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有限切开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21年1月,对于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方式复位的116例患...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有限切开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21年1月,对于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方式复位的116例患者。根据体位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侧卧位有限切开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有限切开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整体疗效,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Harris)、并发症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其中对照组有3例术后出现髋部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螺旋刀片松动,经卧床休养及药物治疗后延迟愈合。113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研究组优50例,良8例,对照组优39例,良19例,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x2=5.841,P=0.016)。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侧卧位有限切开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复位可靠、便于操作,不需要手术牵引床,允许早期髋关节康复锻炼的优点。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布比卡因脂质体(LB)局部浸润与肌间沟神经阻滞(IBN)用于全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ub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系统...目的利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布比卡因脂质体(LB)局部浸润与肌间沟神经阻滞(IBN)用于全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ub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截止至2018年6月有关LB局部浸润与INB用于全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对比的文献。纳入文献需为有关2种治疗方式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果包括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次要结果包括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等。结果共有4篇文献366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LB局部浸润及INB两组间的疼痛评分在术后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等时间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0天、1天亦有着相近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当。LB组局部浸润术后4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INB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6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7~1.24,P=0.03),而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却显著低于INB组(SMD=-0.37,95%CI=-0.61~-0.14,P=0.002)。此外,LB局部浸润组在术后第2天有着更多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SMD=0.44,95%CI=0.11~0.78,P=0.01)。结论INB组在术后4小时有着更佳的镇痛效果,同时在术后第2天有着更少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而LB局部浸润则可在全肩关节置换术后24小时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两种镇痛方式在其余时间点有着相近的术后镇痛效果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还有着相仿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有限切开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21年1月,对于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方式复位的116例患者。根据体位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侧卧位有限切开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有限切开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整体疗效,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Harris)、并发症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其中对照组有3例术后出现髋部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螺旋刀片松动,经卧床休养及药物治疗后延迟愈合。113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研究组优50例,良8例,对照组优39例,良19例,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x2=5.841,P=0.016)。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侧卧位有限切开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复位可靠、便于操作,不需要手术牵引床,允许早期髋关节康复锻炼的优点。
文摘目的利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布比卡因脂质体(LB)局部浸润与肌间沟神经阻滞(IBN)用于全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ub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截止至2018年6月有关LB局部浸润与INB用于全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对比的文献。纳入文献需为有关2种治疗方式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果包括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次要结果包括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等。结果共有4篇文献366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LB局部浸润及INB两组间的疼痛评分在术后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等时间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0天、1天亦有着相近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当。LB组局部浸润术后4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INB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6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7~1.24,P=0.03),而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却显著低于INB组(SMD=-0.37,95%CI=-0.61~-0.14,P=0.002)。此外,LB局部浸润组在术后第2天有着更多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SMD=0.44,95%CI=0.11~0.78,P=0.01)。结论INB组在术后4小时有着更佳的镇痛效果,同时在术后第2天有着更少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而LB局部浸润则可在全肩关节置换术后24小时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两种镇痛方式在其余时间点有着相近的术后镇痛效果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还有着相仿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