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数学分类教学实践——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荣军 钱峰 王君甫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8-91,共4页
针对常州工学院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和不同类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大学数学分类教学实施方案,并讨论了分类教学的实施成效,结果表明:在教授大学数学的过程中,对常州工学院学生实行分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学... 针对常州工学院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和不同类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大学数学分类教学实施方案,并讨论了分类教学的实施成效,结果表明:在教授大学数学的过程中,对常州工学院学生实行分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提高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数学 分类教学 师生互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忠英 钱峰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5-88,共4页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新形势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树立"高等数学"专业教学意识,打造网络教学新模式,完善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新形势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树立"高等数学"专业教学意识,打造网络教学新模式,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旨在改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模式 专业教学意识 数学知识结构 考核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对“高等数学”教与学认识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工学院学生调查为例
3
作者 文传军 姜程鑫 徐志超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2-86,96,共6页
"高等数学"服务于工科专业,在传授数学知识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的高校教育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工作面临各种新困难、新要求及新挑战。从学生视角出发,归纳了学生对"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服务于工科专业,在传授数学知识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的高校教育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工作面临各种新困难、新要求及新挑战。从学生视角出发,归纳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看法和认识,整理了学生对"高等数学"教与学的理解,总结了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期望和建议,并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分析。这些建议和意见有利于"高等数学"教学围绕学生实际需要改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学生视角 课程价值 教与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审核工作探索——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秦立珍 陈荣军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论述了高校本科毕业及学位资格审核的重要性和特点,介绍了毕业资格审核和学位资格审核的工作内容,提出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矩阵链的三级审核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审核系统开发的技术建议,以提高本科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审核工作效率。
关键词 高校管理 毕业审核 学位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及量化管理——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5
作者 秦立珍 陈荣军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阐述了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岗位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务秘书工作分类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并以算例进行演示。
关键词 高校管理 教务秘书 量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化工原理课程体系教学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宝亮 曹桂萍 董爽 《高师理科学刊》 201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包含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个主要课程,该系列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包含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个主要课程,该系列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化工原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3个部分进行改革,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均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7
作者 王慧 朱亚萍 +1 位作者 苏小斌 邱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第2期143-143,共1页
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常州市2008—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常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呈上升的趋势,而且逐步向良好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恒梅 王震 +1 位作者 万志龙 黄红云 《高教学刊》 2017年第5期53-54,共2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大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体系应保留传统优势,但课程环节必须针对"学习成果"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大纲,用心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考核方式;知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大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体系应保留传统优势,但课程环节必须针对"学习成果"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大纲,用心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考核方式;知识课堂转向能力课堂,灌输课堂转向研讨课堂;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提升质量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成果导向 持续改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化调节系数的最优比例再保险和破产概率——扩散逼近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华婷 梁志彬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一类新的保费原理——期望-标准差保费原理下,讨论了扩散逼近(简称为D-A)模型中使得调节系数最大化的最优再保险问题,并且得到了最优再保险策略和最小破产概率的清晰表达式.最后通过一些数例和图表反映了模型中的参数对最优值的影响.
