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启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构建人文价值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波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95,共2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必须的人文素质,现行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这一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从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为人文技能的培养,并借鉴国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必须的人文素质,现行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这一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从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为人文技能的培养,并借鉴国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考评的模式,才能走出一条指标明确、效能优良的路子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 职业核心能力 习惯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导向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焕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新媒体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作为思想教育的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效性的落实。新媒体环境下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重视其特性而且要树立全面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以新的科学... 新媒体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作为思想教育的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效性的落实。新媒体环境下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重视其特性而且要树立全面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以新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理念、引导理念、平等理念和服务理念为导向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任务性,开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主体性以及彰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和针对性,从而发挥新媒体环境下新理念的四个导向作用,开发新理念的潜能,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理念 导向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探索与有效路径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焕成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共3页
新时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形势下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新媒体技术为依据,树立改革创新、终身学习、重义轻利、知识共享的继续教育新理念,选... 新时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形势下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新媒体技术为依据,树立改革创新、终身学习、重义轻利、知识共享的继续教育新理念,选择机制体制革新、可持续发展、求真务实、超越时空的继续教育有效路径,实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高职院校 继续教育 理念探索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掘人文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教育——试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波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3-15,28,共4页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应当在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应当在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理论素养与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以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刍论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波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它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他的内容创新上。本文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规律和特征。同时,对新时期在构...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它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他的内容创新上。本文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规律和特征。同时,对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焕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效性,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颤变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落实。因此,以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理念为导向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效性,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颤变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落实。因此,以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理念为导向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余波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3,共3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拥有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其次要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再次要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方式与创新行为。切实把握好这三个依次迈进的层次及各层次相应的实现途径,是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拥有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其次要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再次要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方式与创新行为。切实把握好这三个依次迈进的层次及各层次相应的实现途径,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焕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2-64,67,共4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巨大冲击,失去了动力和价值标准,无法深入开展。当前当务之急是把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的思想行动指南和价值标准,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武器构筑思想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巨大冲击,失去了动力和价值标准,无法深入开展。当前当务之急是把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的思想行动指南和价值标准,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武器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大学生对荣辱观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对知识的选择能力,逐步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塑造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价值之问——考量当下高职教育自身“价值”的试金石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波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2,共2页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整合是思想理论界的一个讨论热点,其对于彰显当代高职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也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人文价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应该成为考量当下...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整合是思想理论界的一个讨论热点,其对于彰显当代高职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也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人文价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应该成为考量当下高职教育自身"价值"的试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价值 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52
10
作者 王焕成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8期36-38,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趋势,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国际化和民族化、社会化和主体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等诸方面双向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双向互动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理念探索与有效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焕成 《继续教育》 2010年第7期44-46,共3页
新时期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需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新媒体技术为依据,树立改革创新、终身学习、重义轻利、知识共享的继续教育新理念... 新时期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需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新媒体技术为依据,树立改革创新、终身学习、重义轻利、知识共享的继续教育新理念,选择机制体制革新、可持续发展、求真务实、超越时空的继续教育有效路径,实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继续教育 理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掘人文内涵,推进高职思政教育——试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波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应当在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社会责任与公民素...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应当在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理论素养与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以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华服日”浅析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新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文丽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研究以共青团中央助推的“华服日”活动为切入点,着眼于以“华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开展育人工作,扩大育人效果。本文分析“华服日”活动的意义、内涵、表现形式、影响... 本研究以共青团中央助推的“华服日”活动为切入点,着眼于以“华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开展育人工作,扩大育人效果。本文分析“华服日”活动的意义、内涵、表现形式、影响力及青年群体对“华服”的传承与创新,辨析高职校园文化育人建设可利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转化思路,试图探索出一条引领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华服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王焕成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95,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高等教育改革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着学习理念欠缺、动力不足和继续教育氛围不浓等一些问题。要迎合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高等教育改革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着学习理念欠缺、动力不足和继续教育氛围不浓等一些问题。要迎合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高职院校就要树立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理念,摆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位置,增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制定优惠政策努力营造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继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初探
15
作者 高蕾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牢牢把握这个时代的主题,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三步走...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牢牢把握这个时代的主题,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十二大关系"思想、"三个文明"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科教兴国战略等一系列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学发展思想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视阈下中俄合作关系的动因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钮菊生 赵伟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6,96,共6页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以及集体认同是国家间合作关系的三大动因。中俄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主要基于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并不存在集体认同的因素。这样的合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以及集体认同是国家间合作关系的三大动因。中俄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主要基于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并不存在集体认同的因素。这样的合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它比较容易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美国因素、中国自身的因素和俄罗斯自身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国际关系理论 中俄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