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en Plus模拟不锈钢酸洗焙烧烟气SCR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陈玉龙 刘英杰 +2 位作者 周礼 田相龙 钱亚星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9期127-131,137,共6页
针对混酸焙烧烟气低温、超高浓度NOx的特点,可采用“GGH+燃烧器+循环+SCR”的脱硝工艺,并结合Aspen Plus软件,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设计工况下,GGH的冷流体温升为120~155℃,烟气的循环倍率为1.5~2.5。低负荷时采用天然气补热,高负荷时... 针对混酸焙烧烟气低温、超高浓度NOx的特点,可采用“GGH+燃烧器+循环+SCR”的脱硝工艺,并结合Aspen Plus软件,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设计工况下,GGH的冷流体温升为120~155℃,烟气的循环倍率为1.5~2.5。低负荷时采用天然气补热,高负荷时采用助燃风降温,控制SCR入口温度为260~280℃确保催化剂的活性,SCR出口温度<430℃避免催化剂失活。最终,设计和指导了某混酸焙烧烟气SCR项目,并到达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Aspen Plus 酸洗 焙烧 热量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经典扩散模型数学关系研究
2
作者 薛洪来 闵政 温哲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含瓦斯煤扩散模型形式多样,而模型之间的数学关系有待明确。研究了20种经典的含瓦斯煤扩散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将其分为常规扩散模型、动态扩散模型和经验扩散模型3类,通过等价、近似数学转换发现同类扩散模型存在数学关系。为了探究3类... 含瓦斯煤扩散模型形式多样,而模型之间的数学关系有待明确。研究了20种经典的含瓦斯煤扩散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将其分为常规扩散模型、动态扩散模型和经验扩散模型3类,通过等价、近似数学转换发现同类扩散模型存在数学关系。为了探究3类扩散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常规扩散模型为基础,基于煤体分形孔隙结构特性建立了动态扩散系数模型,通过观察扩散系数与时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了动态扩散系数模型,建立了动态扩散模型与常规扩散模型的数学关系;以煤基质立方体几何模型为假设条件,结合Fick定律与动态扩散模型,推导出了经验扩散模型,建立了经验扩散模型与动态扩散模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瓦斯扩散 扩散模型 经典模型 数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基苯催化氧化合成苯酚和环己酮 被引量:17
3
作者 侯蓉 单玉华 +3 位作者 储海霞 高秋敏 鲁墨弘 李明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3-1027,共5页
以环己基苯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合成了环己酮和苯酚;考察了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反应,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是较好的... 以环己基苯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合成了环己酮和苯酚;考察了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反应,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是较好的催化剂,乙腈是合适的溶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氧压1.1 MPa,75℃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环己基苯的转化率为40.2%,环己酮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5.6%和98.4%。催化剂和溶剂可循环使用。过高的反应温度和氧压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副产物主要为1-苯基环己醇、苯戊酮和苯己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苯 催化氧化 亚胺催化剂 环己酮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交酯的合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清云 周维友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416,共4页
以煤法制乙二醇(EG)工艺中的副产物羟基乙酸(PGA)为原料,先预聚成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羟基乙酸再解聚制备乙交酯。研究发现,解聚升温速率对乙交酯的收率有重要影响,同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乙交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180℃,加... 以煤法制乙二醇(EG)工艺中的副产物羟基乙酸(PGA)为原料,先预聚成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羟基乙酸再解聚制备乙交酯。研究发现,解聚升温速率对乙交酯的收率有重要影响,同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乙交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180℃,加入催化剂w(Sb2O3)=0.75%(以低聚物PGA质量计),以15℃/min的速率升至290℃有最佳解聚效果,粗产物乙交酯的收率高达87.5%,3次重结晶后质量分数高于99.9%,收率为78.0%,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乙交酯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交酯 羟基乙酸 聚羟基乙酸 煤化工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加氢烷基化制环己基苯催化剂的制备与工艺条件的考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鹰 单玉华 +3 位作者 司坤坤 栾灵 李明时 鲁墨弘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Cu/Hβ双功能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NH3-TP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苯加氢烷基化制备环己基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Ni负载量、Ni和Cu的来源、助催化剂的种类)和反应条...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Cu/Hβ双功能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NH3-TP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苯加氢烷基化制备环己基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Ni负载量、Ni和Cu的来源、助催化剂的种类)和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为:Ni和Cu的来源分别为乙酸镍和硝酸铜、负载量分别为4%(w)和0.2%(w);反应温度210℃、氢气压力2 MPa、反应时间1 h、催化剂用量5%(w)(基于苯的质量)。在此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可达57.74%,环己基苯的选择性可达71.38%。催化剂的金属活性位和酸性是苯加氢烷基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铜/Hβ 双功能催化剂 加氢烷基化反应 环己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合成2,6-二氯苯甲醚 被引量:8
6
作者 董燕敏 尹振燕 +2 位作者 程琦 陈兴权 赵天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671,共5页
