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为背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义松 刘永丽 《行政与法》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 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和效率性仍显不足。未来,应从拓宽诉讼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立案条件和原告举证内容、创新责任承担和履行方式、理顺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等方面入手,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有效救济和立法研究提供实践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之认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义松 郭嘉 《行政与法》 2021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自《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出台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受制于主体资格认定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等尚不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承担相应监测任... 自《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出台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受制于主体资格认定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等尚不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承担相应监测任务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应从夯实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基础理论出发,厘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认定的标准、程序,在此基础上从顶层法律设计入手完善相关制度,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行为,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良性、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主体资格认定 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