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使用风险脆弱性预防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爱花 《包头医学》 201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使用风险脆弱性预防体会。方法: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经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并具有较高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风险脆弱性评估,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将风险防范于未然。...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使用风险脆弱性预防体会。方法: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经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并具有较高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风险脆弱性评估,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将风险防范于未然。结果:本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护理人员熟练、规范的操作,预见性风险脆弱性评估,针对性预防措施的实施,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风险脆弱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凯权 王美英 +1 位作者 刘春华 温鼎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4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a O2为(60.... 目的探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a O2为(60.23±11.41)mm Hg,Pa O2/Fi O2为(201.2±60.2);对照组分别为(69.52±13.5)mm Hg、(296±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温正常、咳嗽缓解、气急缓解、啰音消失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 O2升高、住院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AP患者,体温以及氧合改善明显,但住院时间比抗生素治疗更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剂量与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红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病房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预警制度,比较...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病房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预警制度,比较两组患者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昏迷患者进行护理风险预警制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VAP(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患者护理满意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制 重症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凯权 王美英 +1 位作者 刘春华 温鼎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6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86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分为观察组(SIMV+PEEP)和对照组(CPAP+PS... 目的分析并比较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86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分为观察组(SIMV+PEEP)和对照组(CPAP+PSV),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参数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O_2、PaO_2、PaCO_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PaO_2/FiO_2低于对照组,但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具有良好的疗效,需要根据临床实际,合理予以选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重症胸部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困难胃管置入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凯权 陈琼 +2 位作者 任爱华 温鼎东 程亚军 《包头医学》 2015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困难胃管置入方法。方法 :248例重症困难胃管置入患者,分别采用喉镜直视引导下置管,纤维喉镜引导下置管及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管,观察置管成功率。结果:248例患者当中,32例经喉镜直视引导失败后,改用纤维喉镜引导下...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困难胃管置入方法。方法 :248例重症困难胃管置入患者,分别采用喉镜直视引导下置管,纤维喉镜引导下置管及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管,观察置管成功率。结果:248例患者当中,32例经喉镜直视引导失败后,改用纤维喉镜引导下置管一次成功。23例颈椎损伤及口咽术后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管,其中18例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管一次成功,5例明视置管失败后,改为纤维支气管镜弯曲部,直接进入食道上段,导丝引导置管成功,其余193例患者在喉镜直视引导下置管,均一次成功。结论:危重症患者多种原因可导致胃管置入困难。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个体差异,应用喉镜直视引导下置管法,或纤维喉镜引导下置管法,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管法,均可使困难胃管置管成功。这3种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 纤维喉镜 纤维支气管镜 困难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淑兰 《包头医学》 2012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使设备仪器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方法:①总结3年来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即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如心... 目的:探讨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使设备仪器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方法:①总结3年来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即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及管道,输液泵,呼吸复苏气囊的完好。结果:引进5S管理理念后,重症监护室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结论:重症监护室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是确保急诊抢救工作质量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5S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物品德完好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管理 重症监护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抗凝支持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任爱花 赵淑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人住ICU的患者大多非单一肾性因素的疾患,往往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手术后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无法...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人住ICU的患者大多非单一肾性因素的疾患,往往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手术后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无法使用常规的抗凝药物,但又必须行血液净化治疗,这时就突显了无抗凝治疗的优势;治疗时通过增加泵前泵的用量和生理盐水冲洗管路的次数,可减少滤过膜凝血的发生,同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克服治疗功效不足的缺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凝支持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危重症患者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辰东 周丽华 +15 位作者 杨飞 李斌 李彩霞 于爱利 吴连奎 尹海波 王君艳 耿立霞 王秀莲 张俊 淖娜 王凯权 苏云 王飞 李玉君 张利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1和3:1以上的要求.⑤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P<0.05).⑥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现状 普查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护士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改仙 《包头医学》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方法 :以临床工作能力为主,兼顾职称、学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在科内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0级、1级、2级、3级、4级。根据工作时间性质和... 目的:探讨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方法 :以临床工作能力为主,兼顾职称、学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在科内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0级、1级、2级、3级、4级。根据工作时间性质和科内人员情况将分为五组:1组、2组、3组、4组均为循环倒班组、5组为辅助正常班组。结果:通过分层分组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加快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急救水平成长,加强了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和支持作用,使得护理工作更好的满足于患者的需求,减少护理缺陷避免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分层分组弹性排班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4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杰 程亚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小RNA-214(miR-214)、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和尾加压素Ⅱ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180例,其中AMI组1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小RNA-214(miR-214)、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和尾加压素Ⅱ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180例,其中AMI组110例,冠心病组70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患者又分为无心力衰竭组53例和心力衰竭组57例。检测各组miR-214、sLOX-1和尾加压素Ⅱ水平以及心功能情况。分析miR-214、sLOX-1和尾加压素Ⅱ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miR-214、sLOX-1水平明显升高,尾加压素Ⅱ、LVEF和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AMI组miR-214、sLOX-1水平明显升高,尾加压素Ⅱ、LVEF和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力衰竭组尾加压素Ⅱ水平明显高于心力衰竭组,miR-214和sLOX-1水平明显低于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14、sLOX-1水平升高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而尾加压素Ⅱ水平升高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组miR-214与LVEF和心排血量呈负相关(r=-0.602,P=0.000;r=-0.543,P=0.000),sLOX-1与LVEF和心排血量呈负相关(r=-0.466,P=0.000;r=-0.581,P=0.000),尾加压素Ⅱ与LVEF和心排血量呈正相关(r=0.619,P=0.000;r=0.525,P=0.000)。