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工作的价值共识与时代之新
1
作者 张勇 《社会工作》 2025年第1期33-40,154,共9页
社会工作价值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理论发展与实践走向。社会工作自身所具有的规定性属性决定着社会工作具有个人增能、社会进步、国家目标与人类解放等共识性价值内核。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社会工作价值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理论发展与实践走向。社会工作自身所具有的规定性属性决定着社会工作具有个人增能、社会进步、国家目标与人类解放等共识性价值内核。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语境与实践场域。在此语境和场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工作价值实现了对传统个人权利保护和能力增能之价值的超越,蕴含着对群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与保护之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及全人类价值的统一;新时代在基层治理领域日趋形成政党—政府—社会间新的合作共生空间与机制,以及社会工作服务于基层治理的丰富实践,也创生和发展着社会工作的国家治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价值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公共空间促进乡村善治的运行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3个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
2
作者 李祥 杨添发 +1 位作者 庄韵仪 张苇锟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5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基于3个数字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采取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探索数字乡村公共空间如何促进乡村善治,为数字技术和乡村治理的有效衔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包容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功能特性是前提条件,将认知、资源、关系嵌入... 基于3个数字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采取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探索数字乡村公共空间如何促进乡村善治,为数字技术和乡村治理的有效衔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包容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功能特性是前提条件,将认知、资源、关系嵌入到数字乡村公共空间的治理场域,并对治理主体进行心理、技术、组织的赋能是核心要素,加强情感动员、激励约束及协同共治是坚实保障。因此,提出增强数字治理意识,培养数字人才队伍;完善数字基础建设,强化乡村技术支撑;健全数字治理机制,优化数字平台架构的实现路径,助力数字乡村公共空间更好地为乡村治理发展服务,实现乡村治理走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乡村公共空间 数字媒体平台 数字治理 乡村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培育:“一老一小”型社区社会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3
作者 谢正富 施海潮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本文依据“三部门”理论将社区社会企业分为公共性、营利性、公益性三类,并提出分类培育“一老一小”型社区社会企业的发展策略,从组织身份分类认定、金融财税分类支持、从业人员分类培训、创业投资分类资助四个方面对“一老一小”型社... 本文依据“三部门”理论将社区社会企业分为公共性、营利性、公益性三类,并提出分类培育“一老一小”型社区社会企业的发展策略,从组织身份分类认定、金融财税分类支持、从业人员分类培训、创业投资分类资助四个方面对“一老一小”型社区社会企业进行分类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老一小 社区社会企业 分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老年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4
作者 卢凤钻 吴金凤 +1 位作者 许志玲 陈雯璞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8期191-199,共9页
目的:探析老年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以327名广东老年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感劳动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施测。发现:广东省老年社会工作者深层扮演使用程度较高,职业倦怠呈现中等偏下水平;职业倦怠与表层... 目的:探析老年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以327名广东老年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感劳动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施测。发现:广东省老年社会工作者深层扮演使用程度较高,职业倦怠呈现中等偏下水平;职业倦怠与表层扮演呈现正相关(r = 0.158,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among elderly social workers. A total of 327 elderly social work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Affective Labor Scale and the Burnou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deep role among elderly social work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level of burnout was lower to middle. Burnou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rface play (r = 0.158, p < 0.01),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requency, intensity, type, deep role, and total score of emotional labor (all p < 0.0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ep role of emotional labor, the degree of burnout decreases,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burnout is stronger. Conclusion: Emotional labor not only affects the burnout of elderly social workers, but also plays a deep role in alleviating burn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者 情感劳动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的语境表达及意蕴理解
5
作者 张巍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7-87,共11页
