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岩藻糖基乳糖功能及其微生物生产菌种构建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琳 赵藤 +6 位作者 高俊哲 李俊众 孙雪 宗剑飞 刘逸寒 李玉 李庆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207-216,共10页
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在人乳寡糖中含量最高,占比可达30%。2'⁃FL能够有效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提高婴儿免疫力,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也大有裨益,已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功能性食品饮料... 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在人乳寡糖中含量最高,占比可达30%。2'⁃FL能够有效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提高婴儿免疫力,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也大有裨益,已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功能性食品饮料及医疗辅剂中。微生物合成2'⁃FL具有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可使用廉价原料作为底物等优势。目前2'⁃FL最主要的工业生产菌种为大肠杆菌,其他食品安全级菌株如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也陆续被改造用来生产2'⁃FL,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该文对2'⁃FL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应用领域及2'⁃FL合成菌种构建现状等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岩藻糖基乳糖 人乳寡糖 代谢工程 工业微生物 菌种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生物传感系统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熙函 薛姝蓉 +3 位作者 陈曦 张芷菊 邓冉冉 殷利眷 《微生物前沿》 2024年第3期133-145,共13页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诸多局限性问题,如预处理复杂、周转时间长、灵敏度低、依赖大型仪器设备等。新发现的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在现阶段...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诸多局限性问题,如预处理复杂、周转时间长、灵敏度低、依赖大型仪器设备等。新发现的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在现阶段微生物检测领域出现许多新的研究进展。利用现代生物学方法基于CRISPR-Cas生物传感系统的开发,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式中的诸多问题。文章综述了依托三类Cas蛋白(Cas9、Cas12、Cas13)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并将这些生物传感器应用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这些基于CRISPR-Cas系统的传感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限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的特点。文章还概述了该技术在目前研究和应用阶段遇到的问题,并对CRISPR-Cas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同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可能的应用,以进一步探寻其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未来潜力。随着CRISPR-Cas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其必将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面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food safety, and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have many limitations. The newly discovered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 technology has made many new advances in microbial detection. The use of modern biolog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SPR-Cas biosensor system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such as complex pretreatment and long turnaround time.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studies on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based on the biosensing system with three Cas proteins (Cas9, Cas12, Cas13),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high specificity, low cost and so on, 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faced by traditional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detection. The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new biosensor CRISPR-Cas system is prospected and new thinking is provided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icrobial detection. As the CRISPR-Cas system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enhance, its application in identifying foodborne microbes is expected to expand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食源性疾病 CRISPR-Cas系统 Cas蛋白 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工专业“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黎明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98-199,共2页
生物化工专业是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的交叉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生物化工专业"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生物化工专业学生的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物化工专业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传统食醋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61
4
作者 聂志强 韩玥 +2 位作者 郑宇 申雁冰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98-203,共6页
传统食醋具有悠久的历史,生产工艺独特,酿造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赋予了传统食醋独特的风味。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天津独流老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醋酸发酵前期细菌具有较高的... 传统食醋具有悠久的历史,生产工艺独特,酿造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赋予了传统食醋独特的风味。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天津独流老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醋酸发酵前期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与醋酸发酵过程相关的细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杆菌属(Acetobacter)和念珠藻属(Nostoc)。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醋酸菌的含量呈增加趋势,乳酸菌的丰度降低,在整个醋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丰度远远高于其他细菌,说明乳酸菌可能对食醋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食醋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多样性 醋酸发酵 醋酸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聂志强 王敏 郑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46-350,共5页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发酵过程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赋予了传统发酵食品特有的风味与功能。近年来,随着传统发酵食品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发酵过程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赋予了传统发酵食品特有的风味与功能。近年来,随着传统发酵食品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宏基因组学、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为基础,主要用于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由于它们具有工作量小、重现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已经较广泛地用于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中。