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淑霞 《科教文汇》 2019年第23期73-75,共3页
流体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同时实践性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为提高流体力学教学效果,本文重点探索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首先,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确定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流体力学教... 流体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同时实践性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为提高流体力学教学效果,本文重点探索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首先,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确定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流体力学教学目标。其次,将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实现知识点的逻辑结构构建。最后,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完善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土木工程专业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淑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2期235-236,共2页
本文根据建筑设备在建筑学专业培养体系的地位,确定建筑设备课程在知识传播、能力培养、潜能激发方面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根据教学效果提出在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建筑设备 建筑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军文 齐永胜 鲁良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7,60,共3页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际震害,得出梁端超配筋现象是影响强柱弱梁的一个重要因素,归纳了造成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说明梁端超配筋的形成过程,就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强柱弱梁提出...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际震害,得出梁端超配筋现象是影响强柱弱梁的一个重要因素,归纳了造成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说明梁端超配筋的形成过程,就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强柱弱梁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组合弯矩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选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军文 鲁良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0,共2页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管桩的实际受力特点,对桩身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提出可靠的选桩依据。
关键词 水平力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设计选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军文 刘爱华 +1 位作者 鲁良辉 施维成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
根据"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和难点,分别从多种方法来探讨"混凝土结构"的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这门课程。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基本构件 计算简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梁跨度对“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影响
6
作者 周军文 赵凤华 温志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9-51,共3页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原则,指出了现行抗震规范在结构设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分析了框架梁跨度对"强柱弱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说明了由于框架梁跨度引起梁端超配筋的形成过程,并就如何减小框架梁跨...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原则,指出了现行抗震规范在结构设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分析了框架梁跨度对"强柱弱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说明了由于框架梁跨度引起梁端超配筋的形成过程,并就如何减小框架梁跨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组合弯矩 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CS复合墙板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青洲 赵风华 +1 位作者 周一一 齐永胜 《河南科学》 2016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通过对CS复合墙板的抗弯承载力分析,以塑性损伤理论为基础,使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BAQUS对CS复合墙板抗弯过程的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成果与CS复合墙板抗弯试验的计算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塑性损伤模型... 通过对CS复合墙板的抗弯承载力分析,以塑性损伤理论为基础,使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BAQUS对CS复合墙板抗弯过程的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成果与CS复合墙板抗弯试验的计算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塑性损伤模型可以很好模拟CS复合墙板的损伤过程,数值计算成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到达极限承载力的速度要快于试验值,运用该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是比较安全的.同时,通过对受拉区跨中损伤演化曲线的模拟以及与C30混凝土的受拉损伤演化曲线的对比,总结了CS复合墙板在抗弯时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复合墙板 塑性损伤模型 抗弯性能 数值模拟 损伤演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V形三维构件张拉结构的矩阵分析与预应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继玺 周一一 +1 位作者 赵风华 陈联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5-290,294,共7页
张拉结构是由不连续的受压构件和连续的受拉绳索组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含有三维受压构件的张拉结构利用三维受压构件代替一维杆,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控制性,是张拉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取自正四面体四条斜边组成的双V形受压构件,以... 张拉结构是由不连续的受压构件和连续的受拉绳索组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含有三维受压构件的张拉结构利用三维受压构件代替一维杆,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控制性,是张拉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取自正四面体四条斜边组成的双V形受压构件,以及纵向和环向绳索制得张拉整体结构模型,并用矩阵平衡法进行分析。建立矩阵时将传统杆索结构中只考虑杆轴向压力的平衡矩阵扩展到考虑三维构件弯曲的空间铰接体系复合平衡矩阵;再根据平衡矩阵理论以及奇异值分解理论得到该模型的自应力模态。在优化过程中,绳索受拉条件与力的均匀性作为优化目标,运用人工鱼群算法对构件预应力进行优化。结果证明结构的稳定性良好,绳索与受压构件拉压合理,以及对不同类别预应力分别进行均匀性优化的结果更好更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结构 三维受压构件 双V形结构模型 平衡矩阵扩展 预应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防渗墙渗透性能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许家境 代国忠 +3 位作者 宋杨 史贵才 施维成 李雄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垂直防渗系统是垃圾填埋场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减缓污染物向周边土体及地下水渗透的速度。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或在垃圾渗滤液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墙... 垂直防渗系统是垃圾填埋场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减缓污染物向周边土体及地下水渗透的速度。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或在垃圾渗滤液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墙的渗透性能研究较少,为了给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江苏省内某垃圾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建立不同工况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的运移情况,并研究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及安全性。模拟结果表明,防渗墙穿透墙体最快需15.86 a,符合垃圾场设计要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比降为5.16,说明墙体安全合理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垂直防渗 有限元 渗透性能 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一一 万继玺 +1 位作者 建慧城 沈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274-279,共6页
介绍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该结构采用钢结构分叉柱支撑的铝合金空间三角形网格结构,铝合金大飘棚平面投影高达27 000 m2,属于罕见的铝合金大跨结构。描述了该工程的总体概况、设计思路、铝合... 介绍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该结构采用钢结构分叉柱支撑的铝合金空间三角形网格结构,铝合金大飘棚平面投影高达27 000 m2,属于罕见的铝合金大跨结构。描述了该工程的总体概况、设计思路、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的有限元设计、铝合金构件与铝合金节点的设计与试验测试、钢结构分叉支撑柱设计、结构静载、风载荷与抗震分析等问题。通过该结构设计的分析,为大跨度铝合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飘棚 空间三角形框架 分叉支撑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板设计
11
作者 建慧城 周一一 沈炜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7期61-62,共2页
第八届花卉博览会主场馆屋顶飘援采用了“钢管分叉柱+工字铝”网格结构,其异形曲面采用了犀牛软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优化了网格布置减少了构件的种类。圆盘节点采用了环槽铆钉连接.支座处通过设置加劲肋板与工字铝腹板连接,更能有... 第八届花卉博览会主场馆屋顶飘援采用了“钢管分叉柱+工字铝”网格结构,其异形曲面采用了犀牛软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优化了网格布置减少了构件的种类。圆盘节点采用了环槽铆钉连接.支座处通过设置加劲肋板与工字铝腹板连接,更能有效传递弯矩和剪力。分叉柱树干内设置加劲肋板,有效提高了节点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参数化建模 圆盘支座节点 钢管分叉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铁车站电梯竖井辅助排烟的探讨
12
作者 闫淑霞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5期123-124,共2页
地铁车站一般在车站中间或一端设残疾人专用电梯,如果电梯井采用站台直达地面的方式,则电梯井可看作是车站的竖向通道,对常见电梯形式做了总结,提出利用电梯井进行辅助排烟的策略,并对电梯井排烟的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地铁站烟气... 地铁车站一般在车站中间或一端设残疾人专用电梯,如果电梯井采用站台直达地面的方式,则电梯井可看作是车站的竖向通道,对常见电梯形式做了总结,提出利用电梯井进行辅助排烟的策略,并对电梯井排烟的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地铁站烟气控制提供了利用已有结构进行排烟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竖井 烟气控制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