组建社会工作部给我国“社会工作”带来新的理论语境与实践空间,全面理解和认识不同语境下的社会工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社会工作部部门及其职能的认识,也有助于新时代社会工作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目前,产... 组建社会工作部给我国“社会工作”带来新的理论语境与实践空间,全面理解和认识不同语境下的社会工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社会工作部部门及其职能的认识,也有助于新时代社会工作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目前,产生于西方理论语境及实践中的“专业社会工作”、经过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界泊入及实践中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以及我国内地政策语境及实践中使用的“大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范畴使用语境的主要形式,构成我国社会工作话语表达系统的基础,各自都有着自身特指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语境中,“社会工作”同一话语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价值与功能等却存在差异,但又紧密相连,都保持着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核内容与属性。梳理研究不同语境中社会工作的相异之处及共识性内核,是理解社会工作部中“社会工作”之内涵与外延的重要基础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部 语境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良心书”:情感能量视域下中学教师教育激情研究
6
作者 胡鹏辉 杜沙沙 田国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教良心书”指的是教师持有不公平感时,在良心的驱使而坚持教学工作并维持在一种低限度平衡的状态,其具有时代性、情感性、多样性和伦理性。本研究基于一所西部县城中学教师访谈和其教育活动的长时段观察,聚焦于教师“教良心书”这一... “教良心书”指的是教师持有不公平感时,在良心的驱使而坚持教学工作并维持在一种低限度平衡的状态,其具有时代性、情感性、多样性和伦理性。本研究基于一所西部县城中学教师访谈和其教育活动的长时段观察,聚焦于教师“教良心书”这一情感话语,并从纳入意义维度后的情感能量视角来探究其根源。研究发现,县城中学面临的“生源降级”这一结构处境,以及教师的“服务者”角色期待,使得教师处于扩大化的“应试主义”与“安全第一”的张力之中,进而生成了教师在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低沉的“教良心书”状态。当然,伴随着教育制度变革和教育环境的优化,教师也将从“教良心书”走向“教用心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中学教师 “教良心书” 情感能量 生源降级 安全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路径探索
7
作者 胡雪 庄飞能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乡村治理共同体为乡村有效治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它既是一种空间共同体,又是一种行动共同体,还是一种价值共同体。重构乡村治理共同体聚焦空间文化、行动合作和公共性价值等要素,遵循重构空间文化联结、激励集体行动合作、再造公共性精神... 乡村治理共同体为乡村有效治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它既是一种空间共同体,又是一种行动共同体,还是一种价值共同体。重构乡村治理共同体聚焦空间文化、行动合作和公共性价值等要素,遵循重构空间文化联结、激励集体行动合作、再造公共性精神价值的实践逻辑。应以文化联结为媒介、以集体行动为抓手、以公共性精神培育为核心,打造乡村公共空间,增进信任、合作与共识,重构价值再生产能力与导向,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促成乡村治理从“传统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的变迁,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共同体 文化联结 集体行动 公共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吸纳专业: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及运行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正富 施海潮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4-81,共8页
我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已成蓬勃之势。如何透过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及运行过程来把握内在实践逻辑是一个重要命题。从政策背景找出制度逻辑,从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从发展演进找出发展逻辑,从案例描... 我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已成蓬勃之势。如何透过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及运行过程来把握内在实践逻辑是一个重要命题。从政策背景找出制度逻辑,从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从发展演进找出发展逻辑,从案例描述找出过程逻辑,最后综合前面基础得出实践逻辑--行政吸纳专业,也即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与基层政府之间实现“组织融合、功能替代、角色转换、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乡镇)社工站 行政吸纳专业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机构运用新媒体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金凤 黄绮桦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81-87,共7页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效果影响着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认同度,传播效果最大化有利于推动社工机构的发展。以15家百强社工机构的新媒体传播为例,分析总结出现有的社工机构新媒体传播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账号累赘闲...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效果影响着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认同度,传播效果最大化有利于推动社工机构的发展。以15家百强社工机构的新媒体传播为例,分析总结出现有的社工机构新媒体传播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账号累赘闲置、缺乏专业性与吸引力等问题。对此从三个维度提出社工机构应注重转变思维,积极进行传播活动并培养传播人才;灵活采用系列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形式,促进社工机构新媒体传播转型;加强新媒体账号管理,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同时注重坚持原则、紧跟热点和突出专业,积极增强机构新媒体传播活动的效果,推动行业与机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新媒体 社会工作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职业倦怠干预:基于工作绩效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征 徐凯赟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6-73,共8页
企业社会工作对于预防和解决职业倦怠、保持良好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京津冀地区15家制造业企业和IT企业的587个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后发现: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有效减弱职业倦怠中去人性化维度和成就感丧失维度对... 企业社会工作对于预防和解决职业倦怠、保持良好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京津冀地区15家制造业企业和IT企业的587个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后发现: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有效减弱职业倦怠中去人性化维度和成就感丧失维度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丰富了企业社会工作实务效用研究的实证积累,揭示出企业社会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机制,为企业消解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绩效提供一种可能的干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工作 职业倦怠 工作绩效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11