本文综述这3种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介绍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宏基因组学 基因芯片 实时定量PCR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聂志强 汪越男 +1 位作者 郑宇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7期1-6,共6页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的传统食醋,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是一种健康的功能食品。传统食醋的酿造过程靠经验控制,酿造微生物经过自发地在生产原料中富集,形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传统酿造工艺经过上千年的改良和传承,酿造微生物不断地发生...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的传统食醋,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是一种健康的功能食品。传统食醋的酿造过程靠经验控制,酿造微生物经过自发地在生产原料中富集,形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传统酿造工艺经过上千年的改良和传承,酿造微生物不断地发生着驯化,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菌群结构,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能是造成不同食醋风味迥异的原因。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对食醋的传统酿造工艺机制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微生物群落 功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碱性蛋白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逸寒 王洪彬 +3 位作者 刘夫锋 张会图 秦慧民 路福平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2,共7页
微生物碱性蛋白酶被广泛应用于洗涤、食品、皮革及纺织等制造工业中.本文围绕碱性蛋白酶的研究与开发,对微生物碱性蛋白酶的来源、表达调控、分子改造、构效关系及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微生物来源 表达调控 构效关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产ε-聚赖氨酸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宝庆 贾士儒 +4 位作者 戴玉杰 谭之磊 周斌 赵娟 李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发酵产ε-聚赖氨酸样品为出发点,对其氯元素含量、纯度、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了质量分析。样品经过前处理之后,通过佛尔哈德法测定了其中的氯元素含量为19.74%,并进一步确定了ε-聚赖氨酸与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比例... 本文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发酵产ε-聚赖氨酸样品为出发点,对其氯元素含量、纯度、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了质量分析。样品经过前处理之后,通过佛尔哈德法测定了其中的氯元素含量为19.74%,并进一步确定了ε-聚赖氨酸与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比例为0.7781∶1,此比例可用于对ε-聚赖氨酸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的换算;通过凯氏定氮法和高效液相法对ε-聚赖氨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其含量的测定,但在实际过程当中,凯氏定氮的方法过程繁琐,影响因素较多,结果的重现性比液相差。液相的操作方法简便,而且便于处理大量样品,所以,高效液相的方法是一种可行而且便于推广的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重金属铅的含量。通过上述一系列指标分析,为ε-聚赖氨酸产品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氯元素含量 纯度分析 重金属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胞嘧啶核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方海田 谢希贤 +1 位作者 徐庆阳 陈宁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胞嘧啶核苷又名胞苷,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行业上应用广泛。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胞嘧啶核苷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胞苷生产菌种的选育研究进展等,并以胞苷生产菌的选育为例,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和基因重组技术,对胞嘧啶核苷生... 胞嘧啶核苷又名胞苷,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行业上应用广泛。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胞嘧啶核苷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胞苷生产菌种的选育研究进展等,并以胞苷生产菌的选育为例,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和基因重组技术,对胞嘧啶核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育种实例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苷 发酵 菌种选育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接种液的替代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朝正 郭兰珍 +1 位作者 黎明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6期836-838,共3页
目的:采用市售试剂自行配制Biolog菌种鉴定接种液,代替Biolog公司的原装接种液,用以降低菌种鉴定成本。方法: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和Biolog公司的接种液,对120株细菌和50株丝状真菌进行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对比鉴定结果。结果:用... 目的:采用市售试剂自行配制Biolog菌种鉴定接种液,代替Biolog公司的原装接种液,用以降低菌种鉴定成本。方法: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和Biolog公司的接种液,对120株细菌和50株丝状真菌进行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对比鉴定结果。结果:用2种接种液进行菌种鉴定时,鉴定板上部分孔的颜色反应不同,但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可以满足菌株鉴定的要求,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 接种液 细菌 丝状真菌 颜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法生产利巴韦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俊刚 王光路 +2 位作者 谢希贤 徐庆阳 陈宁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利巴韦林理化性质、应用和主要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最具工业化发展潜力的微生物酶法生产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利巴韦林 微生物酶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微生物功能分析与菌种选育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宇 谢三款 +3 位作者 于松峰 张祥龙 吴艳芳 王敏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
我国酱油、食醋、腐乳、豆瓣酱、泡菜等传统发酵调味食品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多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以谷物、豆类等为原料,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原料中淀粉、蛋白、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转化等过程,产生了... 我国酱油、食醋、腐乳、豆瓣酱、泡菜等传统发酵调味食品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多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以谷物、豆类等为原料,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原料中淀粉、蛋白、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转化等过程,产生了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多糖、醇、酯等代谢产物,赋予传统发酵调味食品独特的风味品质。主要对传统发酵调味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列举了优良菌种选育的技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调味食品 微生物功能 微生物代谢 菌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评估为契机 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巨克 王岳 +1 位作者 戴炳业 张同存 《科技信息》 2013年第9期35-36,共2页
本文以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接受天津市科委和教委的评估为例,探讨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估标准为指南,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 本文以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接受天津市科委和教委的评估为例,探讨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估标准为指南,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提出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高校 评估 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思路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巨克 戴炳业 +1 位作者 王岳 张同存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期97-98,共2页
