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传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常州工学院调查报道课程为例 |
郑久良
|
《传播与版权》
|
2022 |
3
|
|
2
|
常州运河文学中的毗陵驿书写 |
傅燕婷
俞明钢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3
|
助力常州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融合人才发展机制 |
魏晓
薛姗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个性化叙述及主流型文学史的消解——读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
陆克寒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常州加快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
杨曙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19 |
1
|
|
6
|
常州城市形象的影像书写 |
罗迪英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7
|
传承与改良:明清以来常州民间家训研究 |
周焕卿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8
|
《带灯》:现象界叙事与精神梦游——兼论当下中国文学价值理念的缺位 |
陆克寒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3 |
0 |
|
9
|
老年人新媒体教育进常州社区的方案研究——以M社区为例 |
杨曙
|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
2022 |
0 |
|
10
|
新时代常州运河资源的开发及文化精神的阐扬 |
周彤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4
|
|
11
|
智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以常州非遗为例 |
郑久良
周家筠
|
《新媒体研究》
|
2022 |
4
|
|
12
|
王际真英译选本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
李刚
谢燕红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0 |
0 |
|
13
|
产教融合背景下文化传媒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常州市的调研 |
周彤
|
《新闻世界》
|
2022 |
1
|
|
14
|
常州名媛陆小曼和她的文艺世界 |
岳芬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5
|
常州运河中的“东坡”遗存书写 |
傅燕婷
邵维林
俞明钢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6
|
常州方言对常州普通话语音的影响 |
张律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常州运河畔工业遗产调研与活化——以陈家弄常州酱品厂为例 |
岳芬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8
|
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中国民众的养老意愿及其代际差异 |
龙书芹
杨春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环太湖流域河南话方言岛知庄章读音类型 |
赵亚伟
吴健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20
|
应用类高校《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实践途径分析究 |
杨曙
|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