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金平 王银和 +2 位作者 焦旭东 陈正侃 张璐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96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览床症状。60例患者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46例患者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96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览床症状。60例患者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46例患者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随访1~17个月,臭氧注射术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为75%(45/60),其中显效率为61.7%(37/60),无效率为25%(15/60)。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组46例,总有效率为80.4%(37/46),其中显效率为63%(29/46),无效率为23.9%(11/46)。2种治疗方法在突出及膨出组疗效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是否单纯椎间盘病变上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均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术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疗效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及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丽娜 杨磊 +4 位作者 史亚荣 恽佳 金秋燕 潘清云 闵浩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6期1052-1055,共4页
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及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价值。选取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平面重组,观察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鼻窦炎症情况。结果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中泡... 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及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价值。选取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平面重组,观察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鼻窦炎症情况。结果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中泡状鼻甲所占比例最大(30.36%),其次为鼻中隔偏曲(23.21%)和钩突肥厚(13.39%)。112例患者鼻-鼻窦炎症分布中,前组筛窦比例最大(88.39%),其次为上颌窦口(69.64%)和上颌窦(66.07%)。23例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者,其病变部位术中内镜所见与CT显示一致。说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鼻窦炎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解剖及变异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金平 吴辉 +4 位作者 焦旭东 陈正侃 张璐西 潘逸峰 李云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4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356次的病例资料,依据影像学、血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判断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CR13例,PR187例,NC24例,PD32例,总有效率为56%;1年生存率5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4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356次的病例资料,依据影像学、血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判断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CR13例,PR187例,NC24例,PD32例,总有效率为56%;1年生存率58.4%,2年生存率30.3%,3年生存率21.6%,中位生存期16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璐西 祖茂衡 +3 位作者 吴金平 徐浩 焦旭东 陈正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812例行BCS介入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的造影结果、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转归。结果 9例发生心脏压塞患者中,8例成功...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812例行BCS介入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的造影结果、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转归。结果 9例发生心脏压塞患者中,8例成功救治,1例死亡。其中下腔静脉阻塞型7例,肝静脉阻塞型1例,混合型1例。单纯误穿心包5例,误穿加球囊撕裂心包3例,支架移位进入右心房损伤心包1例。行传统心包穿刺抽液1例,外科手术处理3例,行剑突下Seldinger技术置管引流2例,观察、保守处理1例,经误入导管抽液1例,经误入导管抽液加剑突下Seldinger技术置管引流1例。结论心脏压塞是BCS介入治疗中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术前预防、及时发现、合理处理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放射学 介入性 并发症 心脏压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兴仕 庄明 +1 位作者 吴金平 霍志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评价。材料和方法40例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CT或B超确诊为肝硬化、脾肿大。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评价。材料和方法40例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CT或B超确诊为肝硬化、脾肿大。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改变。结果40例中显效31例,占77.5%,有效4例,占10%,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87.5%。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副反应少,疗效好的办法,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值得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肝炎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栓塞剂、不同栓塞水平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焦旭东 陈方满 +2 位作者 吴金平 汪和平 严晓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剂、不同栓塞水平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测定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成熟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8例,...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剂、不同栓塞水平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测定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成熟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8例,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3例;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GF)14例,PVA颗粒4例,超液态碘化油(lipodol)3例。结果:不同栓塞水平之间术后3个月血清三种性激素无明显差别,同一种栓塞水平于手术前后三种性激素无明显差别;不同栓塞剂之间术后3个月血清三种性激素无明显差别,同一种栓塞剂手术前后三种性激素无明显差别。结论:栓塞部位在高位的髂内动脉或是低位的子宫动脉,选用颗粒较粗的GF颗粒还是更加细小的PVA颗粒,对卵巢分泌功能影响小,不会对血清性激素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栓塞剂 栓塞部位 子宫 卵巢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使用碘油所致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焦旭东 吴金平 +4 位作者 朱梅珍 张璐西 陈正侃 李云华 潘逸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使用碘油所致肝区疼痛的相关因素及减轻疼痛的措施。方法选取137例行TACE患者,记录患者术中疼痛的程度,并对可能导致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减轻术中疼痛的...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使用碘油所致肝区疼痛的相关因素及减轻疼痛的措施。方法选取137例行TACE患者,记录患者术中疼痛的程度,并对可能导致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减轻术中疼痛的措施。结果术中患者疼痛程度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均P>0.05);与瘤体大小、数量、血供程度、栓塞剂注射速率呈正相关(均P<0.05);与碘化油用量、导管的超选位置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肝内有瘤组比较,肝内无瘤组总体疼痛程度更高(P<0.05)。术前注射利多卡因组疼痛发生率低于未注射组,且疼痛程度更低,栓塞时疼痛出现时间迟于术前未注射组(均P<0.05)。术中出现中度以上疼痛时注射利多卡因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TACE术中辅以音乐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P<0.05)。