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重建——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
1
作者 肖立俊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6年第6期76-77,共2页
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过去和现在 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颇具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国外没有这样的机构。在我国,教师进修学校是有其辉煌的过去的。
关键词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文化理念 巫溪县 重庆市 区县级 校核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的思考
2
作者 陈代秋 《华夏教师教育》 2021年第5期24-24,共1页
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影响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归属感。归属感差,职业身份认同感自然就差。比如现在农村学校的老师,几乎都住在城里,仅仅是工作地点在农村,每天早出晚归,他们... 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影响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归属感。归属感差,职业身份认同感自然就差。比如现在农村学校的老师,几乎都住在城里,仅仅是工作地点在农村,每天早出晚归,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对这一点,与老一代农村教师人以校为家,甚至以村为家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认同感 农村学校教师 农村教师 身份认同感 归属感 以校为家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翁亭记》中的“乐”与“悲”
3
作者 孟姝 《语文教学通讯》 2025年第16期69-71,共3页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通过分析文中的景与情,以及作者写景与抒情的具体方式,发现其张扬之“乐”与内隐之“悲”,并由此进入作者的精神情感世界,发现其“与民同乐并乐人民之乐”的儒家理想。
关键词 《醉翁亭记》 “乐” 欧阳修 儒家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韵启智:初中化学与语文跨学科融合之旅
4
作者 李国俊 《今日教育》 2025年第3期50-52,共3页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备受瞩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明,化学学科应深挖古代化学成就、工艺等宝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顺势而动,秉持育...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备受瞩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明,化学学科应深挖古代化学成就、工艺等宝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顺势而动,秉持育人理念,从课程目标到内容选材,力促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借古代化学工艺、科学家事迹激发学生奋进之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化学成就 跨学科融合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转向
5
作者 向玲 彭辉鳌 《语文教学通讯》 2025年第15期83-85,共3页
课堂教学评价是落实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路径。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实现转向。通过对课程价值考量、教学过程的可见度评估、发展性目标审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 课堂教学评价是落实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路径。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实现转向。通过对课程价值考量、教学过程的可见度评估、发展性目标审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生长性学习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课堂教学评价 三个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赜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古代化学知识与高中教学的交融互鉴
6
作者 李国俊 《中学化学》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论述了中国古代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文化自信、促进知识理解等方面的价值。通过历史情境创设、知识点讲解中的历史关联及实验教学中的历史元素融入等策略,将古代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 论述了中国古代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文化自信、促进知识理解等方面的价值。通过历史情境创设、知识点讲解中的历史关联及实验教学中的历史元素融入等策略,将古代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和区县教师研训机构建设
7
作者 肖立俊 《华夏教师教育》 2021年第5期24-24,共1页
这次论坛高大上,使我受益匪浅。这里和大家交流两个问题。刚才周校长讲的传统文化,很有启发意义。我们知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央文件出台好几年了,但贯彻落实还存在很大很多问题。比如,传统文化怎么进课堂、进校园,目前还缺乏可供借... 这次论坛高大上,使我受益匪浅。这里和大家交流两个问题。刚才周校长讲的传统文化,很有启发意义。我们知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央文件出台好几年了,但贯彻落实还存在很大很多问题。比如,传统文化怎么进课堂、进校园,目前还缺乏可供借鉴的比较好的操作方案。对哪些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缺乏认真梳理、仔细甄别。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应该是各个学科都有的,只是文科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方案 教师研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进课堂 进校园 受益匪浅 校长 启发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宗璞《紫藤萝瀑布》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姝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6期54-56,共3页
以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为例研究“1+X”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提升对生命、自然的感悟。通过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多方面的培养,促进其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9
作者 冉燕 《华夏教师教育》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2023年9月,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教育家精神”。在今年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教育家精神”,为全国广大教师躬耕教坛、臻于至善指明了精神的坐标,也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 2023年9月,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教育家精神”。在今年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教育家精神”,为全国广大教师躬耕教坛、臻于至善指明了精神的坐标,也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的“大先生”,成为了教育工作的核心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臻于至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核心命题 新征程 教师节 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立场:习作单元整体教学构思与设计 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
10
作者 彭辉鳌 冉燕 《今日教育》 2024年第7期112-115,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儿童立场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习作 学习情境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构思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寓言中的智慧——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及实施
11
作者 罗云倩 彭辉鳌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统编教材选编的寓言,既有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作品,也有外国寓言故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简洁精炼、生动有趣、寓意鲜明的文体特点。学习寓言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反思领悟、启迪思维、锻造灵魂等... 统编教材选编的寓言,既有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作品,也有外国寓言故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简洁精炼、生动有趣、寓意鲜明的文体特点。学习寓言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反思领悟、启迪思维、锻造灵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深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核心素养是实施寓言类教学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寓言故事 启迪思维 统编教材 文学体裁 挖掘文本 深度思维 文体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素养,探索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新思路--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12