关键词 调节系数 扩散逼近 比例保险 破产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高斯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文传军 汪庆淼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937,共7页
聚类算法单一迭代路径限制了参数优值的搜索。提出一种多路径高斯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GKFCMs),MGKFCMs算法首先取核目标函数及模糊隶属度函数中的核函数为高斯核函数;然后利用梯度法得到聚类中心迭代公式,并基于该迭代公式和粒子群算... 聚类算法单一迭代路径限制了参数优值的搜索。提出一种多路径高斯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GKFCMs),MGKFCMs算法首先取核目标函数及模糊隶属度函数中的核函数为高斯核函数;然后利用梯度法得到聚类中心迭代公式,并基于该迭代公式和粒子群算法作聚类中心的并行参数迭代,在每一次聚类迭代时,选择聚类目标函数值小的路径作为参数迭代最终路径。对比分析了MGKFCMs算法的相关性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方法 模糊聚类 高斯核 聚类中心 多路径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模糊隶属度归n化约束的松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文传军 詹永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96-104,共9页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由于样本模糊隶属度归一性的约束,导致FCM算法对噪声数据敏感。提出松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RFCM),RFCM算法在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PCM)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放弃了FCM算法单个样本模糊隶属度归一化约束,转为n个样本...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由于样本模糊隶属度归一性的约束,导致FCM算法对噪声数据敏感。提出松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RFCM),RFCM算法在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PCM)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放弃了FCM算法单个样本模糊隶属度归一化约束,转为n个样本模糊隶属度之和为n的约束;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样本模糊隶属度进行优化估计,使得模糊指标可拓展为m>0的情况,同时采用梯度法得到RFCM算法聚类中心迭代公式。RFCM理论分析了算法对噪声数据抗噪的原理,解释了RFCM算法模糊指标m>0的合理性,讨论了RFCM算法的收敛性。基于Gauss数据集和UCI数据集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归一化约束 模糊指标 粒子群算法 噪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2O5纳米材料对催化氢化肉桂醛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震威 乐传俊 +1 位作者 胡建恒 郑世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31-1337,共7页
使用Nb_2O_5纳米线(W-Nb_2O_5)和介孔Nb_2O_5(S-Nb_2O_5)两种载体负载金属Pd,制备了Pd/W-Nb_2O_5和Pd/S-Nb_2O_5两种催化剂,并对肉桂醛(CMA)进行催化还原,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显示:在以乙醇为反应溶剂,催化剂0.10 g,反应温... 使用Nb_2O_5纳米线(W-Nb_2O_5)和介孔Nb_2O_5(S-Nb_2O_5)两种载体负载金属Pd,制备了Pd/W-Nb_2O_5和Pd/S-Nb_2O_5两种催化剂,并对肉桂醛(CMA)进行催化还原,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显示:在以乙醇为反应溶剂,催化剂0.10 g,反应温度80℃,H2压力2 MPa的条件下反应6 h,Pd/W-Nb_2O_5对CMA的转化率为99%,HCMA(苯丙醛)的选择性为65%。Pd/S-Nb_2O_5在相同条件下对肉桂醛(CMA)进行催化还原,CMA转化率为98%,HCMA选择性为84%。W-Nb_2O_5表面酸性过强,导致HCMA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催化剂 Pd/Nb2O5 催化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高斯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文传军 詹永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4,共7页
为了避免陷入梯度法局部极值以提升模糊聚类算法聚类性能,提出PSO高斯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SO Gauss-induced kerne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PSO-GIKFCM)。首先将高斯核函数应用于模糊C聚类算法(FCM)目标函数,得到高... 为了避免陷入梯度法局部极值以提升模糊聚类算法聚类性能,提出PSO高斯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SO Gauss-induced kerne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PSO-GIKFCM)。首先将高斯核函数应用于模糊C聚类算法(FCM)目标函数,得到高斯核模糊聚类目标函数。然后在高斯核特征空间和输入空间利用梯度法得到两空间聚类中心,将特征空间聚类中心与样本的内积核矩阵代入输入空间聚类中心,从而得到高斯诱导核的聚类中心。最后在解空间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模糊隶属度进行寻优估计,并结合目标函数和聚类中心构成PSO-GIKFCM参数估计迭代流程。PSO-GIKFCM算法基于粒子群算法保证其收敛性,聚类中心仅为模糊隶属度的函数,PSO生物进化算法在解空间全局寻找优解,且将模糊指标扩展为大于0的情况。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FCM) 核方法 高斯核 粒子群(PSO)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传军 汪庆淼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3-2160,共8页
模糊聚类算法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要求模糊指标m取值大于1,这限制了算法的普适性。提出广义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MFCM),在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FCM)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量模糊隶属度进行优化估计,进而将模糊指... 模糊聚类算法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要求模糊指标m取值大于1,这限制了算法的普适性。提出广义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MFCM),在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FCM)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量模糊隶属度进行优化估计,进而将模糊指标拓展到m>0的情况,同时采用梯度法得到算法聚类中心迭代公式。GMFCM理论分析了模糊指标m扩展的原理,研究了模糊指标m在不同取值情况下的性质,解释了模糊指标m的实际意义,讨论了GMFCM算法的收敛性。GMFCM继承了MFCM算法的样本分量区分性能,弥补了MFCM算法聚类中心分量与样本分量重合时的不完备性,突破了模糊聚类算法对参数m的约束,提高了模糊聚类算法的普适性。基于gauss数据集和UCI数据集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模糊指标 多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变量厄米多项式递推关系与积分公式的简捷推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恒梅 万志龙 +2 位作者 王震 黄红云 袁洪春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7,共3页
基于正规乘积和反正规乘积性质与双变量厄米多项式的母函数形式,利用相干态表象完备性的高斯积分形式,系统而全面的导出双变量厄米多项式的算符恒等式、递推关系与积分公式,此推导方法简捷明了.
