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唐协林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舌骨上肌群CTAR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肌围(MAMC)]、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准备、吞咽过程、吞咽后表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白蛋白、MAM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肌肉力量、步速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舌骨上肌群CTAR联合NMES治疗老年OD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期吞咽障碍 老年人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 上臂肌围 日常生活能力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秀娟 王家珍 +1 位作者 徐少华 戴传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和联合组(47例),单一组采取阿米卡星治疗,联合组采取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干预时间...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和联合组(47例),单一组采取阿米卡星治疗,联合组采取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干预时间为2周,2周后分析2组患者致病菌培养结果,观察病原清除率、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排痰量对比和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病原清除率(87.23%)高于单一组(69.76%),P<0.05。2组患者干预后血清HMGB1、sTREM-1和hs-CRP均改善,且联合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和肾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排痰量多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CPIS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气管分泌物和气体交换指数)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可降低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同时稳定病情,改善血气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哌拉西林舒巴坦 重症肺部感染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TREM-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侯俊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CBRS、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观察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关治疗3个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亚组(n=148)与控制不良亚组(n=54),对比两亚组临床特征、CBRS,分析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评价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及CBRS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BRS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CBRS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BMI高于正常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控制不良亚组BMI、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控制良好亚组,CBRS低于控制良好亚组(P<0.05,P<0.01);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672、-0.710、-0.695,P<0.05)。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联合预测血压控制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CBRS分为低值与高值,CBRS低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风险是CBRS高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7.143倍。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不良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血压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人体质量指数 血压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相关性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