结合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从日常管理、技能培训、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分析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究生培养思路中的探索尝试。
关键词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研究生培养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和专业工程认证双重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建设
15
作者 骆健美 王敏 +2 位作者 申雁冰 屠琳娜 夏梦雷 《药学教育》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阐述药物生产基本规律和典型案例的专业必修课,在制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连接专业基础知识和药物工业生产的桥梁作用。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的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阐述药物生产基本规律和典型案例的专业必修课,在制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连接专业基础知识和药物工业生产的桥梁作用。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的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近年来,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评价体系的系统优化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工艺学 新工科 工程认证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菌群及其与微量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冰涛 范恩帝 +5 位作者 李泽霞 张煜行 张志民 陈叶福 肖冬光 郭学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3,40,共15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α、β多样性分析,得到310个细菌属和59个真菌属,其中优势细菌属为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优势真菌属为Saccharomycopsis、Issat...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α、β多样性分析,得到310个细菌属和59个真菌属,其中优势细菌属为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优势真菌属为Saccharomycopsis、Issatchenkia、Rhizopus、Trichosporon、Candida和Aspergillus。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定量酒醅中的微量成分,对检测到的微量成分进行热图绘制。结果表明:0~3 d是微量成分种类增加的一个小高峰;3~14 d微量成分种类变化较小,大部分微量成分含量增加;14~21 d大量酯类物质合成;21~30 d微量成分增速逐渐减小。通过计算微生物与微量成分之间和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得到对微量成分具有一定贡献老白干酒酿造核心微生物群为:Lactobacillus、Bacillus、Fusarium、Staphylococcus和Thelebo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白干香型 酒醅 微生物多样性 微量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白干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风味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冰涛 范恩帝 +7 位作者 李泽霞 张煜行 张志民 郭亚伟 姜东明 陈叶福 肖冬光 郭学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7-16,共10页
大曲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大曲中微生物与风味成分关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HTS)对老白干香型大曲中的微生物测序,同时采... 大曲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大曲中微生物与风味成分关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HTS)对老白干香型大曲中的微生物测序,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检测制曲过程中风味成分的组成和变化,绘制风味成分热图。通过计算微生物与风味成分之间和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绘制可视化网络图。结果显示,老白干大曲中共发现78个细菌属和54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优势真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5-15 d是风味物质高产期,30-120 d是重要酯类物质的合成期;在制曲过程中,对风味成分贡献较大的核心微生物群为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海洋杆菌属(Oceanobac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通过对老白干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明确了对风味成分贡献较大的菌属,进而达到帮助提高白酒品质、改善大曲标准化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白干香型 大曲 微生物多样性 风味成分 核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仔鸡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孟阳 毕付提 +3 位作者 李洁 郭宏 马鑫 王德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0-3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发酵饲料对仔鸡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理。选取1日龄海兰褐蛋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三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发酵饲料对仔鸡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理。选取1日龄海兰褐蛋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三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发酵饲料,饲养56d,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各组蛋仔鸡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结果显示: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表明,非发酵饲料组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发酵饲料组,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盲肠;饲喂发酵饲料能显著增加乳杆菌丰度,同时降低肠道中脱硫弧菌属、螺杆菌等致病菌的数目,也间接证明乳杆菌可以抑制脱硫弧菌增殖,预防肠道疾病;饲喂发酵饲料能增加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比例,促进仔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仔鸡 发酵饲料 肠道菌群 16S RDNA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夏梦雷 杨帆 +3 位作者 陆锴 王頔 郑宇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生产方式多采用自然接种,部分食品的生产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终质量与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生产方式多采用自然接种,部分食品的生产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终质量与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系统阐明其发酵机理。该文综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对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测序等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分析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群落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常瀚文 郑鑫铃 +2 位作者 骆健美 王敏 申雁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4,共22页
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细胞工厂,其应用时经常面临的各种胁迫条件严重制约细胞活力和生产性能。大量文献证明,微生物的胁迫耐受性是受到胞内多个代谢途径和生理系统调控的复杂表型。那么,挖掘和应用增强菌株胁迫耐受性的抗逆元件是构建高效... 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细胞工厂,其应用时经常面临的各种胁迫条件严重制约细胞活力和生产性能。大量文献证明,微生物的胁迫耐受性是受到胞内多个代谢途径和生理系统调控的复杂表型。那么,挖掘和应用增强菌株胁迫耐受性的抗逆元件是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报道的微生物抗逆元件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壁和细胞膜、DNA修复、氧化应激、相容性溶质、能量产生和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以及外排泵、热激蛋白和全局转录因子等。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实例,同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元件 胁迫条件 耐受性能 细胞工厂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