结论miR-214、sLOX-1和尾加压素Ⅱ水平与AMI的发生以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miR-214、sLOX-1和尾加压素Ⅱ水平可对AM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同时对AMI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进行早期判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S 尿紧张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慧芬 郭红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收治的因呼吸机导致的老年肺炎50例,采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进行治...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收治的因呼吸机导致的老年肺炎50例,采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0%与8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8.00%与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利奈唑胺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要优于万古霉素,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疗效与安全性 细菌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爱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145-147,151,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共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循"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共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循"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6.2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5);护理前1周,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在老年卧床患者护理中,压疮预防工作尤为关键,具体可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预防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推荐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 集束化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压疮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在腹部疾病观察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利 王凯权 +3 位作者 雷润表 程亚军 赵淑兰 温鼎东 《包头医学》 2012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压力变化在普外科领域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监测膀胱压力的变化间接反映腹腔内压的变化,指导临床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干预率明显增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在普外科腹部... 目的:探讨膀胱压力变化在普外科领域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监测膀胱压力的变化间接反映腹腔内压的变化,指导临床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干预率明显增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在普外科腹部疾病观察中的临床意义较大,而且操作简单,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腹腔室间隔综合征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凯权 王金叶 +2 位作者 温鼎东 雷润表 程亚军 《包头医学》 2015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汲取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改进,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首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方法,沿白线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显露部分即可,或... 目的:探讨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汲取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改进,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首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方法,沿白线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显露部分即可,或可触及气管环,然后采用Selding技术,穿刺针垂直刺入气管,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沿导丝在气管环软骨间切一2mm左右切口,用弯钳扩张切口后,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结果:41例行改进气管切开术患者,有1例高位颈椎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家属放弃治疗,有少量出血2例,形成局限性皮下气肿1例。其余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行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后改进。使困难气管切开能够顺利进行,又可弥补传统外科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不足之处,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挽救重症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造口术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对腹部疾病护理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淑兰 任爱华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549-551,共3页
①目的探讨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对腹部疾病护理的临床指导意义。②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各种急性腹内压升高患者101例作为监测组,随机抽取相同时间段内与监测组相同的疾病(未监测腹内压者)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对临床指导意义... ①目的探讨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对腹部疾病护理的临床指导意义。②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各种急性腹内压升高患者101例作为监测组,随机抽取相同时间段内与监测组相同的疾病(未监测腹内压者)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对临床指导意义。③结果监测组的手术干预率(73.27%)大于对照组的手术干预率(49.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监测组的病死率(11.88%)小于对照组的病死率(21.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持续膀胱压力监测对腹部疾病的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医生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测压 腹部疾病 病情变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病因分析
16
作者 金洋 王颖 +1 位作者 王凯权 王金叶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意识障碍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原因以肺性脑病最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脑病,其... 目的:分析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意识障碍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原因以肺性脑病最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脑病,其它如感染中毒性脑病、代谢性碱中毒及脑梗死等次之。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低钠血症 肺性脑病 低渗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长如何明确岗位职责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淑兰 《包头医学》 2013年第1期64-64,55,共2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人员明确职责的方法 ,保证ICU护理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持续加强性的护理及措施,以使病人的病情恢复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维持病人的最佳健康状态。方法:总结2009~2012年明确各班次职责做法,采用岗位职责书面化... 目的:探讨ICU护理人员明确职责的方法 ,保证ICU护理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持续加强性的护理及措施,以使病人的病情恢复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维持病人的最佳健康状态。方法:总结2009~2012年明确各班次职责做法,采用岗位职责书面化、不交叉重复、让员工清楚知道个人职责、培养员工责任意识、制定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等方法,使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结果:ICU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和谐协作,共同完成团队职责,确保了护理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结论:岗位职责的明确,是优质、高效、安全完成ICU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岗位职责书面化、让员工清楚知道个人职责、团队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等做法值的鉴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岗位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套管滑脱三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8
作者 赵淑兰 梁改仙 《包头医学》 2015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分析三例气管套管置管期间的护理问题,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三例气管套管出现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滑脱原因寻找避免滑脱的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患者情况转危为安,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护士工作时提高责... 目的 :分析三例气管套管置管期间的护理问题,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三例气管套管出现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滑脱原因寻找避免滑脱的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患者情况转危为安,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护士工作时提高责任心,勤于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气管套管的位置,在护理时要谨慎、细心去工作。确保和提高置管病人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套管 滑脱 原因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脓肿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利 王金哲 +1 位作者 郝利恒 温鼎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706-1707,共2页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脓肿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6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6例发生腹腔脓肿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结果发生腹腔脓肿的6例患者,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脓肿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6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6例发生腹腔脓肿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结果发生腹腔脓肿的6例患者,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差、分解粘连创面大、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结论防止LC术后腹腔脓肿形成需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明确胆囊三角结构,有效引流等方面的内容,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脓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