作者 徐智华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4-65,共12页
与创新型工作行为相比,组织创新是组织绩效更近端的前因,因此,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获得了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聚焦于回顾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领域相关文献,阐述了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资源基... 与创新型工作行为相比,组织创新是组织绩效更近端的前因,因此,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获得了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聚焦于回顾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领域相关文献,阐述了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创造力理论、AMO理论、涌现观和动态资源管理观;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调节因素:组织情境、人力资本和组织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系统互动;最后,查明在研究设计、中介机制和调节因素、组织创新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为未来研究指明了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研究组织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创新 AMO理论 涌现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机制研究
12
作者 吴金凤 梁炫岚 +1 位作者 叶思 李建峰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1910-1917,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欺凌的问题愈发突出,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理论背景,旨在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丰富有关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研究发现,校园欺凌有着复杂的影响因素,个体行为失控、教育主体失职、社会意识形态失衡均是欺凌...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欺凌的问题愈发突出,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理论背景,旨在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丰富有关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研究发现,校园欺凌有着复杂的影响因素,个体行为失控、教育主体失职、社会意识形态失衡均是欺凌行为产生的极为重要的社会生态因素。为此,针对性地从学生个体、教育群体、社会意识多向层面提出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尝试建立一个学生个体能动高防范、多元主体教育强联手、文化法律保平安的校园欺凌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青少年 社会生态系统 预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阶梯式实习机制实践探索
13
作者 吴金凤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社工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对社会工作阶梯式实习机制进行探讨。以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情况为例,分析了专业实习安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阶梯式实习机... 为进一步提升社工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对社会工作阶梯式实习机制进行探讨。以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情况为例,分析了专业实习安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阶梯式实习机制,并阐述了实习机制施行的保障策略,应完善人才培养计划,落实校内及校外联动的实习督导制度建设,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具有专业深度的自主性实习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主性。社会工作实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专业价值理念、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工作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阶梯式实习 实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习、环境不确定性对直播电商企业场景化创新的影响——资源拼凑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春 黄绍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内外部经验学习广泛存在于直播电商行业,并影响企业的场景化创新。本文基于组织学习视角,通过334家直播电商企业数据,阐释了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企业场景化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替代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及两者的互补效应正向... 内外部经验学习广泛存在于直播电商行业,并影响企业的场景化创新。本文基于组织学习视角,通过334家直播电商企业数据,阐释了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企业场景化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替代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及两者的互补效应正向影响场景化创新,且互补效应作用效果更大;资源拼凑在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影响场景化创新路径上具有中介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对组织学习与场景化创新的作用具有“双刃剑”调节效应,即正向调节替代式学习与场景化创新的关系,但负向调节体验式学习与场景化创新的关系。因此,直播电商企业应增强组织学习的积极性,重视组织资源的拼凑利用,依托外源性知识把握场景创新机会,以更好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化创新 组织学习 资源拼凑 环境不确定性 直播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数字赋能、资源拼凑与企业创业绩效
15
作者 黄绍升 闫春 花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8,共10页
秉承“为我所用”原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嵌入电商平台,寻求充分调配电商平台数字赋能。文章基于“赋能—资源行动—绩效”的逻辑框架,阐释电商平台数字赋能(社群赋能和数据赋能)影响企业创业绩效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社... 秉承“为我所用”原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嵌入电商平台,寻求充分调配电商平台数字赋能。文章基于“赋能—资源行动—绩效”的逻辑框架,阐释电商平台数字赋能(社群赋能和数据赋能)影响企业创业绩效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社群赋能和平台数据赋能能够提升企业创业绩效;平台数字赋能通过资源拼凑行为提升企业创业绩效,且资源拼凑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不仅能够强化平台社群赋能和平台数据赋能对资源拼凑的作用,还能够增强平台社群赋能和平台数据赋能对创业绩效的作用,并强化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推进电商平台构建及促进平台入驻企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 平台数字赋能 资源拼凑 创业绩效 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受灾经历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469位农业创业者的调查数据
