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列车荷载激励下夯土遗址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1
-
-
作者
徐杨
白东明
王南
张景科
尹行多
-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岩土质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02262)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4JRRA452)资助。
-
文摘
铁路列车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为铁路周边建筑遗址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为研究列车荷载激励下夯土遗址不同高度处的振动响应以及列车类型、速度、编组等因素对其的作用规律,以夏官营古城城墙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种工况开展现场原位监测与地质调查,从时域、频域等多方面分析城墙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响应并对比现有标准,确定振动强度及对城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行驶引起的城墙振动速度峰值和有效值随墙高增大呈波动性衰减,货车引起的城墙振动速度响应大于客车,在城墙中部区域均出现了振动速度放大的现象并且达到振动最大值;城墙振动速度与车速、编组及载重成正比,各测点振动优势频率范围为40~70 Hz,城墙中部区域频率放大效应明显,振动放大区域受到列车车速和编组长度影响;城墙Z振级衰减特性与速度响应变化规律相同,货车Z振级最大值为80.29 dB,客车为76.65 dB,相比40 Hz以上的振动频率,10~40 Hz的振动频率衰减慢,对墙体造成的损伤更大。结合已有振动标准及土遗址基本性质,列车运行将对夏官营古城城墙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土遗址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列车振动
夯土城墙
现场监测
动力响应
传播规律
-
Keywords
train vibration
rammed earth wall
in-situ monitoring
dynamic response
propagation patterns
-
分类号
U21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大足石刻卧佛佛手精细化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 2
-
-
作者
黄蕾
马雨君
王南
张景科
刘建辉
陈卉丽
-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土质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兰州大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大足石刻研究院
-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7-2029,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号:2019YFC1520600)。
-
文摘
石质文物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研究,对于古代文物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等历史信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足石刻卧佛佛手为例,基于文物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利用Geomagic内置算法实现高精度佛手数字化模型重构,通过Rhino平台实现NURBS曲面与基岩、结构面更好的融合;结合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对大足石刻佛手模型在静力及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应力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精细化构建的佛手模型偏差值介于-3~3 cm之间,平均偏差为-2~1.5 mm,满足工程设计允许误差±5%。(2)自重荷载下佛手垂向位移沿五指方向(指尖指向手腕)各手指位移呈线性减小趋势,各指尖最大位移分别为0.46 mm、0.57 mm、0.48 mm、0.46 mm、0.44 mm。(3)地震荷载下佛手位移变化规律与输入的地震波波动有关,地震波输入前20 s内佛手位移、应力变化剧烈,分别于8.6 s、13.3 s达到其最大值,经波动后趋于稳定,应着重关注于食指前端潜在的破坏风险。研究方法为小尺度、悬臂式的石质文物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思路。
-
关键词
大足石刻
精细化建模
稳定性
动力响应
-
Keywords
Dazu Rock Carvings
Refined modeling
Stability
Dynamic response
-
分类号
K879.2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甘肃省砂岩石窟表面风化与赋存环境关系研究
- 3
-
-
作者
郭志谦
刘沛然
王立
谌文武
廖茹雪
李流芳
-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
-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5年第3期163-174,共12页
-
基金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DW2021ZD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302325)
甘肃省青年科技项目(24JRRA446)资助。
-
文摘
甘肃省是丝绸之路重镇,开凿有大量石窟寺,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绝大多数石窟开凿于砂岩崖体上,发育众多病害,其中表面风化较为严重,而赋存环境对其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甘肃省28处砂岩石窟的调查情况,确定砂岩石窟表面风化病害类型为表层片状剥落、表面鳞片状起翘与剥落、表面粉化剥落、表面孔洞状风化和表面泛盐。选定影响病害发育的5个内因指标和7个外因指标,对现场调查数据进行量化,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每种病害均和多项赋存环境指标有极强的相关性。其中,外因主要体现在水的作用,以累年日降水量≥25.0mm日数和累年年降水量两项指标影响最大,内因中以考虑粒径差异的岩性影响最为重要。此外,表面粉化剥落是甘肃省砂岩石窟表面风化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
关键词
砂岩石窟
表面风化
赋存环境
典型相关分析
-
Keywords
sandstone grottoes
surface weathering
environme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