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传统的有毒有害试剂作甲基化试剂,以2,6-二氯苯酚(DCP)为原料,在固体碱与相转移催化剂(PTC)作用下,合成了2,6-二氯苯甲醚(DCA)。考察了PTC种类及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碱性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 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传统的有毒有害试剂作甲基化试剂,以2,6-二氯苯酚(DCP)为原料,在固体碱与相转移催化剂(PTC)作用下,合成了2,6-二氯苯甲醚(DCA)。考察了PTC种类及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碱性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PTC,x(PEG-400)=0.2%,n(DMC)∶n(DCP)∶n(K2CO3)=0.1∶0.05∶0.003,温度150℃,时间5h,在该条件下,DCA的收率为87.3%,DCP的转化率为100%。优化条件下的重复实验表明,该反应易于控制,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2 6-二氯苯酚 2 6-二氯苯甲醚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乙醇酸的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陆卫良 崔爱军 +3 位作者 王泽云 田俊凯 陈群 何明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2-656,共5页
利用悬浮聚合的方法,选用甲基硅油作为体系的分散介质,MOA-3作为分散剂,乙醇酸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出了特性黏度高达0.845 dL/g的聚乙醇酸(PGA),采用红外、核磁、DSC、XRD等方法表征了聚乙醇酸的结构和性质。通过一系列单因素... 利用悬浮聚合的方法,选用甲基硅油作为体系的分散介质,MOA-3作为分散剂,乙醇酸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出了特性黏度高达0.845 dL/g的聚乙醇酸(PGA),采用红外、核磁、DSC、XRD等方法表征了聚乙醇酸的结构和性质。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聚乙醇酸特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经过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对特性黏度影响的大小,并得出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温度194℃,反应时间113 h,催化剂用量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 聚乙醇酸 悬浮聚合 生物降解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NiO-MoO_3/SiO_2-Al_2O_3-TiO_2超细镍金属催化剂加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关媛 魏科年 +2 位作者 林西平 邬国英 宋友良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及不同总金属含量的高性能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超细镍金属加氢催化剂。根据XRD、TPR及TPD结果,催化剂表面产生了还原性能不同的多种镍原子活性位,金属镍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并在其... 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及不同总金属含量的高性能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超细镍金属加氢催化剂。根据XRD、TPR及TPD结果,催化剂表面产生了还原性能不同的多种镍原子活性位,金属镍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并在其表面呈超细分散状态,为中等强度的酸性催化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烃原料,考察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载体酸性对不同的不饱和烃原料感受性不同,原料苯及催化裂化柴油加氢需要载体提供的有效酸量要大于航空煤油及双环戊二烯加氢;此外,适当地增加金属NiO的含量,调节Ni、Mo比,能够有效地增大活性组分镍的分散度,能量状态较高的镍原子数增多,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催化剂对不饱和烃原料的加氢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溶胶-凝胶 加氢 加氢脱芳 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TPR) 程序升温脱附(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的新工艺 被引量:4
9
作者 郝永兵 赵万胜 +3 位作者 董燕敏 赵燕 陈兴权 赵天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实验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经醚化、溴代、氰化和水解等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在醚化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连三苯甲醚,收率为92%;连三苯甲醚经NBS溴代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溴苯,收率为92.2%;2... 实验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经醚化、溴代、氰化和水解等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在醚化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连三苯甲醚,收率为92%;连三苯甲醚经NBS溴代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溴苯,收率为92.2%;2,3,4-三甲氧基溴苯与氰化亚铜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苯腈,收率为69.5%;2,3,4-三甲氧基苯腈水解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收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4-三甲氧基苯甲酸 焦性没食子酸 碳酸二甲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hiff碱结构的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爱军 黄伟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合成了一种以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5.0×10-5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518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80%以上,且其识别作用不受其他金... 合成了一种以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5.0×10-5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518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80%以上,且其识别作用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3.0×10-7~7.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Cu2+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IPY染料 SCHIFF碱 铜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酮锆催化乙丙交酯开环共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诚 崔爱军 +2 位作者 姜海建 孙政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9-483,共5页
