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腺癌中MIF与D-D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吴燕 陈硕 +2 位作者 龙琼先 文彬 黄一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D-dopachrome tautomerase(D-DT)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MIF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1.1%及纤维腺瘤组的10.0%;D-DT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4.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3.1%及纤维腺瘤组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有关(P<0.05);D-DT在TNB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IF与D-DT的表达在TNBC中呈正相关(r=0.254,P=0.011)。MIF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3.6%,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2.9%;D-DT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5.7%,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1.7%;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56.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87.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NBC中MIF、D-DT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IF、D-DT可能与TNBC患者的预后相关。联合检测MIF、D-DT可能为TNB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指标、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D-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钙素2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预后不良相关
2
作者 邓丽 刘钧 唐林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斯钙素2(STC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表达,并分析宫颈SCC组织中STC2与斯钙素1(STC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宫颈SCC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以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Envision二步法)检... 目的:探讨斯钙素2(STC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表达,并分析宫颈SCC组织中STC2与斯钙素1(STC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宫颈SCC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以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82例宫颈SCC(其中包括42例化疗处理前后对照,4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病例)、30例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30例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TC2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宫颈82例SCC(其中包括42例化疗处理前宫颈活检SCC,4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病例)组织中STC1和STC2的表达,分析STC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STC1与STC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TC2蛋白在宫颈SCC、HSIL、LSIL、慢性宫颈炎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阳性率分别为89.02%(73/82)、86.67%(26/30)、63.33%(19/30)、15.00%(3/20),宫颈SCC与HSI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SCC组织中STC2阳性率高于STC1(P<0.05),且两者的表达正相关(r=0.359,P<0.05)。STC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FIGO分期、癌组织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同一宫颈SCC患病群体化疗后STC2的表达降低(P<0.05),STC2在有化疗反应的宫颈SCC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无化疗反应(P<0.05)。STC2表达水平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结论:STC2在宫颈SCC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化疗耐受以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宫颈SCC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斯钙素2 斯钙素1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CECR2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吕宸 彭丽娟 +3 位作者 何俊睿 刘旭 龙琼先 伍季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CECR2的表达及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前列腺癌进展中CECR2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分布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前列腺癌手术的98例住院患者临床及组织标本数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猫眼综...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CECR2的表达及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前列腺癌进展中CECR2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分布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前列腺癌手术的98例住院患者临床及组织标本数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候选基因2(CECR2)和CD163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ECR2在良性前列腺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87.7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其阳性率为28.57%。前列腺癌组织中CECR2的阳性率低于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CECR2低表达与有无神经侵犯、前列腺外扩散、导管内癌及肿瘤分级分组、T分期密切相关(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每高倍视野下CD163+M2型巨噬细胞的中位数为21.03个;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的中位数为4.23个。前列腺癌组织中的CD163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密度高于其周边的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进一步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CECR2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分布的关系显示,CECR2低表达的70例前列腺癌中有47例存在M2型巨噬细胞(CD163阳性)高密度分布,CECR2的低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高密度分布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CECR2表达水平下调,且其低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密度有关,CECR2可能通过诱导M2巨噬细胞极化,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候选基因2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