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院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张晓晗 王晓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巨野县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测,为临床经验性治疗血流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间送检的血培养信息,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科... 目的:分析巨野县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测,为临床经验性治疗血流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间送检的血培养信息,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科室、感染部位、病死率及药敏等结果。结果:2019年1月-2023年12月这5年内的血培养阳性率15.7%,606例患者中,男性331例,女性275例,年龄小于等于18岁8例,占1.3%,19~60岁188例,占31.0%,大于60岁410例,占67.7%。住院期间死亡21例,病死率3.5%。最常见的继发血流感染的部位是肺部感染(238例,3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136例,22.4%)。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135例,22.3%),其次是呼吸内科(99例,16.3%),肿瘤科(51例,8.4%)等。606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439,72.4%),革兰氏阳性菌(131,21.6%),真菌(14,2.3%),厌氧菌(22,3.6%)。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0.1%)、肺炎克雷伯菌(9.4%)、金黄色葡萄球菌(7.9%)、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4.3%)、阴沟肠杆菌(4.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小于1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未监测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以及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以及链球菌。结论:我院送检的血培养中,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当发生血流感染时,临床医生应结合本院以及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情况选择抗菌药物,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霜 李东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比较尿糖...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比较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诊断效果。结果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方面,研究组[(3.80±0.74)mmol/L、(27.13±5.71)mg/L]均高于对照组[(2.23±0.53)mmol/L、(16.85±3.5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7、10.854,P均<0.05)。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为50例,其中真阳性为46例。诊断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2.00%、准确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92.00%,阴性预测值为92.00%,kappa值为0.84。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以获得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数据分析
3
作者 刘艳 李东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某三级医院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疾病分析。方法:利用回顾性方法选取了2021年11月-2023年2月某三甲医院503例EBV-DNA阳性病例,分析了各种疾病的比例以及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比例。结果:503例EBV-DNA阳性病例中,鼻咽癌患... 目的:探讨某三级医院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疾病分析。方法:利用回顾性方法选取了2021年11月-2023年2月某三甲医院503例EBV-DNA阳性病例,分析了各种疾病的比例以及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比例。结果:503例EBV-DNA阳性病例中,鼻咽癌患者145例占总比例的28.83%,淋巴瘤患者69例占总比例的13.72%,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156例占总比例的31.0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12例占总比例的2.39%,肾移植患者37例占总比例的7.36%,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1例占总比例的4.17%,其他疾病患者63例占总比例的12.52%。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占36.5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13.46%,地中海贫血占28.21%,再生障碍性贫血占12.18%,骨髓异常综合征占5.77%及其他一些血液疾病占3.85%。156例血液系统疾病中有140例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EBV-DNA移植前阴性移植后阳性的有86例,移植前阳性移植后阴性的有18例,移植前阳性移植后阳性的有36例。结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在EBV-DNA阳性病例中占有最高的比例,且移植后的感染率高于移植前。鼻咽癌和淋巴瘤占EBV-DNA阳性的第二、三位,说明两种疾病的发生与EBV有极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鼻咽癌 淋巴瘤 血液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敬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疑似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全自动血液细...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疑似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及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准确率。结果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淋巴细胞异常、血小板异常、幼稚细胞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9.00%(38/200)、35.00%(70/200)、38.00%(38/200),均显著高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11.00%(22/200)、21.50%(43/200)、9.00%(1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红细胞异常、核左移、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分别为16.00%(32/200)、32.50%(65/200)、11.50%(23/200),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15.00%(30/200)、31.50%(63/200)、12.50%(25/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中198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为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其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7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准确率为89.33%(67/75),低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97.33%(7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地中海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均可被较为广泛的运用在诊断血液系统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意义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文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内分泌科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对... 目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内分泌科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低于对照组,而LDL-C、TC及TG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疾病诊断与病情预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培养法、PG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检验阴道细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宁咏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检验阴道细菌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阴道分泌物分别给予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行阴道细菌检... 目的:探究与分析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检验阴道细菌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阴道分泌物分别给予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行阴道细菌检验,检测的细菌包括加特纳菌、肠球菌、棒状杆菌等。