以乙酰丙酮锆[Zr(Acac)4]为催化剂引发不同配比的乙交酯和L-丙交酯开环共聚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分子量的聚乙丙交酯(PLGA)。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了PLGA的结构和性质。结果... 以乙酰丙酮锆[Zr(Acac)4]为催化剂引发不同配比的乙交酯和L-丙交酯开环共聚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分子量的聚乙丙交酯(PLGA)。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了PLGA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以乙酰丙酮锆催化制备的PLGA结晶度高于由传统催化剂辛酸亚锡制备的PLGA。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聚乙丙交酯(PLGA)特性黏度的影响,得出了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乙酰丙酮锆用量为0.06%,聚合温度为150℃,聚合时间为6h,合成了特性黏度达0.957d 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05的高分子量的P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锆 乙交酯 L-丙交酯 聚乙丙交酯 开环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富荣 崔存凤 +1 位作者 秦亮 李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5,43,共4页
为提高咪唑啉缓蚀剂的水溶性及缓蚀效率,以己二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带酰胺和咪唑啉基团的聚合型缓蚀剂PIM,以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常见的非聚合型缓蚀剂UPIM;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测试了2种缓蚀剂的结构及分子量;采用交流阻抗... 为提高咪唑啉缓蚀剂的水溶性及缓蚀效率,以己二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带酰胺和咪唑啉基团的聚合型缓蚀剂PIM,以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常见的非聚合型缓蚀剂UPIM;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测试了2种缓蚀剂的结构及分子量;采用交流阻抗法分析了2种缓蚀剂在N80钢表面的吸附性质,并拟合了表面覆盖率和时间的关系曲线;采用Tafel极化曲线法测试了不同浓度缓蚀剂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N80钢在含50mg/L PIM的0.5 mol/L H_2SO_4溶液中浸泡6 min后,覆盖率达到85.02%,高于UPIM;当0.5 mol/L H_2SO_4溶液中聚合型缓蚀剂PIM浓度为400 mg/L时,缓蚀率最高可达96.7%,明显高于缓蚀剂UPIM的;经过较长时间腐蚀后,聚合型缓蚀剂PIM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稳定性优于UPIM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钢 聚合型咪唑啉 缓蚀剂 交流阻抗法 吸附稳定性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抽提油在Ni-Mo/γ-Al_2O_3催化剂上选择性加氢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玉龙 杨基和 +2 位作者 刘英杰 张高平 谷云格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
实验以催化裂化油浆(FCCS)抽提油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工艺降低稠环芳烃(PAHs)及硫含量,比较了Ni-W/γ-A1_2O_3和Ni-Mo/γ-A1_2O_3两种催化剂对油浆加氢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原料黏度、产生的H_2S气体等因素对脱除... 实验以催化裂化油浆(FCCS)抽提油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工艺降低稠环芳烃(PAHs)及硫含量,比较了Ni-W/γ-A1_2O_3和Ni-Mo/γ-A1_2O_3两种催化剂对油浆加氢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原料黏度、产生的H_2S气体等因素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黏度为75 mm^2/s、催化剂用量与原料比值为30%时,在280℃、8 MPa条件下反应6 h后,原料的加氢效果显著。其中,在反应过程中排出H_2S利于加氢,PAHs质量分数由56.34%降到19.83%,脱除率达到64.80%。此外,通过催化剂稳定性测试表明:反应6 h后PAHs脱除率达到62.18%且随时间延长维持恒定,经更换催化剂后,相同条件下,PAHs质量分数下降至15.07%,总脱除率达到73.25%;液体产物总收率为95.35%,硫含量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抽提油 加氢 脱稠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三甲氧基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燕敏 赵燕 +2 位作者 赵万胜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9-1284,共6页
采用一步法用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制备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Bmim]Br),并用FTIR和^1H 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Bmim]Br催化作用下,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焦性没食子酸(PA)为原料合成了连1,2... 采用一步法用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制备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Bmim]Br),并用FTIR和^1H 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Bmim]Br催化作用下,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焦性没食子酸(PA)为原料合成了连1,2,3-三甲氧基苯(TMB),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及[Bmim]Br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TMB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n(PA):n(DMC)=1:6、反应时间7h、n([Bmim]Br):n(PA)=1:1。在此条件下,PA转化率为100.0%,TMB收率为92.60%。用GC—MS和’HNMR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甲氧基苯 碳酸二甲酯 焦性没食子酸 离子液体催化剂 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固相缩聚法制备聚乙醇酸甲酯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泽云 崔爱军 +2 位作者 陆卫良 陈群 何明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71-2774,共4页