结论术前经导管注射利多卡因、精细手术操作方式、弹丸式缓慢注射、把握好碘化油用量、术中辅以音乐疗法均能减轻术中疼痛;疼痛发生时经导管注射利多卡因有助于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碘化油 肝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化学栓塞 治疗性/副作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金平 陈正侃 +2 位作者 焦旭东 吴辉 张璐西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6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其中椎间盘突出41例,膨出19例;单纯包容性46例,伴有明显腰椎退行性变及椎管狭窄14例。在DS...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6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其中椎间盘突出41例,膨出19例;单纯包容性46例,伴有明显腰椎退行性变及椎管狭窄14例。在DSA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5 ml,椎旁间隙注射10~15 ml,O_3浓度为35~45μg/ml。结果:随访1~17个月,总有效率为75.0%,其中显效率为61.7%,有效率为13.3%,无效为25%。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术 疗效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焦旭东 吴金平 +3 位作者 潘逸峰 李云华 张璐西 陈正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和并发症。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采用TACE联合PSE方式治疗;另随机抽取单纯HCC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瘤体缩...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和并发症。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采用TACE联合PSE方式治疗;另随机抽取单纯HCC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瘤体缩小程度和脾亢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生化免疫指标、外周血象、卡氏评分及CT扫描。结果:术后CT随访显示肝脏瘤体缩小总有效率为63.1%,单纯肝癌组瘤体缩小率(73.3%)略高于合并脾亢组(54.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病例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脾脏中下极可见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低密度梗死灶,梗死范围30%~60%;合并脾亢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象WBC、PLT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月脾亢缓解有效率为75.9%,未发生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卡氏评分提高(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PSE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缓解脾功能亢进,是治疗HCC合并脾亢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并发症 脾功能亢进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大咯血多次栓塞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金平 焦旭东 +2 位作者 吴辉 陈正侃 王怀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4例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重复多次栓塞治疗资料,方法为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10~15min重复造影检查,再次循环栓塞前面的支气管动脉,直...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4例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重复多次栓塞治疗资料,方法为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10~15min重复造影检查,再次循环栓塞前面的支气管动脉,直至血管完全闭塞后方结束治疗,并用同样的方法处理非支气管动脉来源的吻合支;另取15例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单次栓塞治疗15例作为对比组。结果单次栓塞组与多次栓塞组即刻止血有效率均为100%;多次栓塞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5.3%,远期有效率60.9%,复发率39.1%;单次栓塞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80%,远期有效率27%,复发率73%。两组之间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明胶海绵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明显;反复多次对同一支出血动脉进行栓塞效果好于仅行一次栓塞;首次栓塞15min后应再次少量栓塞以加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栓塞 明胶海绵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璐西 吴金平 +1 位作者 阮程华 吴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8例HCC伴PVTT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2岁;慢性乙型肝炎35例,慢性丙型肝炎3...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8例HCC伴PVTT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2岁;慢性乙型肝炎35例,慢性丙型肝炎3例,酒精肝病4例,其他6例;巨块型肿瘤27例,浸润型肿瘤11例,多发结节型肿瘤1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25例接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4.1岁。B组23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7.3岁。A组再按照PVTT的不同类型分为A1组、A2组:主干PVTT组(A1组)11例,分支PVTT组(A2组)14例。评价指标为客观缓解率(ORR)、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结果 3个月内疾病控制指标ORR值比较,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vs 30.4%;χ^2=0.328,P> 0.05);A1组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vs 50.0%;χ^2=7.317,P> 0.05)。各组间MOS相比较,B组MOS短于A组(7.8个月vs 1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3,P <0.05);A1组MOS短于A2组(5.1个月vs 1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9,P <0.05)。各组间MTTP相比较,B组MTTP短于A组(2.7个月vs 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P <0.05);A1组MTTP短于A2组(2.8个月vs 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P <0.05)。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伴PVTT的HCC安全有效,优于单纯TACE,延长其MOS和MTTP;伴有分支PVTT的HCC的疗效优于伴有主干PVTT的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阿帕替尼 肝癌 肝肿瘤 治疗效果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DSA表现与血清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方满 焦旭东 +2 位作者 汪和平 汪国祥 黄新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DSA造影征象、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40例肺癌(鳞癌20例,腺癌17例,末分化癌3例)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40例...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DSA造影征象、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40例肺癌(鳞癌20例,腺癌17例,末分化癌3例)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40例肺癌患者行肿瘤血管DSA检查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①肺癌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病理分型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临床分期不同VEGF含量不同(P<0.05);肿瘤内部有无坏死有明显差异(P<0.05);②DSA造影示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呈网格状,瘤体染色为富血供者21例,中等血供者12例,少血供者7例;9例显示B-P分流征;38例示窃血征;纵隔淋巴结染色20例。结论肺癌血供与血清VEGF表达呈正相关,评价肿瘤血管不仅能指导临床治疗,而且能客观评估患者的现状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VEG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芬芬 李云华 +1 位作者 周建华 陈丽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254-254,共1页
目的根据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来分析数字化建设在放射科及医院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某病员入院挂号开始至影像学检查结束为例说明。结果 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ACS与RIS和HI... 目的根据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来分析数字化建设在放射科及医院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某病员入院挂号开始至影像学检查结束为例说明。结果 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技术会变得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RIS HIS 整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片辅助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L3、GP73水平和CT影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建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1946-1950,共5页
