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七种色素组分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星 朱红瑞 +4 位作者 肖杰 罗叶 舒玲 钟宇思 常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63-271,共9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蜜饯中柠檬黄、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酸性红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GB 500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9]和课题组前期所完成的《基于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蜜饯中柠檬黄、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酸性红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GB 500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9]和课题组前期所完成的《基于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7种人工合成色素及风险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该方法测定蜜饯中柠檬黄、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酸性红7种组分含量分别为1.814±0.043、1.814±0.068、1.844±0.082、1.816±0.097、1.820±0.055、1.781±0.0750和(1.792±0.074)mg/kg,结果发现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其次为样品前处理,仪器和回收率的贡献最小。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可行的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7种色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为日常实验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蜜饯 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泡菜中有机酸的方法探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胡继贵 程金权 +2 位作者 王玲 赵雪梅 李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78-84,共7页
目的:本文主要是介绍对泡菜中有机酸检测的方法探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泡菜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检测。方法:将样品的固体和汁液分开处理,以水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方法提取泡菜样品中有机酸,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和甲醇溶液,... 目的:本文主要是介绍对泡菜中有机酸检测的方法探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泡菜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检测。方法:将样品的固体和汁液分开处理,以水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方法提取泡菜样品中有机酸,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和甲醇溶液,分离柱为Shim-packGIST5μmC18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为20μL,对泡菜中有机酸进行加标定性与外标法定量。结果:本试验检测样品中含有四种有机酸,其含量乙酸(固体:7.4g/Kg;液体:8.2g/Kg)柠檬酸(固体:3.2g/Kg;液体:3.7g/Kg)L-苹果酸(固体:2.6g/Kg;液体:2.9g/Kg)草酸(固体:1.3g/Kg;液体:1.4g/Kg),且汁液试样中有机酸含量均高于渣中有机酸含量。7种有机酸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58以上;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3-2.7%(n=5)之间;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81-1.2%(n=5)之间,精密度好;回收率在86%-116%之间,且RSD均<3.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适合泡菜中有机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有机酸 水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新鲜核桃脂肪酸与卵磷脂品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晏梦溪 刘婧玮 +2 位作者 徐珂鹏 宋杰 李忠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新鲜核桃的脂肪酸与卵磷脂种类和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种四川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优良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并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信息分析。结果:20种新鲜核桃脂... 目的:探讨新鲜核桃的脂肪酸与卵磷脂种类和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种四川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优良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并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信息分析。结果:20种新鲜核桃脂肪酸组成成分基本一致,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油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陇南15号;亚油酸、花生酸、顺-11-二十碳烯酸含量最高的品种均是广丰1号;卵磷脂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西洛3号。新鲜核桃中卵磷脂含量与脂肪酸含量有较高的关联性,并且脂肪酸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关联程度较高。当欧式距离为15时,可以将20种核桃分为3类。结论:陇南15号、广丰1号是油脂质量相对较好的新鲜核桃品种资源;西洛3号是卵磷脂含量相对较高的新鲜核桃品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脂肪酸 卵磷脂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体改进剂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镉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辜世伟 黄先亮 +2 位作者 刘顶 何春兰 艾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寻找最优基体改进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测定水产干制品中痕量镉。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塞曼效应扣除背景干扰,分别以不同浓度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钯、氧化镧和EDTA为... 目的寻找最优基体改进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测定水产干制品中痕量镉。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塞曼效应扣除背景干扰,分别以不同浓度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钯、氧化镧和EDTA为基体改进剂,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镉含量。结果硝酸铵作基体改进剂,可最有效地消除该类食品中的基体干扰,且灵敏度较高。测定的最佳条件为:硝酸铵浓度5 g/L,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1500℃,测定波长228.8 nm。在0~6μg/L浓度范围内,镉浓度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2μg/kg,加标回收率在93%~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38%。结论在水产干制品中含盐量较高的情况下,以5 g/L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可较为有效地消除GFAAS测镉的基体干扰,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产干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