关键词 双变量厄米多项式 正规乘积 反正规乘积 递推关系 积分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传军 詹永照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8期257-264,295,共9页
针对核模糊聚类算法优异的非线性表达能力,提出一种Gauss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IKFCMs)。首先,基于核目标函数和梯度法,得到特征空间聚类中心表达式,并通过内积运算得到聚类中心与样本的核矩阵表达式。其次,取核目标函数中的核函数... 针对核模糊聚类算法优异的非线性表达能力,提出一种Gauss诱导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IKFCMs)。首先,基于核目标函数和梯度法,得到特征空间聚类中心表达式,并通过内积运算得到聚类中心与样本的核矩阵表达式。其次,取核目标函数中的核函数为Gauss核函数,并利用梯度法得到输入空间聚类中心表达式。最后将聚类中心与样本的核矩阵代入输入空间聚类中心表达式中,从而得到GIKFCMs核聚类中心计算方法,同时得到相应的GIKFCMs核聚类算法。研究GIKFCMs算法的相关性质,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和初始化约束。GIKFCMs算法克服了原有核聚类算法在收敛性与初始化约束方面的缺陷。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方法 模糊聚类 非线性映射 核聚类中心 算法等价性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铝空气电池聚丙烯酸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扬 田计兰 +5 位作者 沈恩辉 姚国胜 左园杰 高琳琳 凌媛媛 吴亚棋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58-61,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酸与氢氧化钾溶液结合,制备凝胶电解质。选择铝丝作为金属阳极,空气电极作为阴极,与所制凝胶电解质组装成薄膜铝-空气电池。采用单因素法,通过测试所制电池的放电性能,确定凝胶电解质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选取中速滤纸... 采用聚丙烯酸与氢氧化钾溶液结合,制备凝胶电解质。选择铝丝作为金属阳极,空气电极作为阴极,与所制凝胶电解质组装成薄膜铝-空气电池。采用单因素法,通过测试所制电池的放电性能,确定凝胶电解质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选取中速滤纸作为纸基材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0.50 g、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7.5%、过硫酸钾的质量为0.20 g时,所制得的电解质与阴阳极组装的薄膜铝-空气电池在放电电流为20 mA时,能量密度最大,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凝胶电解质 薄膜铝-空气电池 金属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氯制备苯甲腈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乐传俊 马正华 +1 位作者 毛雪 壮亚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6,共4页
研究了一锅法苄氯经氨化和碘氧化制备苯甲腈工艺的绿色化改进。实施了三氧化钼催化双氧水氧化碘离子以实现碘的循环使用而完善了后处理;在高压反应釜中优化工艺条件,提高苯甲腈产率到82%以上,碘的回收率都在98%以上,实现了碘的循环使用... 研究了一锅法苄氯经氨化和碘氧化制备苯甲腈工艺的绿色化改进。实施了三氧化钼催化双氧水氧化碘离子以实现碘的循环使用而完善了后处理;在高压反应釜中优化工艺条件,提高苯甲腈产率到82%以上,碘的回收率都在98%以上,实现了碘的循环使用。该改进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和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苯甲腈 碘氧化-还原 工艺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杂环类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少萍 张秋云 +1 位作者 廉鹏程 乐传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合成了3-(2-(5-硝基噻唑)偶氮)-2-氨基-4-羟基吡啶、5-(2-(5-硝基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3-(2-(5-硝基噻唑)偶氮)-4-甲基-2-氨基吡啶、3-(2-(5-硝基噻唑)偶氮)-5-甲基-2-氨基吡啶、3-(2-(5-甲基噻唑)偶氮)-2-氨基... 合成了3-(2-(5-硝基噻唑)偶氮)-2-氨基-4-羟基吡啶、5-(2-(5-硝基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3-(2-(5-硝基噻唑)偶氮)-4-甲基-2-氨基吡啶、3-(2-(5-硝基噻唑)偶氮)-5-甲基-2-氨基吡啶、3-(2-(5-甲基噻唑)偶氮)-2-氨基吡啶、3-(2-(5-甲基噻唑)偶氮)-5-甲基-2-氨基吡啶(以下分别简称为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D,化合物E,化合物F),采用IR和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研究了其光致变色的性能。结果显示: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D具有较为明显的光致变色的性能。在重氮环上引入吸电子基,而在偶合环上引入供电子基时,有利于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在520~550nm出现顺式吸收峰,表现出光致变色的性能。化合物E和化合物F的重氮环和偶合环上都引入供电子基,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受阻,没有出现顺式吸收峰,因而不具有光致变色性,重氮环上的取代基的种类对光致变色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偶氮化物 光致变色 取代基效应 反-顺光致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银杏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宝亮 吴一帆 +2 位作者 穰小东 袁震宇 彭曾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获得一种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离子液体[C4mim]Br与(NH_4)_2SO_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银杏黄酮,通过离子液体用量、盐用量、样品加入量、pH、温度和时间六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依据Desi...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获得一种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离子液体[C4mim]Br与(NH_4)_2SO_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银杏黄酮,通过离子液体用量、盐用量、样品加入量、pH、温度和时间六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依据Design-Expert 8.0.6软件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实验,以离子液体量、盐用量、体系温度为三个独立变量,以总黄酮提取效率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回归建立多元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确定各影响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主次性为:IL量>硫酸铵量>体系温度,在[C4mim]Br/(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中,各个因素的最佳条件组合为: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35.09%,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7.94%,样品加入量0.11g,体系温度50.22℃,pH为6,提取时间45min,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银杏叶黄酮的预测提取率可以达到1.65%。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下进行黄酮提取,做3次平行实验所得到的黄酮提取率为1.63%,与预测值相比较,误差为1.21%,说明此模型优化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离子液体双水相 黄酮类化合物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