以乙醇酸甲酯为原料,先通过熔融缩聚法得到低聚物,然后进行固相缩聚法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甲酯(PMG)。考察了工艺过程中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MG分子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合成条件为:催化剂... 以乙醇酸甲酯为原料,先通过熔融缩聚法得到低聚物,然后进行固相缩聚法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甲酯(PMG)。考察了工艺过程中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MG分子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合成条件为:催化剂二水合氯化亚锡的质量分数为0.5%,压力70 Pa,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00 h,合成的PMG的特性黏度可达0.802 dL/g。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MG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PMG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和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甲酯 固相缩聚 生物可降解材料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国彪 李剑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以钢铁硫酸酸洗废液、硫酸亚铁、亚硝酸钠和氧气为原料,合成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聚合硫酸铁产品。实验研究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100 mL钢铁硫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加入60 g硫酸亚铁及6 g亚硝酸钠,持续通入氧气,40℃下反应2 h,得到液体... 以钢铁硫酸酸洗废液、硫酸亚铁、亚硝酸钠和氧气为原料,合成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聚合硫酸铁产品。实验研究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100 mL钢铁硫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加入60 g硫酸亚铁及6 g亚硝酸钠,持续通入氧气,40℃下反应2 h,得到液体聚合硫酸铁产品。将液体聚合硫酸铁在真空度为-0.09 MPa以上,55℃干燥3 h得到固体聚合硫酸铁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硫酸酸洗废液 聚合硫酸铁 真空度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美 钟向宏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00-3308,共9页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介质,由于其结构可设计、稳定性高以及催化活性高等优点,使其在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传统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介质,由于其结构可设计、稳定性高以及催化活性高等优点,使其在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传统离子液体包括咪唑类、吡啶类、季铵盐季盐等离子液体,而功能化离子液体包括羟基功能化、羧基功能化等离子液体。与传统离子液体相比,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无机或有机材料负载的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报道较多,载体包括SiO_2、氧化石墨烯、聚合物等。非均相催化剂具备易分离、可在固定反应器中连续反应等优点,更适应工业化生产。指出了CO_2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过程中出现的催化剂活性低、反应条件苛刻等关键问题,因此寻求高选择性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环境友好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化合物 环状碳酸酯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共沸解聚法制备乙交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海建 崔爱军 +3 位作者 尹芳华 姜诚 孙政 陈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82,共4页
在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存在下,将乙醇酸低聚物加热解聚生成乙交酯和该有机溶剂的共沸物,通过环己烷洗涤后,过滤得到乙交酯粗品。研究结果表明,解聚溶剂与低聚物的质量比为2∶1,助溶剂用量为低聚物质量的25%,解聚温度为250℃,真空压力为3 k... 在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存在下,将乙醇酸低聚物加热解聚生成乙交酯和该有机溶剂的共沸物,通过环己烷洗涤后,过滤得到乙交酯粗品。研究结果表明,解聚溶剂与低聚物的质量比为2∶1,助溶剂用量为低聚物质量的25%,解聚温度为250℃,真空压力为3 kPa,催化剂Sb2O3用量为低聚物质量的1%时,条件最优。粗乙交酯的收率可达92.2%,苯酐质量分数低于2%,3次重结晶后乙交酯纯度超过99.5%,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乙交酯进行了表征与纯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 聚乙交酯 乙交酯 溶液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二甲酯合成醚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燕敏 赵燕 +2 位作者 赵万胜 陈兴权 赵天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2-337,共6页
分别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r)、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Bmim]BF_4)、氯化四丁基胺(Bu_4NCl)和溴化四丁基胺(Bu_4NBr)等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 分别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r)、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Bmim]BF_4)、氯化四丁基胺(Bu_4NCl)和溴化四丁基胺(Bu_4NBr)等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不同酚的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Bmim]Cl是较好的催化剂。在酚、DMC和离子液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5,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5 h时,目的产物原料酚O原子上的甲基化产物的收率可达90%以上,未发现C原子上的甲基化副产物生成,且反应后[Bmim]Cl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碳酸二甲酯 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 O-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芳烃油加氢工艺条件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玉龙 杨基和 +1 位作者 刘英杰 崔文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2,共5页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预测芳烃油加氢过程中稠环芳烃(PAHs)脱除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考察反应时间(2~10h)、温度(240~320℃)、压力(5~9MPa)对PAHs脱除率的影响。针对单因素实验各因素水平之间存在的漏点,将神经网络...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预测芳烃油加氢过程中稠环芳烃(PAHs)脱除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考察反应时间(2~10h)、温度(240~320℃)、压力(5~9MPa)对PAHs脱除率的影响。针对单因素实验各因素水平之间存在的漏点,将神经网络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以MATLAB软件建立网络进行训练并预测漏点,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芳烃油加氢的最佳条件为7h,279℃,9 MPa,此条件下PAHs脱除率达到47.89%。在此工艺条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剂油比、添加溶剂对PAHs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剂油比为0.3,PAHs脱除率为51.02%;添加甲苯溶剂时PAHs脱除率达到5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模型 芳烃油 加氢 稠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