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为背景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义松
刘永丽
《行政与法》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
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和效率性仍显不足。未来,应从拓宽诉讼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立案条件和原告举证内容、创新责任承担和履行方式、理顺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等方面入手,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有效救济和立法研究提供实践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之认定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义松
郭嘉
《行政与法》
2021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自《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出台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受制于主体资格认定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等尚不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承担相应监测任...
自《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出台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受制于主体资格认定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等尚不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承担相应监测任务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应从夯实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基础理论出发,厘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认定的标准、程序,在此基础上从顶层法律设计入手完善相关制度,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行为,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良性、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主体资格认定
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为背景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义松
刘永丽
机构
河海
大学
法学院
常州
大学
环境
法治
战略
研究院
常州
大学
史良法学院
出处
《行政与法》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环境立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FXA002
南京市法学会招标课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多样化责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FX(2018)ZB03
文摘
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和效率性仍显不足。未来,应从拓宽诉讼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立案条件和原告举证内容、创新责任承担和履行方式、理顺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等方面入手,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有效救济和立法研究提供实践素材。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之认定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义松
郭嘉
机构
常州大学环境法治研究院
出处
《行政与法》
2021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环境立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FXA002
江苏省政府招标项目“江苏省环境监测法制化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SZC-G2018-174。
文摘
自《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出台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受制于主体资格认定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等尚不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承担相应监测任务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应从夯实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基础理论出发,厘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认定的标准、程序,在此基础上从顶层法律设计入手完善相关制度,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行为,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良性、有序发展。
关键词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主体资格认定
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
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f subject qualification
socializ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分类号
X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为背景
李义松
刘永丽
《行政与法》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主体资格之认定
李义松
郭嘉
《行政与法》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