目的分析华蟾素片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和CT影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5月肝肾内科收治的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 目的分析华蟾素片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和CT影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5月肝肾内科收治的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TACE治疗,术后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华蟾素片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和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肝癌标志性分子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CT参数。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较本组治疗前,两组血清AFP-L3、GP73、可溶性b7-H3(Sb7-H3)、α-L-岩藻糖(AFU)水平和CTPI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较本组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8^+比例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片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恶性肿瘤血管生成,降低CT参数,其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华蟾素片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甲胎蛋白-L33 高尔基体蛋白73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思鸿 罗立波 +3 位作者 张矿梅 蒋春 周志斌 尤玉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887-888,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6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用前列地尔10μg加0·9%氯化钠溶液10ml静脉推注,1次/d;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6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用前列地尔10μg加0·9%氯化钠溶液10ml静脉推注,1次/d;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参20ml静脉滴注,1次/d,并口服阿司匹林75mg/d,疗程均为14d。用药前及用药后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两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凝集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红 焦旭东 +3 位作者 张矿梅 杨磊 江建华 蒋瑞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 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3位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 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诊断 体层射影术 X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旭东 吴金平 +2 位作者 朱梅珍 李云华 张璐西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64-765,共2页
①目的探讨臭氧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78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靶点,盘内注射35~45μg/mL臭氧5~15mL。靶点氧化完成后退针出纤维环至... ①目的探讨臭氧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78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靶点,盘内注射35~45μg/mL臭氧5~15mL。靶点氧化完成后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射臭氧5mL,再注射2%利多卡因、得宝松及维生素B12混合液行局部神经根阻滞治疗。对术后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对各期的数据进行统计。③结果 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35.9%),有效34例(43.6%),无效16例(20.5%),有效率为79.5%。无1例出现椎间隙感染或脊髓、神经、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疗效与疝块R值、突出物性状(密度及钙化)明显相关;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中度相关;与黄韧带肥厚及滑脱程度中度相关;与年龄、臭氧用量及浓度、病程长短弱相关;与瘤体大小无明显相关性。术前与术后第2d及末次随访时评分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经皮椎间盘穿刺可以实现臭氧对髓核突出处精确注射,免除开放式手术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和风险,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术 适应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后短期复发原因分析
18
作者 焦旭东 吴金平 +2 位作者 陈方满 汪和平 吴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72-1174,11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术后短期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37例肺结核伴大咯血行BAE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复发原因,结果:237例大咯血患者中24例BAE术后短期复发;复发...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术后短期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37例肺结核伴大咯血行BAE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复发原因,结果:237例大咯血患者中24例BAE术后短期复发;复发的原因包括非支气管动脉供血(9例)、支气管动脉再通(7例)、病变血管漏栓(3例)、原发病进展(5例)。有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或(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者复发率较高,出血量与复发原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灶供血血管难以彻底处理及因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漏栓是短期复发的主要原因,寻找多支支气管动脉及参与供血的非支气管动脉并予以多次栓塞是预防大咯血短期复发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并发症 咯血/治疗 咯血/病因学 栓塞 治疗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建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波谱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前列腺疾病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病情分为前列腺癌组(48例),前列腺增生组(36例),均行核磁共振波谱... 目的:探讨对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波谱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前列腺疾病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病情分为前列腺癌组(48例),前列腺增生组(36例),均行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研究影像学结果及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前列腺癌组Cho/Cit比值和(Cho+Cr)/Cit比值均比前列腺增生组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可以有效辨别老年患者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是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 老年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对慢性中耳乳突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秋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诊断慢性中耳乳突炎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术前接受高分辨CT检查,将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分辨CT诊断... 目的:探讨高分辨CT诊断慢性中耳乳突炎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术前接受高分辨CT检查,将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分辨CT诊断单纯型中耳炎、肉芽肿型中耳炎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准确率依次为100.00%、100.00%、94.74%,和手术检查结果相差不大(P>0.05),在检查砧蹬关节、锤砧关节、镫骨、砧骨以及锤骨的受损情况方面,高分辨CT的准确性与手术检查结果十分接近(P>0.05)。结论:高分辨CT诊断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CT 慢性中耳乳突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