结果:细菌培养法检出率为74.44%,PCR检验法检出率为88.22%,PCR检验法较细菌培养法相比检出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染色检验法检出率为48.89%,细菌培养法法检出率为74.44%,细菌培养法较革兰染色法相比检出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验法检出率为82.22%,革兰染色法检出率为48.89%,PCR检验法较革兰染色法相比检出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检验法相比于细菌培养法及革兰染色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操作简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基础,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革兰染色法 阴道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吴霜 卢舒舒 国凤桂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尿常规检查,分别给予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并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分... 目的分析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尿常规检查,分别给予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并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分析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对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白细胞PO=0.95,Pe=0.71,Kappa=0.83;红细胞PO=0.94,Pe=0.63,Kappa=0.8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达较高。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诊断白细胞的灵敏度为95.52%,特异度为92.31%,准确度为95.00%,诊断红细胞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94.44%,准确度为93.7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同显微镜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尿常规检验的简化操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 尿常规检验 白细胞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在脂肪肝患儿的临床实施价值研究
8
作者 吴霜 谢秀菊 国凤桂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在脂肪肝患儿中的临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将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统计两组血常规检...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在脂肪肝患儿中的临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将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统计两组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单核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脂肪肝和红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894、0.926、0.891、0.932,P=0.008、0.002、0.008、0.001),和血小板呈负相关(r=-0.874,P=0.012)。不同分级脂肪肝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尿酸呈正相关(r=0.754、0.901、0.912、0.907,P=0.010、0.003、0.004、0.002),和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917,P=0.003)。结论脂肪肝患儿血常规检验和血脂检验相关指标均存在明显异常,且疾病越严重,血常规、血脂指标异常情况越明显,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重视调节血脂、血常规指标,并加强这些指标的监测,从而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血脂检验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NAs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RN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艳 李东风 王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598-26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核苷类似物(NAs)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接受NAs治疗2年及以上的81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BV RNA、HBV DNA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经核苷类似物(NAs)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接受NAs治疗2年及以上的81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BV RNA、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HBV RNA定量水平;比较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患者HBV RNA定量水平;比较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患者HBV RNA定量水平;分析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BeAg、HBsAg、HBV DNA与HBV R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V DNA>10 IU/mL组(45例)和HBV DNA<10 IU/mL组(36例)HBV RNA定量水平分别为3.31(2.31,3.95)、0(0.00,2.31),HBV DNA>10 IU/mL组明显高于HBV DNA<10 IU/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37例)和HBeAg阴性组(44例)HBV RNA定量水平分别为3.37(2.31,3.66)、2.11(0.00,2.48),HBeAg阳性组HBV RNA定量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200 IU/mL组(9例)、200 IU/mL<HBsAg<2000 IU/mL组(35例)、HBsAg≥2000 IU/mL组(37例)HBV RNA定量水平分别为0.00(0.00,2.03)、2.25(0.00,2.75)、3.21(2.29,4.33),3组间HBV R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RNA定量水平与HBsAg、HBeAg及HBV DN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13、0.321、0.508,P<0.05)。结论CHB患者中HBV RNA水平与HBV DNA、HBsAg、HBeAg水平关系密切,当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时,应该进一步检测血清中的HBV RN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似物 RNA 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MG、BUN、CysC及SCr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国凤桂 程晴晴 李翠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肾功能损伤中各项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指标及观察组中不同类... 目的分析肾功能损伤中各项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指标及观察组中不同类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为(5.61±0.47)mg/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为(12.67±2.50)mmol/L、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为(2.29±0.27)mol/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为(184.59±7.1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9±0.59)mg/L,(5.26±1.32)mmol/L,(0.82±0.35)mol/L(89.67±9.2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13、26.211、33.255、81.024,P均<0.05)。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类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β_(2)-MG、BUN、CysC、SCr检测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4、0.338、0.451、0.875,P均<0.05)。结论肾功能损伤患者的β_(2)-MG、BUN、CysC及SCr水平会出现异常变化,且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不断加深,β_(2)-MG、BUN、CysC及SCr水平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损伤 β_(2)-微球蛋白 尿素氮 血清胱抑素C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MYH9相关性疾病血细胞形态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王娟 王充 高瞻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4期74-75,78,共3页
MYH9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其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通过该病例了解MYH9相关性疾病的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改变加强形态工作者对该类疾病认识。
关键词 MYH9相关性疾病 巨大血小板 粒细胞胞浆内蓝斑样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分析在尿液潜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程晴晴 国凤桂 李翠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诊断尿液潜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巨野县人民医院的118例疑似尿液潜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检查方式分为尿液分析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金标准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诊断尿液潜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巨野县人民医院的118例疑似尿液潜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检查方式分为尿液分析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金标准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尿液分析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尿液分析的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6.47%、95.24%、89.83%,Kappa值为0.743。结论尿液分析可以为尿液潜血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方便临床对尿液潜血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尿液潜血检验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卫星现象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一例及分析