16
作者 黄绍升 闫春 李鹏利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6期86-96,共11页
本文基于469位农业创业者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气候受灾经历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气候受灾经历显著正向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创业者年龄、创业者受教... 本文基于469位农业创业者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气候受灾经历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气候受灾经历显著正向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创业者年龄、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土壤肥力及当地政府鼓励措施也是影响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②亲社会动机在气候受灾经历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③在上述主效应发挥作用过程中,创业者环境素养起到了调节作用。鉴于此,建议当地政府完善农村灾后心理援助系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创业者认知,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环境素养,为长期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创业者提供扶持帮助,形成示范效应,向外辐射绿色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创业 受灾经历 亲社会动机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 环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融合型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17
作者 刘金英 《新丝路》 2024年第24期0120-0122,共3页
文章以共建单位参与地方社区治理实践为出发点,对党建引领融合型社区治理进行研究。在对已有研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融合型社区治理的政策目标及建设思路。并结合融合型社区治理现状,提出了党建引领融合型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 文章以共建单位参与地方社区治理实践为出发点,对党建引领融合型社区治理进行研究。在对已有研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融合型社区治理的政策目标及建设思路。并结合融合型社区治理现状,提出了党建引领融合型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即坚持党建引领,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解决共建单位及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搭建多元主体共治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融合型社区治理共同体 共建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与“合”视角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18
作者 谢正富 张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保障。类型学视角下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党建分类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分类建设,由“分”到“合”,构建整体性的...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保障。类型学视角下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党建分类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分类建设,由“分”到“合”,构建整体性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以党建分类引领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就是以统领式引领构建社区思想共同体,以主导式引领构建社区政策共同体,以协商式引领构建社区协商共同体,以自治式引领构建社区自治共同体。整合社区思想共同体、社区政策共同体、社区协商共同体、社区自治共同体,从而构建新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 分类引领 社区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活化:“五社联动”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索
19
作者 谢正富 曹黎 +1 位作者 施海潮 胡博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种资源加持,“五社联动”是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的创新机制,以“五社联动”来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本研究通过发掘社区资源优势、推进社区居民组织化、激励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募集社... 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种资源加持,“五社联动”是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的创新机制,以“五社联动”来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本研究通过发掘社区资源优势、推进社区居民组织化、激励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募集社区慈善资源、开展社区微公益创投五大策略来实现资源活化,从而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社联动” 社区治理 资源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角下数字赋能乡村志愿服务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以H大学“紫荆云陪伴”项目为例
20
作者 刘抒情 苏海晴 +1 位作者 何琴清 李云龙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1期166-169,181,共5页
随着城乡融合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为乡村志愿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选取H大学“紫荆云陪伴”项目为研究案例,发现当前数字赋能乡村志愿服务存在志愿服务精神匮乏、优质资源储备较少、管理规范化程度低、配套制... 随着城乡融合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为乡村志愿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选取H大学“紫荆云陪伴”项目为研究案例,发现当前数字赋能乡村志愿服务存在志愿服务精神匮乏、优质资源储备较少、管理规范化程度低、配套制度保障不足等困境。因此,提出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强化多方协同力度、标准化运行与管理和完善激励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乡村志愿服务水平,然后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数字赋能 乡村志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