后排尿困难,保留尿管4天后自行排尿。结论:TVT-O术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合并症少,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尿道中段悬吊术
原文传递
宫颈扩张球囊与米索前列醇促妊娠晚期孕妇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郁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宫颈扩张球囊与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用于妊娠晚期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150例,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对照组产妇15... 目的比较宫颈扩张球囊与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用于妊娠晚期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150例,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对照组产妇150例,使用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及干预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具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且产后出血少,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宫颈扩张球囊 宫颈成熟
原文传递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茹莱 杨艳玲 +39 位作者 王挺 徐玮泽 俞刚 杨建滨 孙巧玲 顾茂胜 李海波 赵德华 裴菊英 蒋涛 贺骏 邹卉 毛新梅 耿国兴 强荣 田国力 王艳 韦洪伟 张晓刚 王华 田亚平 邹琳 孔元原 周玉侠 欧明才 药泽蓉 周裕林 朱文斌 黄永兰 王玉红 黄慈丹 镡颖 李龙 尚清 郑宏 吕少磊 王文君 姚艳 乐静 舒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6-293,共8页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其用于辅助新生儿串联筛查结果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31家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法)5907547例数据和34家医院临床确诊...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其用于辅助新生儿串联筛查结果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31家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法)5907547例数据和34家医院临床确诊的3028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以2018年1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360814例新生儿筛查数据进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的单盲试验验证,通过比较临床确诊病例的检出率、串联初筛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在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中的结果,验证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经数据筛选,共有3665697例新生儿串联初筛数据符合数据库建模的标准,选取所有临床确诊患儿数据3019例共构建了16种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涵盖32种遗传代谢病;在单盲试验验证入组的360814例新生儿中,临床确诊病例共45例,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结果一致,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均为阳性或高风险。串联初筛阳性人工判读为2684例,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为串联初筛高风险1694例,串联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74%(2684/360814)、0.46%(1694/360814);与人工判读相比,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阳性人数总体减少了36.89%(990/2684);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68%(45/2684)、2.66%(45/1694)。结论所建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准确、快速、假阳性率低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人工智能 遗传代谢病 疾病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双子宫非妊娠子宫内翻脱垂复位体会
19
作者 刘桂芝 张爱琴 +4 位作者 张丽玲 徐爱玲 马郁 孟瑛 李斌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61-62,共2页
急性子宫内翻是一种罕见而又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分娩并发症,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临床上常根据发生的时间及内翻的程度进行分类。按子宫内翻发生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按子宫内翻程度分为一度、二... 急性子宫内翻是一种罕见而又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分娩并发症,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临床上常根据发生的时间及内翻的程度进行分类。按子宫内翻发生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按子宫内翻程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急性子宫内翻脱垂,即三度,是子宫内翻程度最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翻 双子宫 子宫底部 围生期保健 分娩并发症 阴道分娩 宫颈扩张 二度 阴道子宫 第三产程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脐血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测的意义
20
作者 张岱 王秀艳 +2 位作者 杨慧霞 孙晓梅 王晓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234例新生儿,于分娩后即刻留取脐血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234例新生儿,于分娩后即刻留取脐血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新生儿脐血 CK、CK-MB、cTnI 较成人正常值的范围有明显升高,其分布均呈现偏态分布,中位值 CK为256 U/L、CK-MB 为6.45 ng/ml、cTnI 为0.02 ng/ml,95%正常参考值范围 CK 为120~552 U/L、CK-MB 为2~19.5 ng/ml、cTnI 为0.00~0.60 ng/ml。胎儿窘迫及母体合并症对各项心肌酶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产钳组 CK(中位值265 U/L)明显高于顺产组(220 U/L)及剖宫产(204 U/L)组,但分娩方式对 CK-MB、cTnI 无影响。早产组 CK、CK-MB 显著低于足月分娩组(P<0.01),但早产对cTnI 无影响。234例中共有7例发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其脐血心肌酶值均在我们得到的正常范围内。结论新生儿脐血心肌酶应采用与成人不同的标准,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建立新生儿的脐血心肌酶正常值范围;另一方面,不能单纯根据脐血心肌酶升高判断是否存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脐带血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