13
作者 王娟 王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2期73-74,共2页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指血小板像卫星一样排列于白细胞周围,导致仪器检测血小板假性降低,在临床中较少见。本文中血小板卫星现象导致仪器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碰到嗜酸粒细胞增多并白细胞DIFF散点图异常应考虑到该可能...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指血小板像卫星一样排列于白细胞周围,导致仪器检测血小板假性降低,在临床中较少见。本文中血小板卫星现象导致仪器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碰到嗜酸粒细胞增多并白细胞DIFF散点图异常应考虑到该可能,避免临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卫星现象 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疽诺卡菌引起皮肤脓肿并合并脑脓肿1例
14
作者 董伟 张晓晗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诺卡菌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抽吸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并采用E-test方法测得6种抗菌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 目的:分析研究诺卡菌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抽吸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并采用E-test方法测得6种抗菌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的药敏试验。结果:皮疽诺卡菌易通过皮肤感染,血行播散到脑部引起脑脓肿。结论:皮疽诺卡菌目前在临床中为少见菌,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要重视微生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疽诺卡菌 皮肤脓肿 脑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斯陆莫拉菌致腹腔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国凤桂 张晓晗 董晓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1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奥斯陆莫拉菌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将腹水标本注入儿童血培养瓶中进行需氧培养,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奥斯陆莫拉菌为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菌... 目的:分析研究奥斯陆莫拉菌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将腹水标本注入儿童血培养瓶中进行需氧培养,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奥斯陆莫拉菌为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但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可引起感染。结论:奥斯陆莫拉菌引起的腹膜炎感染病例较少,临床医生要重视微生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陆莫拉菌 腹腔感染 胸腹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型支原体引起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付红艳 张晓晗 皇甫玲利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回顾性分析一例外伤后由人型支原体引起血流感染的案例,当实验室分离出针尖样大小的菌落,且革兰染色不着色,应高度怀疑人型支原体感染。临床医师应重视由人型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外的感染特别是由人型支原体引起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
关键词 人型支原体 血流感染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中多形拟杆菌致脓毒血症的鉴定过程与思考
17
作者 张晓晗 董伟 付红艳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9期69-71,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培养中检出多形拟杆菌致脓毒血症的鉴定过程,总结基层医院检测出厌氧菌的概率相当低,当厌氧瓶报警时应高度重视,排除厌氧菌的感染。
关键词 厌氧菌 多形拟杆菌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哈小琴 王娟 +4 位作者 白燕青 徐倩 曹荟哲 曾通旭 杨志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分别用低浓度葡萄糖(LG组,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HG组,35 mmol/L)培养基培养HUVECs 24、72、120 h...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分别用低浓度葡萄糖(LG组,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HG组,35 mmol/L)培养基培养HUVECs 24、72、120 h,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检测高糖对HUVECs存活率影响,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ax、Bcl-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和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表达。结果 HG组处理72、120 h细胞存活率、Bcl-2均低于LG组,ROS水平、Bax和Bax/Bcl-2高于L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处理HUVECs 24、72、120 h SIRT1和NO相对含量低于LG组,处理72、120 h e NOS低于LG组(P<0.05)。结论高糖可使HUVECs存活率下降,增强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Bax/Bcl-2比值,可能与抑制SIRT1-e NOS通路使NO生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高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Ad-HGF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哈小琴 王娟 +4 位作者 白燕青 徐倩 曹荟哲 曾通旭 杨志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感染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Ad-H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低糖组(LG组,5.5 mmol/L)、高糖组(HG组,35 mm...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感染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Ad-H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低糖组(LG组,5.5 mmol/L)、高糖组(HG组,35 mmol/L)、腺病毒对照组(HG+Ad-GFP组)和实验组(HG+Ad-HGF组)。检测4组HUVECs增殖情况、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HG组、HG+Ad-GFP组HUVECs存活率低于LG组,HG+Ad-HGF组高于HG组(P<0.05,P<0.01)。HG组、HG+Ad-HGF组HUVECs内ROS水平高于LG组,但HG+Ad-HGF组低于HG组(P<0.05)。HG组、HG+Ad-GFP组Bax、Bax/Bcl-2高于LG组,Bcl-2低于LG组,但HG+Ad-HGF组Bax、Bax/Bcl-2低于HG组,Bcl-2高于HG组(P<0.05)。结论感染Ad-HGF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Bax/Bcl-2减少细胞凋亡,进而对高糖诱导的HUVECs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东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8期2666-26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且伴有早期肾损伤的51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9例无肾损伤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 目的研究不同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且伴有早期肾损伤的51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9例无肾损伤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他们的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比较这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ysC和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ysC和β2-MG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好于两个指标的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联合检测与两个指标单项检测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与β2-MG水平的测定,作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且两组患者CysC和尿β2-MG的联合检测,优于任一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妊娠高血压 早期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