作者 冉燕 彭辉鳌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9期79-81,共3页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探索全面、多元、过程化的语文评价方式,使评价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是实施新课程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课堂即时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基础,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起点;单元学习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助推器,能有效推进...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探索全面、多元、过程化的语文评价方式,使评价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是实施新课程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课堂即时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基础,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起点;单元学习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助推器,能有效推进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单元综合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回顾与提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力保障。将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能够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评价量表,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黄继光》教学为例
13
作者 彭辉鳌 刘立芳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5期79-81,共3页
课堂评价量表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学习成果,是连接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桥梁。好的课堂评价量表,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目标达成的支架。教师从学习目标出发,从教学过程入手,从学生成长考虑,结合具体教学单元,设计出融... 课堂评价量表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学习成果,是连接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桥梁。好的课堂评价量表,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目标达成的支架。教师从学习目标出发,从教学过程入手,从学生成长考虑,结合具体教学单元,设计出融“主题”“维度”“标准”“形式”于一体的评价量表,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要素 评价量表 “教—学—评”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代秋 陈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2-73,共2页
目前,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很多不足,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重点分析论述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问题教学法... 目前,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很多不足,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重点分析论述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展开论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 阅读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习作要求 促进语言发展--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辉鳌 陈姣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39期31-33,共3页
一、深入解读语文要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是《语文课程标... 一、深入解读语文要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提出的习作目标之一。为了落实《课标》中这一习作目标,编者在首个习作单元就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这两篇课文呈现出对不同事物,从不同角度的观察,且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不拘形式 精读课文 周围事物 留心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 统编教材 习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文言文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辉鳌 刘立芳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15期14-17,共4页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文言文的编排体系,明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把握文言文的教育价值,依托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遵循教材的设计思路,紧扣“熟读”“读懂”“想象”“内化”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熟读、诵读、读懂文言文...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文言文的编排体系,明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把握文言文的教育价值,依托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遵循教材的设计思路,紧扣“熟读”“读懂”“想象”“内化”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熟读、诵读、读懂文言文,通过想象与联想,实现文本内涵的拓展与内化,切实打开文言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文言文 教育价值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勇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第1期255-255,共1页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在此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人们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加强对多元化教学在中学信...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在此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人们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加强对多元化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的研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 多元化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习作教学“一体化”的价值与追求
18
作者 彭辉鳌 《今日教育》 2021年第4期53-55,共3页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小学习作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学生连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习作教学 语言文字 文从字顺 目标与内容 语言运用能力 一体化 具体明确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老”课文 用好统编教材 以五年级上册为例谈统编教材的使用
19
作者 彭辉鳌 《今日教育》 2019年第10期59-61,共3页
打开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我们看到一篇篇课文时,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词语:"新课文"和"老课文"。这里所说的"新课文"是指首次编入统编本教材的课文;"老课文"是在人教版教材或课改前的教材中出现... 打开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我们看到一篇篇课文时,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词语:"新课文"和"老课文"。这里所说的"新课文"是指首次编入统编本教材的课文;"老课文"是在人教版教材或课改前的教材中出现过,如今又编入统编本教材的课文。因此,准确理解这两类选文的特点和编排意图,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是用好统编本教材的关键。现就五年级上册教材,谈谈如何理解"新""老"课文,用好统编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统编本教材 五年级 人文主题 《落花生》 慈母情 阅读速度 阅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版小语教材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以五年级下册为例谈习作教学的编排与实施
20
作者 彭辉鳌 《今日教育》 2020年第2期54-57,共4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了主旋律,习作教学处于被弱化的地位,表现为习作教学内容依附于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缺乏训练体系;习作训练要素不清晰,教学重点难以突出;习作目标泛化,很难体现"...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了主旋律,习作教学处于被弱化的地位,表现为习作教学内容依附于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缺乏训练体系;习作训练要素不清晰,教学重点难以突出;习作目标泛化,很难体现"一练一得"。可喜的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习作教学,虽然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编排上自成体系,实现了"双轨"并进、阅读与习作能力同步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统编教材 五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